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0546U -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0546U
CN204870546U CN201520623056.2U CN201520623056U CN204870546U CN 204870546 U CN204870546 U CN 204870546U CN 201520623056 U CN201520623056 U CN 201520623056U CN 204870546 U CN204870546 U CN 204870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oil gas
installing spa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30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GO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GO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GO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GO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30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0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0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0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锁盖装置具有固设在油箱的加油嘴处的一座体,以及枢设在座体上的一油盖,油盖内设置一凹室,于凹室内设置一安装空间,油盖进一步设置与凹室连通的一通气孔,安装空间内设一阀装置,通气孔中设置一油气过滤器,阀装置依据油箱内的压力调整允许空气进入油箱内或者允许油箱内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排出油箱外,以平衡油箱相对于外界的压力,油气过滤器则过滤通过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内的油气,造成排出油箱外的气体不含油气。

Description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尤指一种安装在诸如汽、机车的油箱的加油嘴上用来封闭加油嘴,使油箱内的燃油不会外泄的锁盖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诸如汽车或机车等车辆都会配置用来储存汽油或柴油的油箱,而油箱会设置一加油嘴,汽油或柴油可由加油嘴加入油箱内,此外油箱的加油嘴处也会设置一锁盖装置,锁盖装置包括固设在加油嘴周围的一座体,以及与座体可拆卸地结合的一油盖,油盖系用来可密封加油嘴,使油箱内的燃油或油箱外物质不会轻易地进出油箱。
油箱内部的压力系会随着车辆所在的环境或引擎作动而有所改变;详细地说,例如车辆在停止的状态下受到烈日曝晒而升温,油箱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导致内压力加大。又或者当车辆在行驶时,油箱会因为内部燃油减少而产生负压力,负压力会导致油箱内部产生吸力,因此燃油较不易流向引擎,而使得引擎的供油不顺畅。为此,一般油盖上都会设置有小孔,使得油箱内得以与油箱外界连通,以维持油箱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平衡,使得油箱能顺利的供油给引擎。
这种留有小孔的油盖在正常状态下,油箱内的油气会不断地小孔处流失,而且当车辆翻倒时,燃油就很容易从油盖的小孔流出,导致有起火燃烧的风险。
此外,油箱内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有可能经由这小孔散逸的外界,对于环保以及人体健康有不好的影响,另外油盖外界的水气或水分也可能经由这个小孔进入油箱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以解决此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座体内侧形成一空间,座体固设在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处,一油盖,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的空间内,油盖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油盖包括由上表面朝下表面延伸但与下表面隔开的一凹室,凹室具有一底面,底面形成一安装空间,油盖还包括由下表面延伸至安装空间的一通道,一通气孔由底面且延伸至凹室且位于安装空间外侧,一槽孔形成在下表面,且槽孔由油盖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一密封垫,结合在油盖外且靠近下表面处,一阀装置,安装在油盖的安装空间内,阀装置包括一第一阀以及一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二阀包括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第二阀包括由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一穿孔,阀装置进一步包括覆盖安装空间的一锁盖,锁盖包括与安装空间连通的一通气孔,第二阀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一油气过滤器,结合于油盖的通气孔,当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第一阀的第一侧面系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的第二端面,而将穿孔封闭,且第二阀位于第一位置,造成第二端面抵靠安装空间的内表面,将安装空间密封,在油箱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一阀脱离第二阀的第二端面开放穿孔,外部空气通过油气过滤器、通气孔、穿孔及安装空间经由通道进入油箱内,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二阀位移至第二位置,使第二端面脱离安装空间的内表面,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进入安装空间,再通过通气孔进入油气过滤器,油气过滤器系过滤混合气体内的油气,再将其释放至外界。
