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6951U -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6951U
CN204946951U CN201520731273.3U CN201520731273U CN204946951U CN 204946951 U CN204946951 U CN 204946951U CN 201520731273 U CN201520731273 U CN 201520731273U CN 204946951 U CN204946951 U CN 20494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ell
groove
conducting strip
top cove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312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如来
邓平华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d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312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其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第二极柱、翻转片以及导电片。导电片具有:本体部,本体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本体部的顶部且导电片与翻转片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的开口向上的凹槽范围之内或者凹槽开口向下地设置于本体部的底部且导电片与翻转片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的开口向下的凹槽范围之内,凹槽的面向开口的底壁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根部,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例如二次电池发生过充),翻转片翻转并带动导电片沿第一根部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由此切断电芯的电路,保证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高容量及高功率的特点,电动汽车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而传统单一的动力锂电池未设有防爆装置或只设有单纯的防爆装置,具有喷液起火爆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过充、短路或暴露于高温环境中时,易发生意外。当发生意外时,由于电池能量巨大,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且温度也会急剧升高从而导致失控,这是十分危险的。单纯的防爆装置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险,却不能彻底消除风险,因为发生意外的电池本身聚集的能量得不到释放,电池本身就是一个隐患体,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发生意外后电池继续过充则会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其能在电池过充时,迅速切断电路,保证过充时的安全问题,从而实现保护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其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装配于顶盖片;第二极柱,与第一极柱极性相反,装配于顶盖片并电连接于二次电池的电芯,且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中的至少一个与顶盖片绝缘装配;翻转片,与第一极柱电连接;以及导电片,电连接翻转片和二次电池的电芯。其中,导电片具有:本体部,本体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本体部的顶部且导电片与翻转片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的开口向上的凹槽范围之内或者凹槽开口向下地设置于本体部的底部且导电片与翻转片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的开口向下的凹槽范围之内,凹槽的面向开口的底壁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根部,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翻转片翻转并带动导电片沿第一根部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中,导电片电连接翻转片和二次电池的电芯,凹槽的面向开口的底壁与凹槽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根部,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例如二次电池发生过充),翻转片翻转并带动导电片沿第一根部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由此切断电芯的电路,保证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整体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右侧部分(其中导电片未弯折)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的一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导电片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的X-X线作出的截面图;
图6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示出图5的一变化实施例;
图7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示出图5的另一变化实施例;
图8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示出图5的另一变化实施例;
图9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示出图5的另一变化实施例;
图10是与图9类似的视图,示出图9的另一变化实施例;
图11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示出图3的另一变化实施例;
图12是沿图11的Y-Y线作出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顶盖片512凸部
2第一极柱5121侧壁
3第二极柱513顶表面
4翻转片R1第一根部
41凸台514底表面
D翻转方向R2第二根部
5导电片515凸台收容孔
51本体部52切口
511凹槽53连接部
5111底壁54弯折用凹部
5112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首先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二次电池顶盖。
参照图1至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1;第一极柱2,装配于顶盖片1;第二极柱3,与第一极柱2极性相反,装配于顶盖片1并电连接于二次电池的电芯(未示出),且第一极柱2和第二极柱3中的至少一个与顶盖片1绝缘装配;翻转片4,与第一极柱2电连接;以及导电片5,电连接翻转片4和二次电池的电芯。