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8507U - 一种防霉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霉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8507U
CN204888507U CN201520647611.5U CN201520647611U CN204888507U CN 204888507 U CN204888507 U CN 204888507U CN 201520647611 U CN201520647611 U CN 201520647611U CN 204888507 U CN204888507 U CN 204888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proof card
layer
mildew
slow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7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isi Anti-mildew and Antibac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7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8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8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8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防霉卡,包括防霉卡本体,所述防霉卡本体包括载药层、黏合在载药层两侧面的缓释层和黏合在缓释层外侧的保护层,所述载药层上吸附有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所述缓释层包括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防霉卡的载药层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可以主动吸附并杀灭周围的带负电的细菌、真菌等;防霉卡的载药层和缓释层可以起到双重杀菌作用,杀菌效果更好;缓释层的防霉微胶囊中的防霉剂缓慢释放延长了防霉卡的使用期限。

Description

一种防霉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霉用品,尤其涉及一种防霉卡。
背景技术
在皮革制品、纺织品、成衣、玩具、运动器材、电子类产品的贮存、运输过程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普通的防霉片,而普通的防霉片的防霉药剂大多是涂在纸片或者塑料片上,没有采用缓释技术,一旦接触空气,马上挥发干净,使用寿命严重偏短,在产品的仓储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换新的防霉片;在开箱验货等工序中容易释放失效,也需要重新更换防霉片,效果差且增加了成本。另外,普通的防霉片所载药剂最低杀菌浓度高,只能保护防霉片附近的区域,且不具备主动杀菌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期长、防霉效果好,且能够主动杀菌的防霉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霉卡,包括防霉卡本体,所述防霉卡本体包括载药层、黏合在载药层两侧面的缓释层和黏合在缓释层外侧的保护层,所述载药层上吸附有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所述缓释层包括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载药层可以由纸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心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霉卡本体上设置有悬挂孔。
进一步地,所述缓释层基体由纸质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成阵列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防霉卡,包括防霉卡本体,所述防霉卡本体包括载药层、黏合在载药层两侧面的缓释层和黏合在缓释层外侧的保护层,所述载药层上吸附有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所述缓释层包括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的结构。防霉卡的载药层和缓释层起到双重杀菌的作用,不仅杀菌效果更好,而且延长了防霉卡的使用期限,还可以主动杀灭霉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霉卡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霉卡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霉卡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霉卡本体;2-悬挂孔;11载药层;12-缓释层;13-保护层;13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载药层11的制备
1.1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制备
1.1.1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组成
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防霉剂是由阳离子防霉剂和挥发性防霉剂组成。阳离子防霉剂和挥发性防霉剂的重量比为1~6:1~5。
其中阳离子防霉剂可以为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丙氨酸、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防霉剂最好由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组成,当为这两种物质组成时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重量比为8~1:1~7。挥发性防霉剂可以为丁香酚、百里酚、二氧化氯、三氯生、α-氯代萘、仲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植物香料为肉桂醛、芥末精油、柠檬醛、茶树油、山葵精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醚,也可以为其他有机溶剂。
1.1.2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制备:
将配方量的防霉剂、β-环糊精、茶树油添加到容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乙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制备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最低杀菌浓度为1~20ppm。由于制备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包含有阳离子防霉剂,能够主动吸附周围带有负电的细菌、霉菌等,能够起到主动灭杀霉菌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对细菌和真菌均有很好的灭杀作用。
1.2载药层11的制备
载药层11可以为吸水棉,也可以为其他发泡材料。将载药层11浸泡在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中,吸足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取出。载药层11的所载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量为0.1~1g。该载药层11可以由纸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2.缓释层12的制备
2.1防霉微胶囊的制备
2.1.1防霉微胶囊的组成
防霉微胶囊包括防霉微胶囊包材和防霉剂芯材。按重量份:防霉微胶囊包材25~75份;防霉剂芯材10~50份。防霉微胶囊包材选自壳聚糖、β-环糊精、甲基丙烯酸甲酯、海藻酸钠、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防霉剂芯材选自戊唑醇、叶菌唑、苯醚甲环唑以及挥发性防霉剂和阳离子防霉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1.2防霉微胶囊的制备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的保护下,将25~75份防霉微胶囊包材加入0.45%乙酸溶剂中,50~60℃油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其中,防霉微胶囊包材的质量百分比为2~10%;
