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01770U -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01770U
CN204901770U CN201520577585.3U CN201520577585U CN204901770U CN 204901770 U CN204901770 U CN 204901770U CN 201520577585 U CN201520577585 U CN 201520577585U CN 204901770 U CN204901770 U CN 204901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heat exchanger
ash
negative pressure
oxygen enri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7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向武
欧阳柏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u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Weizhi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Weizhi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Weizhif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7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01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01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01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炉膛底平台、送料机构、炉体,送料机构上设有料斗,料斗与送料机构相连,送料机构与炉体相连,炉体上设有自动除灰机构,炉体包括溜灰槽,溜灰槽下方设有装有水的蓄灰池,溜灰槽伸入到蓄灰池的水中;炉体上方设有聚能罩,聚能罩上方设有弯接头,弯接头与聚能罩相连,弯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直接头;还设有热水槽,热水槽内设有热交换器,直接头穿过热水槽与热交换器连通,直接头分别与热水槽、热交换器密封连接;热交换器的出口下部设有强迫沉降除尘器,热交换器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位于强迫沉降除尘器的上方。利用本实用新型,能无害化直接焚烧含水量大的各种垃圾。

Description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生活垃圾焚烧炉主要有机械炉排焚烧炉、流化床和回转窑焚烧炉。其共同特点是技术可靠、容量大、对垃圾适应性强。在我国上海、北京、广州、厦门等大都市已经运行,但基本手段都是通过对垃圾的预热烘干再进入燃烧阶段,一般垃圾在炉内停留时间长达1~1.5小时,这就要求主体设备体型大,配套设施多,造成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的致命缺点,无法普遍推广。其次,小型各类垃圾焚烧炉大多采用添加煤、油、可燃气等辅助燃料进行直接焚烧,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普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直接焚烧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可燃烧的工业垃圾、林业垃圾、牧业垃圾及生物质),不需烘干过程,不需辅助净化设备就能直接连续焚烧含水量大的各种垃圾,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一次性投资小,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炉膛底平台、送料机构、炉体,所述送料机构上设有料斗,料斗与送料机构相连,送料机构与炉体相连,炉体上设有自动除灰机构,炉体包括溜灰槽,溜灰槽下方设有装有水的蓄灰池,溜灰槽伸入到蓄灰池的水中;炉体上方设有聚能罩,聚能罩上方设有弯接头,弯接头与聚能罩相连,弯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直接头;
还设有热水槽,热水槽内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直接头穿过热水槽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直接头分别与热水槽、热交换器密封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出口下部设有强迫沉降除尘器,热交换器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位于强迫沉降除尘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炉膛底平台包括平台板,平台板上设有透气孔,平台板的四个角底部设有支柱,支柱与平台板之间设有弹簧;平台板底部还设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炉体的炉膛壁开有出灰口,所述溜灰槽置于出灰口的外侧,溜灰槽与炉膛壁密封焊接;炉体的炉膛壁上设有耐火层,耐火层采用耐火水泥、耐火砂浇铸而成。
