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0911U -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0911U
CN204970911U CN201520727652.5U CN201520727652U CN204970911U CN 204970911 U CN204970911 U CN 204970911U CN 201520727652 U CN201520727652 U CN 201520727652U CN 204970911 U CN204970911 U CN 204970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anel
panel
cooking utensil
heat dam
heating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76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志海
王志锋
伍世润
区达理
刘志才
陈逸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76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0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0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0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器皿,公开了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该加热底盘包括面板组件(10),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金属控制面板(12)和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烹调器皿(20)的第一支撑面板(11)和用于支撑所述金属控制面板(12)的第二支撑面板(13),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槽。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由于隔热槽的设置,从而可以使第一支撑面板上的部分热量传递至隔热槽,从而避免第一支撑面板上的热量(由于第一支撑面板直接与烹调器皿接触,因此第一支撑面板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全部直接传递至金属控制面板而损坏金属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等。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器皿,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背景技术
烹调器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具之一,例如,电磁炉、电热水壶等。以电热水壶为例,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壶一般包括加热底盘和水壶本体,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将水壶本体放置到加热底盘上,水壶本体的底部就会发热,从而可以使水壶本体中的水烧开,其工作原理与电磁炉类似,采用的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原理,它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通过含铁质水壶本体底部时,即会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水壶本体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水壶本体中的水。
上述电热水壶的加热底盘一般包括底盖和扣合在该底盖上的面板组件,底盖与面板组件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电路部分,面板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水壶本体的第一支撑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连接的金属控制面板,金属控制面板上可以设置按键或者显示屏。
尽管金属控制面板的强度高和反应灵敏度快的优点,但是金属控制面板同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特性,因此在接通电源烧水时,水壶本体底部的热量会很容易传递到金属控制面板(热传导方向:热源→烹调器皿→第一支撑面板→金属控制面板→按键或者显示屏),从而对金属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造成损坏或者减小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容易损坏金属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或者减小其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该加热底盘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金属控制面板和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烹调器皿的第一支撑面板和用于支撑所述金属控制面板的第二支撑面板,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之间设置有隔热槽。
优选地,所述隔热槽沿所述支撑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隔热槽具有底壁,该底壁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所述第二支撑面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隔热槽具有底壁,该底壁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一体成型,所述隔热槽的底壁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面板上;或者所述隔热槽的底壁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板一体成型,所述隔热槽的底壁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隔热槽的所述底壁的厚度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隔热槽的宽度不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面板的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的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所述凹槽中的凸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隔热槽;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面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面板的与所述第二支撑面板的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所述凹槽中的凸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隔热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包括用于与所述烹调器皿的底部直接接触的接触面板以及与所述接触面板连接的非接触面板,所述隔热槽位于所述非接触面板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板之间,所述接触面板的边缘与所述非接触面板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0.5cm-1.5c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调器皿组件,所述烹调器皿组件包括所述加热底盘。
优选地,所述烹调器皿组件为电热水壶、烹饪机,或者具有烹调器皿的电磁炉。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隔热槽的设置,从而可以使第一支撑面板上的部分热量传递至隔热槽,从而避免第一支撑面板上的热量(由于第一支撑面板直接与烹调器皿接触,因此第一支撑面板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全部直接传递至金属控制面板而损坏金属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等。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底盘组件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4和图5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加热底盘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6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加热底盘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7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加热底盘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8是图7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使用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在使用时的热量传导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板组件;11:第一支撑面板;11a:接触面板;
