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14899U -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14899U
CN204914899U CN201520627219.4U CN201520627219U CN204914899U CN 204914899 U CN204914899 U CN 204914899U CN 201520627219 U CN201520627219 U CN 201520627219U CN 204914899 U CN204914899 U CN 204914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ink gun
printing
pap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72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ANGSH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ANGS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ANGSH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ANGSH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72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14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14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148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包括供纸单元、印刷单元和收纸单元;供纸单元包括进纸机构和进纸滚筒;印刷单元包括正面印刷滚筒、传纸单元、背面印刷滚筒、喷墨头和烘干装置,背面印刷滚筒位于正面印刷滚筒的斜上方,正面印刷滚筒的正上方设置有喷墨头Ⅰ,喷墨头Ⅰ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Ⅰ,背面印刷滚筒的正上方设置有喷墨头Ⅱ,喷墨头Ⅱ的一侧设置有烘干装置Ⅱ;正面印刷滚筒和背面印刷滚筒的下方设置有传纸单元,传纸单元包括若干个传纸滚筒;收纸单元包括收纸滚筒、收纸部件和传输部,传输部的一端连接收纸滚筒,另一端连接收纸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较小、印刷精准且能保护纸张。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喷墨印刷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印刷质量不断提高,将逐步取代传统平版胶印技术。喷墨印刷是喷射墨滴到基质而形成图像的过程,由于其无版、无压和数字成像的特点,在今天数字化世界中,正呈现出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具有按需印刷、高速度、高质量、低价格、色彩宽等优点;另外,喷墨印刷机是一种“与物体非接触”的喷墨印刷型高科技数码印制设备,由于喷墨印刷采用非接触的印刷方式,其相较于传统印刷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喷墨印刷在印刷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喷墨印刷机由系统控制器、喷墨控制器、喷头、承印物驱动机构等组成。其原理是油墨泵以一定的压力,把油墨从喷嘴喷射出来,形成连续的墨流,这股墨流在印刷头中充有高电压的金属管中获得静电,成为排列有序的墨滴流。调节油墨泵的压力和电压的幅度,以产生尽量多的微墨滴,当墨滴流通过高压电管道时,微墨滴被充电。充电信号一旦去除,被充电的微墨滴,在偏转电极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形成印刷的油墨束,射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流水线的喷墨印刷机多采用传送带来输送承印物料纸张,纸张的传输借鉴了传统的传纸机构,即采用平台式传纸机构:平台式传纸机构不方便正反面同时印刷;平台式传纸机构占用空间较大,工艺要求较高;平台式喷墨印刷的喷墨输纸方式容易使纸张蹭脏,甚至损坏;平台式喷墨印刷对印刷放置平台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平整度不够,会造成喷头组到平板的距离无法固定,造成印刷不精准等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较小、印刷精准且能保护纸张的双面喷墨印刷机,显得格外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较小、印刷精准且能保护纸张的双面喷墨印刷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包括供纸单元、印刷单元、收纸单元;所述供纸单元包括进纸机构和进纸滚筒,所述进纸滚筒的一侧与所述进纸机构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印刷单元连接;所述印刷单元包括正面印刷滚筒、传纸单元、背面印刷滚筒、喷墨头和烘干装置,所述背面印刷滚筒位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的斜上方,所述正面印刷滚筒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Ⅰ,所述喷墨头Ⅰ的一侧设有所述烘干装置Ⅰ,所述背面印刷滚筒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Ⅱ,所述喷墨头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Ⅱ,所述正面印刷滚筒和所述背面印刷滚筒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传纸单元,所述传纸单元包括若干个传纸滚筒;所述收纸单元包括收纸滚筒、收纸部件和传输部,所述传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收纸滚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纸部件,所述收纸滚筒位于所述背面印刷滚筒靠近所述正面印刷滚筒的一侧,所述收纸部件位于所述喷墨头Ⅱ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Ⅰ位于所述喷墨头Ⅰ原理所述供纸单元的一侧,所述烘干装置Ⅱ位于所述喷墨头Ⅱ靠近所述收纸滚筒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喷墨头为非连续式喷墨头。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印刷滚筒和背面印刷滚筒均为真空吸气式滚筒。
具体地,所述正面印刷滚筒的直径、背面印刷滚筒的直径以及传纸滚筒的直径均相等。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传纸滚筒的个数为偶数。
进一步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筒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工作平台采用滚筒传输机构,与传统的平台式工作平台相比,占用体积小,印刷精准。
2、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正面印刷滚筒、背面印刷滚筒和传纸滚筒均为真空吸气式滚筒,用于将纸张吸附在滚筒表面,防止印刷和传输过程中纸张偏移造成的印刷错误,进一步提高印刷精准。
3、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传纸滚筒的个数为偶数,确保经过正面印刷的纸张能够准确到达背面印刷滚筒进行反面印刷。
