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7503U -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 Google Patents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7503U
CN204997503U CN201520623017.2U CN201520623017U CN204997503U CN 204997503 U CN204997503 U CN 204997503U CN 201520623017 U CN201520623017 U CN 201520623017U CN 204997503 U CN204997503 U CN 204997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axle
buoyancy body
face
honing head
extension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30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甲岿
郭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30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7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7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75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其中珩磨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轴、浮动体和第二连接轴;浮动体位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滑动连接;且浮动体在第一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与浮动体在第二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其通过设置浮动体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沿两个垂直方向分别进行平动,从而实现珩磨头装置的浮动拟合调心的效果,确保了待加工孔与珩磨机床主轴不同轴时,珩磨头可自动调心,保证了珩磨加工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珩磨头结构进行珩磨刀与待加工孔孔径不同轴时容易导致孔径上端形成椭圆开口的问题。

Description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背景技术
珩磨是一种典型的光整加工工艺,已应用到发送机的气缸套、连杆孔和液压缸筒等孔径的磨削加工。为了保证珩磨时待加工孔与珩磨刀具不同轴时也能达到理想的加工精度,通常情况下采用珩磨头浮动或者待加工工件浮动两种方式。采用珩磨头浮动方式进行待加工孔的加工时所采用的珩磨头通常采用万向节和联接头结构实现浮动连接。但是采用万向节浮动珩磨头进行珩磨时,当珩磨刀与待加工孔的孔位不同轴时,万向节上端处倾斜,旋转加工过程中就会导致倾斜一侧加工量过多,这就很容易产生孔径上端形成椭圆开口的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珩磨头结构进行珩磨刀与待加工孔孔径不同轴时容易导致孔径上端形成椭圆开口的问题,提供一种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珩磨头装置,包括第一连接轴、浮动体和第二连接轴;
所述浮动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滑动连接;且
所述浮动体在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浮动体在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体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滑动连接以及所述浮动体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滑动连接均通过伸出键和键槽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出键和键槽间隙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0.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体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伸出键;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伸出键相配合的第一键槽;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相对;
所述浮动体的第二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伸出键;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键相配合的第二键槽;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相对;
所述第一键槽与所述第二键槽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体的第一侧面开设有所述第三键槽;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键槽相配合的所述第三伸出键;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相对;
所述浮动体的第二侧面开设有所述第四键槽;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键槽相配合的所述第四伸出键;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所述浮动体的端面相对;
所述第三键槽与所述第四键槽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出键包括第一子伸出键和第二子伸出键;
所述第一子伸出键和所述第二子伸出键相对设置在所述浮动体的第一侧面的边缘处;
所述第二伸出键包括第三子伸出键和第四子伸出键;
所述第三子伸出键和所述第四子伸出键相对设置在所述浮动体的第二侧面的边缘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出键与所述浮动体的第一侧面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伸出键与所述浮动体的第二侧面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调心结构;
所述弹性调心结构包括轴套、螺栓套杆和弹性部件;
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且所述轴套的侧壁上开设有盲孔;
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螺栓套杆与所述盲孔一一对应;且
所述弹性部件安装在所述螺栓套杆上;
所述螺栓套杆部分插入相应的所述盲孔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套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套杆包括安装部、连接部和插入部;
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插入部之间;
所述安装部为内六角结构,所述连接部为螺栓结构;
所述插入部为光轴结构,适用于部分插入所述轴套的盲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盲孔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盲孔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轴套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和盖板;
所述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并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浮动体、所述第二连接轴和所述轴套的空间;且
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轴套侧壁的盲孔相对应的通孔;
所述螺栓套杆安装所述弹性部件后,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盲孔中;
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所述浮动体的端面上,并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面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的固定连接为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端面内侧;
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位于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面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径向滚珠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锁嘴和螺母;