其中阀装置包括一第一阀以及一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二阀包括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第二阀包括由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一穿孔,阀装置进一步包括覆盖安装空间的一锁盖,锁盖包括与安装空间连通的一通气孔,第二阀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当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第一阀的第一侧面系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的第二端面,而将穿孔封闭,且第二阀位于第一位置,造成第二端面抵靠安装空间的内表面,将安装空间密封,在油箱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一阀脱离第二阀的第二端面开放穿孔,外部空气通过油气过滤器、通气孔、穿孔及安装空间经由通道进入油箱内,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二阀位移至第二位置,使第二端面脱离安装空间的内表面,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进入安装空间,再通过通气孔进入油气过滤器,油气过滤器系过滤混合气体内的油气,再将其释放至外界。
其中油气过滤器结合在油盖的通气孔。
其中油气过滤器结合在油盖的凹室内且覆盖于通气孔上方。
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包括:一座体,座体内侧形成一空间,座体与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对齐,一油盖,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的空间内,油盖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油盖包括由上表面朝下表面延伸但与下表面隔开的一凹室,凹室具有一底面,底面形成一安装空间,油盖还包括由下表面延伸至安装空间的一通道,一通气孔由底面且延伸至凹室且位于安装空间外侧,一槽孔形成在下表面,且槽孔由油盖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一密封垫,结合在油盖外且靠近下表面处,一阀装置,安装在油盖的安装空间内,一油气过滤器与结合于油盖的通道结合,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过滤混和气体内的油气之后,进一步推开阀装置进入安装空间,再通过通气孔进入油盖的凹室内,最后由通气孔排出。
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包括:一座体,座体具内侧形成一空间,座体固设在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处,一油盖,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的空间内,油盖包括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油盖包括由上表面朝下表面延伸但与下表面隔开的一凹室,凹室具有一底面,底面形成一安装空间,油盖还包括由下表面延伸至安装空间的一通道,一通气孔由底面且延伸至凹室且位于安装空间外侧,一槽孔形成在下表面,且槽孔由油盖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一密封垫,结合在油盖外且靠近下表面处,一阀装置,安装在油盖的安装空间内,阀装置包括一第一阀以及一第二阀,第一阀包括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第二阀包括一第一端面与一第二端面,第二阀包括由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一穿孔,阀装置进一步包括覆盖安装空间的一锁盖,锁盖包括与安装空间连通的一通气孔,第二阀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一油气过滤器,安装于锁盖的通气孔或第二阀的穿孔的其中任意至少一处,当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第一阀的第一侧面系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的第二端面,而将穿孔封闭,且第二阀位于第一位置,造成第二端面抵靠安装空间的内表面,将安装空间密封,在油箱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一阀脱离第二阀的第二端面开放穿孔,外部空气通过油气过滤器、通气孔、穿孔及安装空间经由通道进入油箱内,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二阀位移至第二位置,使第二端面脱离安装空间的内表面,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通过油气过滤器过滤油气后进入油盖的凹室内,再通过通气孔释放至外界。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油箱压力的变化,当油箱内为负压力时,产生的吸力能够使第一阀位移,进而使油盖外部的空气进入油箱内平衡压力,当油箱内部为正压力时,产生的推力能够同时推动第一与第二阀,使油箱内部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过滤油气的后才散逸至油盖外部,除了能平衡油箱内部相对于外界的压力之外,能够防止油箱内的油气逸散的外界,对于环保以及人体健康有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锁盖装置的立体分解外观图。
图2为图1的油盖的局部分解外观图。
图3为图1的油盖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沿图3的4-4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4A为沿图3的4A-4A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4B为沿图3的4B-4B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5为在图4状态下油箱内产生负压力时,第一阀位移后的状态图。