2)然后将10~50份防霉剂芯材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溶液B,其中,防霉剂芯材的质量百分比为2~10%;
3)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C;
4)在溶液C中加入0.05~0.85份引发剂,在温度40~65℃、转速300~800rpm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反应时间8~15h,得到防霉微胶囊。
2.1.3缓释层12的制备
缓释层12包括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缓释层基体由纸质或发泡材质等制成,防霉微胶囊中的防霉有效成分可以缓慢释放,达到长久防霉的作用。将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混制成缓释层12。
3.防霉卡的制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载药层11的两侧面黏合有缓释层12,在缓释层12的外侧黏合有保护层13,载药层11、缓释层12和保护层13构成防霉卡的防霉卡本体1,其中,保护层13为较厚的棉纸,厚度为0.1~0.5mm,外表面复合有保护膜,保护层13可以固定防霉卡形状,防止载药层11和缓释层12受潮。本实用新型的防霉卡由于设置有载药层11和缓释层12,载药层11和缓释层12的防霉物质会同时作用于防霉区域,起到双重防霉效果。防霉卡本体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悬挂孔2,以便于用绳子或绳状物将其悬挂,也可将防霉卡制成吊牌等饰物,这样一来就使防霉卡可以在更多场合使用。
如图3所示,防霉卡的保护层13上设置有至少1个能够打开或闭合的开口131,该开口131可以为圆形或心形或椭圆形结构。防霉卡的防霉物质在使用初期可以周边释放,使用一段时间后,周边附近的药物挥发殆尽,处于中心部分的防霉剂不容易挥发出去,不能实现有效防霉。此时打开保护层13上的开口131,就可以增加防霉有效物质的挥发量,增强防霉效果,同时延长了防霉卡的使用期限。将防霉卡放置在需要防霉的地方,例如食品的包装盒或包装袋中或衣橱或盛放鞋子的纸盒等地方,刚开始使用时可以不用打开开口131,防霉微胶囊中的防霉挥发物质可以通过防霉卡的周边释放出来进行杀菌,使用一段时间后,周边附近的防霉物质差不多挥发完毕后将保护层13上设置的开口131打开,此时处于中心部分的防霉微胶囊的防霉药物则通过开口131挥发,继续杀灭周围的细菌、真菌,起到有效防霉的作用。作为改进,开口131可以成阵列式排列,这样就可以在不同使用时期打开不同位置的开口131,这样既能保证防霉卡的防霉物质的释放量,也能使防霉卡中防霉微胶囊的防霉挥发物充分释放出来,可以根据杀霉空间的大小来确定打开开口131的数量,保证防霉卡的防霉效果。
4.防霉卡的防霉效果
4.1实施例1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防霉剂是由15份的阳离子防霉剂和30份的挥发性防霉剂组成。其中,阳离子防霉剂是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组成,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重量比为2:1;挥发性防霉剂为仲丁胺。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制备:将配方量的防霉剂、β-环糊精、茶树油添加到容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乙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配制成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
载药层11制备:将吸水棉浸泡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中浸泡30s取出。
缓释层12制备:在氮气的保护下,将5gβ-环糊精加入200g0.45%乙酸溶液中,60℃油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将6g叶菌唑溶解于200g乙醚中得到溶液B;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C;在溶液C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钠0.05g,在温度50℃,搅拌速度500rpm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10h,得到β-环糊精包合叶菌唑的防霉微胶囊;在缓释层基体中混制防霉微胶囊,得到缓释层12。
防霉卡的制备:将缓释层12分别贴合在载药层11的上下表面,然后将保护层13贴合在缓释层12的外侧面制成防霉卡本体1,其中保护层13的厚度0.2mm,缓释层12的厚度0.1mm,载药层11的厚度0.1mm。防霉卡的一侧的保护层13上设置有1个能够打开或闭合的开口131,该开口131为圆形结构。
4.1实施例2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防霉剂是由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组成,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重量比为2:1。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制备:将配方量的防霉剂、β-环糊精、茶树油添加到容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乙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配制成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
载药层11的制备:将吸水棉浸泡在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中浸泡45s取出。
缓释层12的制备:在氮气的保护下,将8gβ-环糊精加入150g0.45%乙酸溶液中,50℃油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将6g叶菌唑溶解于180g乙醚中得到溶液B;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C;在溶液C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钠0.05g,在温度60℃,搅拌速度400rpm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11h,得到β-环糊精包合叶菌唑的防霉微胶囊;在缓释层基体中混制防霉微胶囊,得到缓释层12。
防霉卡的制备:将缓释层12分别贴合在载药层11的上下表面,然后将保护层13贴合在缓释层12的外侧面制成防霉卡本体1,其中保护层13的厚度为0.2mm,缓释层12的厚度为0.2mm,载药层11的厚度为0.1mm。防霉卡的一侧的保护层13上设置有1个能够打开或闭合的开口131,该开口131可以为圆形结构。
4.3实施例3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防霉剂我是由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组成,十八烷基二甲基(3-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重量比为2:3。
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制备:将配方量的防霉剂、β-环糊精、茶树油添加到容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配方量的乙醚,搅拌至充分溶解,得到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配制成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溶液。
载药层11的制备:将吸水棉浸泡在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中浸泡40s取出。
缓释层12制备:在氮气的保护下,将5gβ-环糊精和5g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150g0.45%乙酸溶液中,60℃油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将6gα-氯代萘溶解于200g乙醚中得到溶液B;在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B逐滴加入溶液A中得到溶液C;在溶液C中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钠0.05g,在温度60℃,搅拌速度400rpm的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11h,得到β-环糊精包合叶菌唑的防霉微胶囊;在缓释层基体中混制防霉微胶囊,得到缓释层12。
防霉卡的制备:将缓释层12分别贴合在载药层11的上下表面,然后将保护层贴合在缓释层12的外侧面制成防霉卡本体1,其中保护层的厚度为0.2mm,缓释层12厚度0.2mm,载药层11的厚度为0.1mm。防霉卡的一侧的保护层13上设置有1个能够打开或闭合的开口131,该开口131为圆形结构。
