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8202U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8202U
CN204878202U CN201520613798.7U CN201520613798U CN204878202U CN 204878202 U CN204878202 U CN 204878202U CN 201520613798 U CN201520613798 U CN 201520613798U CN 204878202 U CN204878202 U CN 204878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turn
couplings
containing groove
guid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37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吕龙
杨政远
林庆达
萧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to CN2015206137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8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8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82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固定销模块包含一转钮、一连动壳体与一卡接件。连动壳体连接转钮,具有一容置槽与一弧形导沟。弧形导沟面向容置槽。连动壳体绕着一轴向旋转。卡接件位于容置槽内,具有一导柱与一耦接部。导柱可滑动地位弧形导沟内,用以通过弧形导沟的引导,带动耦接部沿轴向出入容置槽。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固定销模块,尤其是指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固定销模块。
【背景技术】
按,现今可携式电子装置大多朝模块化发展,所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其中二模块之间采可拆离方式彼此结合,以便使用者借此让其中一模块拆离另一模块。
然而,模块之间采可拆离方式彼此结合需考量组装便利性与结合强度,否则将大大降低使用者购买与使用的欲望与动机。
为此,若能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设计,可解决上述需求,让业者于竞争中脱颖而出,即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借以解决先前技术所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固定销模块包含一转钮、一连动壳体、一卡接件与一弹簧件。连动壳体连接转钮,具有一容置槽与一弧形导沟。弧形导沟面向容置槽。连动壳体绕着一轴向旋转。卡接件位于容置槽内,具有一导柱与一耦接部。导柱可滑动地位弧形导沟内,用以通过弧形导沟的引导,带动耦接部沿轴向出入容置槽。弹簧件位于容置槽内,抵接卡接件与连动壳体,用以将卡接件的耦接部推出容置槽外。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与至少一固定销模块。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耦接部。第二本体具有一嵌槽。固定销模块位于该第二本体上,包含一转钮、一连动壳体、一卡接件与一弹簧件。连动壳体连接转钮,具有一容置槽与一弧形导沟。弧形导沟面向容置槽。连动壳体绕着一轴向旋转。卡接件位于容置槽内,具有一导柱与一耦接部。导柱可滑动地位弧形导沟内,用以通过弧形导沟的引导,带动耦接部沿轴向出入容置槽。弹簧件位于容置槽内,抵接卡接件与连动壳体。如此,当第一本体的第一耦接部位于嵌槽内,且弹簧件将第二耦接部从容置槽推入嵌槽,以与第一耦接部相互结合时,第一本体固定于第二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固定销模块更包含一轴芯柱。轴芯柱连接转钮与连动壳体,沿此轴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连动壳体具有一穿孔与一限位区。限位区位于容置槽内,连接穿孔,穿孔受轴芯柱所通过。轴芯柱包含一螺杆与一螺帽。螺杆的一端连接螺帽,螺杆的另端锁固转钮,螺帽位于限位区内,压迫限位区,以致连动壳体被夹合于转钮与螺帽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固定销模块更包含一限位套件。限位套件位于转钮与连动壳体之间,用以分隔该转钮与该连动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弧形导沟的二相对末端彼此具有高低落差。当导柱移至弧形导沟中较低的末端,第二耦接部伸出容置槽,以与第一耦接部相互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钮包含一凸柱,凸柱具有一施力面,施力面的一法线与此轴向相互正交。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转钮包含一线槽,线槽的一线性方向与此轴向相互正交。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耦接部包含一插销孔,第二耦接部包含一可供插入插销孔的插销。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耦接部与第二耦接部分别为可相互磁吸的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为一电子表、一笔记型电脑或一移动电话。