图6为沿图5的6-6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为在图4状态下油箱内产生正压力时,第一及第二阀位移后的第一种状态图。
图7A为在图4状态下油箱内产生正压力时,第一及第二阀位移后的第二种状态图。
图8为显示作动件转动后,锁块被顶开使油盖可枢转打开的状态图。
图9为假设车辆倾倒时锁盖装置翻转后塞件堵住通孔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锁盖装置的立体分解外观图。
图11为图10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锁盖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锁盖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锁盖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锁盖装置;12阀装置;20座体;22周围壁;24空间;26枢部;28枢槽;30第一开口;32架设部;34上表面;36下表面;38活动空间;40第二开口;41卡合部;42卡合块;44顶块;46凸部;48导槽;50盖板;52长槽;54作动件;56第一端;58第二端;60拨杆;62枢孔;64螺栓;66外罩体;68开口;70环壁;72卡合孔;74油盖;76第一部分;78上表面;79端面;81通气孔;82周围壁;83延伸壁;84第二部分;86下表面;88凹室;89槽室;90第一环壁;91表面;92安装空间;93底面;94第一槽;96第二槽;98第三槽;111第四槽;113第一阶面114第二阶面;115底面;117槽道;131第二环壁;133活动槽;135缺口;137定位柱;139通道;140槽孔;141通孔;143阻塞段;145塞件;151枢接臂;153连接端;155枢接端;156枢孔;157密封垫;159套接部;160槽孔;171凸缘;173密封面;175弹簧;177垫片;191定位孔;193锁孔;195螺丝;197第一弹簧199垫片;211结合孔;212环墙;213第一阀;215第一侧面217第二侧面219凸柱;231第二阀;233第一端面235第二端面;237结合柱;239穿孔;251垫片;253结合孔;254环墙;255第二弹簧;257密封环;259锁盖;271上端面;273下端面;275环墙;276末端面;277容室;278通气孔;279饰盖;280凹槽;291周围壁;293下表面;297锁块;298枢轴;299内端;311外端;313容槽;315凸部;317弹性元件;319加油嘴;331油箱通道;333密封垫片;335第一部分;337第二部分;351油气过滤器。
以下所有图式是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图式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元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敎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不同图式中是以相同标号来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另外请了解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前”、“后”、“内”、“外”、“端”、“部”、“段”、“水平”、“垂直”、“向内”、“向外”、“宽度”、“长度”、“区”、“周围”、“侧”、“径向”、“轴向”等等及类似用语系仅便于看图者参考图中构造以及仅用于帮助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已。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图1~图9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锁盖装置10系安装于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319处,锁盖装置10包括一座体20,座体20具有一管形的周围壁22,在周围壁22内侧界定出一空间24,周围壁22的外侧形成一截面为U形的枢部26,枢部26包括一枢槽28,且周围壁22与枢槽28对齐的位置形成连接空间24与枢槽28的一第一开口30,周围壁22外侧另设置一架设部32,架设部32系沿周围壁22的径向与枢部26隔开,架设部32具有一上表面34与一下表面36,一活动空间38系形成在下表面36上且与上表面34隔开,周围壁22上与活动空间38对齐的位置设置连接空间24与活动空间38的一第二开口40,第二开口40的一侧壁形成一卡合部41,此外周围壁22外侧且位于枢部26与架设部32之间设置二卡合块42,架设部32系用来与提供一钢索的一端结合(如图6假想线所示),钢索的另一端则与车辆(例如机车)的主开关锁结合,造成操作主开关锁能拉动钢索。
锁盖装置10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活动空间38内的一顶块44,顶块44具有一凸部46,顶块44还包括一弧形的导槽48,顶块44的凸部46系朝向第二开口40,且顶块44沿活动空间38在内缩位置(如第4至7图所示)与伸出位置(如图8所示)之间位移,当顶块44位于内缩位置时,凸部46位于活动空间38内,当顶块44位于伸出位置时,凸部46系伸入空间24内。
锁盖装置10还包括结合在架设部32下表面36的一L形盖板50,盖板50具有一长槽52,盖板50系用来盖合活动空间38,使顶块44不会脱离活动空间38。
锁盖装置10也包括枢设在盖板50上的一作动件54,作动件54包括一第一端56与一第二端58,以及形成在第一及第二端56、58之间的一枢孔62,作动件54的第一端56具有一拨杆60,作动件54以一螺栓64穿过枢孔62并锁入架设部32内,使作动件54可枢转地结合在盖板50外侧(如图4所示).且拨杆60通过长槽52伸入导槽48内,长槽52系提供拨杆60活动的空间,作动件54的第二端58系提供钢索的末端结合,因此当操作主开关锁时,系驱动钢索拉动作动件54,使得拨杆60推动顶块44在伸出位置与内缩位置之间位移。
锁盖装置10还包括一外罩体66,外罩体66之中央界定出一开口68,且外罩体66的下方形成一环壁70,环壁70上设置有二卡合孔72,外罩体66套设在座体20的周围壁22的上端,周围壁22贴靠在环壁70的内侧,且各卡合孔72与一卡合块42嵌合,造成外罩体66的开口68与空间24对齐。
