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41326U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41326U CN204741326U CN201520129302.9U CN201520129302U CN204741326U CN 204741326 U CN204741326 U CN 204741326U CN 201520129302 U CN201520129302 U CN 201520129302U CN 204741326 U CN204741326 U CN 2047413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 circuit
- power supply
- wind
- electric capa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风力供电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微处理器、锂电池、震荡电路、无线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线圈和整流滤波电路;多个勺型风叶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连接;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充电电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连接;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与无线发射线圈连接;无线接收线圈与无线发射线圈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本实用新型原理简单,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光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力系统大多依赖于使用煤炭类的自然能源形成,这种从能源变成电力的过程,都伴随着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和扬尘污染,因此如果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采用干净的能源所产生的电力,这不仅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适当减低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从大的层面上讲,对整个的环境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大自然中的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非常干净的能源,将这两种能源转变成电能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充电电路和供电电路之间的衔接和充电方式的控制,否则容易造成装置的损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很多充电方式都需要采用充电线,这种充电方式比较繁琐,在忘记带线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充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通过有效结合风力供电和太阳能供电,并实现了无线充电,大大方便的人们的生活,且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风力供电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蓄电池充电电路、微处理器、锂电池、震荡电路、无线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线圈和整流滤波电路;所述多个勺型风叶固定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连接;所述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锂电池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与无线发射线圈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与无线发射线圈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Q1的栅极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PWM信号;Q1的源极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和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Q1的漏极通过第一电感L1分别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Q1的漏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二MOS管Q2和第一稳压模块;所述Q2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Q2的源极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连接,Q2的漏极接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供电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MOS管Q3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3的源极与风力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接地;风力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二极管D5与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还与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两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十电容C10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电路简单易实现,能够有效地使用干净的能源,且降低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用电成本,且能够实现无线充电,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控制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在合理的输出范围内对蓄电池充电电路进行充电,防止损坏蓄电池充电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电路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力供电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1、风力供电电路2、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蓄电池充电电路4、微处理器5、锂电池6、震荡电路7、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接收线圈9和整流滤波电路10;所述多个勺型风叶固定安装在风力发电机1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2连接;所述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出端与锂电池6连接;所述锂电池6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7与无线发射线圈连8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9与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9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中,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1,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连接,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3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4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1通过检测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电压,并将电压值输出给微处理器5,微处理器5将检测到的值与系统中设定的阈值做对比,来控制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工作状态,用以保护蓄电池充电电路4。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Q1的栅极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PWM信号;Q1的源极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和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Q1的漏极通过第一电感L1分别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Q1的漏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二MOS管Q2和第一稳压模块;所述Q2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Q2的源极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连接,Q2的漏极接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稳压模块采用LM2596,第二稳压模块采用LM2577。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供电电路,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MOS管Q3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3的源极与风力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接地;风力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二极管D5与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还与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两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十电容C10接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多个勺型风叶带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通过风力供电电路作用在蓄电池充电电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与此同时,太阳能充电电路通过蓄电池充电电路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且设置了电压检测模块,同时检测风力供电电路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值,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这两者的工作状态,保护蓄电池充电电路;锂电池通过震荡电路、无线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线圈实现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自然能源的利用率较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勺型风叶、风力发电机(1)、风力供电电路(2)、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蓄电池充电电路(4)、微处理器(5)、锂电池(6)、震荡电路(7)、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接收线圈(9)和整流滤波电路(10);所述多个勺型风叶固定安装在风力发电机(1)的转轴上,风力发电机(1)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2)连接;所述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均与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入端还与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4)的输出端与锂电池(6)连接;所述锂电池(6)的输出端通过震荡电路(7)与无线发射线圈(8)连接;所述无线接收线圈(9)与无线发射线圈(8)无线连接,无线发射线圈(9)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滤波电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1),所述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入端分别与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电压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5)连接,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与风力供电电路(2)和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充电电路(4),包括:第一MOS管Q1,Q1的栅极与微处理器(5)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输入PWM信号;Q1的源极用于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和风力供电电路(2)的输出端,Q1的漏极通过第一电感L1分别与滤波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连接,Q1的漏极还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蓄电池充电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3),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第二MOS管Q2和第一稳压模块;所述Q2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Q2的源极与太阳能电池板的负极连接,Q2的漏极接地;太阳能电池板的正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作为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供电电路(2),包括:第三MOS管Q3和第二稳压模块;所述MOS管Q3的栅极与直流电源连接,MOS管Q3的源极与风力发电机的负极输出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接地;风力发电机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和第四电感L4的一端连接,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五二极管D5与风力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感L4的另一端还与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电容C8和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两端与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稳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十电容C10接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9302.9U CN204741326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9302.9U CN204741326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41326U true CN204741326U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2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930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41326U (zh) | 2015-03-06 | 2015-03-06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413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3149A (zh) * | 2015-03-06 | 2015-07-01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
2015
- 2015-03-06 CN CN201520129302.9U patent/CN2047413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3149A (zh) * | 2015-03-06 | 2015-07-01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68894U (zh) | 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冰箱 | |
CN202134942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储能供电控制系统 | |
CN205051931U (zh) | Led的驱动电源 | |
CN102013724A (zh) | 太阳能与市电互补供电器 | |
CN202798105U (zh) | 通信基站风光互补智能控制系统 | |
CN204741326U (zh)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
CN105846514A (zh) | 一种基于电池保护的太阳能供电楼宇节能监测系统 | |
CN105098955A (zh) | 一种风光互补供电环保空调机组 | |
CN201674268U (zh) | 仓库通风设备与市电混合供电系统 | |
CN104779897A (zh) |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上的风光发电系统 | |
CN204190669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 |
CN102931704B (zh) | 太阳能与压电发电互补充电器 | |
CN202721476U (zh) | 一种用于小型风力发电机的控制器 | |
CN203218959U (zh) |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充电控制器的保护电路 | |
CN201499006U (zh) |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供电电源 | |
CN202817833U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行业的风光互补发电控制装置 | |
CN104753149A (zh) | 一种基于风光发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 |
CN203787978U (zh) | 太阳能充电电路及太阳能移动电源 | |
CN206575190U (zh) | 一种自动断电的充电器 | |
CN201975849U (zh) | 太阳能与市电互补供电器 | |
CN204258387U (zh) |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 |
CN204316146U (zh) |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 |
CN204230930U (zh) | 智能小区风光互补配电系统 | |
CN204334002U (zh) | 一种智能太阳能充电系统及其自动跟踪控制电路 | |
CN204316108U (zh) | 带升压led恒流驱动的单节锂电池太阳能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