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2617U - 放电单元 - Google Patents

放电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2617U
CN204952617U CN201520704197.7U CN201520704197U CN204952617U CN 204952617 U CN204952617 U CN 204952617U CN 201520704197 U CN201520704197 U CN 201520704197U CN 204952617 U CN204952617 U CN 204952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electrode
sparking electrode
housing
electrod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41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村啓
榎田达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2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2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单元。在放电单元的壳体内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电绝缘。在平板状放电电极(70)和对置电极(60),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电压供给部(30)的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地布置,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对置的方向(上下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与所述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前后方向)。与供电端子部(35)连接的放电电极(70)的放电侧连接部(75)和与接地端子部(34)连接的对置电极(60)的对置侧连接部(68)也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地布置。

Description

放电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电单元。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进行放电的放电单元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放电单元安装在空调装置中。放电单元包括:具有放电针的放电电极、与放电针的末端对置的对置电极以及向上述两个电极赋予电位差的电压供给部。放电电极、对置电极以及电压供给部收纳在一个壳体内。若电压从电压供给部供向放电电极,则从放电针的末端朝向对置电极引起流光放电。伴随着该放电,在空气中生成活性种(电子、离子、自由基、臭氧等)。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由该活性种分解。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11918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要在放电单元中引起放电,需要向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施加比较高的电压(例如5kV以上的电压)。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电绝缘,需要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而且,施加在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电压越高,为了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电绝缘所需的沿面蠕变距离越长。因此,在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收纳于壳体内部的放电单元中,需要进行用于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的研究。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收纳于壳体内部的放电单元中,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电绝缘。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以放电单元为对象,所述放电单元具备:壳体;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以及收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之间存在电位差的电压供给部。并且,所述放电电极形成为放电电极主体与放电侧连接部成为一体的平板状,所述放电电极主体与所述对置电极对置,所述放电侧连接部将所述放电电极主体与所述电压供给部的供电端子部连接;所述对置电极形成为对置电极主体与对置侧连接部成为一体的平板状,所述对置电极主体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对置,所述对置侧连接部将所述对置电极主体与所述电压供给部的接地端子部连接;另一方面,所述供电端子部和所述接地端子部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和所述对置电极主体而言布置在同一侧,所述放电侧连接部与所述对置侧连接部在与对置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放电电极主体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壳体内,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以相向的方式布置。放电电极主体经由放电侧连接部与电压供给部的供电端子部连接。对置电极主体经由对置侧连接部与电压供给部的接地端子部连接。若电压供给部使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存在电位差,则在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之间引起放电。此时,供电端子部与放电电极的电位相等,接地端子部与对置电极的电位相等(基准电位)。
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供电端子部和接地端子部相对于互相相向的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而言布置在同一侧。因此,用于将放电电极主体与供电端子部连接的放电侧连接部和用于将对置电极主体与接地端子部连接的对置侧连接部相对于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而言布置在同一侧。
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放电电极形成为放电电极主体与放电侧连接部成为一体的平板状,对置电极形成为对置电极主体与对置侧连接部成为一体的平板状。在壳体内,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以相向的方式布置。因此,在对置电极主体与放电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上,与放电电极主体成为一体的放电侧连接部和与对置电极主体成为一体的对置侧连接部相分离。并且,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在与对置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彼此相分离,所述对置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由此,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与上述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