进一步,所述自动除灰机构包括外力传递装置(可以是齿轮传动、链传动、摩擦传动、棘轮传动中之一),外力传递装置在炉体的口部外套装有回转体,回转体与外力传递装置相连接,回转体上设有挪灰板,挪灰板固定在回转体上,挪灰板的下端面伸入到炉体的炉腔内,挪灰板的下表面与出灰口底部所在平面平齐,回转体可由外力传递装置带动绕炉体中心旋转。
进一步,所述聚能罩包括壳体,壳体内表面设有耐火层,壳体上端设有上法兰,所述聚能罩上端通过上法兰与弯接头的一端相连,壳体下端设有下法兰,聚能罩下端通过下法兰与炉体相连,所述聚能罩呈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状,聚能罩的罩壁设有多个进气孔。
进一步,所述强迫沉降除尘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面和底部包裹有隔尘网,所述框架的顶部设有风叶,风叶轴下端设有悬臂,悬臂两端各悬吊有击锤,所述框架的侧壁上部设有支承座,支承座下方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位于框架与热交换器的烟窗壁之间。
进一步,所述送料机构为往复式送料装置,往复式送料装置包括第一原动机、曲柄和送料箱,第一原动机通过曲柄与送料箱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送料变频调速器,送料变频调速器与送料机构的第一原动机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抽风变频调速器,抽风变频调速器与抽风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送料机构为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包括第二原动机和链传动系,所述第二原动机与链传动系相连,还包括一对主动轮和一对从动轮,两主动轮之间通过主动轮轴连接,两从动轮之间通过从动轮轴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包覆有履带,所述履带包括履带板,履带板与履带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链传动系的被动链轮安装在主动轮轴上,所述履带的的履带板之间设有推料板,推料板呈T形,推料板在履带的垂直方向可自由活动,在覆带运动轨迹之内、两组主动轮和从动轮左右方向之中设有导轨,导轨的进炉膛位置和出炉膛位置之间为一个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导轨的下表面设有永磁铁,永磁铁位于进炉膛位置和出炉膛位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一次性投资小:在垃圾处理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建设费用是现有技术的二分之一以下;占用场地不到三分之一。
(2)运行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运行不需任何辅助燃料,所需的动力不到现有技术的五分之一,所需的工作人员少,无需三废处理成本,而热能的资源化利用效果要明显高于现有技术(因为不仅燃料燃烧充分,而且红炭也完全转化成热能),其运行成本比现有技术大幅度的下降。
(3)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反烧技术、聚能升温二次燃烧技术和强迫沉降除尘技术,可收到能源利用增加、动力消耗减少、二次污染显著减小的效果。
(4)适应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可大可小,大城市中建设焚烧厂,其排放物清洁,可分片设置垃圾处理厂来减少运输费用;乡村和小城镇可择点单独设置垃圾处理站,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可在城乡普遍推广,用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综合效益来实施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可燃烧的工业垃圾、林业垃圾、牧业垃圾及生物质)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炉膛底平台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炉体与自动除灰机构的装配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聚能罩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强迫沉降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送料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座,2—炉膛底平台,3—送料机构,4—料斗,5—炉体,6—自动除灰机构,7—聚能罩,8—弯接头,9—直接头,10—热交换器,11—热水槽,12—强迫沉降除尘器,13—抽风机,14—蓄灰池,15—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2.1—透气孔,2.2—振动电机,2.3—支柱,3.1—第一原动机,3.2—曲柄,3.3—送料箱,5.1—溜灰槽,5.2—出灰口,5.3—炉膛壁,6.1—挪灰板,6.2—回转体,6.3—外力传递装置,7.1