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2282U - 组装敞口罐 - Google Patents

组装敞口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2282U
CN204872282U CN201520552794.2U CN201520552794U CN204872282U CN 204872282 U CN204872282 U CN 204872282U CN 201520552794 U CN201520552794 U CN 201520552794U CN 204872282 U CN204872282 U CN 204872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allboard
side beam
girder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27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仁
冯建建
魏宏
姚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amayi Jin Xin Oil Field Environment-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amayi Jin Xin Oil Field Environment-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amayi Jin Xin Oil Field Environment-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amayi Jin Xin Oil Field Environment-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527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2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2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22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b>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废弃物储存技术领域,是一种组装敞口罐,其包括底板、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左墙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边缘,右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边缘,前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前侧边缘,左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右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右端连接并密封。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底板上分别固定安装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围成一个三面有墙板、一面有开口的敞口罐;可通过上方的敞口将固相废弃物放置在该组装敞口罐内部并堆放在底板上,不会渗漏,固相废弃物转移时,装载机和车辆可直接通过开口侧进入该组装敞口罐内部作业,不易洒落,作业安全,实现了钻屑不落地储存。</b>

Description

组装敞口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相废弃物储存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组装敞口罐。
背景技术
随着新《环保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内各油田要求在环境敏感区域钻井必须进行钻屑不落地治理,不允许洒落地面或挖泥浆池,经固液分离后的固相废弃物需要临时堆放或进行无害化治理,当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多采用防渗膜在井场附近铺设一个临时坑或场地,用于临时堆放,这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防渗膜上不能进行挖掘机或装载机作业,后期二次转移时容易发生洒落;防渗膜在高温、低温、太阳照射等条件下易发生老化,失去了功效,发生泄露;下雨天容易被雨水淋湿;作业场地不整洁、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敞口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用防渗膜堆放固相废弃物存在的不能进行挖掘机或转载机作业、二次转移容易洒落、防渗膜易老化、发生泄露、容易被雨水淋湿、作业场地不整洁、美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组装敞口罐,包括底板、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左墙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边缘,右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边缘,前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前侧边缘,左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右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右端连接并密封。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组装敞口罐还包括后墙板和顶棚,后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后侧边缘,左墙板的后端与后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后墙板的右端与右墙板的后端连接并密封,左墙板、后墙板、右墙板、前墙板首尾相连围成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下端座落在底板上并与底板密封,顶棚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上端。
上述底板包括左边板、右边板和不少于两个的增容板,左边板的右侧与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的左侧搭接,相邻两个增容板之间搭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的右侧与右边板的左侧搭接。
上述左边板的右侧设有台阶槽,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的左侧设有与台阶槽相配合的台阶压板,台阶压板与台阶槽搭接形成平整平面,相邻两个增容板之间通过台阶槽与台阶压板的配合连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与右边板之间通过台阶槽与台阶压板的配合连接。
上述左边板的左侧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插孔,增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孔,右边板的右侧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插孔。
上述左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右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增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
上述左墙板包括左侧板和左侧梁,左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左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左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左侧梁上;左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左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左边板上;