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电电极主体具备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电极支撑部的周缘起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之间引起放电的放电针,所述放电侧连接部具备偏置板部,所述偏置板部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而言向所述放电针的突出方向偏置的位置处,所述偏置板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比所述放电针的末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处。
在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放电电极主体中,放电针从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的周缘向外侧突出。若电压供给部使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存在电位差,则在放电针的末端与对置电极主体之间引起放电。放电侧连接部的偏置板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比放电针的末端更靠近放电针相对于电极支撑部突出的突出方向外侧的位置处。
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电压供给部上形成有内周壁部,所述内周壁部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且将所述供电端子部包围。
在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电压供给部中,供电端子部被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内周壁部包围。因此,与不设置内周壁部的情况相比,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电压供给部上形成有外周壁部,所述外周壁部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且将所述内周壁部包围。
在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电压供给部中,内周壁部被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周壁部包围。即,供电端子部被内周壁部和外周壁部这两者包围。因此,与不设置外周壁部的情况相比,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内周壁部与外周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电压供给部中,在内周壁部与外周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相比在内周壁部与外周壁部之间不设置间隙的情况,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电电极主体具备: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以及从所述电极支撑部的周缘起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之间引起放电的放电针,在平板状的所述电极支撑部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电极支撑部的通孔。
在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放电电极主体中,放电针从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的周缘起向外侧突出。若电压供给部使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存在电位差,则在放电针的末端与对置电极主体引起放电。在电极支撑部上形成有通孔。
第七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电单元具备支撑部,所述支撑部通过其末端嵌入到所述电极支撑部的通孔中而支撑所述放电电极。
在第七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支撑部的末端嵌入到电极支撑部的通孔中。放电电极被该支撑部支撑。
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分隔部和通气口,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供所述放电电极主体和所述对置电极主体布置的处理室以及供所述电压供给部布置的收纳室,所述通气口使所述处理室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放电侧连接部和所述对置侧连接部以贯通所述分隔部的方式设置。
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部划分为处理室和收纳室。将布置在处理室中的放电电极主体与布置在收纳室中的电压供给部的供电端子部连接的放电侧连接部贯通分隔部。并且,将布置在处理室中的对置电极主体与布置在收纳室中的电压供给部的接地端子部连接的对置侧连接部贯通分隔部。
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形成为细长的长方体状,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对置电极在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该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隔开规定间隔地布置,所述供电端子部与所述接地端子部在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正交的该壳体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所述放电侧连接部与所述对置侧连接部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
在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放电电极、对置电极以及电压供给部收纳在细长的长方体状壳体内。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在壳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互相分离。并且,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在壳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互相分离。即,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以及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分别以在与壳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上尽可能彼此远离的方式布置。
第十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所述第九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在该壳体的厚度方向上划分为主体箱部和盖部,所述放电电极、所述对置电极以及所述电压供给部固定在所述主体箱部上。
第十方面的实用新型中,盖部安装在主体箱部上,其中,放电电极、对置电极以及电压供给部固定在所述主体箱部上。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在两个方向上互相分离,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和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因此,能够将放电侧连接部和对置侧连接部以尽可能彼此远离的方式布置在比较窄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内。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具有放电侧连接部的放电电极与具有对置侧连接部的对置电极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能够确保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电绝缘。
