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2380U -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2380U
CN204992380U CN201520548560.0U CN201520548560U CN204992380U CN 204992380 U CN204992380 U CN 204992380U CN 201520548560 U CN201520548560 U CN 201520548560U CN 204992380 U CN204992380 U CN 204992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handcart
propulsive mechanism
pushing plate
reb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85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水俊哲
陈崇立
林国外
王天保
陈春潮
徐建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XIN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XIN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XIN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XIN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85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2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2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23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解决了现有推进机构推动手车时可靠性差的问题。它包括横梁和手车,所述的横梁上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用于推动手车直线往复运动的推进装置,所述的推进装置包括设于横梁两侧的第一推进机构和第二推进机构,所述的手车设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之间,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手车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滑移限位配合。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横梁、第一推进机构与第二推进机构,使得手车固定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之间,保证手车左右运动的高度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手车运动的平稳和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具体涉及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背景技术
在中压(12-40.5Kv)供配电系统中,广泛使用断路器及各类电器单元。为方便维修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又常常把断路器及各类电器单元安装在底盘车上或做成落地式手车,使其成为可移动式部件。在遵守供配电要求的前提下,这些可移动部件可以在配电柜中进入和移出。目前底盘车式的可移动部件都自带推进(退出)机构,他们与柜体内的导轨配合,组成中置式配电柜。而各类落地式手车不自带推进(退出)机构,若需将移动手车在柜体中移动至所需位置,必须借助推进机构。国内外各厂家生产的可移动类手车五花八门,与其配套的推进机构也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T型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中压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中置式真空断路器底盘车(专利号ZL200520119690.9,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中国专利公开的电动底盘车传动总成(专利号200910102191.1,公开日2010年3月3日),其中一种中压交流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中置式真空断路器底盘车的螺杆设于横梁的中心上,电动底盘车传动总成的推杆设于横梁的的左侧,但总体来说横梁与螺杆都是构成T型结构。所谓T型结构是指;横梁通过两端的插销固定到柜体上,横梁的中部安装螺杆、螺母传动机构,旋转螺杆使安装在手车上螺母相当于横梁移动,从而带动手车运动,横梁与螺杆型如T字。
现有推进机构的螺母和推进螺杆都安装在手车内,为避开手车内的零部件,它们往往不在横梁对称的中间位置,如上述的电动底盘车传动总成,而是偏离横梁中点一段距离。在这种非对称的受力情况下,螺杆的推力和手车前进中的阻力会产生较大的扭矩,扭矩会使手车偏转。所以手车移动时,手车左右端一前一后同步性很差,甚至有可能出现中压配电柜触头盒的活门打不开或断路器触指不能插进触头盒的情况。因此现有的推进机构具有以下的缺点:第一、推进螺母用几个螺钉与手车连接,在横梁没有插入柜体的情况下,会上下左右摇动和转动,所以横梁只能停放在手车的托架上,根本不能摇离手车进行五防联锁调试;第二、结构整体性不好,推进螺母和推进螺杆都安装在手车内也给安装和维修带来很大不便,要加装电动操作就更加困难,因为手车内空间很狭窄很拥挤,而且在原结构设计基础上增加手动电动自动转换装置也较难;第三、受力状况很不好,横梁通过两端插销固定到柜体上,螺杆在横梁的中部受力,在阻力作用下会产生很大扭矩,横梁很容易变形。因此对横梁的刚性有较高的要求;第四、适配性能差,由于推进机构需要与底盘车配合安装,底盘车需预留供推进螺杆穿过的空间,不同的断路器上需要的底盘车、甚至不同厂家生产的底盘车上的预留的空间不一样,装配时底盘车的推进机构均需要调试;第六、推进螺杆、横梁容易变形,由于手车重量作用于推进螺杆上,推进螺杆作用在横梁上,推进螺杆容易变形,推进螺杆与横梁产生的扭力容易使得横梁变形。总之,虽然T型推进机构结构简单,但可靠性很差、安装和维修不便。