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2340U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2340U
CN204902340U CN201520639255.2U CN201520639255U CN204902340U CN 204902340 U CN204902340 U CN 204902340U CN 201520639255 U CN201520639255 U CN 201520639255U CN 204902340 U CN204902340 U CN 204902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apillary
cylinder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392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鸣
李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392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2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2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2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由双缸变容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节流装置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每一冷媒流路上均设有节流部,且至少一冷媒流路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冷媒流路的控制阀,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时控制两条冷媒流路均打开,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时控制一条冷媒流路打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可在需要空调系统进行高温制冷时,有效提升单位时间流过节流装置进行降压的冷媒流量,从而降低空调系统高温制冷运行时的压力,提高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量,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具高温制冷量与低温制热量的双缸变容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具有双缸变容压缩机的空调系统,由于受高温制冷极限工况电压的影响,导致空调系统在制冷时不能实现双缸同时工作,即使制冷时双缸同时工作,双缸的排气量设计也存在瓶颈;并且在双缸同时开启的情况下,系统压力偏高,超出了系统设计允许的压力,同时能耗偏高,导致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调节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内的压力,以兼具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的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流装置,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构成冷媒循环流路;其中,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每一所述冷媒流路上均设有节流部,且至少一所述冷媒流路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媒流路的控制阀,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时控制两条所述冷媒流路均打开,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时控制一条所述冷媒流路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节流装置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通过控制节流装置中打开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可以控制冷媒通过节流装置的截面尺寸,从而控制单位时间流过节流装置进行有效降压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中的压力,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和低温制热效果。
具体而言,现有的双缸变容空调系统,其双缸变容压缩机在制冷时不能同时开启双缸,而双缸同时开启时,系统压力超出设计允许值,会影响空调的高温制冷效果;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利用节流装置中的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来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中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制冷模式下双缸运行时的系统压力,进而保证了空调的高温制冷效果。具体地,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同时开启时,系统压力较高,节流装置打开两条冷媒流路,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有效地增大了冷媒通过节流装置时的截面尺寸,从而提升了单位时间流过节流装置进行有效降压的冷媒流量,从而降低了管路内的压力,提高了双缸变容压缩机双缸同时开启时的排气量,从而保证了空调的高温制冷效果,突破了传统双缸变容压缩机排气量的瓶颈;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单缸开启时,系统压力处于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此时节流装置只打开一条冷媒流路,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节流装置的一条冷媒流路开启,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系统工作时的能耗。这样,利用节流装置中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的打开与关闭来有效地调节空调系统的压力,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效制冷运行,从而使得空调系统兼具高温制冷和低温制热的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批量化工业生产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三通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毛细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通;和过渡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相连通,以使所述三通管、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过渡管相连通形成第一冷媒流路,所述三通管、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过渡管相连通形成第二冷媒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三通管之间设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可根据自身所受压力大小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冷媒流路。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作为第一冷媒流路的节流部,实现第一冷媒流路的节流功能;第二毛细管作为第二冷媒流路的节流部,实现第二冷媒流路的节流功能;卸荷阀作为第一冷媒流路的控制阀,可根据自身所受压力来打开或关闭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上没有设置控制阀,处于常通状态。