在所述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的放电电极中,放电侧连接部的偏置板部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比放电电极主体的放电针的末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处。因此,例如当在组装放电单元的过程中放电电极碰到壳体等的情况下,偏置板部在放电针的末端之前先与壳体等接触的可能性增加,从而能够减少放电针变形的可能性。
在所述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中,供电端子部被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内周壁部包围。并且,在所述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内周壁部被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外周壁部包围。进而,在所述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内周壁部与外周壁部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根据上述实用新型,能够保证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能够确保供电端子部与接地端子部之间的电绝缘。
在所述第七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支撑部的末端嵌入到电极支撑部的通孔中,由此放电电极得到支撑部的支撑。由此,根据该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支撑部可靠地支撑在电极支撑部的周缘设置有放电针的放电电极。
在所述第八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放电电极的放电侧连接部和对置电极的对置侧连接部这两者贯通分隔部。另一方面,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与对置电极主体对置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与所述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因此,在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这两者贯通分隔部而与分隔部接触的该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容易确保放电侧连接部与对置侧连接部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从前侧看到的放电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侧看到的放电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放电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4的V-V线剖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外围设备的装配图。
图7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外围设备的俯视图,是表示将放电电极和稳压器从放电处理部上取下来以后的状态的图。
图8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外围设备的俯视图,是表示将稳压器从放电处理部上取下来以后的状态的图。
图9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外围设备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IX-IX线剖视图。
图11是稳压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的XI箭头方向上的视图。
图13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俯视图。
图14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8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20放电单元
21壳体
22下侧箱部(主体箱部)
23上侧箱部(盖部)
24分隔部
26收纳室
27处理室
28第一通气口
29第二通气口
30电压供给部
34接地端子部
35供电端子部
38内周壁部
39外周壁部
39a间隙
47支撑部
60对置电极
60a对置电极主体
68接地板(对置侧连接部)
70放电电极
70a放电电极主体
71电极支撑板(电极支撑部)
73第一放电针(放电针)
72通孔
75供电板(放电侧连接部)
77第二供电部(偏置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对象或本实用新型的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的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安装在空调装置10中。空调装置10调节室内空间S内的空气温度。
(空调装置的构成)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设置在天花板C的背面。空调装置10具备横向长度较长的箱形空调用壳体11。在空调用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上连接有内部气体导管12。在空调用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侧面上连接有供气管13。在空调用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11a。内部气体导管12的流入端与室内空间S连通,内部气体导管12的流出端与空气通路11a连通。供气管13的流入端与空气通路11a连通,供气管13的流出端与室内空间S连通。
在空气通路11a上,从空气流的上游侧(内部气体导管12侧)起向下游侧(供气管13侧)依次布置有预滤器14、放电单元20、催化剂过滤器15、热交换器16以及风扇17。预滤器14捕集空气中的比较大的尘埃。放电单元20伴随着放电而生成活性种,并利用该活性种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
催化剂过滤器15例如是将催化剂负载在蜂窝结构的基体材料表面上的部件。该催化剂使用锰类催化剂或贵重金属类催化剂。催化剂过滤器15使通过放电生成的活性种进一步活性化,从而促进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的分解。在催化剂过滤器15上负载有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的吸附剂(例如活性碳)。
热交换器16对在空气通路11a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和冷却。具体而言,热交换器16连接在省略图示的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剂回路中,所填充的制冷剂进行循环,从而进行制冷循环。热交换器16起到利用在其内部流动的低压制冷剂来冷却空气的蒸发器的功能。此外,热交换器起到利用在其内部流动的高压制冷剂来加热空气的冷凝器的功能。风扇17运送空气通路11a中的空气。
(放电单元的构成)
放电单元20构成为流光放电式放电单元。即,放电单元20通过进行流光放电而生成低温等离子,伴随于此,在空气中生成反应性高的活性种(高速电子、离子、自由基、臭氧等)。放电单元20具备壳体21、收纳在该壳体21内的电压供给部30以及收纳在该壳体21内的放电处理部40。