所述锁嘴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同轴设置;
所述螺母安装在所述锁嘴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包括珩磨机床和上述任一种珩磨头装置;
其中,所述珩磨头装置的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珩磨机的机床主轴上;
所述珩磨头装置的第二连接轴,适用于安装珩磨刀杆。
上述珩磨头装置的有益效果:
其通过将浮动体设置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并设置浮动体分别与第一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滑动连接,使得浮动体能够在第一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上滑动,并还能够在第二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上滑动。同时,还通过设置浮动体在第一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与浮动体在第二连接轴靠近浮动体的端面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使得浮动体能够在两个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进行平动,从而实现浮动拟合调心的效果。其通过设置浮动体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能够沿两个垂直方向分别进行平动,从而实现珩磨头装置的浮动拟合调心的效果,确保了待加工孔与珩磨机床主轴不同轴时,珩磨头可自动调心,保证了珩磨加工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珩磨头结构进行珩磨刀与待加工孔孔径不同轴时容易导致孔径上端形成椭圆开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整体外观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轴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轴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轴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浮动体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浮动体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浮动体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轴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轴的左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轴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轴套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轴套的左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轴套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螺栓套杆的主视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螺栓套杆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螺栓套杆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立体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的左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盖板的剖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盖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一连接轴100、浮动体200和第二连接轴300。其中,浮动体200位于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滑动连接。并且,浮动体200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的滑动方向与浮动体200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其通过在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之间设置浮动体200,并设置该浮动体200分别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浮动体200能够分别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滑动。同时,还通过设置浮动体200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方向与浮动体200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浮动体200能够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平动,进而实现带动第一连接轴100或第二连接轴300的平动,最终实现浮动拟合调心的效果。如此,即使待加工孔与珩磨机床主轴不同轴时,也可通过浮动体200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平动来实现调心功能,从而保证了珩磨加工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参见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浮动体200分别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的滑动连接可通过伸出键和键槽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即浮动体200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通过伸出键和键槽的相配合来实现滑动连接;同理,浮动体200与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也可通过伸出键和键槽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滑动连接。
具体的,参见图6至图8、图9至图11、以及图12至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其浮动体200与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的滑动连接的一种可实施方式为:
通过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伸出键400,并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开设与第一伸出键400相配合的第一键槽500;从而使得浮动体200的第一伸出键400插入到第一连接轴100的端面上的第一键槽500中,由此通过第一伸出键400在第一键槽500中的移动即可实现浮动体200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其中,应当指出的是,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相应的,通过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伸出键600,并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开设与第二伸出键600相配合的第二键槽700,从而通过第二伸出键600在第二键槽700中的移动来实现浮动体200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与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开设的第一键槽500应当与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开设的第二键槽700相互垂直。从而保证浮动体200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与浮动体200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相互垂直,以实现浮动体200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平动。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其浮动体200与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的滑动连接还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
