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61130U -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61130U
CN204961130U CN201520585459.2U CN201520585459U CN204961130U CN 204961130 U CN204961130 U CN 204961130U CN 201520585459 U CN201520585459 U CN 201520585459U CN 204961130 U CN204961130 U CN 204961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erical ball
weighted spherical
density
flexible hose
inl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54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原祯
李�浩
周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854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61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61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61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油机构,包括箱体和伸入箱体的吸油管,吸油管的下端部连接有柔性软管,柔性软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其下部能沉入油位以下的配重球,配重球位于油位以下的部位设有吸油口,柔性软管与吸油口连通,柔性软管绕吸油管做圆周运动,使配重球可以随液面变化而改变位置,从而使油箱内燃油较少且位于上坡路上时也能吸到燃油,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对车辆的续驶里程要求越来越高,超大油箱的配置也越来越广泛,超大油箱可以大大提高车辆的续驶里程,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油箱整体增大,油箱的底面积也会随之增大,如图1所示,当油箱内燃油较少且行驶在坡路上时,油箱处于倾斜状态,油箱内的燃油都集中到油箱较低的一侧,这样就会导致吸油管吸不到燃油从而造成发动机熄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吸油机构,该新型吸油机构可以使油箱内燃油较少且油箱倾斜放置时也能吸到燃油,避免坡路上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和伸入箱体的吸油管,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吸油管的下端部连接有柔性软管,所述柔性软管的自由端连接有其下部能沉入油位以下的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位于油位以下的部位设有吸油口,所述柔性软管与吸油口连通。
所述配重球为中空结构,所述配重球的侧部设有通孔,柔性软管的自由端部穿过通孔伸入配重球内腔且位于配重球内腔的下部。
所述配重球包括上半圆形壳体和与上半圆形壳体卡接为一体的下半圆形壳体,所述上半圆形壳体的侧部设有可供柔性软管伸入下半圆形壳体底部的通孔。
所述上半圆形壳体的下表面环设有下伸的卡接段,所述下半圆形壳体的上表面环设有可供卡接段卡装的卡槽。
所述卡接段与卡槽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配重球为实心结构,其内部设有油道,油道的一端与柔性软管连接,油道的另一端位于配重球的下部。
所述配重球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配重球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于配重球下半部分的密度,所述吸油口设置在配重球下半部分的下部。
所述配重球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上半圆形壳体的密度小于下半圆形壳体的密度,所述吸油口设置在下半圆形壳体的下部。
所述所述配重球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配重球上部的密度小于配重球下部的密度,所述油道位于配重球下部的进口即为吸油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吸油管的下端部套装有柔性软管,柔性软管的自由端连接有配重球,柔性软管的自由端与配重球上的吸油口连通,配重球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保证配重球始终浮在液面上,柔性软管绕吸油管做圆周运动,使配重球可以随液面变化而改变位置;配重球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于配重球下半部分的密度,这样配重球的下半部分会一直位于油位以下,吸油口设置在配重球下半部分的下部,即吸油口也始终位于油位以下,这样就使得油箱即使处于倾斜状态时油液也会通过吸油口进入配重球的内腔,然后通过柔性软管、吸油管被吸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油箱内燃油较少且油箱倾斜放置时也能吸到燃油,避免坡路上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配重球的放大图;
图6是柔性软管与配重球的另一种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6所示,该新型吸油机构包括箱体1和伸入箱体1的吸油管2,吸油管2的下端部连接有柔性软管3,柔性软管3套装在吸油管2的下端部,柔性软管3与吸油管2之间可以设置卡箍实现固定,避免柔性软管3脱落。柔性软管3的自由端连接有其下部能沉入油位以下的配重球5,配重球5位于油位以下的部位设有吸油口6,柔性软管3与吸油口6连通。