(壳体)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21形成为横向长度较长的箱形亦即近似长方体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3中,左右方向为壳体2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为壳体21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为壳体21的宽度方向。壳体21的长度方向、厚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互相正交。并且,在没有特别的相反性解释的情况下,以下说明中的“右”、“左”、“前”、“后”、“上”、“下”表示从前侧看到放电单元20的情况下的方向。
壳体21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壳体21由作为主体箱部的下侧箱部22和作为盖部的上侧箱部23构成。上侧箱部23安装在下侧箱部22的上部。在壳体21的内部,在该壳体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分隔部24。分隔部24将壳体21的内部分隔为左右两个空间。这些空间中的右侧空间构成收纳室26,左侧空间构成处理室27(通风路)。
分隔部24由上部分隔壁23a和下部分隔壁51构成。上部分隔壁23a与上侧箱部23的内部形成为一体。下部分隔壁51与以下进行详细说明的绝缘部件41形成为一体。在分隔部24,上部分隔壁23a与下部分隔壁51这两个分隔壁在上下方向上相邻地布置,以便上部分隔壁23a的下表面与下部分隔壁51的上表面互相接触接。
如图2所示,在壳体21的前表面上形成有第一通气口28。第一通气口28布置在壳体21的靠左侧的部位,以便与处理室27连通。在第一通气口28的里侧设置有第一遮蔽板28a。第一遮蔽板28a形成为整体上大于第一通气口28的开口面的矩形板状。第一遮蔽板28a构成防止放电处理部40(具体而言,放电电极70的放电针73、74等)向壳体21的外部露出的遮蔽部件。在第一通气口28的开口缘部与第一遮蔽板28a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流入路)。已流入第一通气口28的空气通过该间隙流向处理室27的内部。
如图3所示,在壳体21的后表面上形成有第二通气口29。第二通气口29布置在壳体21的靠左侧的部位,以便与处理室27连通。在第二通气口29的里侧设置有第二遮蔽板29a。第二遮蔽板29a形成为整体上大于第二通气口29的开口面的矩形板状。第二遮蔽板29a构成防止放电处理部40(具体而言,放电电极70的放电针73、74等)向壳体21的外部露出的遮蔽部件。在第二通气口29的开口缘部与第二遮蔽板29a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流出路)。处理室27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间隙流向壳体21的外部。
第一遮蔽板28a和第二遮蔽板29a分别与壳体21形成为一体。第一遮蔽板28a和第二遮蔽板29a由阻燃性高于壳体21的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侧箱部23右端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设置有滑动盖25。滑动盖25以能够从壳体21的主体上拆装的方式构成。如果拆下滑动盖25,则电压供给部30的连接器32(参照图4)向壳体21的外部露出。
(电压供给部)
如图4所示,电压供给部30布置在收纳室26内。电压供给部30构成为将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源电压供向放电处理部40。电压供给部30具备基板31、连接器32、电源变压器33以及接地端子部34。基板31设置在收纳室26的底部附近。基板31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板状,其以跨越收纳室26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布置。
连接器32设置在基板31右端部的上表面上。连接器32通过将上述的滑动盖25取下来而向壳体21的外部露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布线连接在连接器32上。
电源变压器33设置在基板31的靠左侧的上表面上。电源变压器33构成为使经由连接器32供给的电压升压。在电源变压器33的左端部设置有供电端子部35。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经由紧固部件(螺钉36)固定在供电端子部35上。
接地端子部34设置在基板31的靠左端且靠后端的上表面上。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经由紧固部件(螺钉37)固定在接地端子部34上。
如上所述,具备供电端子部35和接地端子部34的电压供给部30整体布置在位于靠壳体21右侧的位置的收纳室26内。并且,如下所述,放电电极70的放电电极主体70a和对置电极60的对置电极主体60a布置在位于靠壳体21左侧的位置的处理室27内。即,相对于放电电极主体70a和对置电极主体60a而言,供电端子部35和接地端子部34布置在同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侧)。
又如图5所示,供电端子部35位于相对比接地端子部34高的位置处。即,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上下方向(即,壳体21的厚度方向)上互相错开。而且,供电端子部35位于比接地端子部34更靠前侧的位置处。即,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前后方向(即,壳体21的宽度方向)上相错开。
这样,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地布置,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和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由此,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此外,供电端子部35位于比接地端子部34更靠处理室27的位置处。即,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左右方向(放电电极70、对置电极60的长度方向)上互相错开。由此,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变长,进而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进一步变长。
在电源变压器33上,在供电端子部35的周围形成有内周壁部38。内周壁部38由上方和左方开放的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内周壁部38的横截面呈左侧开放的“U”字状(反“C”字状)。
在内周壁部38的周围形成有外周壁部39。外周壁部39由上方和右方开放的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外周壁部39的横截面呈右侧开放的“U”字状(“C”字状)。间隙39a跨越内周壁部38与外周壁部39之间的整个区域地形成。
这样,通过在供电端子部35的周围设置内周壁部38和外周壁部39,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进一步变长。
(放电处理部)
如图4和图6所示,放电处理部40的大部分布置在处理室27内。放电处理部40引起流光放电,净化空气。放电处理部40具备绝缘部件41、对置电极60、放电电极70以及稳压器80。
绝缘部件41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其构成将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一边绝缘一边予以支撑的支撑部件。对置电极60和放电电极70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对置电极60与接地连接部69电连接,从而处于接地状态。即,对置电极60和接地连接部69各自的电位都是基准电位。放电电极70与供电端子部35电连接,高电压(例如7.0kV)供向放电电极70。即,放电电极70和供电端子部35各自的电位是相等的值(例如7.0kV)。若电压从电压供给部30供向放电电极70,则在上述两个电极60、70之间进行流光放电。稳压器80由导电性树脂材料形成,稳压器80的电位与放电电极70的电位相等。稳压器80构成导电性部件(固定部件),其用于在放电电极70的附近形成稳定的电场。
(绝缘部件)
如图4所示,绝缘部件41设置在下侧箱部22的底部。又如图6、图7以及图10所示,绝缘部件41具备埋入部42、基底部44、支撑部47、下部分隔壁51以及沿面蠕变距离放大部55。