另外现有的底盘车或者落地手车其推进机构为手动或者电动驱动操作模块,只采用一个离合器使得手动、电动操作模块分别独立工作,然而当底盘车或者落地手车推进(退出)到位时,手动、电动操作模块仍能继续操作,容易损伤驱动部件,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推进机构推动手车时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车总成,包括横梁和手车,所述的横梁上设有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用于推动手车直线往复运动的推进装置,所述的推进装置包括设于横梁两侧的第一推进机构和第二推进机构,所述的手车设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之间,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手车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滑移限位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的第一推进机构包括第一推进板、过渡板和用于安装手车的第二推进板,所述的第一推进板与横梁相固接,所述的第二推进板设于过渡板上并与过渡板滑移配合,所述的过渡板与第一推进板滑移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推进板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的过渡板上设有与第一齿轮相配合的过渡齿条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渡板上设有安装轴,所述的安装轴上设有过渡齿轮,所述的第一推进板上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二推进板上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于过渡齿轮的下方,所述的第二齿条设于过渡齿轮的上方,所述的过渡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渡板上设有副导轨,所述的副导轨与过渡板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板相贴合,所述的第二推进板上设有多个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的外表面与副导轨的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脱扣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手动驱动件、电动驱动组件、第一离合机构、第二离合机构、涡轮和与涡轮相适配的蜗杆,所述的涡轮套设于传动装置外并与传动装置联动连接,所述的手动驱动件和电动驱动组件分别与第一离合机构联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具有通过第二离合机构与蜗杆联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由脱扣装置驱动使得第一离合机构与蜗杆解除联动的第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座和与第一离合座联动连接的第一离合挚子,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与第一离合挚子相卡,所述的蜗杆套设于手动驱动件外,所述手动驱动件的一端设有用于按压第一离合挚子的按压块,所述的手动驱动件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一离合挚子使得第一离合挚子与电动驱动组件脱卡转动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的从动轮套设于第一离合座外,所述的第一离合座上设有凹槽和缺口槽,所述的第一离合挚子铰接于凹槽内且该第一离合挚子的一端穿过缺口槽与从动轮相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座上设有挡肩,所述的第二离合机构包括第二离合座和与第二离合座联动连接的第二离合挚子,所述的第二离合挚子与第一离合座上的挡肩相卡,所述的蜗杆上设有卡齿部,所述的第二离合座套设于蜗杆外,所述的第二离合座上设有与卡齿部相啮合的齿轮孔,所述的脱扣装置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二离合挚子使得第二离合挚子与挡肩脱卡的第二位置。
一种开关柜,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设有上述的手车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横梁、第一推进机构与第二推进机构,使得手车固定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之间,保证手车左右运动的高度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手车运动的平稳和可靠。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是安装在手车外的左右两侧上,所以不会与手车内零部件发生干涉,可以适应各类手车,通用性较好,安装维护较方便。而且由于手车阻力平均分配到手车两侧的左右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上,他们离横梁左右端很近,产生的扭矩很小,所以对横梁的刚性要求很低,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去掉过渡板512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去掉手车2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第一推进机构5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2中第一推进机构5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中去掉第二推进机构513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6中过渡板51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4中传动轴4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横梁1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中驱动装置3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附图11的爆炸图。
