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0454U -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0454U
CN204880454U CN201520602282.2U CN201520602282U CN204880454U CN 204880454 U CN204880454 U CN 204880454U CN 201520602282 U CN201520602282 U CN 201520602282U CN 204880454 U CN204880454 U CN 204880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lock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fire proof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022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重德
周巍巍
赵庆凯
尤学刚
陈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15206022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0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0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04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属于海上采油平台空调通风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多组中央空调机组、多个自动控制风闸和多个防火风闸;防火风闸分别安装于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均通过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通过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分别与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防火风闸连接;生活楼的出风口处的防火风闸与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通风要求,从而实现全区域的集中管控,共用备用机组,降低空间占用,减小投资。

Description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采油平台空调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型企业,基于生产工况不同、季节不同以及区域是否有人等原因,存在着在相同的季节,不同的区域需要空调系统提供不同的运行模式。对于这种情况,目前通常采用两套空调系统同时运行。以渤海湾海洋石油采油平台为例,在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有人居住的生活楼需要空调系统提供热源;在每年6月至9月,需要空调系统制冷;其余时间按照正常气候条件仅强制通风即可。相比于生活楼,生产区的各工作间对空调系统有着不同的需求,其中以高压开关间、主开关间、应急开关间、电潜泵控制间为代表的电气设备类房间,由于设备散热量大,需要空调系统常年制冷或强制通风。基于上述对空调通风的不同需求,目前海上采油平台普遍采用两种空调通风方案并用的方式:对于生活楼采用中央空调通风方案,对于生产区工作间采用各自配置一主一备的分体空调通风方案。这两种空调通风方案并用的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这两种空调通风方案可满足各区域的不同要求,风险分散及独立性好,但考虑到生产区工作间数量较多,采用分体空调通风方案会造成初期配置分体空调数量过多,且存在所占用安装空间较大、现场布置较乱、工程造价昂贵及日后维护保养费用较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海上采油平台所用空调通风方案存在的分体空调数量多、安装占用空间大、工程投资及维护费用较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所述中央空调系统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通风,包括多组中央空调机组、多个自动控制风闸和多个防火风闸;所述防火风闸分别安装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均通过所述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通过所述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分别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与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第一防火风闸、第二防火风闸、第三防火风闸、第四防火风闸、第五防火风闸、第六防火风闸、第七防火风闸和第八防火风闸;所述第一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二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六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出风口处;所述第四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七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五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八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防火风闸和第三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第二防火风闸与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四防火风闸和第五防火风闸连接。
所述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第三中央空调机组、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一防火风闸、第二防火风闸、第三防火风闸、第四防火风闸、第五防火风闸、第六防火风闸、第七防火风闸和第八防火风闸;所述第一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二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六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出风口处;所述第四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七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五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八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防火风闸和第三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第二防火风闸与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四防火风闸和第五防火风闸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或者,所述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液动类型,且与液压动力源连接。
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