埋入部42设置在处理室27中下部分隔壁51的左侧。埋入部42具有主体部43和连接部45。主体部43形成为从下侧箱部22的前缘延伸至后缘的长方体状。连接部45在主体部43的右侧面的后端部与下部分隔壁51之间连续地形成。
基底部44从主体部43的左侧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向左伸出。在基底部44的末端形成有横截面呈圆弧状的圆弧部44a。在绝缘部件41上,椭圆槽46(凹部)从基底部44形成到主体部43的中间部。椭圆槽46是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柱状槽,其下侧被堵住,其上侧则是开放的。
支撑部47布置在椭圆槽46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支撑部47具有支撑部主体48和从支撑部主体48起朝上突出的突起部49(嵌合部)。支撑部主体48形成为柱状,支撑部主体48具有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形状横截面。在支撑部主体48的内部,形成有从支撑部主体48的下端朝上延伸的中空孔48a(参照图10)。在支撑部主体48,在中空孔48a的周围形成有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形状内周面48b。
突起部49布置在支撑部主体48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支撑部主体48相同,突起部49形成为柱状,突起部49具有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形状横截面。突起部49的高度、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分别小于支撑部主体48的高度、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前后方向上的厚度。由此,在支撑部主体48的上端面上的、突起部49的周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椭圆形环状设置面50。该设置面50形成为大致水平的平面状。后述的放电电极70和稳压器80被支撑部47支撑。
下部分隔壁51从下侧箱部22的前缘延伸至后缘。下部分隔壁51具有:靠下侧箱部22的前侧布置的第一横壁部52;靠下侧箱部22的后侧布置的第二横壁部53;以及从上述的第一横壁部52与第二横壁部53之间向右突出的突出壁部54。第一横壁部52和第二横壁部53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突出壁部54的左侧开放的横截面形成为“U”字状(反C字状),突出壁部54以与第一横壁部52的后部以及第二横壁部53的前部连续的方式形成。在第一横壁部52与第二横壁部53之间形成有细长的间隙,该间隙与突出壁部54的内部连通。
沿面蠕变距离放大部55是由多块水平板56和多块铅垂板57以互相相交的方式组合而构成的,上述部件的一部分与下部分隔壁51连续。这样,通过将具有铅垂或水平的面的多块绝缘板复杂地组合,从而下部分隔壁51和沿面蠕变距离放大部55构成所谓的迷宫式结构。这样的结果是,放电电极70和对置电极60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对置电极)
如图4、图6至图8、图10所示,对置电极60与绝缘部件41一体地成形。具体而言,对置电极60与绝缘部件41通过嵌件成形而构成为一体式单元。对置电极60形成为如整体位于同一面上(水平面上)这样的平板状。对置电极60具备矩形框状对置电极主体60a以及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右边后部向右延伸的接地板68。该对置电极60是将对置电极主体60a和接地板68一体化地形成的平板状金属部件。
对置电极主体60a由第一对置板61、第二对置板62、第一连结板63以及第二连结板64组合而构成。第一对置板61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前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第一对置板61与基底部44的前表面之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状第一空隙部65。第二对置板62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后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第二对置板62与基底部44的后表之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状第二空隙部66。
第一连结板63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结板63将第一对置板61的左端与第二对置板62的左端连结。在第一连结板63的内缘(右边)形成有供基底部44的圆弧部44a嵌合的圆弧槽63a。第二连结板64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右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连结板64将第一对置板61的右端与第二对置板62的右端连结。第二连结板64埋入在主体部43的上部中。
接地板68的大部分部位埋入在绝缘部件41的埋入部42和水平板56的内部。接地板68的末端部从水平板56进一步向右延伸,并向绝缘部件41的外部露出。该接地板68的末端部构成接地连接部69。接地连接部69形成为近似正方形板状,在其中央形成有供螺钉37穿过的通孔69a。接地连接部69以与接地端子部34的上表面重叠的方式布置,其经由螺钉37与接地端子部34连接。
这样,接地板68构成用于将对置电极主体60a与接地端子部34电连接的对置侧连接部。该接地板68从处理室27设置到收纳室26。并且,接地板68贯通分隔部24,并与分隔部24接触。
(放电电极)
如图4、图6、图8至图10、图12所示,放电电极70布置在绝缘部件41的上方。放电电极70形成为如整体位于同一面上(水平面上)这样的薄板状。与对置电极60的厚度相比,放电电极70的厚度极薄。
放电电极70具备放电电极主体70a和供电板75。该放电电极70是将放电电极主体70a与供电板75一体化地形成的平板状金属部件。放电电极主体70a具备电极支撑板71以及被该电极支撑板71的侧缘部支撑的多根放电针73、74。电极支撑板71与多根放电针73、74形成为一体。电极支撑板71构成电极支撑部。另外,供电板75从电极支撑板71的右侧边的前端部向右延伸。
电极支撑板71布置在基底部44的上方。电极支撑板71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便沿着基底部44设置。在电极支撑板71的中央(电极支撑板7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供支撑部47的突起部49嵌入的定位孔72(开口孔)。定位孔7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形状,以便与突起部49的外形相对应。若突起部49嵌入到定位孔72中,则电极支撑板71设置在设置面50上。由此,保证电极支撑板71的平面度。即,电极支撑板71由设置面50支撑为水平状态。而且,确定放电电极70与绝缘部件4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确定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突起部49嵌入到定位孔72中的状态下,在突起部49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左右端部)与定位孔72的内缘之间形成有较小的间隙(省略图示)。即,定位孔72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突起部49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由此,在定位孔72的内部,该较小的间隙允许突起部49在长度方向上的热膨胀(由热引起的伸长)。由此,能够防止突起部49发生热膨胀时应力集中在定位孔7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内缘部。
细长的针状或杆状的多根第一放电针73被电极支撑板71的前缘(即,前侧的长边)支撑。多根第一放电针73沿电极支撑板71的前缘等间隔地排列,并从电极支撑板71向前方笔直且水平地突出。各第一放电针73互相平行地布置。细长的针状或杆状的多根第二放电针74被电极支撑板71的后缘(即,后侧的长边)支撑。多根第二放电针74沿电极支撑板71的后缘等间隔地排列,并向后方笔直且水平地突出。各第二放电针74互相平行地布置。电极支撑板71沿多根放电针73、74的排列方向延伸。由此,能够在电极支撑板71的前后侧缘部上设置多根放电针73、74。