11b:非接触面板;12:金属控制面板;13:第二支撑面板;
13a:底板部;13b:侧壁部;20:烹调器皿;
14:显示屏;15:按键;16:底壁;
a:隔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使用时容易损坏金属控制面板上的按键和显示屏或者减小其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热底盘可以为日常的生活用具,例如电磁炉或者用于电热水壶的加热底座。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包括面板组件10,该面板组件10包括金属控制面板12和支撑面板,该支撑面板包括用于支撑烹调器皿20的第一支撑面板11和用于支撑金属控制面板12的第二支撑面板13,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设置有隔热槽a。一般情况下,上述加热底盘还包括底盖,面板组件10能够扣合在该底盖上,底盖与面板组件10之间的空间可以设置电路板、线圈盘、散热风扇等。另外,金属控制面板12上可以设置有按键15和显示屏14。
使用时,可以将烹调器皿(例如,电热水壶)放置到第一支撑面板11上,通电可以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由于第一支撑面板11直接与烹调器皿20接触,因此第一支撑面板11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隔热槽a的设置,可以使烹调器皿20传递给第一支撑面板11上的热量仅有一部分传递给第二支撑面板13。隔热槽中的绝缘介质一般为空气,空气的导热系数比铁,塑料(ABS)、玻璃等实体材料的导热系数低的多,比如空气的导热系数为0.024,铁的导热系数为80,ABS的导热系数为0.54,玻璃的导热系数为1.09。从而避免第一支撑面板11上的热量全部通过第二支撑面板13传递至金属控制面板12而损坏金属控制面板12上的按键15和显示屏14等。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理论基础是傅立叶定律,即物体内的温度分布只依赖于一个空间坐标,而且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变时,热量只沿温度降低的一个方向传递,这称为一维稳态热传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支撑面板13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形式,例如,如图3至图7所示,第二支撑面板13包括底板部13a和靠近第一支撑面板11并与底板部13a成角度设置的侧壁部13b,金属控制面板12设置在底板部13a和侧壁部13b形成的凹部中,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的侧壁部13b之间设置有所述隔热槽a。在实际应用中,金属控制面板12的厚度可以在0.3mm左右,而第二支撑面板13的厚度可以在2mm左右,由于金属控制面板12比较薄,因此此时需要第二支撑面板13为其提供支撑力。当第二支撑面板13为上述结构时,上述加热底盘在使用过程中,热量的传导方向(如图11所示)如下:热源→烹调器皿→第一支撑面板11→隔热槽→第二支撑面板13→金属控制面板12→按键15或者显示屏14,从上述热量的传导方向可以看出,热量并不是从第一支撑面板11直接传递到金属控制面板12,而是分别通过隔热槽、第二支撑面板13传导至金属控制面板12,显然相比于现有技术,从第一支撑面板11传递至金属控制面板12的热量相对减少,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金属控制面板12上的按键15和显示屏14的损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支撑面板13只包括底板部13a时(也就是不包括侧壁部13b),上述技术方案同样能够有效避免金属控制面板12上的按键15和显示屏14的损坏。这是因为,当第二支撑面板13只包括底板部13a时,由于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设置有隔热槽a,从而使得第一支撑面板11向金属控制面板12传递热量的面积减小,因此同样可以解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描述的“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设置有隔热槽a”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为了更容易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图3至图7的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3至图7仅仅是为了示出上述加热底盘的第一支撑面板11、金属控制面板12等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隔热槽a沿支撑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支撑面板,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贯穿”可以是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完全分离的情况,也可以是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有些位置是上下贯穿,而有些位置没有贯穿(也就是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有些位置有连接)。当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为第二种情况时,优选地,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槽具有底壁16,该底壁16沿隔热槽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板11、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其中,如图4和图5所示,当第二支撑面板13的结构为上述第一种情况时,上述隔热槽设置在第一支撑面板11与侧壁部13b之间,第一支撑面板11与侧壁部13b通过隔热槽的底壁16连接,如图4和图10所示,底壁16将侧壁部13b和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上部连接,当然,也可以像图5一样,底壁16将侧壁部13b和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下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隔热槽a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面板11连接(或者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隔热槽a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面板11一体成型),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该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面板13上;或者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该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面板13连接(或者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隔热槽a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隔热槽的底壁16的沿隔热槽a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一支撑面板11上。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的厚度小于1mm,优选地为0.5mm-1mm,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更进一步地避免金属控制面板12上的按键15和显示屏14的损坏,提高其寿命。
