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6953U - 一种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6953U
CN204966953U CN201520721687.8U CN201520721687U CN204966953U CN 204966953 U CN204966953 U CN 204966953U CN 201520721687 U CN201520721687 U CN 201520721687U CN 204966953 U CN204966953 U CN 204966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anel
laser
securing member
direction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1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宁
李鹏飞
李茂�
钱文君
熊军
吴静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Medical Insurance Transaction Center
Street Community Sanitation Service Center of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Peng
Shanghai You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Medical Insurance Transaction Center
Street Community Sanitation Service Center of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Peng
Shanghai You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Medical Insurance Transaction Center, Street Community Sanitation Service Center of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Peng, Shanghai Youl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ty Zhabei District Medical Insurance Transac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20721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6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6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6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器,包括电源和激光发生器。所述电源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电性连接以给该激光发生器供电。所述激光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光并射出。所述激光器还包括振镜扫描系统及反光镜。该振镜扫描系统将入射的激光按照预设图形射出。所述反光镜设置为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射方向相交以使得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经发射后发生偏转而射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反光镜进行偏转激光,使得所述振镜扫描系统能够设置在激光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使得所述激光器的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器。
背景技术
激光器,能够通过发射激光。激光器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包括光通信、激光加工、图像显示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特别是在工业切割、打印标记等领域有着深度的应用。激光器的主要部件是用于产生并发生激光的激光发生器。激光器的其他部件则都是依据出射的激光而设置。因而,现有技术中的激光器的其他光学部件都是沿着激光出射方向设置。一般地,由于激光发生器出射的激光沿该激光发生器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使得激光器的整体结构较长,不便于运输及难以适应工作场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激光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激光器,包括电源和激光发生器,所述电源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电性连接以给该激光发生器供电,所述激光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光并射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镜扫描系统,该振镜扫描系统将入射的激光按照预设图形射出;
反光镜,该反光镜设置为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射方向相交以使得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经发射后发生偏转而射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以使得激光偏转90度而射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
优选地是,所述激光器还包括:反光镜支撑件。该反光镜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到所述振镜扫描系统的激光路线上以安装所述反光镜。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可调节的设置在所述反光镜支撑件上。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一紧固件;
第一方向安装板,该第一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对应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一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沟槽且可拧紧、可拧松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座静止,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一沟槽所限定的第一方向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二紧固件;
第二方向安装板,该第二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沿对应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二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二沟槽所限定的第二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
优选地是,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三紧固件;
第三方向安装板,该第三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三方向开设有第三沟槽,该第三沟槽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三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三沟槽所限定的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第三方向安装板上。
优选地是,所述激光器还包括散热支架。该散热支架的横截面设置为拱形;所述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上。
优选地是,所述激光器还包括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偏离激光路线;且其中一个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发射激光的一端的外侧,另一个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发射激光的一端的内侧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之间;且该两个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方向重合。
优选地是,所述振镜扫描系统包括:
X轴振镜,该X轴振镜使得激光沿着X轴偏转;
Y轴振镜,该Y轴振镜使得激光沿着Y轴偏转;
场镜,该场镜将激光进行聚焦后射出。
优选地是,所述激光器还包括:扩束镜。该扩束镜设置在所述振镜扫描系统和所述反光镜之间以将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扩束放大。
优选地是,所述激光器还包括底座;所述电源、激光发生器、振镜扫描系统及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是,所述电源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同一侧,且设置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相齐平。
优选地是,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
第一方向安装板,该第一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对应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一紧固件的直径;