导电片5具有:本体部51,本体部51设置有凹槽511,凹槽511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本体部51的顶部且导电片5与翻转片4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51的开口向上的凹槽511范围之内(例如翻转片4与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直接接触连接或翻转片4通过后面所述的凸台41与凸台收容孔515配合以电连接)或者凹槽511开口向下地设置于本体部51的底部且导电片5与翻转片4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51的开口向下的凹槽511范围之内(例如翻转片4与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直接接触连接或翻转片4通过后面所述的凸台41与凸台收容孔515配合以电连接),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与凹槽511的侧壁5112之间形成第一根部R1,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翻转片4翻转并带动导电片5沿第一根部R1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2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中,导电片5电连接翻转片4和二次电池的电芯,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与凹槽511的侧壁5112之间形成第一根部R1,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例如二次电池发生过充),翻转片4翻转并带动导电片5沿第一根部R1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2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由此切断电芯的电路,保证了二次电池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10以及图12,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与凹槽511的侧壁5112的夹角为θ1,且0°<θ1<180°,优选9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8以及图12,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的正背侧还设置有凸部512,凸部512朝远离凹槽511的方向凸出并且凸部512的侧壁5121对应地与本体部的顶表面513或本体部51的底表面514形成第二根部R2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8以及图12,从本体部51向上突出的凸部512的侧壁5121与本体部51的顶表面513之间的夹角或从本体部51向下突出的凸部512的侧壁5121与本体部51的底表面514之间的夹角为θ2,且0°<θ2<180°,优选9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1和图12,导电片5还具有:切口52,以离散方式设置在第一根部R1并贯穿本体部51。进一步地,由于切口52的设置,提高了扯断的灵敏度,可以实现在较窄范围的气压压力作用下扯断导电片5,及时准确切断回路电流,从而可防止电芯在出现过充意外时引发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地,切口52从第一根部R1至第二根部R2以离散设置的方式贯穿本体部51。切口52为一个或多个。当切口52为多个时,多个切口52相对凹槽511的中心对称。
在一实施例中,凹槽511的轮廓为矩形(参照图3和图11)、圆形、椭圆形、梯形或三角形,但不仅限如此,还可为其它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凸部512的轮廓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或三角形,但不仅限如此,还可为其它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翻转片4具有凸台41;本体部51还具有:凸台收容孔515,位于凹槽511处并贯穿本体部51,收容翻转片4的凸台41并供翻转片4的凸台41固定并电连接于导电片5。具体地,凸台41收容于凸台收容孔515内之后,凸台41的外周壁和凸台收容孔515的内周壁之间通过焊接、过盈配合以及导电胶粘接而使得凸台41固定并电连接于导电片5。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12,导电片5还具有:连接部53,用于与二次电池的电芯电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压接、粘接等与二次电池的电芯的集流体电连接);以及弯折用凹部54,位于连接部53和本体部51之间,用于使导电片5从弯折用凹部54处弯折。连接部53的设置,便于与二次电池的电芯的集流体直接电连接,从而不需要用导线间接电连接,省略了一道工序,减少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弯折用凹部54的设置,便于连接部53与二次电池的电芯的集流体电连接,从而能够灵活地调整导电片5相对电芯的位置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顶盖片1由导电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焊接可为激光焊接,但不限于此,还可为其它的焊接方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极柱2可为正极极柱或负极极柱,相应地第二极柱3可为负极极柱或正极极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二次电池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二次电池顶盖。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二次电池可为锂离子二次电池、钠离子二次电池或锌离子二次电池。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包括:
顶盖片(1);
第一极柱(2),装配于顶盖片(1);
第二极柱(3),与第一极柱(2)极性相反,装配于顶盖片(1)并电连接于二次电池的电芯,且第一极柱(2)和第二极柱(3)中的至少一个与顶盖片(1)绝缘装配;
翻转片(4),与第一极柱(2)电连接;以及
导电片(5),电连接翻转片(4)和二次电池的电芯;
其特征在于,
导电片(5)具有:
本体部(51),本体部(51)设置有凹槽(511),凹槽(511)开口向上地设置于本体部(51)的顶部且导电片(5)与翻转片(4)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51)的开口向上的凹槽(511)范围之内或者凹槽(511)开口向下地设置于本体部(51)的底部且导电片(5)与翻转片(4)电连接的部位位于本体部(51)的开口向下的凹槽(511)范围之内,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与凹槽(511)的侧壁(5112)之间形成第一根部(R1),当二次电池的内部气压达到一定值时,翻转片(4)翻转并带动导电片(5)沿第一根部(R1)撕裂,从而使得第一极柱(2)与二次电池的电芯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
凹槽(511)的面向开口的底壁(5111)的正背侧还设置有凸部(512),凸部(512)朝远离凹槽(511)的方向凸出并且凸部(512)的侧壁(5121)对应地与本体部的顶表面(513)或本体部(51)的底表面(514)形成第二根部(R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
导电片(5)还具有:切口(52),以离散方式设置在第一根部(R1)并贯穿本体部(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导电片(5)还具有:切口(52),从第一根部(R1)至第二根部(R2)以离散设置的方式贯穿本体部(5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切口(52)为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当切口(52)为多个时,多个切口(52)相对凹槽(511)的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
凹槽(511)的轮廓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或三角形;凸部(512)的轮廓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或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
翻转片(4)具有凸台(41);
本体部(51)还具有:凸台收容孔(515),位于凹槽(511)处并贯穿本体部(51),收容翻转片(4)的凸台(41)并供翻转片(4)的凸台(41)固定并电连接于导电片(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导电片(5)还具有:
连接部(53),用于与二次电池的电芯电连接;以及
弯折用凹部(54),位于连接部(53)和本体部(51)之间,用于使导电片(5)从弯折用凹部(54)处弯折。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