依据图1~图9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锁盖装置10包括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20的空间24内的一油盖74,油盖74包括一第一部分76以及较第一部分76小的一第二部分84,油盖74还包括位于在第一部分76末端的一上表面78,位于在第二部分84末端的一下表面86,以及位于第一部分76与第二部分84交界处的一端面79,第一部分76包括连接上表面78与端面79的一周围壁82,且周围壁82由上表面78朝端面79逐渐缩小,第一部分76也包括由上表面78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端面79隔开的一凹室88,凹室88中包括形成在底面93上且延伸至端面79的一通气孔81,造成通气孔81连通凹室88以及油盖74外界,且端面79对应通气孔81的位置处朝下表面86延伸一管形的延伸壁83,通气孔81位于延伸壁83之中,凹室88内且位于底面93上朝上表面91延伸形成一第一环壁90与一第二环壁131,且第二环壁131的末端与上表面91切齐,第一环壁90具有的一表面91位于上表面78与底面93之间,第一环壁90区隔出位于凹室88内的一安装空间92,第二环壁131区隔出位于凹室88内的与安装空间92隔开的一活动槽133,安装空间92包括由表面91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第一槽94,由第一槽94底面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第二槽96,由第二槽96底面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第三槽98,以及由第三槽98底面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第四槽111,第四槽111具有位在下表面86与表面91之间的一底面115,安装空间92还包括形成在第三槽98与第四槽111交界处的一第一阶面113,以及形成在第二槽96与第三槽98的交界处的一第二阶面114,第四槽111包括形成在内环壁上且在第一阶面113与底面115之间延伸的四个槽道117,此外周围壁82与活动槽133对齐的位置处形成一缺口135,油盖74还包括由下表面86延伸至第四槽111的一通道139,以及由第二部分84周围面延伸至通道139的一槽孔140,通道139包括形成在第四槽111的底面115且内径较小的一通孔141,通道139还包括靠近靠近通孔141且成锥孔状的一阻塞段143,油盖74的下表面86凸出地形成一定位柱137,油盖74还包括形成在下表面86的四个槽室89,一枢接臂151具有的一连接端153结合在周围壁82上,枢接臂151具有与连接端153隔开的一枢接端155,枢接端155具有一枢孔156。通道139内且位于通孔141的外可移动地设置一球形的塞件145。
油盖74容置在空间24内,枢接臂151的枢接端155由第一开口30穿入枢槽28内,油盖74以一枢轴298穿过枢部26及枢孔156(如图5所示),使得油盖74可以相对座体20枢转。
锁盖装置10进一步包括结合在通气孔81上的一油气过滤器351,油气过滤器351内部设置诸如活性碳所构成的滤材,用来过滤通过油气过滤器351的油气。
锁盖装置10还包括可滑动地安装在活动槽133内的一锁块297与一弹性元件317,锁块297包括一内端299与一外端311,以及形成在外端311上的一凸部315,锁块297的内端299形成一容槽313。锁块297的凸部315系朝向缺口135,且锁块297可在活动槽133内使凸部315外伸至周围壁82外侧的卡合位置(图4至图7所示)与内缩入周围壁82内的脱离位置(图8所示)之间位移,弹性元件317设置在活动槽133与锁块297的容槽313的端壁之间,弹性元件317系将锁块297弹性定位在卡合位置上。
锁盖装置10也包括结合在油盖74外的一密封垫157与四个弹簧175,密封垫157具有一圆筒形的套接部159,以及形成在套接部159外侧的一凸缘171,套接部159的一端面形成提供第二部分84的下表面86穿过的一槽孔160,凸缘171包括一密封面173。油盖74的第二部分84且靠近下表面86的区段套设在密封垫157的套接部159内,且通道139位于槽孔160内,各弹簧175系安装在槽室89内,且各弹簧175的一端偏压密封垫171。
密封垫157的下方设置金属制的一垫片177,垫片177具有一定位孔191以及一锁孔193。垫片177通过一螺丝195穿过锁孔193与槽孔160而锁入油盖74的第二部分84内,且油盖74的定位柱137与定位孔191嵌合,造成垫片177无法转动,如此密封垫157位于垫片177与弹簧175之间,使得密封垫157能沿第二部分84压缩各弹簧175朝远离垫片177的方向位移,在油盖74盖合于加油嘴319时产生缓冲的效果,而当油盖74未盖合时,各弹簧175系偏压密封垫157抵靠在垫片177上。
油盖74的安装空间92内设置一阀装置12,阀装置12包括橡胶制的一第一阀213、橡胶制的一第二阀231、一第一弹簧197、一第二弹簧255以及金属制的二垫片199、251,其中第一阀213包括一第一侧面215以及朝向第一阶面113的一第二侧面217,第一阀213还包括形成在第二侧面217上的一凸柱219,第一阀213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三槽98内。垫片199与第一阀213结合,垫片199具有一结合孔211,以及垫片199的周缘形成一环墙212,凸柱219与垫片199的结合孔211嵌合,使垫片199位于第一阀213的第二侧面217上,垫片199的环墙212的外径略小于第三槽98的内径,且环墙212系用来使第一阀213保持在与第三槽98的中心轴对齐的位置。第一弹簧197系安装在第四槽111内且两端分别抵靠底面115与垫片199表面,金属制的垫片199具有较佳的刚性,因此第一弹簧197通过偏压垫片199推动第一阀213,能够防止第一阀213因为被第一弹簧197偏压而变形,使得第一阀213具有较佳的密合效果。
第二阀231包括一第一端面233以及朝向第二阶面114的一第二端面235,第二阀231还包括在第一及第二端面233、235之间延伸一穿孔239,第二阀231还包括形成在第一端面233的一结合柱237,第二阀231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二槽96内,第二阀231可顺着第二槽9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当第二阀231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3所示),第二端面235系密合地贴靠在第二阶面114上,当第二阀231位于第二位置时(如图7所示),第二端面235与第二阶面114隔开。垫片251与第二阀231结合,垫片251之中央具有一结合孔253,且垫片251的周缘形成一环墙254,第二阀231的结合柱237系嵌合在结合孔253中,使垫片251位于第一端面233上,垫片251的环墙254的外径略小于第二槽96的内径,且环墙254系用来使第二阀231保持在与第二槽96的中心轴对齐的位置。