第二方向安装板,该第二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沿对应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二紧固件的直径;
第三方向安装板,该第三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三方向开设有第三沟槽,该第三沟槽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三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以形成三维空间坐标的三个方向;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沟槽且可拧紧、可拧松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座静止,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一沟槽所限定的第一方向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移动;
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二沟槽所限定的第二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三沟槽所限定的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上以实现空间位置的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激光器通过所述反光镜进行偏转激光,使得所述振镜扫描系统能够设置在激光发生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使得所述激光器的整体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反光镜支撑件调节所述反光镜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以便于与所述激光发生器及所述振镜扫描系统匹配而获得较佳的激光路线。另外,所述激光器通过散热支架的设置能够使得激光发生器充分散热。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散热风扇的设置而能够使得所述激光器的内部的热量能够得以迅速散发,从而保证了所述激光器的正常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激光传输方向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反光镜设置在所述反光镜支撑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激光器发生器设置在散热支架上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激光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及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激光器100包括底座101,设置在该底座101上的激光发生器10,与该激光发生器10电性连接以给该激光发生器10供电的电源20,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上的振镜扫描系统30,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到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的激光路线上的反光镜支架40,设置在所述反光镜支架40上且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射方向相交的反光镜50。
所述底座101用于支撑整个激光器100以便于整体搬运、安装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底座101不是必要的。所述激光发生器10、电源20、振镜扫描系统30及所述反光镜支架40等都可以单独设置,譬如设置可以摆设在地面上,或者摆设在工作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1为一个金属平板以支撑所述激光器100。
所述激光发生器10用于产生激光并射出。如图1及图4中的箭头所示为激光出射的方向。可以想到的是,激光投射在物体上时能够烧灼、侵蚀物质,从而留下永久性印记。譬如,所述激光发生器10出射的激光能够侵蚀待打标物体上的塑料、纸质表层从而留下相应永久标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发生器10采用效率高、稳定好的二氧化碳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器10的整体形状大致可以为沿激光产生时的射出方向延伸为长条状。
所述电源20用于给所述激光器10供电,以给该激光器10提供出射激光的能量。所述电源20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以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充分利用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同一侧的空间。优选地,所述电源20设置为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相齐平,从而充分利用空间而使得所述电源20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之间在平行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具有较大的间距以便于散热。所述电源20给所述激光器10的供电电流、电压及相应功率,都根据相应激光器10的规格而设置。当然,还可以包括相应的开关以控制所述电源20与所述激光器10之间的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将入射的激光按照预设图形射出。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按照出射激光的要求而进行相应的射出直径、移动轨迹的需要而射出,即按照最终所需要得到的图形射出,偏僻如需要激光进行打印相应图形的标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包括X轴振镜31、Y轴振镜32及场镜33。所述X轴振镜31将入射激光沿着X轴偏转。所述Y轴振镜32将经过X轴振镜31偏转后的激光沿着Y轴偏转。当然,对入射进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的激光的偏转可以先沿X轴偏转,然后再沿Y轴偏转,也可以先沿Y轴偏转,然后在沿X轴偏转。可以想到的是,“X轴”、“Y轴”形成了一个平面,该平面即与经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出射的激光垂直的待打标物体上的平面。譬如,“X轴”可以指水平方向,“Y轴”则相对为竖直方向。所述X轴振镜31、Y轴振镜32及场镜33的转动的程度根据相应预设图形而受到调整。可以想到的是,可以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或者相应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X振镜31、Y轴振镜32及场镜33的转动。所述X轴振镜32和所述Y轴振镜33通过对入射激光进行偏转,从而实现了出射激光在所述待打标物体上的移动而刻蚀出具体形状的标记。所述场镜33将经过偏转后的激光进行聚焦后射向待打标物体,从而集中了激光能量及提高了刻蚀精度。一般而言,所述激光发生器10出射激光的内部腔体较长,如果将振镜扫描系统30设置为沿着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设置则会使得整个所述激光器100的结构较大。因此,所述激光器100为了节省空间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地,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设置为平行于所述激光发生器10。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用于支撑所述反光镜50及便于调整所述反光镜50的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以调整获得相应需要的路线的激光,且匹配所述激光发生器10及振镜扫描系统30位置设置要求而获得较佳的反射激光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之间。所述反光镜50通过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而设置为可移动,从而便于根据所述激光发生器10和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的相对位置而适应调整较合适的位置。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包括支撑座41,可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在该支撑座41上的第一方向安装板421,可沿第二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一方向安装板421上的第二方向安装板422,以及可沿第三方向移动设置在第二调整件422上的第三方向调整板423;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之间两两垂直以形成三维空间坐标的三个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与所述支撑座41、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及所述第三方向调整板423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之间分别通过可拧松和可拧紧的紧固件以实现在对应沿着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开设的沟槽内滑动而实现移动;所述反光镜50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调整板423上以实现空间位置的移动。为了方便设置及便于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41可以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可以分别在水平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实现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423竖直设置以实现竖直高度方向上的移动。