附图13为附图12中第一离合座33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附图12中蜗杆3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手车;3、驱动装置;31、手动驱动件;311、按压块;32、电动驱动组件;321、驱动电机;322、主动轮;323、从动轮;3231、棘齿;33、第一离合机构;331、第一离合座;3311、凹槽;3312、缺口槽;3313、挡肩;332、第一离合挚子;333、复位件;34、第二离合机构;341、第二离合座;3411、齿轮孔;342、第二离合挚子;35、涡轮;36、蜗杆;361、卡齿部;4、传动装置;41、带传动;42、传动轴;421、滑槽;43、第一带动轴;44、第二带动轴;5、推进装置;51、第一推进机构;511、第一推进板;5111、第一齿轮;5112、第一齿条;512、过渡板;5121、过渡齿条部;5122、安装轴;5123、过渡齿轮;5124、副导轨;5125、第一导轮;513、第二推进板;5131、第二齿条;5132、第二导轮;52、第二推进机构;6、脱扣装置;61、指示板;62、连接板;63、脱扣板;631、脱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结合图2-14所示,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设有手车总成。包括横梁1和手车2,所述的横梁1上设有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4和用于推动手车2直线往复运动的推进装置5,所述的推进装置5包括设于横梁1两侧的第一推进机构51和第二推进机构52,所述的手车2设于第一推进机构51、第二推进机构52之间,所述的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装置4带动手车2与第一推进机构51、第二推进机构52滑移限位配合。所谓的滑移限位配合是指手车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滑移配合,且手车滑移到一定位置后被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限位。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传动可靠,从而保证手车的平稳运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3通过带传动41带动手车2与第一推进机构51、第二推进机构52滑移限位配合。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的驱动装置也可以通过链条传动、齿轮传动等带动手车运动。本实用新型将结合图纸对第一推进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推进机构的结构与第一推进机构相同,且关于横梁的中心对称,从而保证第二推进机构与第一推进机构同时、同步推动手车运动,保证小车快速、可靠运动。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只采用第一推进机构推动手车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横梁、第一推进机构与第二推进机构,使得手车固定于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之间,保证手车左右运动的高度一致性,从而保证了手车运动的平稳和可靠。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是安装在手车外的左右两侧上,所以不会与手车内零部件发生干涉,可以适应各类手车,通用性较好,安装维护较方便。而且由于手车阻力平均分配到手车两侧的左右第一推进机构、第二推进机构上,他们离横梁左右端很近,产生的扭矩很小,所以对横梁的刚性要求很低,不易变形。
所述的的第一推进机构51包括第一推进板511、过渡板512和用于安装手车2的第二推进板513,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与横梁1相固接,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设于过渡板512上并与过渡板512滑移配合,所述的过渡板512与第一推进板511滑移配合。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二推进板运动可靠、平稳,从而保证手车运动平稳。
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上设有第一齿轮5111,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与第一齿轮5111相配合的过渡齿条部5121。具体的说,所述的过渡板上设有镂空槽,所述的过渡齿条部设于镂空槽的上方,所述的第一齿轮设于镂空槽内。这样的结构合理的利用过渡板上的空间,使得过渡板运动可靠平稳。
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安装轴5122,所述的安装轴5122上设有过渡齿轮5123,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上设有第一齿条5112,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上设有第二齿条5131,所述第一齿条5112设于过渡齿轮512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齿条5131设于过渡齿轮5123的上方,所述的过渡齿轮5123分别与第一齿条5112、第二齿条5131相啮合。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副导轨5124,所述的副导轨5124与过渡板51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导轮5125,所述第一导轮5125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板511相贴合,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上设有多个第二导轮5132,所述第二导轮5132的外表面与副导轨5124的相贴合。位于横梁左右两侧的第一、二推进机构各由三块板状部件组成。三块板状部件上安装了导轨和导轮,构成双级导轨结构。其中一块固定到横梁上(第一推进板),一块用于与手车相固定(第二推进板),另一块作为中间过渡(过渡板)。这样就把手车变成了推进系统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手车与推进装置成为了一个整体。在不放入柜体的情况下,手车与推进机构也可以进行调试保养等工作。过渡板与第一推进板相对滑移,第二推进板与过渡板相对滑移构成二级滑移,采用双级导轨结构后,可以缩短副导轨的长度,可以适应配电柜的深度。且过渡板上的过渡齿条部与第一齿轮配合实现过渡板的运动,以及过渡齿轮与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配合使得手车运动,手车运动的速度是过渡板运动速度的两倍,保证手车快速、平稳运动。
还包括脱扣装置6,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手动驱动件31、电动驱动组件32、第一离合机构33、第二离合机构34、涡轮35和与涡轮35相适配的蜗杆36,所述的涡轮35套设于传动装置4外并与传动装置4联动连接,所述的手动驱动件31和电动驱动组件32分别与第一离合机构33联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33具有通过第二离合机构34与蜗杆36联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由脱扣装置6驱动使得第一离合机构33与蜗杆36解除联动的第二状态。