CN204999789U -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9789U
CN204999789U CN201520713172.3U CN201520713172U CN204999789U CN 204999789 U CN204999789 U CN 204999789U CN 201520713172 U CN201520713172 U CN 201520713172U CN 204999789 U CN204999789 U CN 204999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ompressor
dryer
energy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31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
陆朝阳
樊健
胡昌旭
费正连
姚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31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9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9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9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属于节能干燥领域。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和加压混合器(6);其中所述加料器(1)与污泥干燥器(2)上方进料口相连;污泥干燥器(2)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3)相连;污泥干燥器(2)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4)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4)出气口与压缩机(5)入口相连;压缩机(5)出口与加压混合器(6)入口相连;加压混合器(6)出口与污泥干燥器(2)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减少蒸汽热干燥过程中蒸汽消耗量,对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有显著效果,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干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供应形势日趋紧张,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压力加大。据文献报道,我国用于干燥过程能耗占整个加工过程能耗的10%,胶合板生产中单板干燥的热能消耗占全部能耗的75%,木材干燥其能耗占到总能耗的40%~70%,传统污泥热风干燥,效率较低,蒸发1kg水需要耗热4000~6000kJ。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目的,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对干燥工艺进行节能改造,提高污泥干燥生产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污泥干燥工艺中,余热量大,直排或简单处理后直排造成很大程度的能源浪费,常规余热回收只能结合工艺本身将尾气或冷凝水回用加热物料或冷介质,余热回收量少。如何将高能耗的干燥工艺余热最大限度的使用,是加快工业化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
以蒸汽为热源的干燥工艺,常规余热利用方式多集中在蒸汽尾气、蒸汽冷凝水的余热与物质(溶剂)回收等方面。干燥过程中污泥蒸发水汽携热多,气量充足,但压力低、品位低、不利输送,回收困难大。经预处理后的污泥,以水分和不挥发性固态物质居多,干燥过程中氨气及含氨类物质、甲酸等小分子有机物、CO2等杂质含量较少,蒸发水汽以洁净水蒸汽为主,在充分考虑设备防腐与结垢后,将蒸发水汽所携热量利用,可以实现干燥过程大幅降耗。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及工艺,将大量蒸发不凝汽回用替代部分新鲜蒸汽,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蒸发水汽温度低、压力低、品位低,不利回收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减少污泥干燥工艺中新鲜蒸汽的使用量,使大部分的余热回收并重新投入干燥系统,对保护环境、节能降耗,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作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包括加料器、污泥干燥器、传输机、过滤除尘装置、压缩机、加压混合器;其中所述加料器与污泥干燥机上方进料口相连;污泥干燥器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相连;干燥器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出气口与压缩机入口相连;压缩机出口与加压混合器入口相连;加压混合器出口与污泥干燥器入口相连。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处理后湿污泥经加料器输送至污泥干燥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传输机进入下一工序;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汽由干燥器排气口进入过滤除尘装置进行除尘,除尘后的蒸汽气体进入压缩机增压升温,升温后的蒸汽进入加压混合器与新鲜蒸汽混合;混合后的气体进入污泥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余热气体升温增焓后,与新鲜蒸汽混合作为热源投入干燥器,解决了低压、低热蒸汽无法回收利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蒸发水汽携带大量潜热与部分余热的完全回收,减少了干燥过程的生蒸汽消耗,节能效果显著。
本发明不包含可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气体,不会产生氧化、分解、燃烧和爆炸危险。
蒸发水汽回用,使得尾气排放量减小,除尘、降温设备及附属设施运行负荷减小,运行费用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实施,对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显著作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加料器、2-污泥干燥器、3-传输机、4-过滤除尘装置、5-压缩机、6-加压混合器。
图2是本发明一种污泥节能干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污泥干燥器为桨叶式干燥器)、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压缩机为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加压混气装置6(加压混气装置为蒸汽喷射式热泵)。其中所述加料器与桨叶式干燥器上方进料口相连;桨叶式干燥器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相连;桨叶式干燥器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出气口与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入口相连;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出口与蒸汽喷射式热泵入口相连;蒸汽喷射式热泵出口与桨叶干燥器入口相连。
如图2所示,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污泥经过加料器输送至桨叶式干燥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传输机进入下一工序;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汽由桨叶干燥器排气口进入过滤除尘装置除尘后进入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升温后的气体进入蒸汽喷射式热泵与补充的新鲜蒸汽均匀混合后再进入桨叶式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所述湿污泥为预处理后的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的生化或物化污泥,指经预处理后含水率在20%~90%的生化或物化污泥。
蒸发水汽加压回用替代部分生蒸汽,可有效节约生蒸汽消耗20%~70%。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污泥干燥器为桨叶式干燥器)、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压缩机为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加压混合器6(加压混合器为蒸汽喷射式热泵)。其中所述加料器与桨叶式干燥器上方进料口相连;桨叶式干燥器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相连;桨叶式干燥器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出气口与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入口相连;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出口与蒸汽喷射式热泵入口相连;蒸汽喷射式热泵出口与桨叶干燥器入口相连。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污泥经过加料器输送至桨叶式干燥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传输机进入下一工序;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汽由桨叶干燥器排气口进入过滤除尘装置除尘后进入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升温后的气体进入蒸汽喷射式热泵与补充的新鲜蒸汽均匀混合后再进入桨叶式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所述湿污泥为预处理后的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的生化或物化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含水率在20%~90%的生化或物化污泥。
蒸发水汽加压回用替代部分生蒸汽,可有效节约生蒸汽消耗20%~70%。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污泥干燥器为真空盘式干燥器)、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压缩机为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加压混合器6(加压混合器为蒸汽喷射式热泵)。其中所述加料器与真空盘式干燥器上方进料口相连;真空盘式干燥器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相连;真空盘式干燥器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出气口与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入口相连;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出口与蒸汽喷射式热泵入口相连;蒸汽喷射式热泵出口与真空盘式干燥器入口相连。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污泥经过加料器输送至真空盘式干燥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传输机进入下一工序;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汽由真空盘式干燥器排气口进入过滤除尘装置除尘后进入离心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升温后的气体进入蒸汽喷射式热泵与补充的新鲜蒸汽均匀混合后再进入真空盘式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所述湿污泥为预处理后的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的生化或物化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含水率在20%~90%的生化或物化污泥。
蒸发水汽加压回用替代部分生蒸汽,可有效节约生蒸汽消耗20%~70%。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污泥干燥器为真空盘式干燥器)、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压缩机为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加压混合器6(加压混合器为蒸汽喷射式热泵)。其中所述加料器与真空盘式干燥器上方进料口相连;真空盘式干燥器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相连;真空盘式干燥器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出气口与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入口相连;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出口与蒸汽喷射式热泵入口相连;蒸汽喷射式热泵出口与真空盘式干燥器入口相连。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湿污泥经过加料器输送至真空盘式干燥器进行脱水干燥处理,干化后的污泥经传输机进入下一工序;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汽由真空盘式干燥器排气口进入过滤除尘装置除尘后进入罗茨式蒸汽压缩机增压升温;升温后的气体进入蒸汽喷射式热泵与补充的新鲜蒸汽均匀混合后再进入真空盘式干燥器,作为干燥热源。
所述湿污泥为预处理后的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的生化或物化污泥,即指经预处理后含水率在20%~90%的生化或物化污泥。
蒸发水汽加压回用替代部分生蒸汽,可有效节约生蒸汽消耗20%~70%。

