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1845U -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 Google Patents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1845U
CN204901845U CN201520451371.1U CN201520451371U CN204901845U CN 204901845 U CN204901845 U CN 204901845U CN 201520451371 U CN201520451371 U CN 201520451371U CN 204901845 U CN204901845 U CN 204901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upply
energy
breather pipe
saving stove
combus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13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裕中
王大森
刘远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uany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o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o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o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13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1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1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18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属于灶具领域,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灶台本体,所述燃烧室底部连通有燃渣室,所述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所述炊具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鼓风机、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燃渣室连通。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采用多通道供氧的结构,供氧充足且效果良好,可以有效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整体加热效果非常好,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Description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背景技术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是一种同一时间同一环境,对比传统灶具,能够相对节能的灶具。根据用途,一般分为家用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和商用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现有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的供氧装置结构单一,供氧不足,导致燃料燃烧不够充分,加热效果不够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供氧的节能灶,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灶台本体,所述燃烧室底部连通有燃渣室,所述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所述炊具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鼓风机、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燃渣室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的电机,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斗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这样设置加料装置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有效实现燃料的输送,从而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管靠近进料口的部位设置有第一供氧口,所述第一通气管通过所述第一供氧口与所述输送管连通。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鼓风机产生的空气可以先进入输送管与燃料充分混合,以便之后燃料进入燃烧室就能充分地燃烧,一方面减少烟气的产生,节省燃料,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整个节能灶优良的加热效果。
在本螺旋输送机的实际设计制造过程中,所述电机和螺旋叶片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传动。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带传动。
采用带传动的目的在于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造价低廉,维护容易等特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齿轮传动。
采用齿轮传动的目的在于传动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的特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和燃渣室之间设置有燃渣滤板,所述燃渣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燃渣室对应所述滤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供氧口,所述第二通气管通过第二供氧口与所述燃渣室连通。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鼓风机产生的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和第二供养管进入燃渣室后,可以快速地穿过多个滤孔进入燃烧室内促进燃料燃烧。
作为优选的,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还包括燃烧引导管,所述燃烧引导管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灶台本体并伸入所述炊具安装部。
设置燃烧引导管的目的在于使得燃烧室中的火焰在进入炊具安装部的过程中聚拢集中,从而约束火焰进入炊具安装部后的形状和范围,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节能灶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可以大大优化火焰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烧引导管位于所述炊具安装部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燃烧引导管的管壁上。
设置多个通气孔的目的在于使得与火焰一同上升的空气可以从燃烧引导管的四周均匀排出,在这些空气的作用下,冒出燃烧引导管的火焰会被聚拢集中,从而保证对炊具的加热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火焰的风门。
设置风门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轻松调节火焰的大小和颜色。
作为优选的,所述灶台本体的顶部为灶面,所述灶面上设置有漏水孔。
设置漏水孔的目的在于灶面上的积水可以集中漏出,而不会四处漫延,从而保证整个灶面的整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采用多通道供氧的结构,供氧充足且效果良好,可以有效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整体加热效果非常好,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灶台本体100;炊具安装部120;
燃烧室200;燃渣室300;
第二供氧口320;料斗400;
电机500;第一供氧口520;