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出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为差压式防火风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央空调系统,可根据供风区域的特点以及在夏冬两季的不同需求,通过对自动控制风闸的启闭控制,实现夏季模式与冬季模式的切换,来同时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通风要求,从而实现全区域空调系统的集中管控,共享备用机组,减少对安装空间的占用,减少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海上采油平台生活楼的中央空调通风方案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现有海上采油平台生产区工作间空调通风方案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同时适用于生活楼和生产区各工作间的空调通风方案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另一种同时适用于生活楼和生产区各工作间的空调通风方案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该中央空调系统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通风,包括多组中央空调机组、多个自动控制风闸和多个防火风闸;防火风闸分别安装于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均通过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通过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分别与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防火风闸连接;生活楼的出风口处的防火风闸与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或者,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液动类型,且与液压动力源连接。自动控制风闸的结构主要包括阀体、气缸/液压缸、手动换向阀、现场状态指示盒等。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防火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防火风闸的结构包括阀体、气缸、感温器、手动换向阀、现场状态指示盒等。防火风闸的关闭可由海上采油平台火灾控制系统控制仪表气管路上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来关闭,也可以采用手动关闭防火风闸。此外,防火风闸上设置有易熔片,当通过防火风闸的空气温度超过70℃时,易熔片会自动熔化,导致防火风闸关闭,起到阻隔外部空气的作用。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出风口处的防火风闸为差压式防火风闸,设定值为室内外压差大于等于50Pa时开启,室内外压差小于等于25Pa时关闭。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为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的典型应用,该中央空调系统包括3组中央空调机组、8个自动控制风闸和8个防火风闸。其中,3组中央空调机组分别为机组A、机组C和机组D;8个自动控制风闸分别为CD1、CD3、CD5、CD6、CD7、CD8、CD9和CD10;8个防火风闸分别为FD1、FD2、FD3、FD4、FD5、FD6、FD7和FD8。FD1和FD2分别安装于生活楼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FD3和FD4分别安装于中控室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FD5和FD6分别安装于开关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FD7和FD8分别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生产区工作间和生活楼、中控室所容纳人数的数量及通风要求等条件,来选定中央空调机组的数量,例如:4组或5组等;此外,对于海上采油平台上的实验室及电力调度室等也属于有人房间,其通风要求与中控室相同,本实施例仅以中控室为例来说明。
在本应用实例中,CD5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A的入口端连接,机组A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6的入口端连接;CD7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C的入口端连接,机组C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8的入口端连接;CD9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D的入口端连接,机组D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10的入口端连接;CD10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8的出口端连接;CD8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3的入口端连接,CD3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6的出口端连接;CD5的入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1的入口端连接,CD1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7的入口端连接;CD7的入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9的入口端连接;CD6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分别与FD1和FD3连接,FD2通过回风管路与CD5的入口端连接;CD8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分别与FD5和FD7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供风管路和回风管路的建立通常会使用各种连接管件,例如:弯头、三通、可伸缩连接管等等,以便实现管路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管件均是常用管件,本实施例不作详细阐述说明。
在本应用实例中,机组A、机组C和机组D可采用180KW的空调机组;自动控制风闸CD1、CD3、CD5、CD6、CD7、CD8、CD9和CD10的执行机构均为气动类型,且均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防火风闸FD1、FD3、FD5、和FD7的执行机构均为气动类型,且均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防火风闸FD2、FD4、FD6和FD8选用差压式防火风闸。另外,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还可为液动类型,且与液压动力源连接。
本应用实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1)夏季(每年7月至8月),所有区域(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均需要空调系统制冷。
自动控制风闸CD1、CD3、CD5、CD6、CD7、CD8、CD9和CD10打开,机组A、机组C和机组D启动,均切换至制冷功能。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通过控制电缆与海上采油平台中控系统连接。机组A输出的冷风通过CD6及供风管路提供给生活楼及中控室。生活楼的冷风通过FD2及回风管路返回机组A、机组B和机组C。机组C和机组D输出的冷风通过CD8和CD10提供给开关间(高压开关间、主开关间及应急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中控室、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分别通过安装在房间墙壁上的差压式防火风闸FD4、FD6和FD8进行自然排风,以保证室内处于正压,防止室外的有毒有害及可燃气体扩散到室内。
2)冬季(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生活楼及中控室需要供暖,开关间及电潜泵控制间需要制冷或强制通风。
自动控制风闸CD5、CD6、CD7、CD8、CD9和CD10打开,CD1和CD3关闭,机组A、机组C、机组D启动,机组A切换至制热功能,机组C和机组D切换至制冷或强制通风功能。机组A输出的热风通过CD6及供风管路提供给生活楼及中控室。生活楼的热风通过FD2及回风管路返回机组A。机组C和机组D输出的冷风或自然风通过CD8和CD10提供给开关间(高压开关间、主开关间及应急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中控室、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分别通过FD4、FD6和FD8进行自然排风。
