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5095U - 一种arm控制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arm控制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5095U
CN204965095U CN201520706496.4U CN201520706496U CN204965095U CN 204965095 U CN204965095 U CN 204965095U CN 201520706496 U CN201520706496 U CN 201520706496U CN 204965095 U CN204965095 U CN 204965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u
control panel
interface
arm control
pane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64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传伦
孙帆
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ong Sincer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GONG ZHI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ONG ZHI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GONG ZHI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64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5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5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5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RM控制板。在CPU与外设连接之前,增加一片CAN隔离收发器芯片,增加CPU的负载能力,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电压波动、干扰造成CPU引脚损坏。PCB电路设计上,元器件输入接口连接有滤波电容,减小电路中的电压纹波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对整个系统的EMI有改善,尤其是对传导干扰有明显改善。另外,PCB线路设计上,在PCB双层铺铜都选择接地,对于PCB的辐射干扰有改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ARM控制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RM控制板,特别是涉及一种32位ARMCortex-M内核的ARM控制板。
背景技术
ARM嵌入式处理器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RISC芯片。它由英国ARM公司设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半导体厂商都生产基于ARM体系结构的通用芯片,或在其专用芯片中嵌入ARM的相关技术。如TI,Motorola,Intel,NS,Ateml,Philips,Altera,Agilent,Atmel,Hynix,Nec,Sharp,Triscend,NEC,CirrusLogic,SAMSUNG和LINKUP等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目前ARM芯片广泛应用于无线产品、PDA、GPS、网络、消费电子产品、STB及智能卡。在2001年,基于ARM内核的处理器年产量突破5亿个,市场份额超过了75%,已经成为业界的龙头。
然而现有技术的ARM控制板并不能充分利用芯片内部自带各种外设,降低整个系统电路的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利用芯片内部自带各种外设,降低整个系统电路的复杂程度,速度更高,精度更高的ARM控制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ARM控制板,包括CPU、DB9接口和PCB板;其特征在于:CPU片内集成串口通讯、SPI通讯和AD转换器外设;在CPU和外设之间,连接有CAN隔离收发器。
在CPU与外设连接之前,增加一片CAN隔离收发器芯片,增加CPU的负载能力,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电压波动、干扰造成CPU引脚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DB9接口分别与RS232串口和CAN通讯接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RS232串口有两路;所述两路RS232串口共用一个DB9插座。
控制板在DB9接口上,引出两路RS232串口和CAN通讯接口,实现一个DB9插座进行两路串口通讯与一路CAN通讯多种功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键盘接口,能够在脱机情况下直接通过键盘调试、设置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PCB板元器件输入接口连接有滤波电容,减小电路中的电压纹波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对整个系统的EMI有改善,尤其是对传导干扰有明显改善。
作为优选,采用ARM内核的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CPU,CPU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外部器件串行通讯,CPU的内置串口一和串口三通过DB9接口引出。工作频率可达72MHz,是传统MCU速度的6倍,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作为优选,CPU内置CAN接口通过DB9插座两个串口引脚外剩余的引脚(DB9插座第4、8、9引脚)引出。
作为优选,通过A型USB母座将CPU片内USB接口引出。
作为优选,CPU内置SPI接口直接引出。
作为优选,通用IO口PC0-PC15口通过限流电阻和3.3V稳压二极管(保证输入电压不超过3.3V)引出,IO口PA0-PA7(复用为内置AD转换器输入口)和PB6-PB9(复用为PWM信号输出口)直接引出,通过插槽连接外部主板。
另外,PCB线路设计上,在PCB双层铺铜都选择接地,对于PCB的辐射干扰有改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CPU与外设连接之前,增加一片CAN隔离收发器芯片,增加CPU的负载能力,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电压波动、干扰造成CPU引脚损坏。
2、控制板在DB9接口上,引出两路RS232串口和CAN通讯接口,实现一个DB9插座进行两路串口通讯与一路CAN通讯多种功能。
3、包括键盘接口,能够在脱机情况下直接通过键盘调试、设置控制系统。
4、元器件输入接口连接有滤波电容,减小电路中的电压纹波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对整个系统的EMI有改善,尤其是对传导干扰有明显改善。
5、采用ARM内核的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CPU,CPU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外部器件串行通讯,CPU的内置串口1和串口3通过串行口引出。工作频率可达72MHz,是传统MCU速度的6倍,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ARM控制板外形示意图及接口排列图,其中各标号为:1-CPU,2-通用IO口信号接口,3-CAN/串行接口,4-程序烧录、调试接口,5-复位按键,6-SPI口,7-USB接口,8-调试键盘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ARM控制板上带有复位按键,以方便系统复位;同时控制板采用标准JTAG接口,方便程序开发和调试。CPU片内集成串口通讯、SPI通讯和AD转换器外设;在CPU与外设连接之前,增加一片CAN隔离收发器芯片,增加CPU的负载能力,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电压波动、干扰造成CPU引脚损坏。控制板系统设计兼顾后期调试以及维护;PCB设计尽量降低EMI干扰。