也即是,此时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三维迪卡尔坐标系中的相互垂直的X轴、Y轴和Z轴。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反光镜50可移动,所述激光打标机100包括第一紧固件501、第二紧固件502及第三紧固件503。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第二方向安装板422及第三方向安装板423上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开设有第一沟槽401、第二沟槽402及第三沟槽403;所述第一沟槽401、第二沟槽402及第三沟槽403分别沿对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一紧固件501、第二紧固件502及第三紧固件503的直径;所述第一紧固件501穿过所述第一沟槽401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41上。所述第一紧固件501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相对于所述支撑座41静止;所述第一紧固件501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可沿着所述第一沟槽402所限定的第一方向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座41移动;所述第二紧固件502穿过所述第二沟槽402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上。所述第二紧固件502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静止。所述第二紧固件502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可沿着所述第二沟槽402所限定的第二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移动;所述第三紧固件503穿过所述第三沟槽403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上。所述第三紧固件503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423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静止。所述第三紧固件503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423可沿着所述第三沟槽403所限定的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422移动。所述第一紧固件501、第二紧固件502及第三紧固件503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等。所述支撑座41、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421、第二方向安装板422及第三方向安装板423可以采用支撑柱、支撑架等,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部件采用板状结构。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3,所述反光镜50设置为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射方向相交,从而使得该激光发生器10发射的激光经反射后偏转进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在所述反光镜5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发射激光的一端的距离一定时,所述反光镜5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射方向之间夹角越大,则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在沿该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越远,即所述激光器100占用空间越大。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反光镜5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即该激光发生器10发射的激光在所述反光镜50上的入射角的余角。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5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射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即所述反射镜40将激光反射30度-150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镜50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激光发生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此时,激光经过所述激光发生器10发射后再经过所述反射镜40的反射,该激光的出射角度变化了90度。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激光的利用率,所述反光镜50为全反射镜。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打标机100还包括扩束镜60。所述扩束镜60设置在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和所述激光发生器10之间或设置在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和所述反光镜之间50之间,以将该激光发生器10发出的激光束扩束放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束镜60设置在所述所述反光镜50和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之间。所述扩束镜60将激光的光束直径按照一定的倍率进行扩大,减小了激光的扩散角而具有更高的平行性。
请参阅图1及图4,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打标机100还包括相应的散热结构设置。所述激光打标机100包括散热支架102。所述激光发生器10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102上。所述散热支架102的横截面为拱形,以加速热量散失而防止所述激光发生器10温度过高。所述散热支架102可以沿着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散热支架102可以采用金属等易导热材料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4,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打标机包括散热风扇103。该散热风扇103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且偏离激光路线。其中一个散热风扇103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发射激光的一端的外侧。另一个散热风扇103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10的发射激光的一端的内侧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之间。该两个散热风扇103的出风口方向重合。所述散热风扇103的设置能够加速所述激光器100的散热,特别是能够使得所述激光发生器10与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之间的内部不易扩散的热量得以散发。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散热风扇103采用电力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在于结构,且出于图示的简洁、方便的考虑,所述激光发生器10与所述电源20的电性连接方式及所述散热风扇103的电性连接方式,都没有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如何实现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图示中箭头所指的是激光出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激光器100通过所述反光镜50进行偏转激光,使得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能够设置在激光发生器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从而使得所述激光器100的整体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100通过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调节所述反光40镜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以便于与所述激光发生器10及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匹配而获得较佳的激光路线。另外,所述激光器100通过散热支架102的设置能够使得激光发生器10充分散热。所述激光器100通过所述散热风扇103的设置而能够使得所述激光器100的内部的热量能够得以迅速散发,从而保证了所述激光器100的正常运行性能。所述反光镜50通过所述反光镜支撑件40而设置为可移动,从而便于根据所述激光发生器10和所述振镜扫描系统30的相对位置而适应调整较合适的位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激光器,包括电源和激光发生器,所述电源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电性连接以给该激光发生器供电,所述激光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光并射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镜扫描系统,该振镜扫描系统将入射的激光按照预设图形射出;