燃烧引导管600;鼓风机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5,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200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200上方的灶台本体100,所述燃烧室200底部连通有燃渣室300,所述灶台本体100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120,所述炊具安装部120与所述燃烧室200连通,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鼓风机700、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鼓风机700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700的一端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700的一端与所述燃渣室300连通。
其中,本节能灶的燃料主要为生物质燃料,包括破碎的秸秆、甘蔗渣、锯末等农业废弃物,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所述灶台本体100和燃烧室200整体呈长方体形,外形平整美观;所述炊具安装部120为开设于所述灶台本体100上表面的凹槽,所述炊具安装部120的形状和尺寸与炊具的形状尺寸匹配,以便炊具的放置;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均采用软管,以提高两者位置设计的灵活性;所述灶台本体100下方设置有中空的底座,所述螺旋输送机、燃烧室200以及燃渣室300设置于所述底座内。
本节能灶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加料装置将生物质燃料输送到燃烧室200内部;然后,点燃燃料,启动鼓风机700,鼓风机700通过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将空气吹入燃烧室200,从而促使燃料剧烈燃烧;最后,燃料剧烈燃烧产生的火焰进入与燃烧室200连通的炊具安装部120,从而加热炊具,烹制食物。
现有的节能灶的供氧装置大多结构简单,供氧效果不好,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加热效果差。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供氧效果良好的节能灶,本节能灶的供氧装置具有两条供氧路线,一条与加料装置连通,可以促进空气与燃料的混合,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另一条与燃渣室300连通,可以使空气从底部进入燃烧室200,促进底部燃料的燃烧,进一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料斗400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的电机500,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斗400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室200连通。
其中,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架,所述料斗400架设于所述支架上,以便安装;所述料斗400呈锥形,包括顶部的燃料进口和底部的燃料出口,所述燃料出口正对输送管的进料口且两者的形状大小相同,以便燃料能流畅地进入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呈圆柱形,固定于所述灶台本体100下方。
这样设置加料装置的目的在于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有效实现燃料的输送,从而保证火焰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管靠近进料口的部位设置有第一供氧口520,所述第一通气管通过所述第一供氧口520与所述输送管连通。
其中,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供氧口520连通的第一供氧管,所述第一供氧管与所述第一通气管对接;所述第一供氧口520呈圆形,相应地,所述第一供氧管呈圆筒形。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鼓风机700产生的空气可以先进入输送管与燃料充分混合,之后燃料进入燃烧室200就能充分地燃烧,一方面减少烟气的产生,节省燃料,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整个节能灶优良的加热效果。
在本螺旋输送机的实际设计制造过程中,所述电机500和螺旋叶片可以采用各种方式传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00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带传动。
其中,所述电机50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伸出所述输送管且设置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可以为普通带轮或者同步轮,相应地,所述传动带可以为普通传动带或者同步带。
采用带传动的目的在于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造价低廉,维护容易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200和燃渣室300之间设置有燃渣滤板,所述燃渣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燃渣室300对应所述滤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供氧口320,所述第二通气管通过第二供氧口320与所述燃渣室300连通。
其中,所述滤孔可以为圆孔或者方孔;多个滤孔均匀排布于所述燃渣滤板上;所述燃渣室3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供氧口320连通的第二供氧管,所述第二供养管与所述第二通气管对接。
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鼓风机700产生的空气通过第二通气管和第二供养管进入燃渣室300后,可以快速地穿过多个滤孔进入燃烧室200内促进燃料燃烧。
本实施例中,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还包括燃烧引导管600,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燃烧室200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灶台本体100并伸入所述炊具安装部120。
其中,所述燃烧引导管600呈圆柱形,以便加工;所述燃烧引导管600采用耐火材料或者耐高温材料制成,以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燃烧室200的外壁上,所述燃烧室200的外壁上对应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的部位设置有燃烧口;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的顶部超出所述炊具安装部120的底部的高度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设置燃烧引导管600的目的在于使得燃烧室200中的火焰在进入炊具安装部120的过程中聚拢集中,从而约束火焰进入炊具安装部120后的形状和范围,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个节能灶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优化火焰的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200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火焰的风门。
其中,所述风门为外置拨片式风门或者外置旋钮式风门,以便用户自己操作。
设置风门的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轻松调节火焰的大小和颜色。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台本体100的顶部为灶面,所述灶面上设置有漏水孔。
其中,所述灶面呈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四边上分别设置有凸台,四个凸台共同构成灶面的围栏;所述灶面上靠近所述凸台的部位设置有集水槽,所述漏水孔设置于所述集水槽的一端。
设置漏水孔的目的在于灶面上的积水可以集中漏出,而不会四处漫延,从而保证整个灶面的整洁。