这样,整个节流装置的第二冷媒流路处于常通状态,而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受卸荷阀的控制,通过控制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来调节冷媒通过的流路的截面尺寸,从而对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内的压力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具体过程如下:当系统压力较高时,卸荷阀受高压冷媒的驱动而打开,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同时工作,以增大单位时间通过节流装置的冷媒流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压力,进而提高双缸压缩机的排气量,突破双缸压缩机的排气量的瓶颈,实现高效制冷或制热的目的;当系统压力不高时,卸荷阀则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冷媒流路单独工作,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当然,控制阀也可以是电控阀,同样可以实现控制冷媒流路通断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但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与所述过渡管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至所述过渡管的方向上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与所述过渡管之间设有第三毛细管,所述第三毛细管与所述单向阀所在的管路相并接,以使冷媒可由所述过渡管经所述第三毛细管流至所述第一毛细管或所述第二毛细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口相连通,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由所述三通管流至所述过渡管、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由所述过渡管流至所述三通管。
上述实施例中,将三通管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通,过渡管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使得制冷模式下冷媒由三通管流至过渡管,即由室外换热器流出的高压冷媒经三通管分别流向第一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此时卸荷阀受到的为高压压力,并可根据所受压力的大小来控制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而第二冷媒流路处于常通状态,从而利用两条冷媒流路的通断来有效调节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压力;而制热模式下冷媒由过渡管流至三通管,此时冷媒由过渡管流向三通管时,已先经第三毛细管和第二毛细管进行了有效降压,因而此时卸荷阀受到的为低压压力,因此卸荷阀处于常闭状态,即在制热过程中卸荷阀不起流量调节作用,但不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制热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卸荷阀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时所述卸荷阀所承受的压力,并小于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时所述卸荷阀所承受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卸荷阀的打开条件,使得卸荷阀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单缸开启时(即普通制冷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节流装置中的第一冷媒流路不连通,仅节流装置的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因此实现在普通制冷模式下仅一条冷媒流路单独工作,实现空调系统的正常制冷功能;并使得卸荷阀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开启时(即强劲制冷模式下)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节流装置的两条冷媒流路同时工作,达到调节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得节流装置的运行状态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相匹配,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信号口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分别与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回气口和小缸信号口相连通,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的三个端口之间的连通关系,能够控制小缸信号口处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小缸的启停,控制过程简单,管路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通电磁阀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小缸信号口相连通;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回气口与所述小缸信号口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三通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由于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端口相连通,小缸信号口与第三端口连通,因而排气口与小缸信号口相连通,使得小缸信号口处的压力与排气口处的压力相当,由于排气口处为高压冷媒,因而小缸信号口处也处于高压状态,此时推动小缸开启,实现双缸运行;同理,当电磁线圈断电时,三通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由于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回气口与第二端口连通,小缸信号口与第三端口连通,因而回气口与小缸信号口相连通,使得小缸信号口处的压力与回气口处的压力相当,由于回气口处为低压冷媒,因而小缸信号口处也处于低压状态,此时小缸关闭,大缸单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以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普通制冷和普通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强劲制冷和强劲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或断电,使得小缸在普通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而强劲模式下处于开启状态,即强劲模式下压缩机的双缸同时开启,以实现快速制冷制热的目的,而普通模式下则大缸单独运行,以降低系统能耗,这样既提高了用户体验,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可发送选择信号;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选择装置、所述四通换向阀和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接收所述选择信号,并根据所述选择信号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切换冷媒流向、同时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