具体为:通过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开设第三键槽,并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设置与第三键槽相配合的第三伸出键;从而通过第三键槽沿第三伸出键的滑动来实现浮动体200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相应的,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开设第四键槽,并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设置与第四键槽相配合的第四伸出键;从而通过第四键槽沿第四伸出键的滑动来实现浮动体200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的滑动。其中,第二侧面与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同样,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上开设的第三键槽与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上开设的第四键槽应当相互垂直。
也就是说,伸出键既可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相应的,当伸出键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时,键槽则相应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当伸出键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时,则键槽相应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需要指出的是,浮动体200可为圆盘状,由此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为圆形。相应的,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同样可设置为圆形。键槽直接沿圆形的直径进行开设即可。
另外,浮动体200也可为方形或正多边形等多种形状,相应的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优选的分别与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当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设置伸出键,即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伸出键400,并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伸出键600时,伸出键可直接镶嵌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即第一伸出键400直接镶嵌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上,且第二伸出键600直接镶嵌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上。当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设置伸出键时,则第三伸出键可直接镶嵌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并且第四伸出键则直接镶嵌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
优选的,当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设置第一伸出键400,并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设置第二伸出键600时,第一伸出键400与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一体成型,且第二伸出键600与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一体成型。当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设置伸出键时,则在第一连接轴100的端面上设置的伸出键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一体成型,并且在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上设置的伸出键与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一体成型。即第三伸出键与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一体成型,且第四伸出键与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一体成型。由此可节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伸出键与键槽的配合优选为间隙配合。也就是说,第一伸出键400与第一键槽500的配合,以及第二伸出键600与第二键槽700的配合均设置为间隙配合。即设置第一伸出键400与第一键槽500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为间隙配合,同时设置第二伸出键600与第二键槽700在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也为间隙配合。同时,优选的,间隙配合的间隙应当优选为小于0.1mm。从而即使当待加工孔(即珩磨孔)发生倾斜时,仍能够保证珩磨效果。
同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第一伸出键400和第二伸出键600可为长条状,分别横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或者是第三伸出键和第四伸出键分别横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和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
优选的,作为第一伸出键400和第二伸出键600的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9至图11,以第一伸出键400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上,且第二伸出键600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上为例进行说明。其第一伸出键400包括第一子伸出键410和第二子伸出键420。第一子伸出键410和第二子伸出键420相对设置在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的边缘处。第二伸出键600包括第三子伸出键610和第四子伸出键620。第三子伸出键610和第四子伸出键620则相对设置在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的边缘处。由此可节省生产原料,从而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
应当指出的是,第一子伸出键410、第二子伸出键420、第三子伸出键610和第四子伸出键620均可优选为长方体结构,也可为圆柱形结构或其他结构。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当在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设置第三伸出键,并在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浮动体200的端面上设置第四伸出键时,其具体的结构与第一伸出键400和第二伸出键600相同或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现有的采用万向节和联接头结构实现浮动连接的浮动珩磨头进行浮动头空刀调试时,通常存在摆动幅度过大,从而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现有的浮动珩磨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5,其还包括弹性调心结构800。
其中,作为一具体实施例,弹性调心结构800包括轴套810(参见图15至图17)、螺栓套杆820(参见图18至图20)和弹性部件830(参见图21)。
具体的:
参见图3和图5,轴套810套设在第二连接轴300上,且轴套810的侧壁上开设有盲孔811。同时,弹性部件830和螺栓套杆820与盲孔811一一对应,并且,弹性部件830安装在螺栓套杆820上;螺栓套杆820部分插入相应的盲孔811上。从而通过在第二连接轴300套设一轴套810,进而在轴套810的侧壁上通过螺栓套杆820和盲孔811的相配合安装弹性部件830,实现了为第二连接轴300和轴套810提供柔性支撑的目的,以进一步保证第二连接轴300的浮动调心,同时保证初始调心效果。避免了现有的珩磨头调试时由于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高了珩磨头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应当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结构,并节省生产成本,弹性部件830可优选为弹簧。采用弹簧作为弹性调心结构800中的弹性部件830,在进行珩磨头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直接将弹簧套设在螺栓套杆820上,进而再将套设有弹簧的螺栓套杆820插入轴套810侧壁的盲孔811中即可完成弹性调心结构800的安装。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易于实现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参见图18至图20,螺栓套杆820具体可包括安装部821、连接部822和插入部823。其中,连接部822固定连接在安装部821和插入部823之间;安装部821为内六角结构,连接部822为螺栓结构;插入部823为光轴结构,为弹性部件830提供支撑,并适用于部分插入轴套810的盲孔811中。从而避免了轴套810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通过设置螺栓套杆820的安装部821为内六角结构,连接部822为螺栓结构和插入部823为光轴结构,既实现了为弹性部件830提供支撑,同时还限制了轴套810的转动。