右墙板包括右侧板和右侧梁,右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右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右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梁上,右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右侧梁通过插头与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右边板上;
前墙板包括前侧板和前侧梁,前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前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前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前侧梁上,前侧梁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前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后墙板包括后侧板和后侧梁,后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后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后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后侧梁上,后侧梁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后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上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底板上分别固定安装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左墙板、前墙板、右墙板连接,围成一个三面有墙板、一面有开口的敞口罐;在临时存放固相废弃物时,可通过上方的敞口将固相废弃物放置在该组装敞口罐内部并堆放在底板上,不会渗漏,固相废弃物转移时,装载机和车辆可直接通过开口侧进入该组装敞口罐内部作业,不易洒落,作业安全,实现了钻屑不落地储存,作业场地更加清洁、美观;搬家时,分别将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从底板上取下,再将底板取走,该组装敞口罐结构简单、紧凑,拆卸和安装方便,便于运输,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左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左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增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中增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1中左侧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中左侧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1中左侧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1中前侧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1中前侧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中前侧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板,2为左墙板,3为右墙板,4为前墙板,5为左边板,6为增容板,7为台阶槽,8为台阶压板,9为横梁,10为插孔,11为吊环,12为左侧板,13为左侧梁,14为插槽,15为插头,16为螺钉孔,17为前侧板,18为前侧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组装敞口罐包括底板1、左墙板2、右墙板3、前墙板4,左墙板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左侧边缘,右墙板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右侧边缘,前墙板4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前侧边缘,左墙板2的前端与前墙板4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右墙板3的前端与前墙板4的右端连接并密封。在组装时,先将底板1平铺在水平地面上,然后在底板1上分别固定安装左墙板2、右墙板3、前墙板4,左墙板2和前墙板4连接,右墙板3和前墙板4连接,围成一个三面有墙板、一面有开口的敞口罐。在临时存放固相废弃物时,可通过上方的敞口将固相废弃物放置在该组装敞口罐内部并堆放在底板1上,不会渗漏,固相废弃物转移时,装载机和车辆可直接通过开口侧进入该组装敞口罐内部作业,不易洒落,作业安全,实现了钻屑不落地治理,作业场地更加清洁、美观。搬家时,分别将左墙板2、右墙板3、前墙板4从底板1上取下,再将底板1取走,该组装敞口罐结构简单、紧凑,拆卸和安装方便,便于运输。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组装敞口罐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优选地,上述组装敞口罐还包括后墙板和顶棚,后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后侧边缘,左墙板2的后端与后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后墙板的右端与右墙板3的后端连接并密封,左墙板2、后墙板、右墙板3、前墙板4首尾相连围成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下端座落在底板1上并与底板1密封,顶棚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上端。这样,左墙板2、右墙板3、前墙板4、后墙板围成一个四周封闭、上端敞口的组装敞口罐,固相废弃物从敞口进入该组装敞口罐的内部并堆放在底板1上,由于四周封闭,所以固相废弃物不会洒落到组装敞口罐的外部,同时在筒体的上端安装一个顶棚,下雨天,固相废弃物不容易被雨水淋湿。
如附图1、2、3、4、5所示,上述底板1包括左边板5、右边板和不少于两个的增容板6,左边板5的右侧与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6的左侧搭接,相邻两个增容板6之间搭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6的右侧与右边板的左侧搭接。增容板6的数量根据场地和容量需要确定,一般为1至100个增容板6。在作业时,可根据容量需求携带或运输相应数量的增容板6,避免过多增容板6的搬运,减少运费,降低生产成本,操作更加灵活。
如附图1、2、3、4、5所示,上述左边板5的右侧设有台阶槽7,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6的左侧设有与台阶槽7相配合的台阶压板8,台阶压板8与台阶槽7搭接形成平整平面,相邻两个增容板6之间通过台阶槽7与台阶压板8的配合连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6与右边板之间通过台阶槽7与台阶压板8的配合连接。采用台阶槽7和台阶压板8的配合拼接组成底板1,加工难度低,组装方便,同时台阶槽7和台阶压板8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处缝隙具有折弯且缝隙小,固相废弃物不易从连接处渗漏到地面上,作业更安全、环保。
如附图1、2、3、4、5所示,上述左边板5的左侧设有横梁9,横梁9上设有插孔10,增容板6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孔10,右边板的右侧设有横梁9,横梁9上设有插孔10。左边板5上的插孔10用于安装左侧梁13,右边板上的插孔10用于安装右侧梁。
如附图1、2、3、4、5所示,上述左边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11,右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11,增容板6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11。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可通过起重机钩住吊环11进行吊运,省力、快捷,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的劳动强度。
