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1768U -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 Google Patents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1768U
CN204971768U CN201520752386.1U CN201520752386U CN204971768U CN 204971768 U CN204971768 U CN 204971768U CN 201520752386 U CN201520752386 U CN 201520752386U CN 204971768 U CN204971768 U CN 204971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
brace side
nearly
palm
aided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23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雯
刘融
张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7523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1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包括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的支具本体,支具本体包括第一支具侧面、第二支具侧面、连接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中间弧形面,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为两两非对称曲面,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均设有近掌端和近指端,近掌端的表面积大于近指端的表面积,近掌端和近指端的连接处外边缘为弧形过渡,近掌端和近指端的连接处与中间弧形面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避免对骨性凸起压迫造成不适的向外凸起。本实用新型完全解决了未病变部位的活动受限而导致的手部肌肉僵硬、手部血液循环不通畅的缺陷,不仅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循环使用,经济环保。

Description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背景技术
手指和手掌及关节畸形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常见有伸直僵硬畸形和屈曲僵硬畸形。这些畸形多因骨折和肌键损伤术后,或者拇指缩窄性腱鞘炎等慢性病变,肿瘤等需要进行手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使用通过石膏绷带固定时间过长、周围肌健挛缩所致。
现有的医疗技术中,手部康复阶段一般通过石膏绷带固定,这种方式造成诸多不便和弊端:局部受伤恢复,需要通过石膏将整个手部固定,未伤及的关节和部位在石膏的限制下,活动受限,手部肌肉僵硬、手部血液循环不通畅,往往还会导致其他损坏,手部整个康复期延长。同时,由于石膏绷带整体较重,缠绕手掌及手指部影响健指的活动,且透气性差,若使用通用的手部固定铝板容易出现松动,匹配不良,压迫性溃疡等并发症。针对以上弊端,目前尚无个性化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固定手部受伤部位,同时不限制未受伤部位活动、轻便、使用便捷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包括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的支具本体,所述支具本体包括第一支具侧面、第二支具侧面、连接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中间弧形面,所述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为两两非对称曲面,所述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均设有近掌端和近指端,所述近掌端的表面积大于近指端的表面积,所述近掌端和近指端的连接处外边缘为弧形过渡,所述近掌端和近指端的连接处与中间弧形面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避免对骨性凸起压迫造成不适的向外凸起;
所述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远离中间弧形面的一端构成向外张开的开口,所述第一支具侧面的近掌端的开口端端面向掌心收紧,所述第二支具侧面的近掌端的开口端端面向掌背收紧,所述第一支具侧面、第二支具侧面和中间弧形面的端部均为向外倾斜张开并且平滑处理的弧形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手掌或手指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系线、胶带、皮筋、钩、环或搭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具本体上设有网状分布的若干个透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具本体采用聚乳酸材质通过3D打印一体化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其部件为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的支具本体,包括第一支具侧面、第二支具侧面和中间弧形面,整体上构成一个一体成型的半包型弧面,支具本体向外的每个边缘均为流体形设计,使用时,只需要将受伤部位包覆住,通过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收紧设置,可以将手指或手掌卡住,被支具本体包覆住的部位的活动受到第一支具侧面和第二支具侧面的限制,其它部位仍然可以活动自如,从而完全解决了未受伤部位的活动受限,手部肌肉僵硬、手部血液循环不通畅的缺陷。
2、本用新型通过系线、胶带、皮筋、钩、环或搭扣等构成的固定件将支具本体固定在手掌或手指上,固定更加牢固而不易脱落,需要去下支具本体时,便可以将支具本体脱离手掌或手指,不仅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节约了材料,具有环保性。
3、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支具本体采用聚乳酸材质通过3D打印一体化制作而成,支具本体轻便,制作容易,只需制作大、中、小规格的支具即可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适合于批量生产。
4、本实用新型的支具本体上设有网状分布的若干个透气孔,用于支具本体包覆住的手掌或手指部位透气,解决了传统使用石膏不透气的弊端,提高了舒适度,更加健康,同时也使整个支具轻量化,便于使用。
5、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手部骨折,肌腱损伤等术后手部康复使用,临床上如拇指缩窄性腱鞘炎等慢性病变,肿瘤等只要是需要进行手部治疗及康复都可以方便地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手掌或手指部位进行定位,很大程度上让医生脱离了石膏、铝板的困扰,使患者获得了轻量化,个性化更舒适的手部康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设置透气孔(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具本体;2、第一支具侧面;3、第二支具侧面;4、中间弧形面;4.1、凸起;5、近掌端;6、近指端;7、固定件;8、透气孔;9、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包括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的支具本体1,支具本体1包括第一支具侧面2、第二支具侧面3、连接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中间弧形面4,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为两两非对称曲面,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均设有近掌端5和近指端6,近掌端5的表面积大于近指端6的表面积,近掌端5和近指端6的连接处外边缘为弧形过渡,近掌端5和近指端6的连接处与中间弧形面4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避免对骨性凸起压迫造成不适的向外凸起4.1。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远离中间弧形面4的一端构成向外张开的开口。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支具侧面2的近掌端5的开口端端面向掌心收紧,第二支具侧面3的近掌端5的开口端端面向掌背收紧,第一支具侧面2、第二支具侧面3和中间弧形面4的端部均为向外倾斜张开并且平滑处理的弧形部9。