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电极70上设置有十根第一放电针73和十根第二放电针74。上述的放电针73、74的数量仅是示例。各第一放电针73与各第二放电针74在前后方向上大致同轴。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各第一放电针73与各第二放电针74在左右方向上错开布置。
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具体而言,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布置成在上下方向上相隔规定间隔而相向。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上下方向即为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并且,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以互相平行的方式布置。因此,第一放电针73与第一对置板61平行,第二放电针74与第二对置板62平行。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下部与第一对置板61对置,第二放电针74的末端下部与第二对置板62对置。
供电板75从左向右依次具备第一供电部76、第二供电部77以及供电连接部78。第一供电部76从电极支撑板71的右侧边的前端部向右延伸。第二供电部77与第一供电部76的末端前缘部连结并向右延伸。第二供电部77的一部分被第一横壁部52的凹槽52a的底部支撑。第二供电部77的末端部构成供电连接部78。供电连接部78形成为近似正方形板状,在其中央形成有供螺钉36穿过的通孔78a。供电连接部78以与供电端子部35的上表面重叠的方式布置,其经由螺钉36与供电端子部35连接。
这样,供电板75构成用于将放电电极主体70a与供电端子部35电连接的放电侧连接部。该供电板75从处理室27设置到收纳室26。并且,供电板75贯通分隔部24,并与分隔部24接触。
如图8所示,第二供电部77以相对于电极支撑板71和第一供电部76而言向前侧偏置的方式布置。该第二供电部77构成偏置板部。第二供电部77的前侧缘部位于比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突出端)更靠前(即,第一放电针73的突出方向上的外方)的位置处。即,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位于与将第二供电部77的前侧缘部延长而得的图8的双点划线P相比更靠近电极支撑板71的位置处。
(稳压器)
稳压器80布置在支撑部47和放电电极70的上方。如图6、图9至图12所示,稳压器80具备筒状筒壁部81以及从该筒壁部81的上端部向左右前后伸出的帽檐部86。
筒壁部8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筒状。在筒壁部81的内周下端部形成有椭圆形环状凸部82(参照图6和图9)。环状凸部82从筒壁部81的下端内周面起向中心侧突出。筒壁部81的下表面与环状凸部82的下表面齐平,从而构成水平的平面。
在环状凸部82的内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椭圆开口84。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到椭圆开口84中。由此,稳压器80设置在电极支撑板71的上侧,稳压器80、电极支撑板71以及对置电极60的相对位置关系得以确定。在突起部49嵌入到椭圆开口84中的状态下,在突起部49与筒壁部8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椭圆形的筒状间隙。
帽檐部86的外形呈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矩形板状。在突起部49嵌入到筒壁部81中的状态下,帽檐部86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帽檐部86的前缘伸出至比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更靠前的位置处。帽檐部86的后缘伸出至比第二放电针74的末端更靠后的位置处。即,帽檐部86从上侧覆盖第一放电针73和第二放电针74的整个区域。帽檐部86的下表面构成水平的平面并与上述各放电针73、74平行,以便沿各放电针73、74设置。
(供电板(放电侧连接部)与接地板(对置侧连接部)的布置)
如上所述,对置电极60形成为对置电极主体60a与接地板68成为一体的平板状(参照图7),放电电极70形成为放电电极主体70a与供电板75成为一体的平板状(参照图8)。并且,对置电极主体60a与放电电极主体70a以在上下方向(即,壳体21的厚度方向)上相隔开规定间隔而相向且互相平行的方式布置。因此,与对置电极主体60a成为一体的接地板68和与放电电极主体70a成为一体的供电板75在上下方向上是相分离的(参照图5)。
进而,在对置电极60中,接地板68靠后布置(参照图7);在放电电极70中,供电板75靠前布置(参照图8)。由此,又如图5所示,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与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在上下方向(即,壳体21的厚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即,壳体21的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是相分离的。因此,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与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之间的距离变长,进而接地板68与供电板75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变长。
并且,如上所述,电压供给部30的接地端子部34与供电端子部35以在上下方向(即,壳体21的厚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即,壳体21的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相分离的方式布置。即,接地端子部34设置在可供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连接的位置处,供电端子部35设置在可供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连接的位置处。因此,不使对置电极60在上下方向上弯曲就能够使对置电极60与接地端子部34连接,能够不使放电电极70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情况下使放电电极70与供电端子部35连接。
-运转动作-
对空调装置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0切换着进行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若空调装置10的风扇17运转,则室内空间S中的空气经由内部气体导管12被吸入至空气通路11a。该空气通过预滤器14。在预滤器14捕集空气中的比较大的尘埃。
已通过预滤器14后的空气通过放电单元20(参照图2)。具体而言,该空气通过壳体21的第一通气口28流入处理室27。在放电单元20中,高电压从电压供给部30的电源变压器33供向放电电极70。这样的结果是,流光放电从放电电极70的各放电针73、74的末端朝向对置板61、62进行(参照图12)。此外,高电压还供向与放电电极70连接的稳压器80。由此,从放电针73、74朝向对置板61、62稳定地进行流光放电。
若在放电处理部40中进行流光放电,则伴随与此,在空气中生成活性种。这样的结果是,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被活性种氧化、分解,空气得到净化。处理室27内的空气与活性种一起从第二通气口29流向壳体21的外部(参照图3)后,通过催化剂过滤器15。在催化剂过滤器15上吸附有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等。通过用活性种分解所吸附的臭气成分,从而吸附剂再生。
按照上述方式净化后的空气在热交换器16处被加热或冷却后,经由供气管13供向室内空间S。由此,对室内空间S进行制热、制冷,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放电单元的制造工序-
