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2999U - 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2999U
CN204962999U CN201520572099.2U CN201520572099U CN204962999U CN 204962999 U CN204962999 U CN 204962999U CN 201520572099 U CN201520572099 U CN 201520572099U CN 204962999 U CN204962999 U CN 204962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blower fan
dividing plate
air purifi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20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凤翔
张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20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2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2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2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电控盒及第二电控盒;框架包括两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板,以及分设于第一隔板两端的固定板及支撑柱;第一隔板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固定板及支撑柱均与第一隔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且第一风机位于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之间,第二风机位于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之间;第一电控盒与第一风机电连接并设于第一板体上;第二电控盒与第二风机电连接且设于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之间。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单位时间进风量高而噪音水平较低。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是指一种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设备。而空气净化器中起净化作用的是过滤盒体,过滤盒体内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滤芯和/或滤网。风机用以制造空气流动所需的局部负压,电控盒与风机电连接用以控制风机的启闭及转速。
空气净化器工作时,若电控盒检测到空气较为污浊或空气净化效率较慢时,一般地,电控盒会控制风机提高转速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量。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一般只配备一个风机,如此,只能通过提高单个风机的转速以提高空气净化器的进风量。然而,提高单个风机的转速并不总是能满足空气净化的要求,并且当风机的转速提高到一定值时,风机产生的噪音便会升高至令人不适的程度。因此,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不能在保持低噪音水平的同时显著地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单位时间进风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旨在提供一种噪音水平低且单位时间进风量大的空气净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电控盒及第二电控盒;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板,以及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两端的固定板及支撑柱;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板两两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所述固定板及支撑柱均与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一电控盒与所述第一风机电连接并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电控盒与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控盒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控盒朝向所述支撑柱凸出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控盒适配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延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邻近所述第一隔板处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延伸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出风过孔,一所述出风过孔处设有所述第一风机,另一出风过孔处设有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对接于所述出风过孔;所述出风过孔的两相对侧边处向所述支撑柱延伸设有凸缘;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邻近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的两过滤盒体;两所述过滤盒体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两所述过滤盒体中,一所述过滤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另一所述过滤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及与第一盒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呈一夹角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两面分别凸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面凸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面凸设有第三凸条;两所述过滤盒体中的一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二凸条及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第一凸条抵接,另一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三凸条及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一凸条抵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隔网,且两所述隔网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同时两所述隔网中的一所述隔网位于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一风机之间,且该隔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隔网位于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且该隔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隔板,至少一个第三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三风机电连接的第三电控盒;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所述固定板及支撑柱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所述第三风机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或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隔板之间,且所述第三电控盒设于所述第三风机与第二风机之间或两相邻所述第三风机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连线为竖向,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呈竖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上端,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采用在空气净化器内部设置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如此,空气净化器可以在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额定功率范围内显著地提高单位时间的进风量同时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此外,第一电控盒及第二电控盒独立对应控制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如此,空气净化器可以针对局部的空气质量情况独立控制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实现空气净化器处理空气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空气净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气净化器去除机身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空气净化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与固定板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组件结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空气净化器去除机身壳体后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框架 14 固定板 4 第三风机