反光镜,该反光镜设置为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射方向相交以使得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经发射后发生偏转而射入所述振镜扫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与所述激光发生器的激光发出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度到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光镜支撑件,该反光镜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发生器到所述振镜扫描系统的激光路线上以安装所述反光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可调节的设置在所述反光镜支撑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一紧固件;
第一方向安装板,该第一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对应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一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沟槽且可拧紧、可拧松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座静止,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一沟槽所限定的第一方向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二紧固件;
第二方向安装板,该第二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沿对应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二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二沟槽所限定的第二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三紧固件;
第三方向安装板,该第三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三方向开设有第三沟槽,该第三沟槽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三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三沟槽所限定的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第三方向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支架,该散热支架的横截面设置为拱形;
所述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散热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束镜,该扩束镜设置在所述振镜扫描系统和所述反光镜之间以将该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束进行扩束放大。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镜支撑件包括:
支撑座;
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
第一方向安装板,该第一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沿对应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一紧固件的直径;
第二方向安装板,该第二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二方向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沿对应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二紧固件的直径;
第三方向安装板,该第三方向安装板沿三维空间里的第三方向开设有第三沟槽,该第三沟槽沿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对应第三紧固件的直径;
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以形成三维空间坐标的三个方向;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沟槽且可拧紧、可拧松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支撑座静止,所述第一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一沟槽所限定的第一方向而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移动;
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二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二沟槽所限定的第二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沟槽且可拧紧、拧松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上,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紧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静止,所述第三紧固件在拧松时使得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可沿着所述第三沟槽所限定的第三方向而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安装板移动;
所述反光镜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安装板上以实现空间位置的移动。
CN201520721687.8U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激光器 Active CN204966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1687.8U CN204966953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激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1687.8U CN204966953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激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6953U true CN204966953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1687.8U Active CN204966953U (zh) 2015-09-17 2015-09-17 一种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6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991B (zh) * 2019-12-12 2020-09-01 搏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農畜牧產品之雷射清潔設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2991B (zh) * 2019-12-12 2020-09-01 搏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於農畜牧產品之雷射清潔設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326684A1 (en) Laser marking head and laser marking machine
JP4628455B2 (ja) 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
DE60023112D1 (de) Stabilisation einer laserbearbeitungsleistungsendstufe
CN204966953U (zh) 一种激光器
CN103878486A (zh) 便携式激光除锈机
CN105150693A (zh) 一种激光打标机
CN105356217A (zh) 一种用于皮肤美容的点阵输出端泵Er:YSGG激光器
AU2001286170A1 (en) High-peak-power laser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o the generation of light in the extreme ultraviolet
CN205218296U (zh) 一种立式激光内雕机
CN111871967A (zh) 一种激光清洗设备
CN102347586B (zh) 一种利用固体激光放大器发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方法
JP2014504249A (ja) 直角に集積された切断装置
CN102347587B (zh) 一种受激布里渊散射发生方法
CN204955747U (zh) 激光打标机
CN105785696A (zh) 一种增强激光扫描投影图像亮度的系统
CN212682795U (zh) 一种新型手持激光焊枪
KR101894386B1 (ko) 패턴화된 레이저광 출력 장치
CN212704975U (zh) 一种手持激光焊枪
CN210693011U (zh) 一种激光器
CN203299436U (zh) 一种用于薄膜切割设备的扩束镜安装结构
CN210222243U (zh) 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高精度三分束激光发射装置
CN202940457U (zh) 种子注入环形腔电光调Q输出单纵模1053nm系统
CN220822180U (zh) 一种激光器的调节装置
CN203260887U (zh) 高功率全固态皮秒激光器
CN105467738A (zh) 一种激光光源及投影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