接下来,对放电单元2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在该制造工序中,进行制造放电处理部40的工序以及将放电处理部40和电压供给部30设置在壳体21内的设置工序。
(放电处理部的制造工序)
参照图6对放电处理部4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在放电处理部40的制造工序中,从下侧起依次组装绝缘部件41、放电电极70以及稳压器80。
在第一工序中,利用嵌件成形将绝缘部件41与对置电极60构成为一体式单元。
在第二工序中,将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到放电电极70的定位孔72中。由此,电极支撑板71设置在设置面50上,对放电电极70进行定位以及暂时固定。
在第三工序中,将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到稳压器80的筒壁部81中。由此,稳压器80的筒壁部81设置在电极支撑板71的上侧。在该状态下,电极支撑板71夹在设置面50与筒壁部81之间。
在第四工序中,将突起部49固定在稳压器80和电极支撑板71上。具体而言,该固定是通过超声波熔敷进行的。即,突起部49的末端通过超声波发生熔化,熔化后的树脂流入环状凸部82的上侧、椭圆开口84的间隙中。若熔化后的树脂固化,则稳压器80与突起部49、突起部49与电极支撑板71互相固定。这样的结果是,放电电极70固定在稳压器80与绝缘部件41之间或放电电极70支撑在稳压器80与绝缘部件4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四工序中,固定稳压器80与突起部49的方法并非一定要使用超声波熔敷方法,例如还可以使用热熔敷、振动熔敷、粘接等其它固定方法。
(设置工序)
接下来,对将放电处理部40和电压供给部30组装在壳体21内的工序进行说明。在该设置工序中,所有元器件均从下侧箱部22的上方装配。
首先,将电压供给部30装配在处于上侧开放的状态的下侧箱部22的靠右侧底部(即,收纳室26的底部)。
接下来,将按上述方式组装后的放电处理部40装配在下侧箱部22的靠左侧底部(即,处理室27的底部)。此时,如图4所示,接地连接部69经由螺钉37与接地端子部34连接,供电连接部78经由螺钉36与供电端子部35连接。由此,电压能够从电压供给部30供向放电电极70。
接下来,将上侧箱部23装配在下侧箱部22的上侧。由此,得到图2和图3所示的放电单元20。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电位彼此相等的供电端子部35与供电板75以及电位彼此相等(基准电位)的接地端子部34与接地板68在两个方向上彼此相分离设置,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和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后方向)。因此,在较窄的壳体21的内部空间内,能够将供电端子部35与供电板75以及接地端子部34与接地板68以尽可能相分离的方式布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电压供给部30的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同时,能够确保具有供电板75的放电电极70与具有接地板68的对置电极60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能够确保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电绝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电极70中,供电板75的第二供电部77的一部分布置在比放电电极主体70a的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处。即,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突出端)位于比图8中的双点划线P更靠近电极支撑板71的位置处。因此,当对放电电极70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第一放电针73与其它部分接触的可能性降低,从而能够减少由接触引起第一放电针73变形的可能性。即,例如当在组装放电单元20的过程中放电电极70碰到壳体21等的情况下,第二供电部77在第一放电针73的末端之前先与壳体21等接触的可能性增加,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放电针73变形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与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这两个部件贯通分隔部24。另一方面,供电板75与接地板68在两个方向上向彼此相分离,其中一个方向是放电电极主体70a与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另一个方向是与上述对置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因此,在供电板75与接地板68这两者贯通分隔部24并与分隔部24接触的本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容易确保供电板75与接地板68之间的沿面蠕变距离。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接地端子部34以比供电端子部35更靠近下部分隔壁51的方式布置,然而如图13所示,还可以为供电端子部35以比接地端子部34更靠近下部分隔壁51的方式布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放电单元20中,如图14所示,接地端子部34和供电端子部35还可以设置在与下部分隔壁51之间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处。在该情况下,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各自的位置仅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相错开,在左右方向上则一致。
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设置在天花板C背面。然而,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还可以适用于例如壁挂式、天花板埋入式、天花板悬挂式等其它方式的空调装置中。此外,还可以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适用于空气净化器中。
-产业实用性-
如以上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对于放电单元很有用。

Claims (10)

1.一种放电单元,具备:
壳体(21);
收纳在所述壳体(21)内的放电电极(70)和对置电极(60);以及
收纳在所述壳体(21)内并使所述放电电极(70)与所述对置电极(60)之间存在电位差的电压供给部(30),
所述放电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极(70)形成为放电电极主体(70a)与放电侧连接部(75)成为一体的平板状,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与所述对置电极(60)对置,所述放电侧连接部(75)将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与所述电压供给部(30)的供电端子部(35)连接,
所述对置电极(60)形成为对置电极主体(60a)与对置侧连接部(68)成为一体的平板状,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对置,所述对置侧连接部(68)将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与所述电压供给部(30)的接地端子部(34)连接,
另一方面,所述供电端子部(35)和所述接地端子部(34)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和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而言布置在同一侧,