11 第一板体 141 安装孔 5 第一电控盒
111 第二凸条 142 出风过孔 6 第二电控盒
12 第二板体 143 凸缘 7 第三电控盒
121 第三凸条 15 支撑柱 8 过滤盒体
13 第一隔板 151 支撑件 81 第一盒体
131 缺口 152 连接板 82 第二盒体
132 连接部 2 第一风机 9 隔网
133 第一凸条 3 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器,请参照图1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框架1及设于框架1上的第一风机2、第二风机3、第一电控盒5及第二电控盒6。框架1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一隔板13,以及分设于第一隔板13两端的固定板14及支撑柱15。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第一隔板13两两相对设置,且第一隔板13位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之间,固定板14及支撑柱15均与第一隔板13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固定连接。支撑柱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固定连接。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均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且第一风机2位于第一板体11及第一隔板13之间,第二风机3位于第一隔板13及第二板体12之间。第一电控盒5与第一风机2电连接并设于第一板体11上。第二电控盒6与第二风机3电连接且设于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套设在框架1外围的机身壳体(未标示),机身壳体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第一电控盒5用以控制第一风机2的的启闭及转速,第二电控盒6用以控制第二风机3的启闭及转速。第一电控盒5与第二电控盒6可以独立控制也可以联动控制。第一风机2与第二风机3可以沿垂直水平方向的竖向方向间隔排列,也可以沿某一水平方向间隔排列,对应地,当空气净化器竖立设置时,第一板体11位于上端而第二板体12位于下端,当空气净化器横向卧倒设置时,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均与水平面垂直,位于空气净化器的两侧端。固定板14用于固定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优选地,固定板14为钣金件,固定板14设有由冲压工艺冲制的固定孔。固定板14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4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弯折设有翻边,该翻边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固定的通孔。同样地,支撑柱15也钣金件,且通过螺钉固定方式与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采用在空气净化器内部设置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如此,空气净化器可以在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的额定功率范围内显著地提高单位时间的进风量同时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此外,第一电控盒5及第二电控盒6独立对应控制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如此,空气净化器可以针对局部的空气质量情况独立控制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实现空气净化器处理空气的智能化。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14上设有安装孔141。第二电控盒6设置在安装孔141中并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第二电控盒6朝向支撑柱15凸出固定板14设置,第一隔板13设有与第二电控盒6适配的缺口13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控盒6可以透过安装孔141设置在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之间,由此,提高了空气净化器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13朝向固定板14的一端向第一板体11或第二板体12延伸设有连接部132。连接部132与固定板14固定连接。第一隔板13通过连接板152与固定板14固定,可以防止第一隔板13与固定板1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由此,当空气净化器竖立放置,第一隔板13可以稳定地支撑位于其上的部件。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柱15邻近第一隔板13处向第一隔板13的中部延伸设有支撑件151。支撑件151包括与第一隔板13相对的连接板152。连接板152与第一隔板13固定连接。支撑柱15通过支撑件151来固定第一隔板13,可以方便支撑柱15与第一隔板13之间的装配。因为在第一隔板13与连接板152连接之前,可以先将第一隔板13抵靠在连接板152上,然后再做进一步地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板14上设有两出风过孔142,一出风过孔142处设有第一风机2,另一出风过孔处设有第二风机3。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的出风口对接于出风过孔142。出风过孔142的两相对侧边处向支撑柱15延伸设有凸缘143。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与凸缘14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凸缘143可以由出风过孔142的边缘折弯形成,如此,即可以是固定板14增加了用于出风的出风过孔142,又能在该出风过孔142处形成用于固定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的凸缘143。具体地,当空气净化器竖立放置时,位于同一出风过孔142处的凸缘143呈上下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还包括邻近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的两过滤盒体8。两过滤盒体8分设于第一隔板13的两侧。两过滤盒体8中,一过滤盒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1及第一隔板13可拆卸连接,另一过滤盒体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13及第二板体12可拆卸连接。过滤盒体8与框架1可拆卸固定,如此便可以方便对过滤盒体8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过滤盒体8包括第一盒体81及与第一盒体81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盒体82。第一盒体81与第二盒体82呈一夹角设置在框架1上。第一盒体81及第二盒体82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第一隔板13的朝向第一板体11及第二板体12的两面分别凸设有第一凸条133。第一板体11朝向第一隔板13的一面凸设有第二凸条111。第二板体12朝向第一隔板13的一面凸设有第三凸条112;两过滤盒体8中的一过滤盒体8与第二凸条111及朝向第一板体11的第一凸条133抵接,另一过滤盒体8与第三凸条112及朝向第二板体12的第一凸条133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盒体8的两分部第一盒体81与第二盒体82与第一凸条133、第二凸条111及第三凸条112的抵接,可以过滤盒体8与框体的进一步连接,如卡扣连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过滤盒体8能保持设计的形状,由此,保证空气净化器的过滤性能。
进一步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与固定板14相对的两隔网9,且两隔网9分设于第一隔板13的两侧,同时两隔网9中,一隔网9位于过滤盒体8与第一风机2之间,且该隔网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11及第一隔板13固定连接,另一隔网9位于过滤盒体8与第二风机3之间且该隔网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板13及第二板体1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隔网9一方面用于支撑框架1,防止第一板体11相对第二板体12发生相对移位,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及防止在拆卸过滤盒体8时,人手或其他部分触及至第一风机2或第二风机3的扇叶。例如,当空气净化器竖向设置时,隔网9可以增强框体的抗挤压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及图9,在另一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隔板13(第二隔板的特征与第一隔板相同),至少一个第三风机4以及与第三风机4电连接的第三电控盒7。第二隔板13位于第一隔板13与第二板体12之间,且固定板14及支撑柱15分固定在第二隔板13的两端;第三风机4位于相邻的第一隔板13及第二隔板13或相邻的两第二隔板13之间,且第三电控盒7设于第三风机4与第二风机3之间或两相邻第三风机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生产商可以灵活根据客户的要求设置第三风机4的数量,而空气净化器的其他模块化的部件可以重复利用。如此,减少了开发成本。在具体的场景中,可以根据空气净化器工作场所的空间大小灵活设置第三风机4的数量。