配重球5可以为多种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种实施例:配重球5为中空结构,配重球5的侧部设有通孔,柔性软管3的自由端部穿过通孔伸入配重球5内腔且位于配重球5内腔的下部,本实施例中柔性软管3位于配重球5内腔的端部且与吸油口6贴合,柔性软管3靠近配重球5内壁处环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配重球5内壁卡接,可以避免车辆颠簸时柔性软管3脱离配重球5;另外,如图6所示,柔性软管3也可以穿过通孔和吸油口6伸出一部分,其伸出段环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吸油口6的外壁配合,可以避免车辆颠簸时柔性软管3脱离配重球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配重球5选用耐腐蚀、耐油的材料制成,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保证配重球5始终浮在液面上,配重球5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于配重球5下半部分的密度,这样配重球5的下半部分会一直位于油位以下,吸油口6设置在配重球5下半部分的下部,即吸油口6也始终位于油位以下,配重球5下半部分空腔内始终存在一部分燃油,这样就使得油箱1即使处于倾斜状态时油液也会通过吸油口6进入配重球5的内腔,然后通过柔性软管3、吸油管2被吸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种实施例:配重球5包括上半圆形壳体52和与上半圆形壳体52卡接为一体的下半圆形壳体53,本实施例中上半圆形壳体52的下表面环设有下伸的卡接段54,下半圆形壳体53的上表面环设有可供卡接段54卡装的卡槽55,将卡接段54卡装到卡槽55内即可使上下半圆形壳体连接为一体。卡接段54与卡槽55之间还可以安装密封圈56,密封圈56可以提高上下半圆形壳体之间的密封性。上半圆形壳体52上设有可供柔性软管3伸入下半圆形壳体53底部的通孔,本实施例中柔性软管3位于配重球5内腔的端部且与吸油口6贴合,柔性软管3靠近上半圆形壳体52内壁处环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上半圆形壳体52内壁卡接,可以避免车辆颠簸时柔性软管3脱离配重球5;另外,如图6所示,柔性软管3也可以穿过通孔和吸油口6伸出一部分,其伸出段环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吸油口6的外壁配合,可以避免车辆颠簸时柔性软管3脱离配重球5。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配重球5选用耐腐蚀、耐油的材料制成,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保证配重球5始终浮在液面上,上半圆形壳体52的密度小于下半圆形壳体53的密度,这样下半圆形壳体53会一直位于油位以下,吸油口6设置在下半圆形壳体53的下部,即吸油口6也始终位于油位以下,配重球5下半圆形壳体53内始终存在一部分燃油,这样就使得油箱1即使处于倾斜状态时油液也会通过吸油口6进入配重球5的内腔,然后通过柔性软管3、吸油管2被吸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
如图4所示,第三种实施例:配重球5可以为实心结构,其内部设有油道59,油道59的一端与柔性软管3连接,本实施例中柔性软管3穿过油道且伸出一部分,其伸出段环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配重球5的外壁配合,可以避免柔性软管3脱离配重球5,油道59的另一端位于配重球5的下部,即为吸油口6,即柔性软管3伸出吸油口6。本实施例中配重球5选用耐腐蚀、耐油的材料制成,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保证配重球5始终浮在液面上,配重球5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于配重球5下半部分的密度,这样配重球5的下半部分会一直位于油位以下,由于吸油口6设置在配重球5下部,即吸油口6也始终位于油位以下,这样就使得油箱1即使处于倾斜状态时油液也会通过吸油口6进入配重球5的内腔,然后通过柔性软管3、吸油管2被吸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
以上三种实施例中均使用配重球5引导吸油口6,使柔性软管3绕吸油管2做圆周运动,配重球5可以随液面变化而改变位置,从而使油箱内燃油较少且位于上坡路上时也能吸到燃油,避免发动机熄火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新型吸油机构,包括箱体(1)和伸入箱体(1)的吸油管(2),其特征是:所述吸油管(2)的下端部连接有柔性软管(3),所述柔性软管(3)的自由端连接有其下部能沉入油位以下的配重球(5),所述配重球(5)位于油位以下的部位设有吸油口(6),所述柔性软管(3)与吸油口(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为中空结构,所述配重球(5)的侧部设有通孔,柔性软管(3)的自由端部穿过通孔伸入配重球(5)内腔且位于配重球(5)内腔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包括上半圆形壳体(52)和与上半圆形壳体(52)卡接为一体的下半圆形壳体(53),所述上半圆形壳体(52)的侧部设有可供柔性软管(3)伸入下半圆形壳体(53)底部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半圆形壳体(52)的下表面环设有下伸的卡接段(54),所述下半圆形壳体(53)的上表面环设有可供卡接段(54)卡装的卡槽(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