所述放电侧连接部(75)与所述对置侧连接部(68)在与对置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对置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具备: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71);以及从所述电极支撑部(71)的周缘起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之间引起放电的放电针(73),
所述放电侧连接部(75)具备偏置板部(77),所述偏置板部(77)布置在相对于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而言向所述放电针(73)的突出方向偏置的位置处,
所述偏置板部(77)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比所述放电针(73)的末端更靠外侧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压供给部(30)上形成有内周壁部(38),所述内周壁部(38)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且将所述供电端子部(35)包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压供给部(30)上形成有外周壁部(39),所述外周壁部(39)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且将所述内周壁部(38)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周壁部(38)与外周壁部(39)之间形成有间隙(39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具备:形成为矩形状的电极支撑部(71);以及从所述电极支撑部(71)的周缘起向外侧突出且在与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之间引起放电的放电针(73),
在平板状的所述电极支撑部(71)上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所述电极支撑部(71)的通孔(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单元具备支撑部(47),所述支撑部(47)通过其末端嵌入到所述电极支撑部(71)的通孔(72)中而支撑所述放电电极(7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1)上形成有分隔部(24)和通气口(28、29),所述分隔部(24)将所述壳体(2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供所述放电电极主体(70a)和所述对置电极主体(60a)布置的处理室(27)以及供所述电压供给部(30)布置的收纳室(26),所述通气口(28、29)使所述处理室(27)与所述壳体(21)的外部连通,
所述放电侧连接部(75)和所述对置侧连接部(68)以贯通所述分隔部(24)的方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1)形成为细长的长方体状,
所述放电电极(70)与所述对置电极(60)在与所述壳体(2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该壳体(21)的厚度方向上相隔开规定间隔地布置,
所述供电端子部(35)与所述接地端子部(34)在与所述壳体(21)的厚度方向和长度方向正交的该壳体(21)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
所述放电侧连接部(75)与所述对置侧连接部(68)在所述壳体(21)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彼此分离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1)在该壳体(21)的厚度方向上划分为主体箱部(22)和盖部(23),
所述放电电极(70)、所述对置电极(60)以及所述电压供给部(30)固定在所述主体箱部(22)上。
CN201520704197.7U 2014-09-19 2015-09-11 放电单元 Active CN2049526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1380 2014-09-19
JP2014-191380 2014-09-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2617U true CN204952617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4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4197.7U Active CN204952617U (zh) 2014-09-19 2015-09-11 放电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56927B2 (zh)
CN (1) CN204952617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1308Y2 (zh) * 1986-10-16 1991-11-01
JP2009034599A (ja) * 2007-08-01 2009-02-19 Panasonic Corp 電気集塵装置
JP5476828B2 (ja) * 2009-07-17 2014-04-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集塵装置
JP2014119186A (ja) * 2012-12-17 2014-06-30 Daikin Ind Ltd 放電ユニット、放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放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56927B2 (ja) 2017-01-11
JP2016066602A (ja) 2016-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47328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4503085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04321145B (zh) 电晕放电装置及空气调节机
KR100887493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EP2289719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US20110111691A1 (en) Ventilator
WO2008004454A1 (fr) Appareil de génération d'ions et appareil électrique
CN111772242A (zh) 框体式发热组件、发热单元以及雾化系统
JP6103028B2 (ja) 放電ユニット
CN204952617U (zh) 放电单元
CN107078473B (zh) 放电单元
JP5895998B1 (ja) 放電ユニット
JP2011086533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07335092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整装置
JP2014119186A (ja) 放電ユニット、放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放電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216557856U (zh) 冰箱
CN216529427U (zh) 净化装置和制冷设备
JP2016062830A (ja) 放電ユニット
CN105307691B (zh) 空气电离模块
CN103635753B (zh) 空调机
CN219111898U (zh) 一种高效空气电离用电极片及一种空气电离装置
JP2015225699A (ja) 放電ユニット
JP5915419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5225697A (ja) 放電ユニット
JP2015225698A (ja) 放電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