—下法兰,7.2—壳体,7.3—耐火层,7.4—上法兰,7.5—进气孔,12.1—隔尘网,12.2—框架,12.3—密封环,12.4—支承座,12.5—风叶,12.6—击锤,15.1—第二原动机,15.2—主动轮,15.3—推料板,15.4—导轨,15.5—永磁铁,15.6—链传动系,15.7—履带板,15.8—铰链,15.9—进炉膛位置,15.10—出炉膛位置,15.11—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有炉膛底平台2、送料机构3,炉膛底平台2上方设有炉体5,炉体5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结构,炉膛底平台2上设有透气孔2.1,送料机构3上设有料斗4,料斗4与送料机构3相连,送料机构3与炉体5相连,炉体5上设有自动除灰机构6,炉体5包括溜灰槽5.1,溜灰槽5.1下方设有装有水的蓄灰池14,溜灰槽5.1伸入到蓄灰池14的水中;炉体5上方设有聚能罩7,聚能罩7上方设有弯接头8,弯接头8与聚能罩7相连,弯接头8的另一端设有直接头9。
还设有热水槽11,热水槽11内设有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包括4个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之间相互连通,直接头9穿过热水槽11与热交换器10连通,直接头9分别与热水槽11、热交换器10密封焊接;热交换器10的出口下部设有强迫沉降除尘器12,热交换器10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13,抽风机13位于强迫沉降除尘器12的上方。
参照图2,炉膛底平台2包括平台板,平台板上设有透气孔2.1,平台板的四个角底部设有支柱2.3,支柱2.3用于支撑平台板,支柱2.3与平台板之间设有弹簧;平台板底部还设有振动电机2.2,振动电机2.2带动平台板振动。
参照图3,送料机构3为往复式送料装置,往复式送料装置包括第一原动机3.1、曲柄3.2和送料箱3.3,第一原动机3.1通过曲柄3.2与送料箱3.3相连。曲柄3.2带动送料箱3.3作往复运动,A为送料箱3.3的起始位置,B是送料箱3.3的终点位置。
参照图4,炉体5的炉膛壁5.3开有出灰口5.2,溜灰槽5.1置于出灰口5.2的外侧,溜灰槽5.1与炉膛壁5.3密封焊接;炉体5的炉膛壁5.3上设有耐火层,耐火层采用耐火水泥、耐火砂浇铸而成,C为燃烧面设定线。
参照图4,自动除灰机构6包括外力传递装置6.3(可以是齿轮传动、链传动、摩擦传动、棘轮传动中之一),外力传递装置6.3在炉体5的口部外套装有回转体6.2,回转体6.2与外力传递装置6.3相连接,回转体6.2上设有挪灰板6.1,挪灰板6.1固定在回转体6.2上,挪灰板6.1的下端面伸入到炉体5的炉腔内,挪灰板6.1的下表面与出灰口5.2底部所在平面平齐,回转体6.2可由外力传递装置6.3带动绕炉体5中心旋转。
参照图5,聚能罩7包括壳体7.2,壳体7.2内表面设有耐火层7.3,壳体上端设有上法兰7.4,聚能罩7上端通过上法兰7.4与弯接头8的一端相连,壳体下端设有下法兰7.1,聚能罩7下端通过下法兰7.1与炉体5相连,聚能罩7呈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状,聚能罩7的罩壁下部设有多个进气孔7.5。
参照图6,强迫沉降除尘器12包括框架12.2,框架12.2的侧面和底部包裹有隔尘网12.1,隔尘网12.1采用高密度不锈钢丝筛网制成,框架12.2的顶部设有风叶12.5,风叶轴下端设有悬臂,悬臂两端通过细钢丝各悬吊有击锤12.6,框架12.2的侧壁上部设有支承座12.4,支承座12.4下方设有密封环12.3,密封环12.3位于框架12.2与热交换器10的烟窗口之间,密封环12.3用于消除框架12.2与烟窗口之间的缝隙。
还设有送料变频调速器和抽风变频调速器,送料变频调速器与送料机构3的第一原动机3.1相连,抽风变频调速器与抽风机13相连。
工作时,送料机构3的送料变频调速器根据燃烧速度来调整供料速度,保证供料与燃烧耗料平衡;抽风机13的抽风变频调速器根据炉腔内燃烧火势来调节风速,保证正常燃烧的供氧量。
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垃圾焚烧炉。
实施例2
参照图7、8、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送料机构3为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15,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15包括第二原动机15.1和链传动系15.6,第二原动机15.1与链传动系15.6相连,还包括一对主动轮15.2和一对从动轮15.11,两主动轮15.2之间通过主动轮轴连接,两从动轮15.11之间通过从动轮轴连接,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外包覆有履带,履带包括履带板15.7,履带板15.7与履带板15.7之间通过铰链15.8连接,链传动系15.6的被动链轮安装在主动轮轴上,履带的的履带板15.7之间设有推料板15.3,推料板15.3呈T形,推料板15.3在履带的垂直方向可自由活动,在覆带运动轨迹之内、两组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左右方向之中设有导轨15.4,导轨15.4的进炉膛位置15.9和出炉膛位置15.10之间为一个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导轨15.4的下表面设有永磁铁15.5,永磁铁15.5位于进炉膛位置15.9和出炉膛位置15.10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第二原动机15.1通过链传动系15.6驱动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顺时针方向转动。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带动履带从左向右运动,推料板15.3在履带的垂直方向自由活动,导轨15.4上的磁力迫使推料板15.3从进炉膛位置15.9开始沿导轨15.4的斜面下降,直至出炉膛位置15.10处,降到与履带板15.7的上表面齐平。这样就将从料斗4内推进炉体5内的燃料均匀地卸在炉体5内。