卡接段(54)与卡槽(55)之间设有密封圈(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为实心结构,其内部设有油道(59),油道(59)的一端与柔性软管(3)连接,油道(59)的另一端位于配重球(5)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配重球(5)上半部分的密度小于配重球(5)下半部分的密度,所述吸油口(6)设置在配重球(5)下半部分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上半圆形壳体(52)的密度小于下半圆形壳体(53)的密度,所述吸油口(6)设置在下半圆形壳体(53)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吸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配重球(5)的密度小于燃油的密度,所述配重球(5)上部的密度小于配重球(5)下部的密度,所述油道(59)位于配重球(5)下部的进口即为吸油口(6)。
CN201520585459.2U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Active CN204961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5459.2U CN20496113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5459.2U CN20496113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61130U true CN204961130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6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5459.2U Active CN204961130U (zh) 2015-08-06 2015-08-06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6113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4022A (zh) * 2019-01-05 2019-03-08 施小建 铸造变位式浇注系统
CN110657085A (zh) * 2018-06-28 2020-01-07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的吸油结构及压缩机
CN110735685A (zh) * 2019-11-19 2020-01-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装置及发动机
CN111284322A (zh) * 2020-02-17 2020-06-16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吸油管总成、燃油接头和燃油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7085A (zh) * 2018-06-28 2020-01-07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的吸油结构及压缩机
CN109434022A (zh) * 2019-01-05 2019-03-08 施小建 铸造变位式浇注系统
CN109434022B (zh) * 2019-01-05 2024-05-31 施小建 铸造变位式浇注系统
CN110735685A (zh) * 2019-11-19 2020-01-3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油装置及发动机
CN111284322A (zh) * 2020-02-17 2020-06-16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吸油管总成、燃油接头和燃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61130U (zh) 一种新型吸油机构
CN203100055U (zh) 一种水箱底置顶部加水的加湿器
CN202122869U (zh) 抽水泵吸水口过滤器
CN201461169U (zh) 一种摩托车控制燃油蒸发的通气装置
CN204916554U (zh) 一种酱油瓶、食用油瓶、醋瓶的瓶塞
CN202973452U (zh) 一种送风口
CN209019659U (zh) 一种气切型可持续雾化治疗雾化器
CN204344468U (zh) 一种新型空气压缩机用油分芯
CN202220291U (zh) 一种用于挂烫机的单向阀
CN206504374U (zh) 一种带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5779363U (zh) 具有防水塞结构的汽车引气管共振腔及汽车引气管机构
CN201599478U (zh) 一种复合式高速排气阀
CN203226162U (zh) 一种负压换气式水族箱
CN207138185U (zh) 一种应用于生态公园的喷泉系统
CN207438537U (zh) 一种气压喷泉造景式景观灯
CN206338257U (zh) 水循环系统的防气蚀结构
CN206590034U (zh) 一种防污摩托车油箱
CN203925823U (zh) 一种发电机油箱的油盖结构
CN205652323U (zh) 改进型挖沙船油箱
CN206035917U (zh) 一种液压油箱盖板总成结构
CN207592146U (zh) 一种应用于玻光流体帘的干扰分流箱
CN204220327U (zh) 一种顶喷和手持花洒组合的淋浴系统
CN219889688U (zh) 一种无雾加湿器
CN205372977U (zh) 空气加湿设备的底座和空气加湿设备
CN207951848U (zh) 喷泉软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