CN201520731273.3U 2015-09-21 2015-09-21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Active CN20494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1273.3U CN204946951U (zh) 2015-09-21 2015-09-21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1273.3U CN204946951U (zh) 2015-09-21 2015-09-21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6951U true CN204946951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4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31273.3U Active CN204946951U (zh) 2015-09-21 2015-09-21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6951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307A (zh) * 2016-04-26 2016-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和二次电池
CN105845850A (zh) * 2016-06-07 2016-08-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动力电池
CN107452903A (zh) * 2017-08-16 2017-12-08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单端口的电池顶盖和电池
CN108232098A (zh) * 2016-12-09 2018-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9417153A (zh) * 2016-07-29 2019-03-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9994699A (zh) * 2018-01-03 2019-07-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汽车
WO2021184504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CN11433592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形电池正极端盖及其圆柱形电池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307A (zh) * 2016-04-26 2016-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和二次电池
CN105762307B (zh) * 2016-04-26 2018-05-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顶盖和二次电池
CN105845850A (zh) * 2016-06-07 2016-08-1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动力电池
CN105845850B (zh) * 2016-06-07 2019-01-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动力电池
CN109417153A (zh) * 2016-07-29 2019-03-0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9417153B (zh) * 2016-07-29 2022-02-1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8232098A (zh) * 2016-12-09 2018-06-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107452903A (zh) * 2017-08-16 2017-12-08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单端口的电池顶盖和电池
CN107452903B (zh) * 2017-08-16 2024-02-20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单端口的电池顶盖和电池
CN109994699A (zh) * 2018-01-03 2019-07-0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及汽车
WO2021184504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CN11433592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圆柱形电池正极端盖及其圆柱形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6952U (zh)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CN204946951U (zh)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CN203733907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装置
CN105895836B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CN10457702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装置
CN204144386U (zh) 一种动力电池
WO2016015502A1 (en) Battery spacer, electric core protection assembly and power battery
JP3189288U (ja) パワーバッテリートップカバー
CN206961931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结构
CN203631651U (zh) 一种铝壳锂离子电池用电流切断装置及电池
JP3188012U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安全装置
CN203165987U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过充安全保护装置用安全翻转阀
CN203826457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功能和安全装置的高电压镍氢电池
CN206878126U (zh) 二次电池
CN20283982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装置
CN20297758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保护装置
CN20434881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装置
CN202905891U (zh) 一种铝壳圆柱形电池
CN104953083A (zh) 一种防止电池起火爆炸的电芯结构和具有该电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04760489U (zh) 一种防止起火爆炸的电芯结构和具有该电芯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06806456U (zh) 一种大容量正负极同向引出的锂离子电池
CN20751774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
CN202178302U (zh) 方形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盖
CN20171730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及锂离子电池
CN202917546U (zh) 一种锂电池的保护盖板及其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52100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Zhang Wan Zhen Xingang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2100 Jiaocheng District of Ningde City, Fujian Province Zhang Wan Zhen Xingang Road No. 1 West Building 1F- research

Patentee befor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