4、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正面印刷滚筒的直径、背面印刷滚筒的直径以及传纸滚筒的直径均相等,确保纸张的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褶皱、变形。
5、本实用新型的喷墨头为非连续喷墨头,可以按照需要使用,其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面喷墨印刷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面喷墨印刷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进纸机构,2-进纸滚筒,3-正面印刷滚筒,4-背面印刷滚筒,51-喷墨头Ⅰ,52-喷墨头Ⅱ,61-烘干装置Ⅰ,62-烘干装置Ⅱ,7-传纸滚筒,8-收纸滚筒,9-收纸部件,10-传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包括供纸单元、印刷单元、收纸单元;所述供纸单元包括进纸机构1和进纸滚筒2,所述进纸滚筒2的一侧与所述进纸机构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印刷单元连接,所述供纸单元用于将纸张传输到所述印刷单元进行印刷;所述印刷单元包括正面印刷滚筒3、传纸单元、背面印刷滚筒4、非连续式喷墨头51,52和烘干装置61,62,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位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斜上方,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Ⅰ51,所述喷墨头Ⅰ51的一侧设有所述烘干装置Ⅰ61,所述烘干装置Ⅰ61位于所述喷墨头Ⅰ51远离所述供纸单元的一侧,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Ⅱ52,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Ⅱ62;所述传纸单元包括2个传纸滚筒7,所述传纸滚筒7位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和背面印刷滚筒4的下方,所述传纸滚筒7用于将经过正面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进行背面印刷;所述收纸单元包括收纸滚筒8、收纸部件9和传输部10,所述传输部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收纸滚筒8,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纸部件9,所述收纸滚筒8位于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靠近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一侧,所述收纸部件9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上方;所述收纸滚筒8通过所述传输部10将完成双面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收纸部件9,所述烘干装置Ⅱ62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靠近所述收纸滚筒8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进纸机构1和进纸滚筒2将待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为真空吸气式滚筒,将纸张吸附滚筒表面,所述喷墨头Ⅰ51和所述烘干装置Ⅰ61依次分别对纸张进行喷墨和烘干,完成正面印刷工作;纸张经正面印刷后,由2个所述传纸滚筒7传输到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纸张经过印刷的一面朝向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表面,未印刷的一面朝向所述喷墨头Ⅱ52,所述喷墨头Ⅱ52和所述烘干装置Ⅱ62依次分别对纸张背面进行背面印刷和烘干,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直径、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直径以及传纸滚筒7的直径均相等,且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也为真空吸气式滚筒,确保纸张经正面印刷后能准确进行背面印刷;印刷完成后,纸张由所述收纸滚筒8通过所述传输部10传输至收纸部件9进行回收整理,在纸张印刷的整个过程中,每两个任意相邻的所述滚筒之间均为齿轮传动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包括供纸单元、印刷单元、收纸单元;所述供纸单元包括进纸机构1和进纸滚筒2,所述进纸滚筒2的一侧与所述进纸机构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印刷单元连接,所述供纸单元用于将纸张传输到所述印刷单元进行印刷;所述印刷单元包括正面印刷滚筒3、背面印刷滚筒4、非连续式喷墨头51,52和烘干装置61,62,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位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斜上方,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Ⅰ51,所述喷墨头Ⅰ51的一侧设有所述烘干装置Ⅰ61,所述烘干装置Ⅰ61位于所述喷墨头Ⅰ51远离所述供纸单元的一侧,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Ⅱ52,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Ⅱ62;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将经过正面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进行背面印刷;所述收纸单元包括收纸滚筒8、收纸部件9和传输部10,所述传输部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收纸滚筒8,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纸部件9,所述收纸滚筒8位于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靠近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一侧,所述收纸部件9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上方,所述收纸滚筒8通过所述传输部10将完成双面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收纸部件9,所述烘干装置Ⅱ62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靠近所述收纸滚筒8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纸滚筒的个数为0,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和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直接接触,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进纸机构1和进纸滚筒2将待印刷的纸张传输到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为真空吸气式滚筒,将纸张吸附滚筒表面,所述喷墨头Ⅰ51和烘干装置Ⅰ61依次分别对纸张进行喷墨和烘干,完成正面印刷工作;纸张经正面印刷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直接将纸张传输到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此时纸张经过印刷的一面朝向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表面,未印刷的一面朝向所述喷墨头Ⅱ52,所述喷墨头Ⅱ52和烘干装置Ⅱ62依次分别对纸张背面进行背面印刷和烘干,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直径与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直径相等,且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也为真空吸气式滚筒,确保纸张经正面印刷后能准确进行背面印刷;双面印刷完成后,纸张由收纸滚筒8通过传输部10传输至收纸部件9进行回收整理,在纸张印刷的整个过程中,每两个任意相邻的所述滚筒之间均为齿轮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工作平台采用滚筒传输机构,与传统的平台式工作平台相比,占用体积小,印刷精准。