其中,开设在轴套810侧壁的盲孔811的个数为四个,并且该四个盲孔811均匀分散设置在轴套810的侧壁上。优选的,盲孔811的位置可与设置在浮动体200(或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上的第一伸出键400和第二伸出键600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得两两相对的盲孔811的连线相互垂直。
更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又一具体实施例,其还包括壳体900和盖板1000。壳体900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00上,并设置有容纳第一连接轴100、浮动体200、第二连接轴300和轴套810的空间。并且,参见图22至图25,壳体900的侧壁开设有与轴套810侧壁的盲孔811相对应的通孔910,从而使得螺栓套杆820安装弹性部件830后,穿过该通孔910插入相应的盲孔811中,这也就使得壳体900通过螺栓套杆820与轴套81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壳体900的一种可实施方式,其主体结构可为圆柱形结构,也可为方柱型结构。
其中,参见图26和图27,盖板1000可采用圆盘状结构。将盖板1000设置在第二连接轴300远离浮动体200的端面上,并与壳体900靠近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对轴套810起一个支撑作用,保证了轴套810在第二连接轴300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了珩磨头装置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即,通过设置一壳体900,由该壳体900包围第一连接轴100、浮动体200、第二连接轴300和轴套810形成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壳体900与盖板1000的连接,对轴套810形成竖直及四周方向上的限位和支撑作用。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中,当螺栓套杆820采用图18至图20所示的结构时,螺栓套杆820的连接部822安装在壳体900的通孔910中并与壳体900相连接,插入部823套设有弹簧后穿过壳体900的通孔910,插入至轴套810的盲孔811中,即可实现壳体900与轴套810的连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易于实现。此处应当说明的是,当将螺栓套杆820的插入部823部分插入轴套810的盲孔811中时,插入部823不能顶住盲孔811的孔底。
另外,当将盖板1000固定连接至壳体900靠近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时,直接将盖板1000覆盖在壳体900靠近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并通过螺栓1100进行固定连接即可。也就是说,采用螺接进行盖板1000与壳体90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且成本低廉。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又一具体实施例,参见图5,其还包括第一轴承1200和第二轴承1300。第一轴承1200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00上,位于壳体900靠近第一连接轴100的端面内侧;第二轴承1300套设在第二连接轴300上,位于壳体900靠近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内侧。即通过在壳体900的内侧分别靠近第一连接轴100和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上配置第一轴承1200和第二轴承1300,使得第一连接轴100或第二连接轴300在浮动体200的平动下移动时更为顺畅,以保证浮动拟合调心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可靠性。其中,第一轴承1200和第二轴承1300优选为径向滚珠轴承。
更进一步的,参见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再一具体实施例,其还包括锁嘴1400和螺母1500;锁嘴1400套设在第二连接轴300上,优选为与第二连接轴300同轴设置;螺母1500安装在锁嘴1400远离第二连接轴300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二连接轴300能够安装任一孔径的珩磨刀杆,进行任一孔径的珩磨孔的加工。这也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头装置尤其适用于光孔珩磨,其定位原理简单,装配容易,通过浮动体200的平动配合弹性调心结构800,既避免了现有万向节浮动珩磨头进行孔径珩磨时,容易导致孔径上端形成椭圆开口的质量问题,同时通过弹性调心结构800还改善了浮动珩磨头空刀调试时,由于摆动幅度过大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其包括珩磨机床和上述任一种珩磨头装置。其中,珩磨头装置的第一连接轴100固定连接在珩磨机的机床主轴上;珩磨头装置的第二连接轴300,适用于安装任一孔径的珩磨刀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轴(100)、浮动体(200)和第二连接轴(300);
所述浮动体(20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轴(100)和所述第二连接轴(300)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和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滑动连接;且
所述浮动体(200)在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浮动体(200)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体(200)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00)的滑动连接以及所述浮动体(200)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00)的滑动连接均通过伸出键和键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键和键槽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配合的间隙小于0.1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伸出键(400);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伸出键(400)相配合的第一键槽(500);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伸出键(600);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伸出键(600)相配合的第二键槽(700);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所述第一键槽(500)与所述第二键槽(700)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键(400)包括第一子伸出键(410)和第二子伸出键(420);
所述第一子伸出键(410)和所述第二子伸出键(420)相对设置在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的边缘处;
所述第二伸出键(600)包括第三子伸出键(610)和第四子伸出键(620);
所述第三子伸出键(610)和所述第四子伸出键(610)相对设置在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的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出键(400)与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伸出键(600)与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一侧面开设有第三键槽;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键槽相配合的第三伸出键;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轴(1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所述浮动体(200)的第二侧面开设有第四键槽;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键槽相配合的第四伸出键;
其中,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00)靠近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相对;
所述第三键槽与所述第四键槽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调心结构(800);
所述弹性调心结构(800)包括轴套(810)、螺栓套杆(820)和弹性部件(830);