3)其他时间(春、秋两季),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进行强制通风。
自动控制风闸CD5、CD6、CD7、CD8、CD9和CD10打开,CD1和CD3关闭,机组A、机组C、机组D启动,均切换至强制通风功能。机组A输出的自然风通过CD6及供风管路提供给生活楼及中控室。生活楼的自然风通过FD2及回风管路返回机组A。机组C和机组D输出的自然风通过CD8和CD10提供给开关间(高压开关间、主开关间及应急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中控室、开关间和电潜泵控制间分别通过FD4、FD6和FD8进行自然排风。
下表1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对空调系统供风能力的要求以及方案对比的情况。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同时应用于生活楼、中控室、高压开关间、应急开关间、主开关间及电潜泵控制间,相比于现有分散独立式的空调供风方案,能够实现原集中空调及分体空调通风并用方案的通风功能,具有空调使用数量少、共享备用机组及投资小等优点,并且方便全区域的集中管控。
经过实验证明,在一个典型的海上采油平台,40人的生活楼,按照原有集中空调及分体空调通风并用的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大约需要15台套的分体空调(常规配置为10主用及5备用)和一套中央空调(常规配置为1主用及1备用);若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一套中央空调机组(3主用及1备用)实现全区域的不同工况的供风需求,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安装空间的占用和工程投,在海上采油平台等布置较为紧凑的场合有着较佳的应用前景。
另外,为了防止中央空调机组故障停机而引起的供风中断,需要在上述应用实例的中央空调系统中引入备用中央空调机组B及自动控制风闸CD2、CD4、CD11和CD12。参见图4,CD5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A的入口端连接,机组A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6的入口端连接;CD11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B的入口端连接,机组B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12的入口端连接;CD7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C的入口端连接,机组C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8的入口端连接;CD9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机组D的入口端连接,机组D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10的入口端连接;CD10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8的出口端连接;CD8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4的入口端连接,CD4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12的出口端连接;CD12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3的入口端连接,CD3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与CD6的出口端连接;CD5的入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1的入口端连接,CD1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11的入口端连接;CD11的入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2的入口端连接,CD2的出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7的入口端连接,CD7的入口端通过回风管路与CD9的入口端连接;CD6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分别与FD1和FD3连接,FD2通过回风管路与CD5的入口端连接;CD8的出口端通过供风管路分别与FD5和FD7连接。当机组A、机组C和机组D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备用机组B处于热机备用状态,并且CD11和CD12处于关闭、CD2和CD4处于打开。如果机组A、机组C或机组D中的任何一台发生故障停机,则系统可自动启动备用机组B。例如:当机组A故障停机时,CD5和CD6关闭,机组A被隔离,同时CD1、CD3、CD11和CD12打开,机组B启动;当机组C故障停机,CD7和CD8关闭,机组C被隔离,同时CD2、CD4、CD11和CD12打开,机组B启动;当机组D故障停机时,CD9和CD10关闭,机组D被隔离,同时CD11和CD12打开,机组B启动。需要说明的是:机组A、备用机组B、机组C和机组D均为各自独立的空调机组,均可以独立实现对来自外界的空气进行制冷、制热及通风等功能。更进一步地,当机组A、机组C和机组D中任何一台需要进行维护保养时,也可通过启用备用机组B来实现不间断的供风,而对于保养后的机组可作为备用机组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空调系统,可根据供风区域的特点以及在夏冬两季的不同需求,通过对自动控制风闸的启闭控制,使自动控制风闸出口端连接的两路供风出口管路,一路被用于生活楼、中控室(夏季制冷/冬季制热)等有人房间,另一路被用于高压开关间、主开关间、电潜泵控制间等散热设备多的房间(夏季制冷/冬季制冷或仅强制通风);防火风闸安装在每个独立供风区域的送风口及出风口,用于在火灾情况下对各区域进行隔离;通过中控系统远程控制自动控制风闸的开关,实现夏季模式与冬季模式的切换,同时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通风要求,从而实现全区域空调系统的集中管控,共享备用机组,减少对安装空间的占用,减少工程投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所述中央空调系统用于海上采油平台的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通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中央空调机组、多个自动控制风闸和多个防火风闸;所述防火风闸分别安装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和出风口处;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均通过所述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通过所述自动控制风闸连接在一起,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均分别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与每组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第一防火风闸、第二防火风闸、第三防火风闸、第四防火风闸、第五防火风闸、第六防火风闸、第七防火风闸和第八防火风闸;所述第一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二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六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出风口处;所述第四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七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五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八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防火风闸和第三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