本实施例特别适用于大型垃圾焚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垃圾燃料通过料斗4到达送料机构3,送料机构3将垃圾燃料送入炉体5内,送料机构3送入的量保持与燃烧量一致,使炉体5内燃烧面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在出灰口5.2底线以下100~150mm处)。带振动电机2.2的炉膛底平台2高频小幅度振动,将进入炉体5的垃圾燃料均匀散布开来。垃圾燃料在炉体5内燃烧,垃圾燃料燃烧产生的灰烬,通过自动除灰机构6去除。自动除灰机构6在外力的驱动下,挪灰板6.1绕炉心作多点划圆转动,将燃尽的灰烬挪至出灰口5.2,灰烬随着溜灰槽5.1进入蓄灰池14。
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能够保证燃烧面在燃料的上面,燃料从炉膛底部送入,在燃料的上端面点火,炉膛底平台2上的透气孔2.1保障一次燃烧面供氧充足,连续燃烧,燃烧面在燃料的上面,火焰不通过燃料,形成富氧、负压反烧。这样有几个好处:一是火焰不通过燃料层,没有因火焰对燃料烧烤产生的烟气出现;二是燃烧所产生的红炭紧贴在燃料上,燃料的最上层表面被迅速焦化,并且积聚着充足的热能,即使被淋透了的垃圾,只要物质本身是可燃物就能直接焚烧;三是灰烬在燃烧面之上,火焰对红炭反复煅烧直至完全烧成灰烬,残碴极少。在燃烧过程中,气流的运动方向是从炉底指向热交换器10的出口被抽出的,从炉膛到热交换器10整个通道呈负压,这样有三点益处:一是能保障一次燃烧的供氧充足;二是火焰不会外喷,不仅降低了火道的密封要求,而且能够增长设备使用寿命;三是抽风可借热气流运动,所耗动力比鼓风方式低。
聚能罩7上小下大,下端面与上端面的截面积比例在10-20倍最佳,从炉体5内燃烧产生的火焰通过聚能罩7后,将600~700°C的火焰温度增至1200°C以上,从聚能罩7到热交换器10的中部都是接近这个温度,聚能罩7的四周设有进气孔7.5,火焰流在陡然升温的同时,又获得新鲜氧气进行二次燃烧。在从聚能罩7到热交换器10的中部这段距离中,CO、甲烷、氮化物、、氢气等皆可燃烧殆尽。水蒸汽被分解成氢和氧,形成最好的燃烧物;一次燃烧所产生的二噁英等剧毒刺激性气体被完全分解。
强迫沉降除尘器12全部采用不锈钢制成,烟气到这个部位温度低于120°C,强迫沉降除尘器12将大于800目孔径的尘粒全部截留在烟道的来源端部,抽风机13工作产生的气流带动风叶12.5旋转,通过细钢丝悬吊于悬臂上的击锤12.6被离心力甩开,不断敲打框架12.2的内壁,及时抖落粘附在隔尘网12.1上的尘粒,使粉尘无法粘附在隔尘网12.1的外壁上。隔尘网12.1能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透性能。
热交换器10用水作介质,可供暖发电;用空气作介质可供暖烘烤;若火焰直接进入工作场,可用于烧制工业。
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技术就是燃料从炉膛的底部均匀送到炉膛内,待炉膛内的燃料积聚到一定的厚度(200-300mm)时,在垃圾燃料的上面加一层点火碎柴,将点火柴点燃,同时启动抽风机13,通过变频调节风量保证火势处于旺盛状态;再调节送料速度达到与燃烧速度保持平衡,燃烧面从上面向燃料的下面燃烧称为反烧。
采用反烧技术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燃料烧完后产生的高温红炭紧贴在未燃烧的燃料上,因红炭层越积越厚,红炭层积聚着大量的热能,热幅射能将最上一层燃料迅速焦化,故反烧技术能够顺利地燃烧高含水量的燃料。反烧技术的另一个特点是火焰只穿过红炭层而不穿过燃料层(因为燃烧本身不产生烟雾,主要是火焰穿过燃料层使燃料热解产生烟雾),故采用反烧技术在燃烧过程中很少产生烟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之三是设置有聚能罩7:聚能罩7能将大面积的中温火焰集中到一小面积通道内,使进入到小通道内的火焰温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600-700℃升至1200℃以上),聚能罩7上设有进气孔7.5,火焰流在陡然升温的同时,又获得新鲜氧气进行二次燃烧,在从聚能罩7到热交换器的中部这段距离中,CO、甲烷、氮化物、、氢气等皆可燃烧殆尽,水蒸汽被分解成氢和氧,形成最好的燃烧物,一次燃烧产生的二噁因等剧毒刺激性气体被完全分解,有效地控制了焚烧垃圾的烟气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之四是采用抽风供氧的富氧负压方法:先讲富氧,因空气中的氧气只占17%,在正燃烧(火从下向上燃烧)状态时,红炭层在燃烧面下,从炉底送入的空气中的氧份首先被红炭吞噬,当红炭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基本上将空气流中的氧份消耗到差不多了才能到达燃烧面,经过燃烧面的空气中的成份只乖下氮和隋性气体,这就是即使用大功率的鼓风机也不能将火烧到完全不冒烟(即富氧)的状态的原因。