如工作场所的空间较大时客户可以相应地购置第三风机4数量较多的空气净化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1与第二板体12之间的连线为竖向,第一风机2及第二风机3呈竖向间隔设置,第一板体11位于空气净化器的上端,第二板体12位于空气净化器的下端。如此,可以在不同的高度对空气进行净化。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电控盒及第二电控盒;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板,以及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两端的固定板及支撑柱;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隔板两两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之间;所述固定板及支撑柱均与所述第一隔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之间,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一电控盒与所述第一风机电连接并设于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电控盒与所述第二风机电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电控盒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控盒朝向所述支撑柱凸出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一隔板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控盒适配的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延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邻近所述第一隔板处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中部延伸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板相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出风过孔,一所述出风过孔处设有所述第一风机,另一出风过孔处设有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对接于所述出风过孔;所述出风过孔的两相对侧边处向所述支撑柱延伸设有凸缘;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与所述凸缘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邻近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的两过滤盒体;两所述过滤盒体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两所述过滤盒体中的一所述过滤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另一所述过滤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体包括第一盒体及与第一盒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呈一夹角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盒体及第二盒体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的两面分别凸设有两第一凸条;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面凸设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面凸设有第三凸条;两所述过滤盒体中的一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二凸条及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第一凸条抵接,另一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三凸条及朝向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一凸条抵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两隔网,且两所述隔网分设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同时两所述隔网中的一所述隔网位于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一风机之间,且该隔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隔网位于所述过滤盒体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且该隔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隔板,至少一个第三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三风机电连接的第三电控盒;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所述固定板及支撑柱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所述第三风机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或相邻的两所述第二隔板之间,且所述第三电控盒设于所述第三风机与第二风机之间或两相邻所述第三风机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连线为竖向,所述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呈竖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上端,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下端。
CN201520572099.2U 2015-07-31 2015-07-31 空气净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62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2099.2U CN204962999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2099.2U CN204962999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2999U true CN204962999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8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209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62999U (zh) 2015-07-31 2015-07-31 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29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622A (zh) * 2016-06-21 2016-10-12 苏州格兰斯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6016640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6622A (zh) * 2016-06-21 2016-10-12 苏州格兰斯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6016640A (zh) * 2016-07-11 2016-10-1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3893U (zh) 空气净化器的滤芯及空气净化器
CN204962999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8983496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4240564U (zh) 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过滤网装置
CN205657949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气柜
CN202460312U (zh) V型空气过滤器
CN208595641U (zh) 可增加过滤时间的气流管道及其净化器
CN107339751A (zh) 一种便于检查维修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865392U (zh) 一种玻璃纤维生产工艺中的除尘装置
CN208779577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6875585U (zh) 空调器及其空气过滤装置
CN208340356U (zh) 一种噪音低的空气净化器
CN208011980U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换气扇安装装置
CN202427282U (zh) 空气滤净装置
CN204962998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4876422U (zh) 一种能净化空气的金属天花系统
CN207394976U (zh) 一种便于检查维修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853890U (zh) 一种空调过滤网结构
CN204895041U (zh) 一种套装式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9934354U (zh) 一种板簧加工生产线用除尘设备
CN210814513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5655435U (zh) 一种电梯通风系统
CN205690541U (zh) 一种有害气体净化机
CN219270774U (zh) 一种医用除尘功能装置
CN201116760Y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组过滤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