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和控制器,用户可通过选择装置选择所需的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且选择装置可将该选择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该选择信号来控制四通换向阀内冷媒的流向及电磁线圈的通断,从而在普通制冷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断开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不开启,实现大缸单缸运行的目的,在强劲制冷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连通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和大缸同时开启,双缸运行的目的,且此时卸荷阀处于打开状态,节流装置的第一冷媒流路与第二冷媒流路均处于工作状态,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管路内的压力,从而增大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量,突破双缸变容压缩机排气量的瓶颈,有效提高高温制冷效果;同样地,在普通制热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断开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不开启,实现大缸单缸运行的目的,在强劲制热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连通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和大缸同时开启,双缸运行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和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管路为铜管或钢管,优选地,为小管径的铜管或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节流装置,11第一毛细管,12第二毛细管,13三通管,14过渡管,15卸荷阀,16单向阀,17第三毛细管,20双缸变容压缩机,21排气口,22回气口,23小缸信号口,30四通换向阀,40室外换热器,50室内换热器,60三通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30、室外换热器40、节流装置10和室内换热器50,双缸变容压缩机20、四通换向阀30、室外换热器40、节流装置10和室内换热器50相连通构成冷媒循环流路;其中,节流装置10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每一冷媒流路上均设有节流部,且至少一冷媒流路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冷媒流路的控制阀,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双缸开启时控制两条冷媒流路均打开,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单缸开启时控制一条冷媒流路打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其节流装置10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通过控制节流装置10中打开的冷媒流路的数量,可以控制冷媒通过节流装置10的截面尺寸,从而控制单位时间流过节流装置10进行有效降压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中的压力,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节流装置10包括:第一毛细管11;第二毛细管12;三通管13,第一毛细管11的一端和第二毛细管12的一端分别与三通管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通;和过渡管14,第一毛细管11的另一端和第二毛细管12的另一端均与过渡管14的一端相连通,以使三通管13、第一毛细管11和过渡管14相连通形成第一冷媒流路,三通管13、第二毛细管12和过渡管14相连通形成第二冷媒流路;其中,第一毛细管11和三通管13之间设有卸荷阀15,卸荷阀15可根据自身所受压力大小打开或关闭第一冷媒流路。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毛细管11、第二毛细管12与过渡管14之间设有单向阀16,单向阀在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至过渡管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第一毛细管11、第二毛细管12与过渡管14之间设有第三毛细管17,第三毛细管17与单向阀16所在的管路相并联,以使冷媒可由过渡管14经第三毛细管17流至第一毛细管11或第二毛细管12。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毛细管11作为第一冷媒流路的节流部,实现第一冷媒流路的节流功能;第二毛细管12作为第二冷媒流路的节流部,实现第二冷媒流路的节流功能;卸荷阀15作为第一冷媒流路的控制阀,可根据自身所受压力来打开或关闭第一冷媒流路;第二冷媒流路上没有设置控制阀,处于常通状态。这样,整个节流装置10的第二冷媒流路处于常通状态,而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受卸荷阀15的控制,通过控制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来调节冷媒通过的流路的截面尺寸,从而对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内的压力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温制冷效果。
具体过程如下:当系统压力较高时,卸荷阀15受高压冷媒的驱动而打开,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同时工作,以增大单位时间通过节流装置10的冷媒流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压力,进而提高双缸压缩机的排气量,突破双缸压缩机的排气量的瓶颈,实现高效制冷或制热的目的;当系统压力不高时,卸荷阀15则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冷媒流路单独工作,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然,控制阀也可以是电控阀,同样可以实现控制冷媒流路通断的功能,在此不再赘述,但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三通管13的第三端口与室外换热器40的一端口相连通,过渡管14的另一端口与室内换热器50的一端口相连通,以使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由三通管13流至过渡管14、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由过渡管14流至三通管13。
在该实施例中,将三通管13与室外换热器40相连通,过渡管14与室内换热器50相连通,使得制冷模式下冷媒由三通管13流至过渡管14,即由室外换热器40流出的高压冷媒经三通管13分别流向第一毛细管11和第二毛细管12,此时卸荷阀15受到的为高压压力,并可根据所受压力的大小来控制第一冷媒流路的通断,而第二冷媒流路处于常通状态,从而利用两条冷媒流路的通断来有效调节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压力;而制热模式下冷媒由过渡管14流至三通管13,此时冷媒由过渡管14流向三通管13时,已先经第三毛细管17和第二毛细管12进行了有效降压,因而此时卸荷阀15受到的为低压压力,因此卸荷阀15处于常闭状态,即在制热过程中卸荷阀15不起流量调节作用,但不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制热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卸荷阀16的开启压力大于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单缸开启时卸荷阀16所承受的压力,并小于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双缸开启时卸荷阀16所承受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卸荷阀15的打开条件,使得卸荷阀15在普通制冷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节流装置10中的第一冷媒流路不连通,仅节流装置10的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因此实现在普通制冷模式下仅一条冷媒流路单独工作,实现空调系统的正常制冷功能;并使得卸荷阀15在强劲制冷模式下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节流装置10的两条冷媒流路同时工作,达到调节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得节流装置10的运行状态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相匹配,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电磁阀60,三通电磁阀60的第一端口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排气口21相连通,三通电磁阀60的第二端口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回气口22相连通,三通电磁阀60的第三端口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