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8075U - 轿厢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轿厢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8075U
CN204958075U CN201520728936.6U CN201520728936U CN204958075U CN 204958075 U CN204958075 U CN 204958075U CN 201520728936 U CN201520728936 U CN 201520728936U CN 204958075 U CN204958075 U CN 204958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ming plate
gate
plate
bas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89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乃荣
王东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den Elevato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zi Xot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zi Xots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zi Xots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89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8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8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8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轿厢及电梯,其中,轿厢包括箱体及用于承载箱体的轿架;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且依次围设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其中,第一围板与第二围板垂直,所述第四围板与第五围板垂直,第一围板与第六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第一围板与第四围板平行;第二围板与第三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钝角;轿架包括顶梁、底座及设于顶梁及底座之间的两悬臂,箱体设于底座上,且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轿厢结构紧凑,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轿厢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轿厢及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客户对于电梯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电梯厂商为满足客户的需求,陆续推出了形式更为新颖的电梯产品,例如90°单开门或拐角门,180°对角门,270°三通门等。为了满足这些开门形式,现有的轿厢结构中有设置一侧围板与电梯井道两相邻侧壁围设形成容置对重的运动的空间,或轿厢的侧围板与井道侧壁平行、轿厢的悬臂则设于侧围板与井道侧壁之间。但是这种结构降低了轿厢的箱体对电梯井道的面积的利用率低,结构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轿厢,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能充分利用电梯井道空间的轿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轿厢,该轿厢包括箱体及用于承载所述箱体的轿架;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其中,
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与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与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围板的远离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六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四围板平行;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三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所述轿架包括顶梁、底座及设于所述顶梁及底座之间的两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顶板邻近所述顶梁;两所述悬臂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围板和第六围板上,且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优选地,所述第三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且所述第六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钝角与所述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板上设有第一轿门,所述第二围板上设有第二轿门,所述第四围板上设有第三轿门,所述第五围板上设有第四轿门。
优选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一轿门、第二轿门、第三轿门及第四轿门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梯,包括对重及轿厢,所述轿厢包括箱体及用于承载箱体的轿架;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其中,
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与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与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围板的远离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六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四围板平行;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三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所述轿架包括顶梁、底座及设于所述顶梁及底座之间的两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顶板邻近所述顶梁;两所述悬臂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围板和第六围板上,且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所述电梯的井道具有与所述箱体适配的形状,所述对重邻近所述第五围板,其所述对重的长边与所述第五围板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三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且所述第六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钝角与所述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
优选地,所述第一围板上设有第一轿门,所述第二围板上设有第二轿门,所述第四围板上设有第三轿门,所述第五围板上设有第四轿门。
优选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一轿门、第二轿门、第三轿门及第四轿门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轿厢通过采用将两悬臂分别设于第三围板及第六围板上,而在矩形电梯井道中,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可贴合电梯井道的侧壁,如此提高了轿厢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此外,在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客户可灵活根据需要设置轿门的部位,提高了对特殊建筑物电梯通行方向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轿厢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箱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一实施例的电梯井道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箱体 17 第五围板 32 第二轿门
11 顶板 18 第六围板 33 第三轿门
12 底板 2 轿架 34 第四轿门
13 第一围板 21 顶梁 100 对重
14 第二围板 22 底座 200 轿厢
15 第三围板 23 悬臂
16 第四围板 31 第一轿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轿厢,请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轿厢200包括箱体1及用于承载箱体1的轿架2;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1与底板12,以及设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的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三围板15、第四围板16、第五围板17及第六围板18;其中,
第一围板13的一端与第二围板14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第四围板16的一端与第五围板17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第三围板15的一端与第二围板14的远离第一围板13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围板16的远离第五围板17的一端相连;第六围板18的一端与第一围板13的远离第二围板14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围板17的远离第四围板16的一端相连;
第一围板13与第六围板18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第一围板13与第四围板16平行;第二围板14与第三围板15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轿架2包括顶梁21、底座22及设于顶梁21及底座22之间的两悬臂23,悬臂23的一端与顶梁2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22垂直连接;箱体1设于底座22上,且顶板11邻近顶梁21;两悬臂23分别设于第三围板15和第六围板18上,且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本实用新型轿厢200通过采用将两悬臂23分别设于第三围板15及第六围板18上,而在矩形电梯井道中,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可贴合电梯井道侧壁,如此提高了轿厢200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此外,在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客户可灵活根据需要设置轿门的部位,提高了对特殊建筑物电梯通行方向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第三围板15的宽度与悬臂23的宽度适配,且第六围板18的宽度与悬臂23的宽度适配。如此,可以进一步缩小第三围板15与电梯井道的侧壁之间,以及第六围板18与电梯井道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地提高本实施例的轿厢200的紧凑度,从而提升轿厢200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钝角与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如此,箱体1的结构呈对称设置,方便载荷重量的平衡以及牵引力分配的核算。
进一步地,第一围板13上设有第一轿门31,第二围板14上设有第二轿门32,第四围板16上设有第三轿门33,第五围板17上设有第四轿门34。如此,用户可以从四个方向进出轿厢200,满足了建筑物内经不同方向进入轿厢200的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三围板15、第四围板16、第五围板17及第六围板18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第一轿门31、第二轿门32、第三轿门33及第四轿门34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如此,进入轿厢200内的用户可以360度全景观赏轿厢200外的风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梯,请一并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电梯包括对重100及轿厢200,轿厢200包括箱体1及用于承载箱体1的轿架2;箱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1与底板12,以及设于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的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三围板15、第四围板16、第五围板17及第六围板18;其中,