依据图1~图9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锁盖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一锁盖259,锁盖259具有一上端面271与一下端面273,以及由下端面273延伸的一环墙275(如图4所示),环墙275具有一末端面276,末端面276上形成四个凹槽280,环墙275内侧区隔出与凹槽280连通的一容室277,锁盖259还包括由上端面271延伸至容室277的一通气孔278。锁盖259系结合在第一环壁90的表面91上,且锁盖259的下端面273与第一槽94之间设置一密封环257,且密封环257位于环墙275外侧,使锁盖259的下端面273与第一槽94密合,如此第一槽94只能通过通气孔278与锁盖259外部连通,此外环墙275系延伸入第二槽96内。
第二弹簧255系安装在锁盖259的容室277内,且第二弹簧255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197,第二弹簧25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下端面273与垫片251的表面,第二弹簧255通过金属制的垫片251抵压第二阀231,因为垫片251的刚性较佳,可以防止第二阀231被第二弹簧255抵压而变形,如此第二阀231对于第二阶面114能够具有较佳的密合效果。此外第二弹簧255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弹簧197,如此第一阀213可以被第一弹簧197支撑使得第一侧面215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如图4所示),且第二弹簧255能将第二阀231弹性地保持在第一位置上。
依据图1~图9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锁盖装置10还包括与油盖74结合的一饰盖279以及一密封垫片333,其中饰盖279具有一周围壁291,周围壁291具有一下表面293,而密封垫片333包括与上表面78的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一部分335,以及与第二环壁131截面形状相同的第二部分337。密封垫片333的第一部分335抵靠在油盖74的上表面78,第二部分337抵靠在第二环壁131与上表面78切齐的端面,饰盖279位于密封垫面333上方,且锁固在油盖74上,造成饰盖279的下表面293夹固密封片333的第一及第二部分335、337,如此饰盖279配合第一部分335系防止油、水、空气或其它物质由饰盖279与油盖74之间的缝隙进、出凹室88,第二部分337配合饰盖279将凹室88与活动槽133密封地隔开,造成油、水、空气或其它物质无法由缺口155经过活动槽133进出凹室88,如此凹室88就只能通过通气孔81与油盖74外部连通。
参阅图3、图4所示,为了方便说明,系假设油盖74盖合在加油嘴319上,此时密封垫157的密封面173密合在加油嘴319的端面,塞件145受重力影响而位于通道139靠近槽孔140的一端并贴靠在垫片177表面,造成通道139与安装空间92通过通孔141连通,且密封垫157被加油嘴319而朝远离垫片177的方向位移一小段距离(约2mm),造成由盖74的槽孔140开放(如图4A所示),使得加油嘴319内的油箱通道331通过槽孔140及通道139与第四槽111连通,且当油盖74盖合时,锁块297的凸部315系伸入第二开口40内与卡合部41卡合,顶块44位于内缩位置且凸部46贴靠在锁块297的凸部315端面,造成油盖74保持在盖合状态。图4系显示当油箱内部的压力与油箱外部压力平衡或差异很小时,第一及第二阀213、231只分别受到第一或第二弹簧197、255偏压,且因为第二弹簧255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197,造成第二阀231保持在第一位置,因此第二阀231将第三槽98封闭,且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如此第二阀231的穿孔239被第一阀213封闭,在这样的状态下,油箱内的燃油或油气顶多只能流通至第三槽98,而油箱外界的物质(如空气)则顶多也只能流通至第二槽96,也就是说,第一及第二阀213、231密封地阻隔在第二槽96与第三槽98之间,如此当车辆翻覆或倾倒时,油箱内的燃油就不易经由油盖74渗漏,而且油箱内的油气也不易通过油盖74外泄。
当油箱内的燃油因为车辆的引擎作动而减少时,油箱内会因为油盖74处于密闭的状态,造成油箱内部形成负压力状态,如此油箱内部会产生吸力,当油箱内部的负压力达到10kpa~15kpa时,油箱内部对第一阀213产生的吸力将足以克服第一弹簧197的弹力,如此第一阀213被油箱产生的吸力吸引而朝靠近第一阶面113位移,直至垫片199的环墙212抵靠在第一阶面113为止(如图5所示),此时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将与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隔开,造成第二阀231的穿孔239导通,此外由于垫片199小于第三槽98,因此垫片199无法完全覆盖第一阶面113(如图6所示),因此第三槽98与第四槽111之间系通过四个槽道117相互连通,在这样的状态下,油盖74外部的空气系经由通气孔81进入凹室88内,空气进一步通过通气孔278、穿孔239进入第三槽98内,第三槽98中的空气经过四个槽道117通过第四槽111后凭借通道139进入油箱通道331内,而能将油盖74外部的空气导入油箱内,造成油箱内因为进入空气而平衡内部压力降低负压力值,使得油箱能顺畅地供应燃油给引擎。当负压力值降低至不足以对抗第一弹簧197的弹力时,第一阀213则会再次被第一弹簧197偏压推动使第一侧面215密合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
当车辆在未发动的状态下,油箱会因为诸如在太阳下曝晒而产生高温,使得油箱内部的油气增多,如此油箱内部的压力将会增加,当油箱内部的正压力大于20kpa时,如此油箱内部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通道139克服第二弹簧255的弹力而推动第一及第二阀213、231位移,且第一及第二阀213、231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状态,参阅图7所示为第一及第二阀213被油箱内部的压力推动后的第一种状态,当第二阀231由第一位置往第二位置位移时,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紧密地抵靠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将穿孔239封闭,且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与第二阶面114隔开,垫片251抵靠在锁盖259的末端面276上(如图7所示),虽然垫片251抵靠在锁盖259的末端面276,但由于末端面276设置四个凹槽280,因此容室277仍然保持与第二槽96连通,当第二阀231位于第二位置之后,油箱内部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139进入安装空间92的第三与第四槽98、111,再通过凹槽280及通气孔278进入凹室88内,最后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351,油气过滤器351将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过滤,造成排出油箱外气体没有油气,而且压力得以释放至外界以平衡油箱内外的压力,造成油箱内部的正压力值下降。
