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810U -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 Google Patents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7810U
CN204947810U CN201520717721.4U CN201520717721U CN204947810U CN 204947810 U CN204947810 U CN 204947810U CN 201520717721 U CN201520717721 U CN 201520717721U CN 204947810 U CN204947810 U CN 204947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ir vent
top plate
vent hole
plat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77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田阳平
横塚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7177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7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7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7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以及车载设备,马达具有:定子;转子,其能够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定子旋转;机壳,其呈筒状,并且,定子以及转子配置在机壳内部;机壳具有:顶板部,顶板部在相对于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侧面部,侧面部从顶板部的径向外端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延伸,并包围定子和转子;顶板部具有:至少两个通气孔,每一个通气孔在轴向上贯通顶板部;至少两个壁部,每一个壁部分别从不同的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轴向延伸,并且,沿轴向观察时,每一个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与轴向垂直。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能够向机壳内部充分地摄取冷风,同时防止水侵入到机壳内部。

Description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外部的水或尘埃等会侵入车辆。因此,对于车载马达而言,需要相应的防水对策和防尘对策。
通常,马达具有转子,定子和壳体形状的机壳。机壳内部配置有转子和定子,由此,通过机壳能够防止水侵入转子和定子。
当马达被驱动时,电流流入定子所具有的线圈,进而产生热量。因此,为了向机壳内部摄入风而防止机壳内部的温度上升,可以在机壳上形成贯通孔。
例如,专利文件1(日本公开公报昭63-77445号)公开了在机壳上形成有通气孔的马达。图1是专利文件1的马达的一个示意图,图2是专利文件1的通气孔附近的一个放大示意图,如图1所示,马达具有机壳10,机壳10具有侧壁12和后面13,分别配置有通气孔14。马达20可以从通气孔14摄取冷风,从而适度地冷却马达20。如图2所示,通气孔14具有开口15,开口15朝向下方设置并被遮盖,所以,水不会从开口15侵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上述专利文件1中,由于通气孔14的开口15朝向下方,开口15的面积较小,且其上方被半球状的防水构造遮盖,因此该构造的通气孔14的通气效果受到影响,不能充分地摄取冷风。由此,马达20的内部不能被充分的冷却,有可能导致高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以及车载设备,与现有技术中的马达相比,本申请的马达能够充分地向机壳内部摄取冷风,同时防止水侵入到机壳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定子;转子,所述转子能够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机壳,其呈筒状,并且,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机壳具有:顶板部,所述顶板部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侧面部,所述侧面部从所述顶板部的径向外端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延伸,并包围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部具有:至少两个通气孔,每一个所述通气孔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顶板部;至少两个壁部,每一个所述壁部分别从不同的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所述轴向延伸,并且,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每一个所述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所述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轴向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的形状呈圆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中,所述壁部从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或一部分延所述轴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所述壁部为圆筒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所述顶板部和所述侧面部为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在所述顶板部的中央配置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且在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
所述通气孔配置于比所述突出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其中,多个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顶板部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八方面,其中,所述壁部的厚度在所述顶板部的厚度以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九方面,其中,所述马达为有刷马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方面,其中,当所述中心轴线被配置于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上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其中,所述机壳还具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在所述机壳的侧面部径向上贯通;以及连接器部,所述连接器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贯通孔的开口边缘,在径向上延伸,且所述连接器部朝向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都垂直;在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连接器部的位置在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通气孔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其中,所述马达搭载于车载设备,在所述车载设备中,所述马达的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于水平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设备,其搭载有如上述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至第十二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马达,并且,在所述车载设备中,所述马达的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于水平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壁部从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轴向延伸,所以不会遮盖通气孔,保证通气孔能够充分地向机壳内部摄取冷风;并且,每一个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上,所以能够引导水沿着壁部流走,从而防止水通过通气孔侵入到机壳内部。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专利文件1的马达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专利文件1的通气孔附近的一个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方向轴截面示意图;
图5(a)是本实施例的开口边缘为圆形的一个示意图;
图5(b)是本实施例的开口边缘为菱形的一个示意图;
图6(a)是马达的轴截面图在壁部附近的一个放大示意图;