如附图1、2、3、4、5、6、7、8、9、10、11所示,上述左墙板2包括左侧板12和左侧梁13,左侧梁13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14,左侧板12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14内,左侧板1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左侧梁13上;左侧梁13的下端设有插头15,左侧梁13通过插头15与左边板5上的插孔10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左边板5上;右墙板3包括右侧板和右侧梁,右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14,右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14内,右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梁上,右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15,右侧梁通过插头15与右边板上的插孔10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右边板上;前墙板4包括前侧板17和前侧梁18,前侧梁18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14,前侧板17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14内,前侧板17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前侧梁18上,前侧梁18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15,前侧梁18通过插头15与左边板5上的插孔10、增容板6上的插孔10或右边板上的插孔10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后墙板包括后侧板和后侧梁,后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14,后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14内,后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后侧梁上,后侧梁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15,后侧梁通过插头15与左边板5上的插孔10、增容板6上的插孔10或右边板上的插孔10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
如附图1、6、9所示,上述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钉孔16。本实施例巧妙地使用工字梁作为左侧梁13、右侧梁、前侧梁18和后侧梁,工字梁的两侧自然地形成两个插槽14,左侧梁13的插槽14里可以插接左侧板12,左侧板12和左侧梁13上设有对应地螺钉孔16,左侧板12和左侧梁13通过螺钉和螺钉孔16的配合紧固连接,左侧梁13的下端通过插头15插在左边板5上的插孔10里;右侧梁的插槽14里可以插接右侧板,右侧板和右侧梁上设有对应地螺钉孔16,右侧板和右侧梁通过螺钉和螺钉孔16的配合紧固连接,右侧梁的下端通过插头15插在右边板上的插孔10里;前侧梁18的插槽14里可以插接前侧板17,前侧板17和前侧梁18上设有对应地螺钉孔16,前侧板17和前侧梁18通过螺钉和螺钉孔16的配合紧固连接,前侧梁18的下端插在底板1前端的插孔10里;后侧梁的插槽14里可以插接后侧板,后侧板和后侧梁上设有对应地螺钉孔16,后侧板和后侧梁通过螺钉和螺钉孔16的配合紧固连接,后侧梁的下端通过插头15插在底板1后端的插孔10里。工字梁为标准件,容易获得,造价低,采用工字梁和板插接的方法,组装和拆卸方便,拆卸后零部件尺寸小,便于运输。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组装时,根据需要的容量取用对应数量的增容板6,将左边板5、增容板6、右边板搭接形成平整的底板1;将左侧梁13、右侧梁、前侧梁18插接在底板1上,在左侧梁13的插槽14里插接左侧板12,并将左侧板12和左侧梁13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形成左墙体;在右侧梁的插槽14里插接右侧板,并将右侧板和右侧梁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形成右墙体;在前侧梁18的插槽14里插接前侧板17,并将前侧板17和前侧梁18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形成前墙体;后侧梁和后侧板不安装,形成一个开口,装载机和车辆可通过开口直接进入该组装敞口罐内作业。
搬家拆卸时,先卸掉螺钉孔16中的螺钉,从上部将左侧板12从左侧梁13中抽出,将右侧板从右侧梁中抽出,将前侧板17从前侧梁18中抽出;然后,将左侧梁13、右侧梁、前侧梁18从插孔10中抽出,通过底板1两端的吊环11将左边板5、右边板、增容板6分别吊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紧凑,拆卸和组装方便,可以增设顶棚,防止雨水淋湿;容量根据需求可以增加,避免过多增容板6的搬运,减少运费;装载机和车辆可以直接进入该组装敞口罐内作业,降低了废弃物洒落的风险。

Claims (10)

1.一种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左墙板、右墙板、前墙板,左墙板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左侧边缘,右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右侧边缘,前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前侧边缘,左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右墙板的前端与前墙板的右端连接并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组装敞口罐还包括后墙板和顶棚,后墙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后侧边缘,左墙板的后端与后墙板的左端连接并密封,后墙板的右端与右墙板的后端连接并密封,左墙板、后墙板、右墙板、前墙板首尾相连围成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的下端座落在底板上并与底板密封,顶棚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底板包括左边板、右边板和不少于两个的增容板,左边板的右侧与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的左侧搭接,相邻两个增容板之间搭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的右侧与右边板的左侧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左边板的右侧设有台阶槽,位于最左侧的增容板的左侧设有与台阶槽相配合的台阶压板,台阶压板与台阶槽搭接形成平整平面,相邻两个增容板之间通过台阶槽与台阶压板的配合连接,位于最右侧的增容板与右边板之间通过台阶槽与台阶压板的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左边板的左侧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插孔,增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孔,右边板的右侧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左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右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增容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左墙板包括左侧板和左侧梁,左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左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左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左侧梁上;左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左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左边板上;
右墙板包括右侧板和右侧梁,右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右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右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梁上,右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右侧梁通过插头与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右边板上;