第二防火风闸与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四防火风闸和第五防火风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第三中央空调机组、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第一防火风闸、第二防火风闸、第三防火风闸、第四防火风闸、第五防火风闸、第六防火风闸、第七防火风闸和第八防火风闸;所述第一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二防火风闸安装于所述生活楼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三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六防火风闸安装于中控室的出风口处;所述第四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七防火风闸安装于开关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五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送风口处,所述第八防火风闸安装于电潜泵控制间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备用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中央空调机组的出口端与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六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十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十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八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七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九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十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与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三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与第五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防火风闸和第三防火风闸连接,所述第二防火风闸与第一自动控制风闸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四自动控制风闸的出口端分别与第四防火风闸和第五防火风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液动类型,且与液压动力源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送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的执行机构为气动类型,且与仪表气动力源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楼和生产区工作间的出风口处的所述防火风闸为差压式防火风闸。
CN201520602282.2U 2015-08-11 2015-08-11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0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2282.2U CN204880454U (zh) 2015-08-11 2015-08-11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2282.2U CN204880454U (zh) 2015-08-11 2015-08-11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0454U true CN204880454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0228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0454U (zh) 2015-08-11 2015-08-11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045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317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防火风闸的控制系统
CN109341009A (zh) * 2018-09-18 2019-02-1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安全壳的空调系统
CN109603034A (zh) * 2019-01-07 2019-04-12 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风闸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317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防火风闸的控制系统
CN109341009A (zh) * 2018-09-18 2019-02-1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九研究所 一种海洋核动力平台安全壳的空调系统
CN109603034A (zh) * 2019-01-07 2019-04-12 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火风闸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0454U (zh) 可同时应用于两种不同工况的中央空调系统
CN203521982U (zh) 智能型箱式直流牵引变电站
CN101561165A (zh) 一种变频通风装置
CN202221187U (zh) 地源热泵机组水路冬夏自动切换装置
CN210951729U (zh) 一种可切换送排风的地铁站通风系统
CN111348065B (zh) 一种高寒地区地铁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367609U (zh) 高炉风机系统
RU126357U1 (ru) Центр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CN102561748A (zh) 多功能大型羽流卫星试验的厂房结构
CN205677309U (zh) 一种适用于发电厂的智能模块化带密闭通道的机房
CN106440175B (zh) 一种超高层移动式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062396U (zh) 用于充气膜建筑的地下风道系统
CN213667640U (zh) 一种车库防火排烟排风系统
CN204063424U (zh) 商业综合体空调能源回收系统
CN109282456B (zh) 放冷可分散控制独立运行的大型集中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410669A (zh) 压缩机直接加热热水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2350384U (zh) 压缩机直接加热热水的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1844477U (zh) 分体空调器室内副机
CN209768094U (zh) 增设相变模块的双蒸发器机房空调系统
CN209068646U (zh) 基于数据中心的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系统
CN218523690U (zh) 岗位新风处理机组
CN213027129U (zh) 一种全地下变电站通风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18895477U (zh) 地下工程智能通风控制系统
CN220169601U (zh) 一种用于甲类密闭车间的空气处理机组
CN214172417U (zh) 一种抗爆控制室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