图6(b)是马达的轴截面图在壁部附近的另一个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称为“周向”,将沿该中心轴线或平行于该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轴向”。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图3是本实施例的马达的一个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轴截面示意图,其中,C为马达的中心轴线,C1为轴向,B为与该中心轴线垂直的第一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该马达30可以包括:定子31,转子32,以及机壳33。其中,转子32能够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定子31旋转;机壳33可以呈筒状,并且,该定子31以及转子32可以被配置在机壳33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33可以包括顶板部331和侧面部332。其中,顶板部331可以在相对于中心轴线C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在沿轴向观察时,该顶板部331可以是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圆形;侧面部332可以从顶板部331的径向外端沿轴向延伸,并包围定子31和转子32,由此,该侧面部332可以形成为该筒状机壳33的筒壁。
如图3和图4所示,顶板部331可以具有通气孔3311和壁部3312。其中,该通气孔3311的数量可以至少为2个,并且每一个通气孔3311都可以在轴向上贯通顶板部331;该壁部3312的数量也可以至少为2个,每一个壁部3312可以分别从不同的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延轴向延伸,并且,每一个壁部3312的延伸方向可以远离该定子31和转子32。
在本实施例中,在沿轴向观察时,每一个壁部3312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通气孔3311的中心的第一方向,并且,该第一方向可以与轴向垂直。
根据本实施例,壁部从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轴向延伸,所以不会由于壁部遮盖通气孔而导致使摄入冷风的入口小于通气孔的开口,因此,能够充分地向机壳内部摄入冷风,适当地保证马达内部的温度,从而防止由高温引起的马达故障。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上,所以,每一个壁部都能够对来自第一方向的水或灰尘等杂物产生阻挡作用,防止这些杂物进入相应的通气孔,也就是说,所有的壁部可以统一阻挡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
与之相对,如果有的壁部具有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的部分,而有的壁部不具有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的部分,那么后者将无法阻止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进入通气孔,因而,无法实现所有的壁部统一阻挡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这一效果,由此,杂物进入通气孔的可能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当中心轴线被配置于水平方向时,该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上方向,由此,每一个壁部都能够阻挡由于重力作用而从上方流下的水等杂物进入相应的通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可以是由直线段和/或曲线段构成的形状,例如圆形或多边形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开口边缘的形状可以使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不在壁部产生堆积,例如,开口边缘的位于通气孔3311的中心的第一方向的部分可以凸向第一方向,例如为菱形,或者多边形,且该菱形或多边形的角部朝向通气孔3311的中心的第一方向,由此,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能够方便地被壁部的外壁导走。
图5(a)是开口边缘为圆形的一个示意图,图5(b)开口边缘为菱形的一个示意图。在图5(a)中,开口边缘的位于通气孔中心O的第一方向的部分501a为凸向第一方向B的圆弧,因此,从该部分501a延伸出的壁部能够将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导走。此外,圆形的开口边缘容易加工。
在图5(b)中,开口边缘的位于通气孔中心O的第一方向的部分501b为凸向第一方向B的折线段,即角部501b位于通气孔中心O的第一方向,因此,从该部分501b延伸出的壁部能够将来自第一方向的杂物导走。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3312可以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一部分延伸,由此,壁部3312在周向不闭合,这样,可以减少壁部的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3312可以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延伸,由此,壁部3312可以形成周向闭合的筒状,这样,壁部可以在通气孔3311的整个周向上阻挡杂物进入该通气孔。
在本实施例中,当壁部3312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延伸时,延伸的高度可以在周向上一致,由此,壁部3312可以形成为周向上高度均匀的筒状,例如,当开口边缘为圆形时,该壁部3312可以形成为周向上高度均匀的圆筒状。
在本实施例中,当壁部3312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延伸时,延伸的高度可以在周向上不一致,由此,壁部3312可以形成为周向上高度不均匀的筒状。
图6(a)和图6(b)分别是马达的轴截面图在壁部附近的一个放大示意图。在图6(a)中,壁部3312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延伸,并且延伸的高度H在周向上一致。在图6(b)中,壁部3312从通气孔3311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延伸,并且延伸的高度H在周向上不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孔3311可以在顶板部331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由此,可以使风均等地进入到马达的内部,使马达内部散热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壁部3312的厚度可以在顶板部331的其它部位的厚度以下。其中,当壁部3312的厚度与顶板部331的其它部位厚度相同时,能够使壁部的强度和顶板部的其它部位强度相同,从而维持壁部的刚性;当壁部3312的厚度小于顶板部331的其它部位的厚度时,从轴向观察时,壁部的开口边缘所包围的开口面积增大,所以能够增加进入通气孔的风量,并且,较薄的壁部更容易加工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部331和侧面部332可以为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减少元件的数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工时。但是,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顶板部331和侧面部332也可以为分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顶板部331的中央还可以配置有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且在轴向朝远离定子31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3313,并且,该通气孔3311可以配置于比突出部331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突出部3313能够防止水从顶板部331的径向外侧流到顶板部的中央附近的轴承处,从而抑制轴承生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机壳33还可以具有贯通孔333和连接器部334等。其中,贯通孔333可以在机壳33的侧面部332径向上贯通;连接器部334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贯通孔333的开口边缘,并在径向上延伸,且连接器部334朝向第二方向D设置,该第二方向D与轴向C1和第一方向都B都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在沿着轴向观察时,连接器部的位置在周向上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通气孔3311之间。由此,从顶板部331传递到连接器部334的水量减少,可以减少连接器部与水接触的机会,由此,从顶板部流下的水不仅难以进入通气孔,也难以进入连接器部。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300可以被搭载于车载设备,并且,在被搭载于该车载设备中时,马达的中心轴线C可以被配置于水平方向,机壳的顶板部与竖直方向平行设置,并且,该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上方向,因此,在顶板部附着了水的情况下,水可以随着重力从机壳的竖直方向上侧向下侧流动,在水流流过的路径上,即使存在通气孔,也会由于该通气孔具有壁部而被遮挡并被导出。由此,可以防止水经由通气孔从马达外部侵入到马达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马达300可以具有电枢34和刷握35,其中,在刷握35的内部可以配置有电刷,由此,该马达300可以被形成为有刷马达。本实施例的通气孔和壁部能够适当地保持马达内部的温度,因此,与马达内部在高温状态下持续驱动的马达相比,本实施例的有刷马达可抑制电刷的消耗,从而提高了该有刷马达的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该马达300的通气孔3311可以与转子32的磁铁在轴向重叠,由此,可以从通气孔通过工具进行磁铁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马达可以是引擎冷却用马达,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用途的马达。
