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634U -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7634U
CN204947634U CN201520564507.XU CN201520564507U CN204947634U CN 204947634 U CN204947634 U CN 204947634U CN 201520564507 U CN201520564507 U CN 201520564507U CN 204947634 U CN204947634 U CN 204947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power supply
input contact
negative pole
posi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4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嘉遥
高嘉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ichao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645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7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7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76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外接移动电源;将移动终端壳体设置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将外接移动电源壳体的对应部位设置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将移动终端放置于外接移动电源对应部位自然触接即可导通触点充电,实现了移动终端与移动电源之间的无连接线充电和不间断移动充电;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操作简捷,移动终端设置输入触点成本低廉,移动电源凹型的结构还能充当移动终端的保护壳。

Description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外接移动电源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外接移动电源也叫外挂电池,俗称“充电宝”,目前的外接移动电源都是通过数据线和USB端口向移动终端充电。运用现有技术给移动终端充电,“充电宝”、数据线、移动终端“三大件”一件也不能少,携带和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盈灵巧、无连接线充电、使用方便简捷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外接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所述外接移动电源的壳体对应部位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所述移动终端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触接所述外接移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而导通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成与移动终端形状及规格配套的凹型结构,所述移动终端置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内,所述移动终端边框或背面壳体上设置的正、负极输入触点与外接移动电源对应的正、负极输出触点触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开设有导电插接孔,且所述导电插接孔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上;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插接孔对应的正、负极导电插针,所述导电插针与导电插接孔相配合插接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均有导电凸起,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凸起对应的正、负极导电凹槽,所述导电凸起与导电凹槽相配合触接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的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1)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上;
(2)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上;
(3)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和边框上。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设置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与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相配合压接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的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1)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均设置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侧壁;
(2)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均设置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底部;
(3)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分别设置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侧壁和和凹型结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插针和与之匹配的导电插接孔、所述导电凸起和与之匹配的导电凹槽、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的形状均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为金属导电壳体,且金属导电壳体经绝缘处理后设置为正、负极输入触点,绝缘开的壳体形状均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
作为优选: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可制成与移动终端形状及规格相配套的一体化保护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移动终端需要充电时,将移动终端与外接移动电源触接,使移动终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外接移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接触,即可实现充电,既不需要数据线,也无须插接USB接口,实现了无连接线方式充电,简化了充电方式。
2.充电只须将移动终端放入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内,存取自如,使用方便,操作简捷。
3.将外接移动电源制成轻便超薄的凹型结构,可与移动终端合为一体使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还有移动终端保护壳作用。
4.外接移动电源与移动终端保持充电状态,可分流移动终端内置电池的供电负荷,延缓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的老化速度,提高移动终端和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与图4匹配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与图6匹配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与图8匹配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便捷式充电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外接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移动终端10,导电插接孔12,导电凸起14,外接电源20,导电插针22,导电凹槽24,正极弹性导体26,负极弹性导体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图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该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包括移动终端10和外接移动电源20,移动终端10的壳体上设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外接移动电源20的壳体对应部位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移动终端10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触接外接移动电源20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而导通充电。
本实施例中,外接移动电源20设置成与移动终端10形状及规格配套的凹型结构,移动终端10置于外接移动电源20凹型结构内,移动终端10边框或背面壳体上设置的正、负极输入触点与外接移动电源20对应的正、负极输出触点触接。当然,外接移动电源20也可以设计成平板状,只需保证正、负极输出触点与移动终端10的正、负极输入触点顺利触接即可。外接移动电源20设置有自身充电USB输入端口,外接移动电源20电量不足时可通过USB输入端口连接电源为外接移动电源20补充电能。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开设有导电插接孔12,且导电插接孔12均设置于移动终端10背面的壳体上;外接移动电源20设置有与移动终端10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插接孔12对应的正、负极导电插针22,导电插针22与导电插接孔12相配合插接充电。其中,导电插针22与外接移动电源20固定的根部设置有弹性件,使导电插针22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从而使导电插针22与导电插接孔12的触接导电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导电插针22和与之匹配的导电插接孔12的形状均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的壳体可以是金属导电壳体,且金属导电壳体经绝缘处理后设置为正、负极输入触点,经绝缘处理后的金属导电壳体的形状均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由于触接对应范围较大,只须模糊操作即可方便地实现充电。
本实施例中,外接移动电源20凹型结构可制成与移动终端10形状及规格相配套的一体化保护壳。
移动终端10与外接移动电源20均设有保护电路,出现异常情况保护电路就会关闭移动终端10内置电池与外部的连接,可保护其安全。
当移动终端10需要充电时,将移动终端10与外接移动电源20触接,使移动终端10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外接移动电源20的正极和负极接触,即可实现充电,既不需要数据线,也无须插接USB接口,实现了无连接线方式充电;使用方便、操作简捷;将外接移动电源20制成轻便超薄的凹型结构,可与移动终端10合为一体使用,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还有移动终端10保护壳作用;且外接移动电源20与移动终端10保持充电状态,可分流移动终端10内置电池的供电负荷,延缓不可拆卸的内置电池的老化速度,提高移动终端10和内置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4、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4、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移动终端10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均有导电凸起14,外接移动电源20设置有与移动终端10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凸起14对应的正、负极导电凹槽24,导电凸起14与导电凹槽24相配合触接充电;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移动终端10背面的壳体上;导电凸起14和与之匹配的导电凹槽24的形状均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其中,导电凸起14的根部或导电凹槽24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