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上分别设置有手掌或手指固定件7,固定件7为系线、胶带、皮筋、钩、环或搭扣,支具本体1上设有网状分布的若干个透气孔8。支具本体1采用聚乳酸材质通过3D打印一体化制作而成。
支具本体1包括第一支具侧面2、第二支具侧面3和中间弧形面,整体上构成一个一体成型的半包型弧面,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支具本体1向外的每个边缘均做平滑处理,整体上呈流体形状,防止使用时将手部划伤、刮伤。使用时将支具本体1卡住受伤部位,将需要固定的部位包覆住,通过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边缘收紧,可以将手指或手掌卡住,被支具本体1包覆住的部位的活动受到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限制,其它部位仍然可以活动自如,从而完全解决了未受伤部位的活动受限,手部肌肉僵硬、手部血液循环不通畅的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手掌或手指活动的支具本体(1),所述支具本体(1)包括第一支具侧面(2)、第二支具侧面(3)、连接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中间弧形面(4),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为两两非对称曲面,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的均设有近掌端(5)和近指端(6),所述近掌端(5)的表面积大于近指端(6)的表面积,所述近掌端(5)和近指端(6)的连接处外边缘为弧形过渡,所述近掌端(5)和近指端(6)的连接处与中间弧形面(4)对应部位设置有用于避免对骨性凸起压迫造成不适的向外凸起(4.1);
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远离中间弧形面(4)的一端构成向外张开的开口,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的近掌端(5)的开口端端面向掌心收紧,所述第二支具侧面(3)的近掌端(5)的开口端端面向掌背收紧,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第二支具侧面(3)和中间弧形面(4)的端部均为向外倾斜张开并且平滑处理的弧形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具侧面(2)和第二支具侧面(3)上分别设置有手掌或手指固定件(7),所述固定件(7)为系线、胶带、皮筋、钩、环或搭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本体(1)上设有网状分布的若干个透气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本体(1)采用聚乳酸材质通过3D打印一体化制作而成。
CN201520752386.1U 2015-09-24 2015-09-2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1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386.1U CN2049717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2386.1U CN2049717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1768U true CN204971768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238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71768U (zh) 2015-09-24 2015-09-24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176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481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上肢矫形康复辅具
CN106264819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踝足矫形康复辅具
CN106361487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手腕矫形康复辅具
CN107214943A (zh) * 2017-06-08 2017-09-29 上海欧牡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分指板制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4818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上肢矫形康复辅具
CN106264819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踝足矫形康复辅具
CN106361487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华子恺 基于3d打印定制型抗痉挛手腕矫形康复辅具
CN107214943A (zh) * 2017-06-08 2017-09-29 上海欧牡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分指板制作方法
CN107214943B (zh) * 2017-06-08 2019-10-25 上海欧牡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分指板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1768U (zh)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的多功能手部康复支具
CN103040550B (zh) 医用自适应预塑形夹板装置
CN203953917U (zh) 骨折治疗带
CN106691660A (zh) 手指牵引复位固定夹板
CN204766079U (zh) 腕关节可调式固定支具
CN208017642U (zh) 一种骨科恢复用夹板
CN202223403U (zh) 手指骨折外固定器
CN204839871U (zh) 一种夹板
CN204932019U (zh) 转运病人的多功能床垫
CN204798100U (zh) 渐进静态伸指矫形支具
CN203790103U (zh) 一种锤状指术后固定装置
CN203107363U (zh) 一种骨科夹板
CN207640624U (zh) 可调上肢卡盘固定器
CN208129500U (zh) 一种适用于风湿病患者的护膝装置
CN204181767U (zh) 医用固定夹板
CN207136941U (zh) 一种手指关节牵引器
CN206102798U (zh) 肩关节脱位脱臼固定带
CN206473447U (zh)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CN103845140A (zh) 一种锤状指术后固定装置
CN204181766U (zh) 医用固定夹板
CN203970643U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柯氏骨折的医用小夹板
CN207055583U (zh) 一种新型限制前臂旋转的术后固定支具
CN204246233U (zh) 接骨板
CN204319007U (zh) 挠骨骨折专用固定夹板
CN214208620U (zh) 一种新型手臂前臂骨折用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