所述轴套(81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00)上,且所述轴套(810)的侧壁上开设有盲孔(811);
所述弹性部件(830)和所述螺栓套杆(820)与所述盲孔一一对应;且
所述弹性部件(830)安装在所述螺栓套杆(820)上;
所述螺栓套杆(820)部分插入相应的所述盲孔(8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830)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栓套杆(82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套杆(820)包括安装部(821)、连接部(822)和插入部(823);
所述连接部(82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821)和所述插入部(823)之间;
所述安装部(821)为内六角结构,所述连接部(822)为螺栓结构;
所述插入部(823)为光轴结构,适用于部分插入所述轴套(810)的盲孔(81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811)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盲孔(811)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轴套(810)的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900)和盖板(1000);
所述壳体(90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100)上,并设置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轴(100)、所述浮动体(200)、所述第二连接轴(300)和所述轴套(810)的空间;且
所述壳体(900)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轴套(810)侧壁的盲孔(811)相对应的通孔(910);
所述螺栓套杆(820)安装所述弹性部件(830)后,穿过所述通孔(910)插入所述盲孔(811)中;
所述盖板(100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00)远离所述浮动体(200)的端面上,并与所述壳体(900)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00)与所述壳体(900)的固定连接为螺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1200)和第二轴承(1300);
所述第一轴承(1200)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100)上,位于所述壳体(900)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轴(100)的端面内侧;
所述第二轴承(130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00)上,位于所述壳体(90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轴(300)的端面内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200)和所述第二轴承(1300)均为径向滚珠轴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嘴(1400)和螺母(1500);
所述锁嘴(1400)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00)上,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00)同轴设置;
所述螺母(1500)安装在所述锁嘴(140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轴(300)的一端。
18.一种珩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珩磨机床和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珩磨头装置;
其中,所述珩磨头装置的第一连接轴(100)固定连接在所述珩磨机的机床主轴上;
所述珩磨头装置的第二连接轴(300),适用于安装珩磨刀杆。
CN201520623017.2U 2015-08-18 2015-08-18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97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3017.2U CN204997503U (zh) 2015-08-18 2015-08-18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3017.2U CN204997503U (zh) 2015-08-18 2015-08-18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7503U true CN204997503U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4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301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97503U (zh) 2015-08-18 2015-08-18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75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803A (zh) * 2015-08-18 2017-03-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N108044496A (zh) * 2017-12-15 2018-05-18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
CN109434668A (zh) * 2018-12-31 2019-03-08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浮动式珩磨工装
CN110125791A (zh) * 2019-07-03 2019-08-16 安徽多邦珩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6803A (zh) * 2015-08-18 2017-03-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N106466803B (zh) * 2015-08-18 2018-1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N108044496A (zh) * 2017-12-15 2018-05-18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加紧配孔光洁度的工装
CN109434668A (zh) * 2018-12-31 2019-03-08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浮动式珩磨工装
CN110125791A (zh) * 2019-07-03 2019-08-16 安徽多邦珩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110125791B (zh) * 2019-07-03 2024-04-02 安徽多邦珩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97503U (zh)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N202684649U (zh) 一种磁流变抛光头
CN203696631U (zh) 大型轴孔磨削加工装置
CN202326593U (zh) 一种机加工的浮动菱形定位销
CN207106827U (zh) 一种离心叶轮式水下吸盘
CN103280921B (zh) 驱动电机及磨珠机磨盘升降机构
CN205705039U (zh) 一种模内注塑模具
CN109262384B (zh) 一种两级自调心无痕浮动支承机构
CN103358220A (zh) 自限位万向珩磨杆
CN204138938U (zh) 洗涤桶减震装置及洗涤桶
CN203109794U (zh) 轴承精研定心轴支撑装置
CN106466803B (zh) 珩磨头装置及具有其的珩磨机
CN206254041U (zh) 镶针加工装置
CN207064571U (zh) 滚轮式拖链
CN211027212U (zh) 一种轴承清洗装置
CN204436313U (zh) 水下rov液压盘对接机构
CN202367513U (zh) 一种车床手柄座
CN207372311U (zh) 主轴结构
CN202418639U (zh) 一种调节阀的套筒
CN211540410U (zh) 一种用于产品定位的车床芯棒
CN202562537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流体管道
CN203902713U (zh)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用支重轮
CN203975521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防尘盖
KR101750953B1 (ko) 해저광물 양광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4403090U (zh) 锁紧防脱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