而在反烧状态时,抽风机13工作使炉膛内形成负压,从炉膛底平台2的透气孔2.1吸进的风势虽然微弱,但氧气首先保证燃烧层的需要,然后再供给红炭进一步氧化,这样既保证了燃烧在富氧状态下进行,又可使红炭层长时间保持旺盛的火力,为高含水量燃料的连续燃烧提供了条件。负压的好处在于火焰从燃烧面直到被抽出烟窗外不会外喷,这样不仅可降低设备外壳的耐热、密封要求,而且改良了周围的工作环境。负压状态下燃烧另一个好处是飞灰很少,这是因为抽风机的功率只需要鼓励风机的10-20%左右,微弱的气流无法扬起炉内的灰尘,只有极薄的燃料燃烧后的灰片可飞起来,其量甚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之五是设置了强迫沉降除尘器12,强迫沉降除尘器12不需消耗动力就能将大于800目粒度的灰尘全自动截留在隔尘网12.1外而沉降在烟窗的底部,二次污染得到初步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之六是火焰经聚能升温再燃烧后,其中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被净化,更有利于热能的资源化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之七是设置自动除灰机构6,不仅实现从加料到除灰的全自动化,而且可控制排出的灰烬是经彻底燃烧殆尽后的残留物,其量甚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设有炉膛底平台(2)、送料机构(3)、炉体(5),所述送料机构(3)上设有料斗(4),料斗(4)与送料机构(3)相连,送料机构(3)与炉体(5)相连,炉体(5)上设有自动除灰机构(6),炉体(5)包括溜灰槽(5.1),溜灰槽(5.1)下方设有装有水的蓄灰池(14),溜灰槽(5.1)伸入到蓄灰池(14)的水中;炉体(5)上方设有聚能罩(7),聚能罩(7)上方设有弯接头(8),弯接头(8)与聚能罩(7)相连,弯接头(8)的另一端设有直接头(9);
还设有热水槽(11),热水槽(11)内设有热交换器(10),所述直接头(9)穿过热水槽(11)与热交换器(10)连通,所述直接头(9)分别与热水槽(11)、热交换器(10)密封连接;所述热交换器(10)的出口下部设有强迫沉降除尘器(12),热交换器(10)的出口处设有抽风机(13),抽风机(13)位于强迫沉降除尘器(12)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底平台(2)包括平台板,平台板上设有透气孔(2.1),平台板的四个角底部设有支柱(2.3),支柱(2.3)与平台板之间设有弹簧;平台板底部还设有振动电机(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5)的炉膛壁(5.3)开有出灰口(5.2),所述溜灰槽(5.1)置于出灰口(5.2)的外侧,溜灰槽(5.1)与炉膛壁(5.3)密封焊接;炉体(5)的炉膛壁(5.3)上设有耐火层,耐火层采用耐火水泥、耐火砂浇铸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除灰机构(6)包括外力传递装置(6.3),外力传递装置(6.3)在炉体(5)的口部外套装有回转体(6.2),回转体(6.2)与外力传递装置(6.3)相连接,回转体(6.2)上设有挪灰板(6.1),挪灰板(6.1)固定在回转体(6.2)上,挪灰板(6.1)的下表面伸入到炉体(5)的炉腔内,挪灰板(6.1)的下端面与出灰口(5.2)底部所在平面平齐,回转体(6.2)可由外力传递装置(6.3)带动绕炉体(5)中心旋转。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罩(7)包括壳体(7.2),壳体(7.2)内表面设有耐火层(7.3),壳体上端设有上法兰(7.4),所述聚能罩(7)上端通过上法兰(7.4)与弯接头(8)的一端相连,壳体下端设有下法兰(7.1),聚能罩(7)下端通过下法兰(7.1)与炉体(5)相连,所述聚能罩(7)呈上小下大的空心圆台状,聚能罩(7)的罩壁设有多个进气孔(7.5)。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迫沉降除尘器(12)包括框架(12.2),所述框架(12.2)的侧面和底部包裹有隔尘网(12.1),所述框架(12.2)的顶部设有风叶(12.5),风叶轴下端设有悬臂,悬臂两端各悬吊有击锤(12.6),所述框架(12.2)的侧壁上部设有支承座(12.4),支承座(12.4)下方设有密封环(12.3),密封环(12.3)位于框架(12.2)与热交换器(10)的烟窗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3)为往复式送料装置,往复式送料装置包括第一原动机(3.1)、曲柄(3.2)和送料箱(3.3),第一原动机(3.1)通过曲柄(3.2)与送料箱(3.3)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送料变频调速器,送料变频调速器与送料机构(3)的第一原动机(3.1)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抽风变频调速器,抽风变频调速器与抽风机(13)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3)为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15),履带板式均布送料装置(15)包括第二原动机(15.1)和链传动系(15.6),所述第二原动机(15.1)与链传动系(15.6)相连,还包括一对主动轮(15.2)和一对从动轮(15.11),两主动轮(15.2)之间通过主动轮轴连接,两从动轮(15.11)之间通过从动轮轴连接,所述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外包覆有履带,所述履带包括履带板(15.7),履带板(15.7)与履带板(15.7)之间通过铰链(15.8)连接,链传动系(15.6)的被动链轮安装在主动轮(15.2)轴上,所述履带的履带板(15.7)之间设有推料板(15.3),推料板(15.3)呈T形,推料板(15.3)在履带的垂直方向可自由活动,在覆带运动轨迹之内、两组主动轮(15.2)和从动轮(15.11)左右方向之中设有导轨(15.4),导轨(15.4)的进炉膛位置(15.9)和出炉膛位置(15.10)之间为一个向下倾斜的倾斜面,导轨(15.4)的下表面设有永磁铁(15.5),永磁铁(15.5)位于进炉膛位置(15.9)和出炉膛位置(15.10)之间。