控制板在DB9接口上,引出两路RS232串口和CAN通讯接口,实现一个DB9插座进行两路串口通讯与一路CAN通讯多种功能;所述两路RS232串口共用一个DB9插座。
控制板上设计有一个通用键盘接口,可以在脱机情况下直接通过键盘调试、设置控制系统。
PCB电路设计上,元器件输入接口连接有滤波电容,减小电路中的电压纹波干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对整个系统的EMI有改善,尤其是对传导干扰有明显改善。另外,PCB线路设计上,在PCB双层铺铜都选择接地,对于PCB的辐射干扰有改善效果。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ARM内核的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CPU,CPU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外部器件串行通讯,CPU的内置串口一和串口三通过DB9接口引出。工作频率可达72MHz,是传统MCU速度的6倍,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CPU内置CAN接口通过DB9插座两个串口引脚外剩余的引脚(DB9插座第4、8、9引脚)引出。通过A型USB母座将CPU片内USB接口引出。CPU内置SPI接口直接引出。通用IO口PC0-PC15口通过限流电阻和3.3V稳压二极管(保证输入电压不超过3.3V)引出,防止脉冲干扰烧损CPU;IO口PA0-PA7(复用为内置AD转换器输入口)和PB6-PB9(复用为PWM信号输出口)直接引出,通过插槽连接外部主板。

Claims (10)

1.一种ARM控制板,包括CPU、DB9接口和PCB板;其特征在于:CPU片内集成串口通讯、SPI通讯和AD转换器外设;在CPU和外设之间,连接有CAN隔离收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B9接口分别与RS232串口和CAN通讯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RS232串口有两路,且该两路RS232串口共用一个DB9插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键盘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元器件输入接口连接有滤波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采用ARM内核的控制器STM32F103RBT6作为CPU,CPU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外部器件串行通讯,CPU的内置串口一和串口三通过DB9接口引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CPU内置CAN接口通过DB9插座两个串口引脚外剩余的引脚引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过A型USB母座将CPU片内USB接口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CPU内置SPI接口直接引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M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通用IO口PC0-PC15口通过限流电阻和3.3V稳压二极管引出,IO口PA0-PA7和PB6-PB9直接引出,通过插槽连接外部主板。
CN201520706496.4U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arm控制板 Active CN204965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496.4U CN204965095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arm控制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6496.4U CN204965095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arm控制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5095U true CN204965095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6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6496.4U Active CN204965095U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arm控制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5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10206U (zh) 一种超小尺寸基于arm体系结构处理器的微型平台
CN203535549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服务器主板应用的bmc模块
CN203278279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4965095U (zh) 一种arm控制板
CN103226523A (zh) 一种外接设备与移动终端及其组成的系统
CN203276315U (zh) 双界面ic卡读写器
CN202889378U (zh) 工业级通讯信息处理平台
CN202748707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通信转接板
CN204989352U (zh) 一种用于故障指示器的超低功耗看门狗电路
CN104375619A (zh) 单片机系统低功耗设计方法
CN204288206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看门狗电路
CN203455904U (zh) 网络开票机主线路
CN202735893U (zh) 一种基于pcie接口互联的高性能主板
CN203838607U (zh) 一种兼容多种扣卡的刀片服务器
CN201845276U (zh) 一种小尺寸主板
CN202512568U (zh) 一种基于xmc连接器的扣板设计
CN201957341U (zh) 一种倒扣拼板
CN205721513U (zh) 一种符合esmarc规范的arm9嵌入式计算机主板
CN203552662U (zh) 多功能表lcd显示板电路
CN205353884U (zh) 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嵌入式计算机主板
CN202513941U (zh) 一种用于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嵌入式上网装置
CN205430627U (zh) 基于炬力ATS3603的WiFi模块结构
CN205563481U (zh) 指纹鼠标
CN207232992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指纹识别装置
CN203689634U (zh) 一种带有usb接口的门窗磁报警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43000 No. 1 Longitudinal Second Road, Bancang Industrial Park, Zigong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igong Sincer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43000 Rongchuan Second Branch Road, Bancang Industrial Zone, Zigong High-tech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igong Zhi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