在不占用手车空间的同时,设置了两个离合机构,第一离合机构为手动、自动转换离合器,使得手动驱动件和电动驱动组件分别独立的与第一离合机构相连接,从而带动蜗杆、涡轮运动,第二离合机构的设置使得在极限位置推进到位或者退出到位后的位置由脱扣装置进行离合,用于手车前后极限位置的机械保护,避免在极限位置手动、电动驱动时,损伤传动部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33包括第一离合座331和与第一离合座331联动连接的第一离合挚子332,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32与第一离合挚子332相卡,所述的蜗杆36套设于手动驱动件31外,所述手动驱动件31的一端设有用于按压第一离合挚子332的按压块311,所述的手动驱动件31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一离合挚子332使得第一离合挚子332与电动驱动组件32脱卡转动的第二位置。所谓的脱扣转动是指第一离合挚子与电动驱动组件脱卡,同时手动驱动件带动第一离合挚子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离合座转动。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32包括驱动电机321、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所述的从动轮323套设于第一离合座331外,所述的第一离合座331上设有凹槽3311和缺口槽3312,所述的第一离合挚子332铰接于凹槽3311内且该第一离合挚子332的一端穿过缺口槽3312与从动轮323相卡。从动轮323的内壁上设有棘齿3231,第一离合挚子332穿过缺口槽3312与棘齿3231相卡。所述的第一离合挚子332有两个,所述的两个第一离合挚子332之间设有复位件333,所述的复位件333具有使得第一离合挚子332与从动轮323相卡的运动趋势。所述的复位件为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两个逆向安装的第一离合挚子分别与从动轮内壁上的正反两个棘齿啮合,当驱动电机通电后,主动轮带动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离合座旋转,两个第一离合挚子分别用于正转或反转。当手动旋转手动驱动件时(手动驱动件为操作轴,操作轴的一端设有按压块),操作轴前端的按压块就会压相应的挚子,使其脱离从动轮上的棘齿,然后带动第一离合座旋转而从动轮不会旋转,实现了手动与电动的自动转换。
所述第一离合座331上设有挡肩3313,所述的第二离合机构34包括第二离合座341和与第二离合座341联动连接的第二离合挚子342,所述的第二离合挚子342与第一离合座331上的挡肩3313相卡,所述的蜗杆36上设有卡齿部361,所述的第二离合座341套设于蜗杆36外,所述的第二离合座341上设有与卡齿部361相啮合的齿轮孔3411,所述的脱扣装置6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二离合挚子342使得第二离合挚子342与挡肩3313脱卡的第二位置。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二离合座带动蜗杆转动更可靠。所述的脱扣装置6包括依次相连的指示板61、连接板62和脱扣板63,所述的脱扣板63设于第二离合挚子342的下方,所述的脱扣板63上设有与第二离合挚子342相适配的脱扣部631。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二离合机构离合可靠,保证产品在极限位置时可靠离合,从而避免部件损坏以及误操作,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蜗杆上固定安装了第二离合座,其上逆向安装了两个第二离合挚子。第二离合座前面紧接着又空套安装了第一离合座,在第一离合座的后圆柱体部位加工了正反两个挡肩。在拉伸弹簧作用下第二离合挚子与第一离合座上的挡肩啮合。如前所述,无论是手动或电动时第一离合座都会旋转,第一离合座通过第二离合挚子带动第二离合座旋转也就是带动蜗杆旋转。当推进机构把手车移动到最前或最后的极限位置时,脱扣装置会使相应的第二离合挚子分离,从而使得手车停止运动,同时第一离合机构和蜗杆离合,第一离合座不能带动蜗杆旋转。
所述的传动装置4包括传动轴42、第一带动轴43和第二带动轴44,所述的第一带动轴43、第二带动轴44分别与传动轴42联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带动轴43与第一推进机构51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带动轴44与第二推进机构52相连接。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传动可靠,从而保证手车的平稳运动。所述的第一带动轴43、第二带动轴44分别与传动轴42可拆卸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带动轴、第二带动轴的长度,从而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手车,使得产品的适配性更好,维修方便。所述传动轴42的两端均设有滑槽421,所述的第一带动轴43和第二带动轴44分别套设于传动轴42两端的滑槽421外并与传动轴42相固定。滑槽的设置可以对第一带动轴、第二带动轴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手车受力平稳。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车总成,包括横梁(1)和手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上设有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4)和用于推动手车(2)直线往复运动的推进装置(5),所述的推进装置(5)包括设于横梁(1)两侧的第一推进机构(51)和第二推进机构(52),所述的手车(2)设于第一推进机构(51)、第二推进机构(52)之间,所述的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装置(4)带动手车(2)与第一推进机构(51)、第二推进机构(52)滑移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第一推进机构(51)包括第一推进板(511)、过渡板(512)和用于安装手车(2)的第二推进板(513),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与横梁(1)相固接,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设于过渡板(512)上并与过渡板(512)滑移配合,所述的过渡板(512)与第一推进板(511)滑移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上设有第一齿轮(5111),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与第一齿轮(5111)相配合的过渡齿条部(51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安装轴(5122),所述的安装轴(5122)上设有过渡齿轮(5123),所述的第一推进板(511)上设有第一齿条(5112),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上设有第二齿条(5131),所述第一齿条(5112)设于过渡齿轮(5123)的下方,所述的第二齿条(5131)设于过渡齿轮(5123)的上方,所述的过渡齿轮(5123)分别与第一齿条(5112)、第二齿条(513