根据本实施例,壁部从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轴向延伸,所以能够充分地向马达的机壳内部摄取冷风;并且,每一个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上,所以能够防止水通过通气孔侵入到机壳内部。由此,马达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被提高。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车载设备。该车载设备搭载有实施例2所述的马达,由于在实施例2中,已经对该马达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此处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载设备例如可以是引擎冷却用设备,该马达可以作为引擎冷却用马达,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该车载设备也可以是其它设备,并且,该马达可以是具有其它用途的马达。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的机壳内部能够被充分地摄入冷风,并且马达的机壳内部不容易被水等杂物侵入,因此,马达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被提高,该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被提高。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马达,具有:
定子;
转子,所述转子能够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
机壳,其呈筒状,并且,所述定子以及所述转子配置在所述机壳内部;
所述机壳具有:
顶板部,所述顶板部在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侧面部,所述侧面部从所述顶板部的径向外端沿与所述中心轴线平行的轴向延伸,并包围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部具有:
至少两个通气孔,每一个所述通气孔在所述轴向上贯通所述顶板部;
至少两个壁部,每一个所述壁部分别从不同的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延所述轴向延伸,
并且,沿所述轴向观察时,每一个所述壁部都至少具有一部分位于相应的所述通气孔的中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轴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的形状呈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从所述通气孔的开口边缘的周向的全部或一部分延所述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为圆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部和所述侧面部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板部的中央配置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且在轴向朝远离所述定子延伸的环状的突出部,
所述通气孔配置于比所述突出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顶板部的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的厚度在所述顶板部的厚度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为有刷马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心轴线被配置于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向上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还具有:
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在所述机壳的侧面部径向上贯通;以及
连接器部,所述连接器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所述贯通孔的开口边缘,在径向上延伸,且所述连接器部朝向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轴向和所述第一方向都垂直;
在沿着所述轴向观察时,所述连接器部的位置在周向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通气孔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搭载于车载设备,
在所述车载设备中,所述马达的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于水平方向。
13.一种车载设备,其搭载有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并且,在所述车载设备中,所述马达的所述中心轴线配置于水平方向。
CN201520717721.4U 2015-09-16 2015-09-16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Active CN204947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7721.4U CN204947810U (zh) 2015-09-16 2015-09-16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7721.4U CN204947810U (zh) 2015-09-16 2015-09-16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7810U true CN204947810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7721.4U Active CN204947810U (zh) 2015-09-16 2015-09-16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78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669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减速装置
CN11347212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669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以及减速装置
CN113472128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CN113472128B (zh) * 2020-03-31 2023-12-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8191B2 (en) Armature and motor
CN202076876U (zh) 液冷式马达及其外壳
CN204947810U (zh) 马达以及车载设备
CN104953737B (zh) 一种永磁无刷电机
US10277091B2 (en) Motor cap assembly for reducing internal temperatures
CN103053096A (zh) 带有金属联轴器的直接驱动转子
KR20080045138A (ko) 로터 커버 및 전기 모터
CN204039750U (zh) 波轮洗衣机
CN101457762A (zh) 轴流风扇单元
CN204068561U (zh) 一种全封闭型牵引电机
US9057380B2 (en) Fan having debris entry prevention gap
CN204465298U (zh) 马达以及包含该马达的电气设备
CN104333175B (zh) 电机和具有它的洗涤泵
CN205195018U (zh) 一种轴用接地碳刷装置
US20200136443A1 (en) Motor and reduction gear
CN204376545U (zh) 用于串激电机的定子和具有其的串激电机
US11824420B2 (en) Brushed motor and electrical product
US9966819B2 (en) Electric machine
DE102013226543A1 (d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203717469U (zh) 外转子网罩式风机
CN105375228A (zh) 一种轴用接地碳刷装置
WO2016155265A1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
US11081849B2 (en) Slip ring, motor, and vehicle having same
CN106230189A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机
JP2009024649A (ja) 防滴構造を備えた遠心ファ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