导电凸起14与导电凹槽24相匹配实现触接充电,两者接触即进行充电,两者分离即中断充电,使用方便,对两者接触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低。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图6、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6、图7,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是: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移动终端10的边框上。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图8、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8、图9,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是: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设置于移动终端10背面的壳体和边框上。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移动终端10的壳体设置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外接移动电源20设置有与移动终端10相对应的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与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相配合压接充电;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均设置于与移动终端10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20凹型结构侧壁;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的形状均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1,该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是: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均设置于外接移动电源20凹型结构底部。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2,该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区别是:正极弹性导体26和负极弹性导体28分别设置于与移动终端10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20凹型结构侧壁和和凹型结构底部。其它部分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省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包括移动终端和外接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上设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所述外接移动电源的壳体对应部位设置有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所述移动终端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入触点触接所述外接移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两个输出触点而导通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成与移动终端形状及规格配套的凹型结构,所述移动终端置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内,所述移动终端边框或背面壳体上设置的正、负极输入触点与外接移动电源对应的正、负极输出触点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开设有导电插接孔,且所述导电插接孔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上;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插接孔对应的正、负极导电插针,所述导电插针与导电插接孔相配合插接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的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均有导电凸起,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正、负极输入触点的导电凸起对应的正、负极导电凹槽,所述导电凸起与导电凹槽相配合触接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的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1)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上;
(2)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均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上;
(3)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背面的壳体和边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设置正极输入触点与负极输入触点,所述外接移动电源设置有与移动终端相对应的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所述正极输入触点和负极输入触点分别与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相配合压接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的位置可以是以下任意一种:
(1)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均设置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侧壁;
(2)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均设置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底部;
(3)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分别设置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边框匹配的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侧壁和和凹型结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针和与之匹配的导电插接孔的形状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起和与之匹配的导电凹槽的形状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性导体和负极弹性导体的形状可以是点状、条状、片状或块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为金属导电壳体,且金属导电壳体经绝缘处理后设置为正、负极输入触点,绝缘开的壳体形状均可以是圆形、方形、三角形或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移动电源凹型结构可制成与移动终端形状及规格相配套的一体化保护壳。
CN201520564507.XU 2015-07-30 2015-07-30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7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4507.XU CN204947634U (zh) 2015-07-30 2015-07-30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4507.XU CN204947634U (zh) 2015-07-30 2015-07-30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7634U true CN204947634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5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450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7634U (zh) 2015-07-30 2015-07-30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76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07A (zh) * 2017-04-09 2019-03-19 邢万成 自带充电宝的手机
WO2020200202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607A (zh) * 2017-04-09 2019-03-19 邢万成 自带充电宝的手机
WO2020200202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7076B2 (en) Standby battery product and stackable charging system thereof
CN202617191U (zh) 手机充电保护壳
CN204947634U (zh) 便捷式移动充电装置
CN103220890A (zh) 一种具有充放电功能的电子装置的保护壳
CN204030206U (zh) 一种带应急充电装置的多功能数据线
CN201509212U (zh) 一种手机应急电源装置
CN205039769U (zh) 一种磁性太阳能充电器
CN206117218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2798078U (zh) 移动电源
CN214543730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CN201298570Y (zh) 一种手机充电电池及充电器
CN205159467U (zh) 一种可用于极低温环境的手机背夹电池装置
CN203205931U (zh) 双usb车载充电器
CN210273568U (zh) 一种可拆卸式移动充电宝
CN203522232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1994978U (zh) 内置充电装置的移动终端
CN205104723U (zh)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新型数据线
CN201797201U (zh) 具有usb充电模块及接口的插座
CN202978309U (zh) 一种移动电源装置
CN204205688U (zh) 一种具有开关的充电器
CN204651999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太阳能移动电源
CN202586446U (zh) 一种新型移动电源
CN210577840U (zh) 充电装置
CN210297281U (zh) 一种充电宝
CN203398237U (zh) 一种多芯电池及具有多芯电池的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apartment 3013, Hongli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ao Zhucheng

Address before: 518000 A 1702, Jialong star garden, Futian District special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ao Zhucheng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5

Address after: 131200 Xujiadian 3 village, yijiadian Township, Fuyu County, Songyuan, Jilin

Patentee after: Wang Lichao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City apartment 3013, Hongling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ao Zhuc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