CN201520577585.3U 2015-08-04 2015-08-04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Active CN204901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7585.3U CN204901770U (zh) 2015-08-04 2015-08-04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7585.3U CN204901770U (zh) 2015-08-04 2015-08-04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01770U true CN204901770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2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7585.3U Active CN204901770U (zh) 2015-08-04 2015-08-04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017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919A (zh) * 2015-08-04 2015-10-28 长沙卫之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3919A (zh) * 2015-08-04 2015-10-28 长沙卫之福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2601A (zh)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CN204100254U (zh) 垃圾焚烧炉
CN106224974B (zh)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1727751A (zh) 除尘净化垃圾热解焚烧炉
CN103695012A (zh) 无害化提取纯煤气方法及所用的双炉叠式垃圾燃烧炉
CN205227336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减量化处理装备
CN105003919A (zh) 一种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CN201662068U (zh) 小型高效医疗垃圾热解焚烧炉
CN208620357U (zh) 一种焚烧系统
CN109695880A (zh) 带有净化功能的垃圾发电焚烧炉
CN1687645A (zh)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及垃圾焚烧炉
CN204693437U (zh) 一种垃圾高效焚烧炉
CN204901770U (zh) 反烧富氧负压垃圾焚烧炉
CN110056895A (zh) 一种用于生物燃烧机的滚筒式破渣排渣装置
CN108286711A (zh) 一种生活垃圾热解处理设备
CN207455594U (zh) 垃圾热解炭化炉
CN207407344U (zh) 一种带搅拌装置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CN205897108U (zh) 燃料锅炉
CN204693431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2273996U (zh) 一种环保型垃圾燃烧层间裂解炉
CN205974417U (zh) 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系统及其排灰出渣除尘系统
CN207570129U (zh) 一种新型水换水锅炉
CN203586223U (zh) 用于无害化提取纯煤气的双炉叠式垃圾燃烧炉
CN203687015U (zh) 一种旋流式燃生物质颗粒的膜式壁结构整装锅炉
CN201245564Y (zh) 一种石膏煅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3

Address after: No. 29, East Yushi Road, Jinyu Industrial Park, Jinyu Village, Huilongpu Town, Ningxi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jiuse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600 Third Ring East Road, N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WHO BLESS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