4.4本实用新型的防霉性能
将实用新型物与市面上购买到的防霉片分别放置在大小为0.1m3、0.2m3、0.5m3、1m3、2m3、5m3的相对密封瓦楞纸盒内,按照标准GB/T4768测试28天,观察纸盒内霉菌生长情况。
表1防霉片在不同纸盒容积中的防霉等级
样品 0.1m3 0.2m3 0.5m3 1m3 2m3 5m3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防霉片1(幸运花)
防霉片2(霉必清)
防霉片3(克霉能)
防霉片4(葵宝)
由表1中可知本明的防霉片在不同纸盒容积中均有较高的防霉效果,尤其是在5m3仍然有较高的防霉效果,防霉效果好。由于载药层11和缓释层12的双重防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防霉卡在较大的纸盒容积中仍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4.5本实用新型的防霉卡的防霉有效时间
将实用新型物与市面上购买到的防霉片分别放置在大小为320mm×202mm×125mm的相对密封瓦楞纸盒内,并放置一双牛皮鞋,按照标准GB/T4768测试,观察纸盒内霉菌生长情况,记录开始长霉的天数,共测试280d。
表2不同防霉片在纸盒内皮鞋开始长霉的时间
样品 开始防霉时间(d)
实施例1 一直没有长霉
实施例2 一直没有长霉
实施例3 一直没有长霉
防霉片1(幸运花) 62
防霉片2(霉必清) 165
防霉片3(克霉能) 142
防霉片4(葵宝) 48
由表2可知,对照中防霉片2在165d才开始长霉,本实用新型的防霉卡在280d的测试中均没有长霉,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防霉卡具有更加长的有效期限,而且到使用后期的防霉也持续有效。缓释层12的存在使防霉物质的释放期限延长,有效的提高了防霉卡的防霉有效期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霉卡,包括防霉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卡本体包括载药层、黏合在载药层两侧面的缓释层和黏合在缓释层外侧的保护层,所述载药层上吸附有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所述缓释层包括缓释层基体和防霉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层可以由纸浆、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卡本体上设置有悬挂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层基体由纸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成阵列式排列。
CN201520647611.5U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霉卡 Active CN204888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7611.5U CN204888507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霉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7611.5U CN204888507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霉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8507U true CN204888507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7611.5U Active CN204888507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防霉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85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8957A (zh) * 2016-11-28 2017-03-22 武亦然 用于服装中的防霉卡装置及制备方法、防霉组合物
CN108221473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6052A (zh) * 2018-02-07 2018-07-24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霉保鲜涂布纸及其加工方法
CN108360300A (zh) * 2018-02-07 2018-08-03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霉涂布纸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8957A (zh) * 2016-11-28 2017-03-22 武亦然 用于服装中的防霉卡装置及制备方法、防霉组合物
CN106508957B (zh) * 2016-11-28 2019-02-22 武亦然 用于服装中的防霉卡装置及制备方法、防霉组合物
CN108221473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16052A (zh) * 2018-02-07 2018-07-24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霉保鲜涂布纸及其加工方法
CN108360300A (zh) * 2018-02-07 2018-08-03 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霉涂布纸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6133A (zh) 一种复合型阳离子防霉剂及防霉卡
CN204888507U (zh) 一种防霉卡
CN107761374A (zh) 一种抗菌、驱杀虫媒用的织物/纤维整理液及其使用方法和织物制品/纤维制品/纸制品
CN103548995A (zh) 一种山苍子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6362B (zh) 一种含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材料及其应用
JP5275618B2 (ja) 非接触型防カビ剤組成物
JP6795889B2 (ja) 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のロール体
CN108236731A (zh) 一种缓释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BR112017016720B1 (pt) Composição biodegradável resistente à umidade
CN109942940A (zh) 一种食品级环保可自然降解塑料袋
CN103931753B (zh) 一种薯类贮藏专用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6955639A (zh) 一种复配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8911A (zh) 一种悬浮种衣剂
CN109329702A (zh) 植物提取物复方减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19095A (zh) 一种壳聚糖医用杀菌喷雾
CN105211089B (zh) 一种多功能防霉抗菌剂
CN103585054A (zh) 檀香复合精油
JP5172300B2 (ja) 非接触型防カビ剤組成物
CN101283839A (zh) 防臭袜的制备方法
CN112842935B (zh) 一种具有抑菌除螨保湿功效的宠物spa碳酸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16405A (zh) 一种除味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4749395U (zh) 一种用于病菌防护服的面料
JP4947413B2 (ja) マツザイセンチュウ病の防除方法
CN108179662B (zh) 一种抑菌抗腐食品包装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59498A (zh) 一种高效杀菌的环保型玉米包膜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10 Room A510, Fifth Floor, Block A, Hongyun Building, 37 Station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anisi Anti-mildew and Antibac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A510, Fifth Floor, Block A, Hongyun Building, 37 Station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OD NICE ANTI-MOLD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