如此,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销模块的作动,第一本体得以快速地固定于第二本体上,进而提供一种便利安装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分离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固定销模块的独自示意图;
图3绘示图1沿线段A-A而成的剖面图;
图4绘示图1的第一本体伸入第二本体,但尚未被第二本体所固定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同图3;
图5A~图5C绘示图4的固定销模块的连续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6绘示图1的第一本体伸入第二本体,且已被第二本体所固定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同图3。
【符号说明】
10:可携式电子装置
100:第一本体
110:第一耦接部
111:端部
200:第二本体
210:侧面
220:嵌槽
230:凹槽
300:固定销模块
310:转钮
311:本体
312:凸柱
313:施力面
320:限位套件
330:连动壳体
331:容置槽
332:穿孔
333:限位区
334:弧形导沟
334A:第一末端
334B:第二末端
340:轴芯柱
341:螺杆
342:螺帽
350:弹簧件
360:卡接件
361:主体
362:导柱
363:第二耦接部
A-A:线段
Z:轴向
N: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另外,为了便于读者观看,图式中各元件的尺寸并非依实际比例绘示。
图1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的分离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此种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第一本体100、一第二本体200与一固定销模块300。第一本体100的一端部111具有一第一耦接部110。第二本体200的一侧面210开设有一嵌槽220。通过固定销模块300的作动,第一本体100具有第一耦接部110的一端部111可拆离地插入连接第二本体200具有嵌槽220的侧面210。
图2绘示图1的固定销模块300的独自示意图,图3绘示图1沿线段A-A而成的剖面图。如图2与图3所示,第二本体200更具有一接通嵌槽220的凹槽230。固定销模块300安装于第二本体200的凹槽230内。固定销模块300包含一转钮310、一连动壳体330、一轴芯柱340、一弹簧件350与一卡接件360。轴芯柱340固接转钮310与连动壳体330。卡接件360位于连动壳体330内部,弹簧件350抵接卡接件360与连动壳体330之间。
具体来说,转钮310位于第二本体200相对嵌槽220的一面,用以让使用者操作转动。连动壳体330具有一容置槽331与二弧形导沟334。此二弧形导沟334对称地位于连动壳体330上。卡接件360位于容置槽331内,具有一主体361、二导柱362与一第二耦接部363。此二导柱362相对地连接于该主体361上,且分别可滑动地位此二弧形导沟334内。由于导柱362分别位于对应弧形导沟334内,卡接件360不致自容置槽331脱离连动壳体330。轴芯柱340沿一轴向Z延伸,使得转钮310、连动壳体330与轴芯柱340一起同步绕着此轴向Z旋转。第二耦接部363位于主体361相对转钮310的一面,且面向嵌槽220。卡接件360的导柱362通过弧形导沟334的引导,用以带动卡接件360的第二耦接部363沿轴向Z直线伸出或缩入容置槽331内。弹簧件350位于容置槽331内,用以持续推动卡接件360,以将卡接件360的第二耦接部363推出容置槽331外,即推入嵌槽220内。
此二弧形导沟334对称地配置于连动壳体330内壁,且分别面向容置槽331。每一弧形导沟334皆呈弧形,且沿相同的时针方向延伸。每一弧形导沟334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末端334A与第二末端334B,第一末端334A与第二末端334B彼此具有高低落差,第一末端334A较第二末端334B高,例如较第二末端334B靠近转钮310,反之,第二末端334B较第一末端334A低,例如较第一末端334A远离转钮310。故,由于弹簧件350持续压迫卡接件360,使得卡接件360的导柱362受止挡于弧形导沟334的第二末端334B。
此外,如图2与图3所示,固定销模块300更包含一限位套件320。限位套件320位于凹槽230内,套接于轴芯柱340上,且夹合于转钮310与连动壳体330之间。限位套件320用以隔离转钮310与连动壳体330,并限制连动壳体330于凹槽230内的位置。
又,限位套件320不随转钮310连动,且限位套件320接触转钮310的面积小于转钮310接触限位套件320的面积。故,转钮310相对限位套件320转动相较于转钮310直接贴合连动壳体330,可降低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限位套件320并不限是否随转钮310连动。
具体来说,如图2与图3所示,连动壳体330具有一穿孔332与一限位区333。限位区333位于容置槽331内,穿孔332接通容置槽331,对齐限位区333,且受轴芯柱340所通过。轴芯柱340包含一螺杆341与一螺帽342。螺杆341的一端连接螺帽342,螺杆341的另端锁固转钮310,螺帽342位于限位区333内,压迫限位区333。如此,通过轴芯柱340的锁固,限位套件320与连动壳体330被夹合于转钮310与螺帽342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与图3所示,转钮310包含一钮体311与一凸柱312,轴芯柱340连接钮体311的一面,凸柱312位于钮体311相对轴芯柱340的一面。凸柱312具有二相对的施力面313,且此二施力面313分别连接钮体311。施力面313的一法线N与此轴向Z相互正交。故,使用者得以借由扳动施力面313以同步转动连动壳体330。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转钮并不限是否必须存在施力面,其他实施方式中,转钮的顶面具有一线槽,线槽的线性方向与轴向相互正交。故,使用者得以借由工具插入线槽以同步转动连动壳体。
