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6356U -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6356U
CN204906356U CN201520648984.4U CN201520648984U CN204906356U CN 204906356 U CN204906356 U CN 204906356U CN 201520648984 U CN201520648984 U CN 201520648984U CN 204906356 U CN204906356 U CN 204906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apacity
resistance
diode
connects
charh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89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嵇成友
陈守卫
胡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TU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TU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TU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TUO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89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6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6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6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充电模块、振荡模块、转换模块及接线端子J2,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及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2的输入端,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本串口可以在控制信号管脚为低电平时也可以取电,由于连接到TXD信号,在没有控制信号的RS232电路依然可以取电。在正反电位均能取电,电量充足。另外,该RS232转RS485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转换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都是从串口控制线(例如RTS、DTR)直接通过二极管整流,经过稳压电路来得到电源。
这些电路的缺陷是控制信号是负电平时无法取电。有的RS232接口并未连接控制信号,也无法取到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充电模块、振荡模块、转换模块及接线端子J2,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及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2的输入端,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及第三充电单元,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1及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源VCC、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及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第二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及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及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时,其高电平为地电位,低电平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上充的负电压;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包括电容C4、二极管D8、二极管D7及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及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8的阳极均接地,当方波为负电压时,所述振荡模块为所述电容C4充电;当方波为地电位时,地电位+所述电容C4的电压为所述电容C5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电路芯片U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6、电容C7及二极管Q3,所述芯片U2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1接地及连接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2的第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容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芯片U2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第6脚经所述电阻R9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7脚经所述电阻R10连接电源VCC,所述芯片U2的第8脚分别经所述电容C7接地及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1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及电源VCC,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荡模块包括比较器U1A、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3,所述比较器U1A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5接地及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2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4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5脚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串口可以在控制信号管脚为低电平时也可以取电,由于连接到TXD信号,在没有控制信号的RS232电路依然可以取电。在正反电位均能取电,电量充足。另外,该RS232转RS485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充电模块、振荡模块、转换模块及接线端子J2,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及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2的输入端,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本串口可以在控制信号管脚为低电平时也可以取电,由于连接到TXD信号,在没有控制信号的RS232电路依然可以取电。在正反电位均能取电,电量充足。另外,该RS232转RS485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
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及第三充电单元,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
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1及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源VCC、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及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
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第二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及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及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时,其高电平为地电位,低电平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上充的负电压;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包括电容C4、二极管D8、二极管D7及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及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8的阳极均接地,当方波为负电压时,所述振荡模块为所述电容C4充电;当方波为地电位时,地电位+所述电容C4的电压为所述电容C5充电。
所述转换电路芯片U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6、电容C7及二极管Q3,所述芯片U2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1接地及连接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2的第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容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芯片U2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第6脚经所述电阻R9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7脚经所述电阻R10连接电源VCC,所述芯片U2的第8脚分别经所述电容C7接地及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1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及电源VCC,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
所述振荡模块包括比较器U1A、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3,所述比较器U1A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5接地及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2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4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5脚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当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TXD、RTS、DTR为正电压时,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均导通,直接给电容C5充电。
当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TXD、RTS、DTR为负电压时,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均导通,给电容C2充电。电容C2有电后比较器U1A构成的方形波振荡模块工作,U1A的第1脚输出一个方波,其中高电平为地电位,低电平为电容C2刚刚充的负电压。当方波为负电位时:二极管D8导通,二极管D8、电容C4、比较器U1A的第1脚形成一个给电容C4充电的电路。当方波为地电位时:二极管D7的左边电位为地电位+电容C4的电压,这个电压高于VCC时,就会给VCC上的电容C5充电。这样反方向也会给VCC充电,RS232转RS485的电路就能正常工作。RS232转RS485电路的原理主要是当TXD为高电平时,电阻R7、电阻R6、三极管Q3和电阻R8之间形成通路,芯片U2的2、3脚为高电位,RS485芯片U2为输出状态,当TXD为低电平时,Q3截止,VCC、电容C6和电阻R8形成通路,给电容C6充电,当电容C6的电位等于VCC时,U2的2、3脚为低电位,RS485芯片U2为输入状态。这样当RS485输出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变为输入,在输出状态下可以输出一段数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接线端子J1、充电模块、振荡模块、转换模块及接线端子J2,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及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2的输入端,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充电单元、第二充电单元及第三充电单元,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正电压,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一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1及电容C5,所述电容C5的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源VCC、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及二极管D3的阴极,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及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线端子J1输入为负电压,第二充电单元工作时,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包括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及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入端、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阳极及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充电单元工作之后,所述振荡模块工作,输出一个方波时,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工作时,其高电平为地电位,低电平为所述第二充电单元上充的负电压;所述第三充电单元包括电容C4、二极管D8、二极管D7及电容C5,所述电容C4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及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容C5的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振荡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及二极管D8的阳极均接地,当方波为负电压时,所述振荡模块为所述电容C4充电;当方波为地电位时,地电位+所述电容C4的电压为所述电容C5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芯片U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6、电容C7及二极管Q3,所述芯片U2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1接地及连接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2的第2、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电容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芯片U2的第4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及电阻R7的一端,所述芯片U2的第6脚经所述电阻R9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7脚经所述电阻R10连接电源VCC,所述芯片U2的第8脚分别经所述电容C7接地及连接电源VCC,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1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及电源VCC,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线端子J1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比较器U1A、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及电容C3,所述比较器U1A的第1脚分别经所述电阻R5接地及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2脚分别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及电阻R4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3脚分别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及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4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比较器U1A的第5脚接地,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CN201520648984.4U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Active CN204906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8984.4U CN204906356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8984.4U CN204906356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6356U true CN204906356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8984.4U Active CN204906356U (zh) 2015-08-26 2015-08-26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63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010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隔离型rs232串口通讯电路
CN110071816A (zh) * 2019-04-03 2019-07-30 深圳艾迪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通信模块
CN110515875A (zh) * 2019-08-19 2019-11-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7010A (zh) * 2019-01-22 2019-03-29 深圳市菲菱科思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源隔离型rs232串口通讯电路
CN110071816A (zh) * 2019-04-03 2019-07-30 深圳艾迪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通信模块
CN110071816B (zh) * 2019-04-03 2021-08-31 深圳艾迪宝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通信模块
CN110515875A (zh) * 2019-08-19 2019-11-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串口供电电路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6356U (zh) 一种带串口取电的转换电路
CN205051931U (zh) Led的驱动电源
CN201750187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1038817Y (zh) 风力发电用超级电容器控制器
CN203225554U (zh) 基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太阳能锂电池充电器
CN204179943U (zh) 一种基于dsp的光伏发电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
CN106059039A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装置的充电控制器
CN204167977U (zh) 用于新能源发电装置的充电控制器
CN104009528A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电路及其充电方法
CN206575190U (zh) 一种自动断电的充电器
CN206976517U (zh) 一种基于单体蓄电池的在线监测装置
CN204258387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03056618U (zh) 一种带有蓄电池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CN204316146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04462689U (zh) 用于手机的简易硅光电池控制电路
CN204928195U (zh) 一种改进的风光互补控制充电电路
CN205863987U (zh) 一种将充电器转换为移动电源的控制装置
CN207304120U (zh) 一种风力发电充电器
CN203799256U (zh) 储能并网逆变器
CN204741326U (zh)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3066646A (zh) 蓄电池电量指示电路
CN204613300U (zh) 一种电力采集器
CN203014397U (zh) 一种风能发电的蓄电池保护电路
CN203989869U (zh) 遥控玩具车充电检测自动断电电路
CN209313516U (zh)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的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