2、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正面印刷滚筒、背面印刷滚筒和传纸滚筒均为真空吸气式滚筒,用于将纸张吸附在所述滚筒表面,防止印刷和传输过程中纸张偏移造成的印刷错误,进一步提高印刷精准。
3、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传纸滚筒的个数为偶数,确保经过正面印刷的纸张能够准确到达背面印刷滚筒进行反面印刷。
4、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喷墨印刷机的正面印刷滚筒的直径、背面印刷滚筒的直径以及传纸滚筒的直径均相等,确保纸张的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褶皱、变形。
5、本实用新型的喷墨头为非连续喷墨头,可以按照需要使用,其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纸单元、印刷单元和收纸单元;
所述供纸单元包括进纸机构(1)和进纸滚筒(2),所述进纸滚筒(2)的一侧与所述进纸机构(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印刷单元连接;
所述印刷单元包括正面印刷滚筒(3)、传纸单元、背面印刷滚筒(4)、喷墨头(51,52)和烘干装置(61,62),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位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斜上方,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Ⅰ(51),所述喷墨头Ⅰ(5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Ⅰ(61),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喷墨头Ⅱ(52),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烘干装置Ⅱ(62),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和背面印刷滚筒(4)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传纸单元,所述传纸单元包括若干个传纸滚筒(7);
所述收纸单元包括收纸滚筒(8)、收纸部件(9)和传输部(10),所述传输部(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收纸滚筒(8),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纸部件(9);所述收纸滚筒(8)位于所述背面印刷滚筒(4)靠近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一侧,所述收纸部件(9)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Ⅰ(61)位于所述喷墨头Ⅰ(51)远离所述供纸单元的一侧,所述烘干装置Ⅱ(62)位于所述喷墨头Ⅱ(52)靠近所述收纸滚筒(8)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头(51,52)为非连续式喷墨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和背面印刷滚筒(4)均为真空吸气式滚筒。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印刷滚筒(3)的直径、背面印刷滚筒(4)的直径以及传纸滚筒(7)的直径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传纸滚筒(7)的个数为偶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喷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滚筒(2,3,4,7,8)之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CN201520627219.4U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4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219.4U CN204914899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7219.4U CN204914899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14899U true CN204914899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721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14899U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148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80306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
CN205149236U (zh) 轮转式数字高速uv喷墨印刷系统
CN203697704U (zh) 高速水性喷墨印刷机
CN203438666U (zh) 一种高速节能双面印刷机
CN103963424A (zh) 平纸路柔版印刷机
CN204914899U (zh)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CN203713207U (zh) 双倍径滚筒单张纸双面胶印机
CN105172387A (zh) 一种双面喷墨印刷机
CN203510968U (zh) 一种适用软质打印介质的卷对卷喷墨打印机
CN202021922U (zh) 一种胶印机在线喷墨印刷机构
CN204712670U (zh) 带有吸风平台的打印传送装置
CN106427197A (zh) 一种具有喷码功能的印刷机
CN203681011U (zh) 连续式喷墨印刷机
CN203019812U (zh) 印喷联机装置
CN209320467U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装置
CN205344064U (zh) 间歇式柔版冷烫印刷机
CN106113901A (zh) 一种单双面多色卫星式印刷机
CN211012842U (zh) 双面喷墨机构及双面喷墨墨滴检测装置
CN204077031U (zh) 印刷机
CN203919962U (zh) 一种套印印刷机用静电套印装置
CN102627019A (zh) 一种双面印刷机
CN102161264A (zh) 喷码印刷机
CN204136572U (zh) 组式印刷机
CN203844380U (zh) 平纸路柔版印刷机
CN202556868U (zh) 双面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