图4绘示图1的第一本体100伸入第二本体200,但尚未被第二本体200所固定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同图3。图5A~图5C绘示图4的固定销模块的连续分解示意图。图6绘示图1的第一本体100伸入第二本体200,且已被第二本体200所固定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同图3。
如图1与图3所示,在使用者使第一本体100固定于第二本体200之前,因为弹簧件350的压迫,卡接件360的导柱362分别位于弧形导沟334的第二末端334B(图5A),且第二耦接部363位于容置槽331外。
当使用者欲使第一本体100固定于第二本体200时,首先,如图4与图5B所示,使用者将第一本体100伸入嵌槽220;接着,在第一本体100接触到第二耦接部363时,由于第一本体100将第二耦接部363稍微推回容置槽331内,即让卡接件360沿此轴向Z朝转钮310的方向(如朝上)运动。此外,第一本体100也压缩弹簧件350以储存一回复力。具体来说,由于卡接件360沿此轴向Z朝上运动,使得导柱362于弧形导沟334中,受到弧形导沟334内壁的引导,自第二末端334B朝第一末端334A的方向移动,以带动连动壳体330转动,进而让第二耦接部363沿此轴向Z缩回连动壳体330内(图5C)。
最后,如图6与所示,待第一本体100伸入嵌槽220直到第一耦接部110正对第二耦接部363时,弹簧件350的回复力将第二耦接部363从容置槽331推入嵌槽220内,进而恰与第一耦接部110相互结合,以便第一本体100被固定于第二本体200上。
反之,当使用者欲使图6的第一本体100脱离第二本体200时,首先,如图5A至图5B,使用者转动转钮310以同步带动连动壳体330旋转。此时,通过弧形导沟334的转动,卡接件360的导柱362于弧形导沟334中,受到弧形导沟334的引导,自第二末端334B朝第一末端334A的方向移动,以将第二耦接部363缩回连动壳体330内(图5C),进而让第二耦接部363不再与第一耦接部110相互结合(参考图4)。如此,待第一本体100从嵌槽220脱离第二本体200,使用者便可停止转动转钮3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耦接部110为一插销孔,插销孔形成于第一本体100上。第二耦接部363为一可供插入插销孔的插销。故,如图6,当第一本体100伸入嵌槽220内,使得第一耦接部110于嵌槽220内对齐容置槽331时,弹簧件350将插销从容置槽331推入插销孔,以与插销孔相互卡合。
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耦接部与第二耦接部并不限是否必须为插销孔与插销,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耦接部与第二耦接部也可以为可相互磁吸的磁铁,以同样达成第一耦接部与第二耦接部相互结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为一电子表,且第一本体为其中一表带,第二耦接部为一表体,如此,借由上述固定销模块的设计,表带可快速地结合于表体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可以为移动电话或笔记型电脑。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第一本体与固定销模块的数量,例如第一本体与固定销模块的数量并不限只有一个,且固定销模块的数量不小于第一本体的数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转钮;
一连动壳体,连接该转钮,具有一容置槽与至少一弧形导沟,该弧形导沟面向该容置槽,该连动壳体绕着一轴向旋转;
一卡接件,位于该容置槽内,具有至少一导柱与一耦接部,该导柱可滑动地位该弧形导沟内,用以通过该弧形导沟的引导,带动该耦接部沿该轴向出入该容置槽;以及
一弹簧件,位于该容置槽内,抵接该卡接件与该连动壳体,用以将该耦接部推出该容置槽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轴芯柱,连接该转钮与该连动壳体,且沿该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动壳体具有一穿孔与一限位区,该限位区位于该容置槽内,连接该穿孔,该穿孔受该轴芯柱所通过;以及
该轴芯柱包含一螺杆与一螺帽,该螺杆的一端连接该螺帽,该螺杆的另端锁固于该转钮上,该螺帽压迫该限位区,以致该连动壳体被夹合于该转钮与该螺帽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限位套件,位于该转钮与该连动壳体之间,用以分隔该转钮与该连动壳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弧形导沟的二相对末端彼此具有高低落差,
其中,当该导柱移至该弧形导沟中较低的该末端,该耦接部伸出该容置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转钮包含一凸柱,该凸柱具有一施力面,该施力面的一法线与该轴向相互正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转钮包含一线槽,该线槽的一线性方向与该轴向相互正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销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耦接部为一插销或一磁铁。
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耦接部;
一第二本体,具有一嵌槽;以及
至少一固定销模块,位于该第二本体上,包含:
一转钮;
一连动壳体,连接该转钮,且绕着一轴向旋转,该连动壳体具有一容置槽与至少一弧形导沟,该弧形导沟面向该容置槽,且该容置槽接通该嵌槽;
一卡接件,位于该容置槽内,具有至少一导柱与一第二耦接部,该导柱可滑动地位该弧形导沟内,用以通过该弧形导沟的引导,带动该第二耦接部沿该轴向出入该嵌槽;以及