参阅图7A所示为第一及第二阀213被油箱内部的压力推动后的第二种状态,虽然第二阀231被油箱内部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的压力推动至第二位置,但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并未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侧面235,因而第二阀231的穿孔239并未受第一阀213封闭,油箱内部的压力经由通道139进入第三与第四槽98、111,再通过第二阀235地穿孔239及通气孔278进入凹室88内,最后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351,油气过滤器351将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过滤,造成排出油箱外气体没有油气,而且压力得以释放至外界以平衡油箱内外的压力,造成油箱内部的正压力值下降。
当要对油箱添加燃料时,系操作主开关锁使作动件54被钢索拉动旋转,如此作动件54的拨杆60将连动顶块44由内缩位置(如图6所示)位移至伸出位置(如图8所示),当顶块44位于伸出位置时,锁块297被顶块44的凸部46推动而位移与卡合部41脱离(如图8所示),使得油盖74被释放,进一步使油盖74绕枢轴298界定的旋转轴线枢转开放加油嘴319的油箱通道331,就能将燃料添加入油箱内。
另外,当车辆倾倒时而导致锁盖装置10翻转时(如图9所示),塞件145受重力而移动至阻塞段143内,如此油箱内的汽油流入通道139时就会被塞件145阻挡,因而降低汽油通过通孔141进入安装空间92内的速度,进一步使得油箱内的汽油溢出锁盖装置10外的速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利用油箱压力的变化,当油箱内为负压力时,产生的吸力能够使第一阀213位移,进而使油盖74外部的空气进入油箱内平衡压力,当油箱内部为正压力时,产生的推力能够同时推动第一与第二阀213、231,使油箱内部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油气的后才散逸至油盖74外部,除了能平衡油箱内部相对于外界的压力之外,能够防止油箱内的油气逸散的外界,对于环境保护以及人体健康有助益。
此外,通气孔81配合延伸壁83的设计,系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物理现象,造成油盖74外部的空气能够轻易地进入油盖74内,但油盖74外部的水分或杂质等物质不易经过延伸壁83通过通气孔81进入油盖74的凹室88内。
再者,因为油气过滤器351设置在通气孔81上,且要通过油气过滤器351需要一定的压力,因此油盖74外部的水分或水气相当不容易通过油气过滤器351进入油箱内部。
本实用新型除了图1~图9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油气过滤器351安装于通气孔81的技术特征之外,油气过滤器351也能安装于不同位置并且能达到与第一实施例的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相同的效果,如图10~图11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相较于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油气过滤器351(活性碳)设计成符合油盖74的凹室88的片状结构,并且铺设在油盖74的凹室88内将通气孔81盖住,如此当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到达凹室88后,油气过滤器351能够吸收或过滤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的后才经由通气孔81排出外界,达到过滤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油气过滤器351因为铺设在凹室88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过滤或吸更多收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过滤或吸收的效率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如图12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相较于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筒状的油气过滤器351安装在油盖74的通道139内且与通孔141结合,如此从油箱内排出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通道139后,必须通过油气过滤器351才能进入安装空间92的第四槽111中,所以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会先被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或吸收才排出锁盖装置10之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如图13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相较于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筒状的油气过滤器351安装在锁盖259的通气孔278内,如此从油箱内排出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进入安装空间92后,必须通过油气过滤器351才能进入凹室88中,所以