前墙板包括前侧板和前侧梁,前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前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前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前侧梁上,前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前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后墙板包括后侧板和后侧梁,后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后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后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后侧梁上,后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后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左墙板包括左侧板和左侧梁,左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左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左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左侧梁上;左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左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左边板上;
右墙板包括右侧板和右侧梁,右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右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右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右侧梁上,右侧梁的下端设有插头,右侧梁通过插头与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右边板上;
前墙板包括前侧板和前侧梁,前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前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前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前侧梁上,前侧梁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前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后墙板包括后侧板和后侧梁,后侧梁为工字梁,工字梁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插槽,后侧板插接在工字梁形成的插槽内,后侧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后侧梁上,后侧梁的下端设有并排布置的两个插头,后侧梁通过插头与左边板上的插孔、增容板上的插孔或右边板上的插孔配合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钉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敞口罐,其特征在于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钉孔。
CN201520552794.2U 2015-07-28 2015-07-28 组装敞口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2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2794.2U CN204872282U (zh) 2015-07-28 2015-07-28 组装敞口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2794.2U CN204872282U (zh) 2015-07-28 2015-07-28 组装敞口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2282U true CN204872282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279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2282U (zh) 2015-07-28 2015-07-28 组装敞口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228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902A (zh) * 2016-06-19 2016-10-12 南京力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后车厢的侧门板
CN110077734A (zh) * 2019-04-15 2019-08-02 汤树林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折叠罐
CN110077734B (zh) * 2019-04-15 2024-05-24 汤志翔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折叠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4902A (zh) * 2016-06-19 2016-10-12 南京力源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后车厢的侧门板
CN110077734A (zh) * 2019-04-15 2019-08-02 汤树林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折叠罐
CN110077734B (zh) * 2019-04-15 2024-05-24 汤志翔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折叠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2282U (zh) 组装敞口罐
CN203096721U (zh) 新型围堰锁口钢板桩
CN201049820Y (zh) 组合式沥青储罐
CN209282666U (zh) 一种客运车站站台安全电压供电设备
CN214834791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墙板用过渡盒
CN203374972U (zh) 泵房专用防水桥架连接器
CN203617963U (zh) 易安装和拼接的光伏组件结构及光伏组件
KR101511952B1 (ko) 모듈 확장 및 교체가 용이한 매립형 콘센트 유닛
CN207749655U (zh) 一种卫生间沉箱水泥板架空防水结构
CN205669472U (zh) 一种高建筑用消防泵
CN104652612A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埋管结构
CN219033584U (zh) 地下室防水结构
CN211080304U (zh) 一种地下管廊
CN204156470U (zh) 一种电力线铺设可拆分式走线装置
CN206615091U (zh) 互联网版智能直流防潮充电桩
CN204662667U (zh) 基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埋管结构
CN21383752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wpc地板
CN215300121U (zh) 一种新型展览用电接驳结构
CN216015539U (zh) 一种家用储能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09555807U (zh) 一种分离式防撞警示桶
CN204257896U (zh) 一种翻插式展位插座箱
CN211198518U (zh) 一种建筑暖通施工用管道连接装置
CN202650826U (zh) 用于变压器套管和电流互感器的安装装置
KR20190043704A (ko) 변압기 및 개폐기 기초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 방법
CN205070541U (zh) 一种电动叉车充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