一弹簧件,位于该容置槽内,抵接该卡接件与该连动壳体,
其中,当该第一耦接部位于该嵌槽内,且该弹簧件将该第二耦接部推入该嵌槽以与该第一耦接部相互结合时,该第一本体固定于该第二本体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销模块更包含:
一轴芯柱,连接该转钮与该连动壳体,沿该轴向延伸。
CN201520613798.7U 2015-08-14 2015-08-14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8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3798.7U CN204878202U (zh) 2015-08-14 2015-08-14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3798.7U CN204878202U (zh) 2015-08-14 2015-08-14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8202U true CN20487820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37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8202U (zh) 2015-08-14 2015-08-14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82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8923A (zh) * 2019-11-26 2020-05-08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二极管模块
CN112268049A (zh) * 2020-09-25 2021-01-26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TWI784417B (zh) * 2019-10-05 2022-11-21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417B (zh) * 2019-10-05 2022-11-21 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1128923A (zh) * 2019-11-26 2020-05-08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二极管模块
CN111128923B (zh) * 2019-11-26 2021-04-30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一种二极管模块
CN112268049A (zh) * 2020-09-25 2021-01-26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8202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固定销模块
EP3766372A1 (en) Mount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 casing, and wearable device
JP6420484B2 (ja) 簡易取り外し連結構造、支持体構造、およ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
EP2921188A1 (en) Tube clamp structure of tubing pump
US9370118B2 (en) PCB plug mechanism, finished board, and subrack
US912393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fixing mechanism
TWI507850B (zh) 支撐座
CN207780376U (zh) 头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头戴设备
JP6334641B2 (ja) 気中遮断器の引込及び引出装置
CN105155958A (zh) 快速拆装式铰链
CN105900539B (zh) 可拆卸的曲柄滑块电路板顶出器
CN107069519B (zh) 一种可固定的电力抽屉式开关柜
CN208486545U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模板及其置物架
WO20120931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20130003512U (ko) 기중차단기의 인/입출 장치
CN207150002U (zh) 一种低压开关柜的推进显示机构
CN106337860B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搭扣锁及led显示屏
CN106510110A (zh) 表带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US926518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ing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CN103457404B (zh) 一种推进系统
CN207410217U (zh) 一种具有卷线收纳机构的电源适配器
CN202894108U (zh) 一种高精度剪板机或折弯机后挡料装置
CN104647923A (zh) 印章
CN206155541U (zh) 一种婴儿推车座兜及婴儿推车
CN105041842A (zh) 一种按压式角度调节快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