Claims (4)

1.一种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加料器(1)、污泥干燥器(2)、传输机(3)、过滤除尘装置(4)、压缩机(5)和加压混合器(6);其中所述加料器(1)与污泥干燥器(2)上方进料口相连;污泥干燥器(2)下方出料口与传输机(3)相连;污泥干燥器(2)上部排气口与过滤除尘装置(4)进气口相连;过滤除尘装置(4)出气口与压缩机(5)入口相连;压缩机(5)出口与加压混合器(6)入口相连;加压混合器(6)出口与污泥干燥器(2)蒸汽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干燥器(2)为桨叶式干燥器、盘式干燥器中任意一种热传导式干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5)为离心式蒸汽压缩机或罗茨式蒸汽压缩机中任意一种蒸汽压缩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节能干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混合器(6)为蒸汽喷射式热泵气体混合设备。
CN201520713172.3U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Active CN204999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172.3U CN204999789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3172.3U CN204999789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9789U true CN204999789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3172.3U Active CN204999789U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9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710A (zh) * 2015-09-15 2015-11-25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及污泥节能干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710A (zh) * 2015-09-15 2015-11-25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及污泥节能干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7350B (zh) 水泥窑废气间接干化处理和利用污泥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05254147A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三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103771680B (zh) 一种序批式余热回收真空干燥装置
WO2016091169A1 (zh) 一种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66686B (zh) 一种新型冷凝热回收盘式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CN1945181A (zh) 干燥机废热湿空气能量回收利用的工艺及设备
CN105254148A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二重利用装置及方法
CN205133368U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三重利用装置
CN205133369U (zh) 一种污泥过热蒸汽干燥乏汽余热二重利用装置
CN204999789U (zh)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
CN203653407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及余热的节能污泥干化装置
CN211734157U (zh) 一种密闭间接换热的污泥干化系统
CN103130670B (zh) 合成革dmf回收残渣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5084710A (zh) 一种污泥节能干燥装置及污泥节能干燥方法
CN203960020U (zh) 一种利用电站余热耦合太阳能干燥城市污泥的系统
CN203741205U (zh) 一种间接立式多层污泥干燥机
CN202988945U (zh) 一种可移动的污泥干燥装置
CN102198337A (zh) 一种环保节能排气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4045217A (zh) 一种利用电站余热耦合太阳能干燥城市污泥的系统
CN203782006U (zh) 一种闪蒸式污泥干燥系统
CN107522382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热源的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系统
CN205167860U (zh) 一种印刷复合涂布机的多节能烘干系统
CN209835944U (zh) 适用于燃煤锅炉的高温蒸汽流化床污泥干燥掺烧系统
CN211133033U (zh) 高效节能的聚合氯化铝生产用干燥系统
CN204999851U (zh) 有机废弃物干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505 floor 5, A6 building, 9 Chuang Chuang Road,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stock company

Address before: 210008 14, Hank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ANDA, 22 Hankou Road,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LIMITE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1505 floor 5, A6 building, 9 Chuang Chuang Road,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Nanjing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505 floor 5, A6 building, 9 Chuang Chuang Road, Liuhe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DESIGN CO., LTD. NANJ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