同样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隔热槽的宽度不小于0.5mm,优选地为0.5mm-1mm,这样可以保证按键15和显示屏14的温度不超过60℃,从而可以更好的避免金属控制面板12上的按键15和显示屏14的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的与第一支撑面板11的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凹槽中的凸台,凹槽和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隔热槽;或者第二支撑面板13的一端设有凹槽,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与第二支撑面板13的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凹槽中的凸台,凹槽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隔热槽,其中,这里的凸起和凹槽可以呈图7和图8所示的锯齿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可以包括用于与烹调器皿20的底部直接接触的接触面板11a以及与接触面板11a连接的非接触面板11b,隔热槽位于非接触面板11b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其中,所述接触面板11a的边缘与非接触面板11b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根据热源的功率进行设定,例如,在功率为1000W-1800W下,接触面板11a的边缘与非接触面板11b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0.5cm-1.5cm。另外,接触面板11a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任意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面板11a为圆形,非接触面板11b为与接触面板11a的圆周边缘连接的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调器皿组件,该烹调器皿组件包括上述加热底盘和烹调器皿。例如,烹调器皿组件可以为电热水壶,电热水壶具有作为烹调器皿的壶体和作为加热底盘的壶座,壶座如图2和图9所示,壶体支撑在壶座上,金属控制面板设置在水平的底座上;或者烹调器皿组件可以为具有烹调器皿的电磁炉,加热底盘即为电磁炉,这里的烹调器皿也可以称为为烹饪锅具,烹饪锅具支撑在电磁炉上,电磁炉远离烹饪锅具的一端设有金属控制面板。烹饪器皿组件还可以为烹饪机,烹饪机具有加热底盘和烹调器皿(或者可以称为为烹饪锅具),加热底盘向内凹陷,形成收容烹饪锅具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开口端设有沿径向往外伸出的金属控制面板,金属控制面板与烹饪锅具底部的距离也比较近,故有必要设置隔热槽,以减少烹饪锅具底部传递给金属控制面板的热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该加热底盘包括面板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10)包括金属控制面板(12)和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烹调器皿(20)的第一支撑面板(11)和用于支撑所述金属控制面板(12)的第二支撑面板(13),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和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设置有隔热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沿所述支撑面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具有底壁(16),该底壁(16)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具有底壁(16),该底壁(16)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一体成型,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上;或者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一体成型,所述隔热槽的底壁(16)沿所述隔热槽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的所述底壁(16)的厚度小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槽的宽度不小于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的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的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所述凹槽中的凸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隔热槽;或者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的与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的所述一端相对的一端设有嵌入所述凹槽中的凸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隔热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11)包括用于与所述烹调器皿(20)的底部直接接触的接触面板(11a)以及与所述接触面板(11a)连接的非接触面板(11b),所述隔热槽位于所述非接触面板(11b)和所述第二支撑面板(13)之间,所述接触面板(11a)的边缘与所述非接触面板(11b)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0.5cm-1.5cm。
10.一种烹调器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皿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底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调器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调器皿组件为电热水壶、烹饪机,或者具有烹调器皿的电磁炉。
CN201520727652.5U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Active CN204970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7652.5U CN204970911U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7652.5U CN204970911U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0911U true CN204970911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5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7652.5U Active CN204970911U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0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7623U (zh) 电磁炉炊具
KR101772189B1 (ko) 전자유도가열 조리기기의 냉각장치
CN104697014A (zh)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CN111513545B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4445330U (zh) 烹饪器具
CN203789737U (zh) 具有独立控制的双环火力及可变电流的电磁加热器具
CN204970911U (zh) 一种用于烹调器皿的加热底盘及烹调器皿组件
CN205156063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
CN205693917U (zh) 电磁炉
CN2914922Y (zh) 一种电磁电饭煲
KR102633700B1 (ko) 사용 편의성이 개선된 유도 가열 방식의 쿡탑
CN204427780U (zh) 用于电热锅的发热盘组件及具有其的电热锅
CN203776648U (zh) 一种微型电饭煲
JP484346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06062868U (zh) 烹饪器具及具有其的电磁炉或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CN202993296U (zh) 触控电磁炉
CN207818445U (zh) 一种旋钮防水结构
CN201213718Y (zh) 一种可加热的果汁机
CN203605291U (zh) 面板及具有面板的电磁炉
CN212108522U (zh) 一种电磁炉锅体
CN208967856U (zh) 组合式多功能电磁炉
CN209819597U (zh) 一种节能电磁炉灶具
CN206145735U (zh) 一种下凹式电磁炉面板
CN209726279U (zh) 烹饪炉具
CN206929809U (zh) 电磁炉和电磁炉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