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会先被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或吸收才排出锁盖装置10之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如图12的图式所示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相较于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筒状的油气过滤器351安装在第二阀231的穿孔239中,如此从油箱内排出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进入安装空间92后,必须通过油气过滤器351才能进入凹室88中,所以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会先被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或吸收才排出锁盖装置10之外。
本实用新型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的第三至五实施例同样具有优先过滤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油气的后才排放至锁盖装置10外的功能,能减少大气中的油气,对于环境保护以及人体健康有助益。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20),座体(20)内侧形成一空间(24),座体(20)与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319)对齐;
一油盖(74),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20)的空间(24)内,油盖(74)包括一上表面(78)以及一下表面(86),油盖(74)包括由上表面(78)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凹室(88),凹室(88)具有一底面(93),底面(93)形成一安装空间(92),油盖(74)还包括由下表面(86)延伸至安装空间(92)的一通道(139),一通气孔(81)由底面(93)且延伸至凹室(88)且位于安装空间(92)外侧,一槽孔(140)形成在下表面(86),且槽孔(140)由油盖(74)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139);
一密封垫(157),结合在油盖(74)外且靠近下表面(86)处;
一阀装置(12),安装在油盖(74)的安装空间(92)内;
一油气过滤器(351)与结合于油盖(74)结合且覆盖通气孔(81);
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139)推开阀装置(12)且进入安装空间(92),再通过通气孔(278)进入油气过滤器(351),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混合气体内的油气,再将其释放至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阀装置(12)包括一第一阀(213)以及一第二阀(231),第一阀(213)包括一第一侧面(215)与一第二侧面(217),第二阀(231)包括一第一端面(233)与一第二端面(235),第二阀(231)包括由第一端面(233)延伸至第二端面(235)的一穿孔(239),阀装置(12)进一步包括覆盖安装空间(92)的一锁盖(259),锁盖(259)包括与安装空间(92)连通的一通气孔(278),第二阀(231)能够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当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而将穿孔(239)封闭,且第二阀(231)位于第一位置,造成第二端面(235)抵靠安装空间(92)的内表面,将安装空间(92)密封,
在油箱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一阀(213)脱离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开放穿孔(239),外部空气通过油气过滤器(351)、通气孔(278)、穿孔(239)及安装空间(92)经由通道(139)进入油箱内,
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二阀(231)位移至第二位置,使第二端面(235)脱离安装空间(92)的内表面,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139)进入安装空间(92),再通过通气孔(278)进入油气过滤器(351),油气过滤器(351)系过滤混合气体内的油气,再将其释放至外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气过滤器(351)结合在油盖(74)的通气孔(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油气过滤器(351)结合在油盖(74)的凹室(88)内且覆盖于通气孔(81)上方。
5.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20),座体(20)内侧形成一空间(24),座体(20)与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319)对齐;
一油盖(74),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20)的空间(24)内,油盖(74)包括一上表面(78)以及一下表面(86),油盖(74)包括由上表面(78)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凹室(88),凹室(88)具有一底面(93),底面(93)形成一安装空间(92),油盖(74)还包括由下表面(86)延伸至安装空间(92)的一通道(139),一通气孔(81)由底面(93)且延伸至凹室(88)且位于安装空间(92)外侧,一槽孔(140)形成在下表面(86),且槽孔(140)由油盖(74)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139);
一密封垫(157),结合在油盖(74)外且靠近下表面(86)处;
一阀装置(12),安装在油盖(74)的安装空间(92)内;
一油气过滤器(351)与结合于油盖(74)的通道(139)结合;