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板(512)上设有副导轨(5124),所述的副导轨(5124)与过渡板(51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导轮(5125),所述第一导轮(5125)的外表面与第一推进板(511)相贴合,所述的第二推进板(513)上设有多个第二导轮(5132),所述第二导轮(5132)的外表面与副导轨(5124)的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扣装置(6),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手动驱动件(31)、电动驱动组件(32)、第一离合机构(33)、第二离合机构(34)、涡轮(35)和与涡轮(35)相适配的蜗杆(36),所述的涡轮(35)套设于传动装置(4)外并与传动装置(4)联动连接,所述的手动驱动件(31)和电动驱动组件(32)分别与第一离合机构(33)联动连接,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33)具有通过第二离合机构(34)与蜗杆(36)联动连接的第一状态和由脱扣装置(6)驱动使得第一离合机构(33)与蜗杆(36)解除联动的第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离合机构(33)包括第一离合座(331)和与第一离合座(331)联动连接的第一离合挚子(332),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32)与第一离合挚子(332)相卡,所述的蜗杆(36)套设于手动驱动件(31)外,所述手动驱动件(31)的一端设有用于按压第一离合挚子(332)的按压块(311),所述的手动驱动件(31)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一离合挚子(332)使得第一离合挚子(332)与电动驱动组件(32)脱卡转动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驱动组件(32)包括驱动电机(321)、主动轮(322)和从动轮(323),所述的从动轮(323)套设于第一离合座(331)外,所述的第一离合座(331)上设有凹槽(3311)和缺口槽(3312),所述的第一离合挚子(332)铰接于凹槽(3311)内且该第一离合挚子(332)的一端穿过缺口槽(3312)与从动轮(323)相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车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座(331)上设有挡肩(3313),所述的第二离合机构(34)包括第二离合座(341)和与第二离合座(341)联动连接的第二离合挚子(342),所述的第二离合挚子(342)与第一离合座(331)上的挡肩(3313)相卡,所述的蜗杆(36)上设有卡齿部(361),所述的第二离合座(341)套设于蜗杆(36)外,所述的第二离合座(341)上设有与卡齿部(361)相啮合的齿轮孔(3411),所述的脱扣装置(6)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和按压第二离合挚子(342)使得第二离合挚子(342)与挡肩(3313)脱卡的第二位置。
10.一种开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的柜体内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车总成。
CN201520548560.0U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92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8560.0U CN204992380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8560.0U CN204992380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2380U true CN204992380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6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8560.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992380U (zh) 2015-07-27 2015-07-27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2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265A (zh) * 2015-07-27 2015-11-18 温州兴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265A (zh) * 2015-07-27 2015-11-18 温州兴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8660B (zh) 轿车白车身总成生产线滑橇往返输送系统分站升降机构
CN202138990U (zh) 手车式断路器设备检修车的导轨升降装置
CN102254714B (zh) 一种直动式三工位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04992380U (zh)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CN105071265A (zh) 一种手车总成及设有该手车总成的开关柜
CN101409172B (zh) 中低压开关柜接地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CN204992381U (zh) 开关柜手车推进装置
CN204793797U (zh) 双离合推进装置
CN204793798U (zh) 一种开关柜手车总成
CN201639179U (zh) 直流开关柜断路器手车推进机构
CN203983205U (zh) 一种模块化断路器
CN203864044U (zh) 双点压力机异向传动装置
CN201887368U (zh) 手车式高中压开关
CN105071267A (zh) 开关柜手车推进装置
CN202356958U (zh) 铣床三向操纵装置
CN115229745A (zh) 一种电机制造生产线组装夹持装置
CN105071266A (zh) 双离合推进装置
CN105071268A (zh) 一种开关柜手车总成
CN203631399U (zh) 一种隔离接地开关联动机构
CN216160688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场的防雷检测装置
CN112594333A (zh) 一种烹饪机器人集成式动力分配装置
CN104037639A (zh) 低压开关柜一次触头推进装置
CN220421197U (zh) 一种电力配电柜
CN201570423U (zh) 一种变水平转动为垂直转动的分合指示装置
CN214391916U (zh) 高低压配电柜用开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