三通电磁阀60,三通电磁阀60的三个端口分别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排气口21、回气口22和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60的三个端口之间的连通关系,能够控制小缸信号口23处的压力大小,进而控制小缸的启停,控制过程简单,管路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三通电磁阀60上设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通电时三通电磁阀60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排气口21与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电磁线圈断电时三通电磁阀60的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回气口22与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三通电磁阀60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由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排气口21与第一端口相连通,小缸信号口23与第三端口连通,因而排气口21与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使得小缸信号口23处的压力与排气口21处的压力相当,由于排气口21处为高压冷媒,因而小缸信号口23处也处于高压状态,此时推动小缸开启,实现双缸运行;同理,当电磁线圈断电时,三通电磁阀60的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由于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回气口22与第二端口连通,小缸信号口23与第三端口连通,因而回气口22与小缸信号口23相连通,使得小缸信号口23处的压力与回气口22处的压力相当,由于回气口22处为低压冷媒,因而小缸信号口23处也处于低压状态,此时小缸关闭,大缸单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装置与电磁线圈电连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控制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以使空调系统处于普通制冷和普通制热模式时控制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单缸开启,空调系统处于强劲制冷和强劲制热模式时控制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双缸开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或断电,使得小缸在普通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而强劲模式下处于开启状态,即强劲模式下压缩机的双缸同时开启,以实现快速制冷制热的目的,而普通模式下则大缸单独运行,以降低系统能耗,这样既提高了用户体验,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节流装置10的卸荷阀15打开时所受压力大于空调系统处于普通制冷模式时卸荷阀15所在位置处的压力,并小于空调系统处于强劲制冷模式时卸荷阀15所在位置处的压力,以使空调系统处于普通制冷模式时卸荷阀15处于关闭状态、空调系统处于强劲制冷模式时卸荷阀15处于打开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卸荷阀15的打开条件,使得卸荷阀15在普通制冷模式下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节流装置10中的第一冷媒流路不连通,仅节流装置10的第二冷媒流路连通,因此实现在普通制冷模式下仅一条冷媒流路单独工作,实现空调系统的正常制冷功能;并使得卸荷阀15在强劲制冷模式下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节流装置10的两条冷媒流路同时工作,达到调节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得节流装置10的运行状态与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相匹配,从而保证了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和控制器,选择装置可发送选择信号;控制器分别与选择装置、四通换向阀30和电磁线圈电连接,控制器可接收选择信号,并根据选择信号控制四通换向阀30切换冷媒流向、同时控制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括选择装置和控制器,用户可通过选择装置选择所需的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且选择装置可将该选择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根据该选择信号来控制四通换向阀30内冷媒的流向及电磁线圈的通断,从而在普通制冷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断开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小缸不开启,实现大缸单缸运行的目的,在强劲制冷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连通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小缸和大缸同时开启,双缸运行的目的,且此时卸荷阀15处于打开状态,节流装置10的第一冷媒流路与第二冷媒流路均处于工作状态,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管路内的压力,从而增大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排气量,突破双缸变容压缩机20排气量的瓶颈,有效提高高温制冷效果;同样地,在普通制热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断开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小缸不开启,实现大缸单缸运行的目的,在强劲制热模式下,控制电磁线圈处于连通状态,使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小缸和大缸同时开启,双缸运行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通三通电磁阀60和双缸变容压缩机20的管路为铜管或钢管,优选地为小管径的铜管或钢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通过利用节流装置中的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来控制空调系统运行时管路中的压力,从而降低了制冷模式下双缸运行时的系统压力,进而保证了空调的高温制冷效果。具体地,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双缸同时开启时,系统压力较高,节流装置打开两条冷媒流路,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有效地增大了冷媒通过节流装置时的截面尺寸,从而提升了单位时间流过节流装置进行有效降压的冷媒流量,从而降低了管路内的压力,提高了双缸变容压缩机双缸同时开启时的排气量,从而保证了空调的高温制冷效果,突破了传统双缸变容压缩机排气量的瓶颈;当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单缸开启时,系统压力处于设计允许的范围内,此时节流装置只打开一条冷媒流路,即可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节流装置的一条冷媒流路开启,能够有效降低空调系统工作时的能耗。这样,利用节流装置中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的打开与关闭来有效地调节空调系统的压力,以保证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批量化工业生产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相连”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缸变容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节流装置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构成冷媒循环流路;