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混和气体内的油气之后,进一步推开阀装置(12)进入安装空间(92),再通过通气孔(278)进入油盖(74)的凹室(88)内,最后由通气孔(81)排出。
6.一种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20),座体(20)具内侧形成一空间(24),座体(20)固设在一油箱具有的一加油嘴(319)处;
一油盖(74),可拆卸地卡合在座体(20)的空间(24)内,油盖(74)包括一上表面(78)以及一下表面(86),油盖(74)包括由上表面(78)朝下表面(86)延伸但与下表面(86)隔开的一凹室(88),凹室(88)具有一底面(93),底面(93)形成一安装空间(92),油盖(74)还包括由下表面(86)延伸至安装空间(92)的一通道(139),一通气孔(81)由底面(93)且延伸至凹室(88)且位于安装空间(92)外侧,一槽孔(140)形成在下表面(86),且槽孔(140)由油盖(74)的外周面延伸至通道(139);
一密封垫(157),结合在油盖(74)外且靠近下表面(86)处;
一阀装置(12),安装在油盖(74)的安装空间(92)内,阀装置(12)包括一第一阀(213)以及一第二阀(231),第一阀(213)包括一第一侧面(215)与一第二侧面(217),第二阀(231)包括一第一端面(233)与一第二端面(235),第二阀(231)包括由第一端面(233)延伸至第二端面(235)的一穿孔(239),阀装置(12)进一步包括覆盖安装空间(92)的一锁盖(259),锁盖(259)包括与安装空间(92)连通的一通气孔(278),第二阀(231)能够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
一油气过滤器(351),安装于锁盖(259)的通气孔(259)或第二阀(231)的穿孔(239)的其中任意至少一处;
当油箱内部压力与外界平衡时,第一阀(213)的第一侧面(215)密合地抵靠在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而将穿孔(239)封闭,且第二阀(231)位于第一位置,造成第二端面(235)抵靠安装空间(92)的内表面,将安装空间(92)密封,
在油箱内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一阀(213)脱离第二阀(231)的第二端面(235)开放穿孔(239),外部空气通过油气过滤器(351)、通气孔(278)、穿孔(239)及安装空间(92)经由通道(139)进入油箱内,
在油箱内部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第二阀(231)位移至第二位置,使第二端面(235)脱离安装空间(92)的内表面,油箱内部的混合有油气的混合气体经由通道(139)通过油气过滤器(351)过滤油气后进入油盖(74)的凹室(88)内,再通过通气孔(81)释放至外界。
CN201520623056.2U 2015-08-19 2015-08-19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Active CN204870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3056.2U CN204870546U (zh) 2015-08-19 2015-08-19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3056.2U CN204870546U (zh) 2015-08-19 2015-08-19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0546U true CN204870546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3056.2U Active CN204870546U (zh) 2015-08-19 2015-08-19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05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96951A (ja) * 2016-04-26 2017-11-02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キャップのロッ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96951A (ja) * 2016-04-26 2017-11-02 朝日電装株式会社 燃料タンクキャップのロッ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7904U (zh) 呼吸器
CN205820089U (zh) 油罐车人孔盖
CN104709364A (zh) 一种汽车防水、防尘充电口结构总成
CN204870546U (zh) 可过滤油气的锁盖装置
CN201651455U (zh) 轮胎防爆气门嘴
CN102705489A (zh) 通气塞及具有该通气塞的车桥
PH12015500382B1 (en) Improved pipeline apparatus
CN103386883B (zh) 燃油箱盖
CN202580176U (zh) 矿用救生舱自动泄压阀
CN203743841U (zh) 气瓶保护罩、气瓶及车辆
CN206809575U (zh) 泡沫产生器及其循环密封结构
CN204647365U (zh) 一种气动紧急多向密封切断阀
CN203488288U (zh) 一种设有隔离筒的防倾倒阀
CN108502026B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锁紧保护装置
CN203413147U (zh) 一种外置式防倾倒阀
TWI551480B (zh) Filterable hydrocarbon lock device to
CN103363136A (zh) 一种外置式防倾倒阀
CN203766498U (zh) 一种压力自动平衡式汽车油箱盖
CN205841892U (zh) 一种通气阀
CN205130921U (zh) 带锁油箱盖
CN201910363U (zh) 一种接密度继电器用自封阀
CN112594427A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油罐阻火压力阀
CN201593601U (zh) 自平衡双向透气塞
CN2065925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油箱的翻转止流通气阀
CN205065720U (zh) 多功能瓦斯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