本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采用多通道供氧的结构,供氧充足且效果良好,可以有效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整体加热效果非常好,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00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齿轮传动。
其中,所述电机50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螺旋叶片上设置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伸出所述输送管且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采用圆柱直齿轮,圆柱直齿轮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特点。
采用齿轮传动的目的在于传动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也可以采用圆锥齿轮,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引导管600位于所述炊具安装部120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的管壁上。
其中,多个通气孔均呈圆形,且沿所述燃烧引导管600的高度方向和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设置多个通气孔的目的在于使得与火焰一同上升的空气可以从燃烧引导管600的四周均匀排出,在这些空气的作用下,冒出燃烧引导管600的火焰会被聚拢集中,从而保证对炊具的加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装置、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的燃烧室以及设置于所述燃烧室上方的灶台本体,所述燃烧室底部连通有燃渣室,所述灶台本体上设置有炊具安装部,所述炊具安装部与所述燃烧室连通,还包括供氧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鼓风机、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加料装置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远离所述鼓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燃渣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包括料斗和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管、转动连接于所述输送管内的螺旋叶片以及驱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的电机,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斗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靠近进料口的部位设置有第一供氧口,所述第一通气管通过所述第一供氧口与所述输送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带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采用齿轮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和燃渣室之间设置有燃渣滤板,所述燃渣滤板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燃渣室对应所述滤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供氧口,所述第二通气管通过第二供氧口与所述燃渣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引导管,所述燃烧引导管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灶台本体并伸入所述炊具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引导管位于所述炊具安装部内的部位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多个通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燃烧引导管的管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火焰的风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本体的顶部为灶面,所述灶面上设置有漏水孔。
CN201520451371.1U 2015-06-26 2015-06-26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1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1371.1U CN2049018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1371.1U CN2049018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1845U true CN204901845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4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137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01845U (zh) 2015-06-26 2015-06-26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1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6526A (zh) * 2015-06-26 2015-09-09 重庆柏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96526A (zh) * 2015-06-26 2015-09-09 重庆柏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8556B (zh) 一种燃生物质智能烧烤炉
CN204026671U (zh) 一种双腔红外线燃烧器
CN109915860A (zh) 一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炊事炉
CN204901845U (zh)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CN206310492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4786599U (zh) 可控制燃气燃烧程度的双头大炒炉
CN208237867U (zh) 一种平面多孔燃气炉头
CN204071794U (zh) 一种无烟烧烤炉
CN104896526A (zh) 具有供氧装置的节能灶
CN205316401U (zh) 一种节能商用燃气灶
CN204901840U (zh) 具有换热装置的节能灶
CN208319029U (zh) 一种送风均匀的烧烤炉燃烧器
CN211290150U (zh) 一种环保燃料燃烧节能灶
CN204313322U (zh) 一种新型节能双头大炒炉
CN209252420U (zh) 一种可旋转炒锅
CN202303480U (zh) 顶吹式生物质半气化炉
CN104896521A (zh) 具有换热装置的节能灶
CN204482837U (zh) 一种食品烘焙设备
CN107468088A (zh) 一种送风均匀的烧烤炉燃烧器
CN217274261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质颗粒炊事取暖炉
US20140251299A1 (en) Oven having an enclosed heat exchange zone
CN204301155U (zh) 一种集成电磁灶和燃气灶的双头炉
CN212901613U (zh) 一种新型底进风炉头
CN214700834U (zh) 一种外冷预热式高效燃气炉
CN210568602U (zh) 一种提高燃烧效率的节能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05

Address after: 402560 Quanxing Community Group, Dongcheng Street Office,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Yuanyo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2560 Tongliang District, Chongqing, 242 Tonghe Avenue, Dongcheng Street Office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BOY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