其中,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条并接的冷媒流路,每一所述冷媒流路上均设有节流部,且至少一所述冷媒流路上设有可打开或关闭所述冷媒流路的控制阀,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时控制两条所述冷媒流路均打开,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时控制一条所述冷媒流路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装置包括:
第一毛细管;
第二毛细管;
三通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毛细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通;和
过渡管,所述第一毛细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毛细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过渡管的一端相连通,以使所述三通管、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过渡管相连通形成第一冷媒流路,所述三通管、所述第二毛细管和所述过渡管相连通形成第二冷媒流路;
其中,所述第一毛细管和所述三通管之间设有卸荷阀,所述卸荷阀可根据自身所受压力大小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冷媒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与所述过渡管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至所述过渡管的方向上单向导通;
所述第一毛细管、所述第二毛细管与所述过渡管之间设有第三毛细管,所述第三毛细管与所述单向阀所在的管路相并接,以使冷媒可由所述过渡管经所述第三毛细管流至所述第一毛细管或所述第二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口相连通,所述过渡管的另一端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冷媒由所述三通管流至所述过渡管、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由所述过渡管流至所述三通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卸荷阀的开启压力大于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时所述卸荷阀所承受的压力,并小于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且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时所述卸荷阀所承受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小缸信号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通电磁阀上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小缸信号口相连通;所述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三通电磁阀的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以使所述回气口与所述小缸信号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以使所述空调系统处于普通制冷和普通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单缸开启,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强劲制冷和强劲制热模式时控制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双缸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可发送选择信号;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选择装置、所述四通换向阀和所述电磁线圈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可接收所述选择信号,并根据所述选择信号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切换冷媒流向、同时控制所述电磁线圈通电或断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连通所述三通电磁阀和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的管路为铜管或钢管。
CN201520639255.2U 2015-08-21 2015-08-21 空调系统 Active CN204902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9255.2U CN204902340U (zh) 2015-08-21 2015-08-21 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39255.2U CN204902340U (zh) 2015-08-21 2015-08-21 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2340U true CN204902340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39255.2U Active CN204902340U (zh) 2015-08-21 2015-08-21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23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284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6403348A (zh) * 2016-11-28 2017-02-15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7284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06403348A (zh) * 2016-11-28 2017-02-15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1127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WO2016155370A1 (zh) 多联机系统
CN103383157B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158109A1 (zh) 热回收多联机及控制方法
CN10918602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0621881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3454454U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105157284A (zh) 空调系统
WO2018076934A1 (zh) 空调及其制冷系统
CN104180442A (zh) 空调系统
CN102734886A (zh) 并联式空调和调温箱一体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3363707A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EP3243030A1 (en) Heat pump system and regul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930763A (zh)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CN202546973U (zh) 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
CN102798256B (zh) 一种多联机组室外机换热器能力输出调节装置
CN204063308U (zh) 空调系统
CN204902340U (zh) 空调系统
CN204254947U (zh) 空调系统
CN102192616A (zh) 一种空调热水装置
JP2018066538A (ja) 冷暖房機能付き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03388881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75604U (zh) 热泵空调系统
CN105650822A (zh) 热泵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KR20070074302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