第一围板13的一端与第二围板14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第四围板16的一端与第五围板17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第三围板15的一端与第二围板14的远离第一围板13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围板16的远离第五围板17的一端相连;第六围板18的一端与第一围板13的远离第二围板14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五围板17的远离第四围板16的一端相连;
第一围板13与第六围板18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第一围板13与第四围板16平行;第二围板14与第三围板15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轿架2包括顶梁21、底座22及设于顶梁21及底座22之间的两悬臂23,悬臂23的一端与顶梁2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底座22垂直连接;箱体1设于底座22上,且顶板11邻近顶梁21;两悬臂23分别设于第三围板15和第六围板18上,且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电梯的井道具有与箱体1适配的形状,对重100邻近第五围板17,其对重100的长边与第五围板17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通过采用将轿厢200的两悬臂23分别设于第三围板15及第六围板18上,而在矩形电梯井道中,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可贴合电梯井道侧壁,如此提高了轿厢200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此外,在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四围板16及第五围板17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客户可灵活根据需要设置轿门的部位,提高了对特殊建筑物电梯通行方向的适应性。
进一步地,第三围板15的宽度与悬臂23的宽度适配,且第六围板18的宽度与悬臂23的宽度适配。如此,可以进一步缩小第三围板15与电梯井道的侧壁之间,以及第六围板18与电梯井道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地提高本实施例的轿厢200的紧凑度,从而提升轿厢200对电梯井道空间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第一钝角与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如此,箱体1的结构呈对称设置,方便载荷重量的平衡以及牵引力分配的核算。
进一步地,第一围板13上设有第一轿门31,第二围板14上设有第二轿门32,第四围板16上设有第三轿门33,第五围板17上设有第四轿门34。如此,用户可以从四个方向进出轿厢200,满足了建筑物内经不同方向进入轿厢200的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围板13、第二围板14、第三围板15、第四围板16、第五围板17及第六围板18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第一轿门31、第二轿门32、第三轿门33及第四轿门34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如此,进入轿厢200内的用户可以360度全景观赏轿厢200外的风景。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用于承载所述箱体的轿架;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其中,
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与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与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围板的远离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六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四围板平行;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三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所述轿架包括顶梁、底座及设于所述顶梁及底座之间的两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顶板邻近所述顶梁;两所述悬臂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围板和第六围板上,且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且所述第六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角与所述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板上设有第一轿门,所述第二围板上设有第二轿门,所述第四围板上设有第三轿门,所述第五围板上设有第四轿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轿厢,其特征在于,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一轿门、第二轿门、第三轿门及第四轿门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6.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及轿厢,所述轿厢包括箱体及用于承载箱体的轿架;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其中,
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与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与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且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三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五围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围板的远离所述第二围板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围板的远离所述第四围板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六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钝角,且所述第一围板与所述第四围板平行;所述第二围板与所述第三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钝角;
所述轿架包括顶梁、底座及设于所述顶梁及底座之间的两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箱体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顶板邻近所述顶梁;两所述悬臂分别设于所述第三围板和第六围板上,且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四围板及第五围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轿门;
所述电梯的井道具有与所述箱体适配的形状,所述对重邻近所述第五围板,其所述对重的长边与所述第五围板平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且所述第六围板的宽度与所述悬臂的宽度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角与所述第二钝角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一钝角的大小为135°。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板上设有第一轿门,所述第二围板上设有第二轿门,所述第四围板上设有第三轿门,所述第五围板上设有第四轿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第四围板、第五围板及第六围板均由透明材质制成,且所述第一轿门、第二轿门、第三轿门及第四轿门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CN201520728936.6U 2015-09-18 2015-09-18 轿厢及电梯 Active CN204958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8936.6U CN204958075U (zh) 2015-09-18 2015-09-18 轿厢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8936.6U CN204958075U (zh) 2015-09-18 2015-09-18 轿厢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8075U true CN204958075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3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8936.6U Active CN204958075U (zh) 2015-09-18 2015-09-18 轿厢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8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684A (zh) * 2018-02-11 2018-06-15 大连得利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曳引式无机房直角门家用电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684A (zh) * 2018-02-11 2018-06-15 大连得利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曳引式无机房直角门家用电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5392A (zh) 多段铰接式粘滞阻尼墙
CN204958075U (zh) 轿厢及电梯
CN204057585U (zh) 轿厢及电梯
CN203158981U (zh) 电梯
CN201362398Y (zh) 周转箱的固角连接件及周转箱
CN106774696A (zh) 服务器机箱盖体与服务器机箱
CN203878806U (zh) 多段铰接式粘滞阻尼墙
CN207596277U (zh) 一种无机房三开门电梯结构
CN204457236U (zh) 一种用于工业升降门的防坠落机构
CN206466873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安装机构
CN206872233U (zh) 一种用于成品仓储的电梯轿壁
CN204150824U (zh) 一种挂壁拼装式操纵箱
CN204150890U (zh) 一种直角开门电梯
CN208747418U (zh) 电梯用十字链条驱动装置
CN204150903U (zh) 一种别墅电梯手拉门
CN202148118U (zh) 一种三开门电梯轿厢
CN204162252U (zh) 主机导轨固定式驱动装置
CN206261287U (zh) 扶梯一体式阁楼货架
CN205820776U (zh) 四轮式转向滑车
CN205739994U (zh) 能防脱轨的对重框
CN204369378U (zh) 一种导向轮下置式小机房电梯
CN205873629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与承重梁的组合装置
CN210162440U (zh) 堆叠式框架结构
CN21582810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承重梁结构
CN203402797U (zh) 对重平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age and eleva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Zengcheng branch

Pledgor: XIZIXIAO ELEVATOR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1944000030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1, Building 25, Xincheng Headquarters Center, 400 Xincheng Avenue,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316

Patentee after: Leiden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kapok Tsai, Shatou village, Shitan Town,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ZIXIAO ELEVA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