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4388U -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4388U
CN204854388U CN201520542613.8U CN201520542613U CN204854388U CN 204854388 U CN204854388 U CN 204854388U CN 201520542613 U CN201520542613 U CN 201520542613U CN 204854388 U CN204854388 U CN 204854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steam discharge
cylindrical shell
vapour
distribu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26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LIYUAN ELECTRIC POWE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LIYUAN ELECTRIC POWE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LIYUAN ELECTRIC POWE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LIYUAN ELECTRIC POWER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26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4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4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4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汽收能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收能筒体,在收能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进管和排汽出口,在收能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出口和排汽进管,收能筒体内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冷却水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和上挡板和下挡板,喷水管上的周面上设有若干排喷水孔,喷水管与冷却水进管连接,喷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喷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驱动机构,下挡板上开有进气口,上挡板上开有出气口;在收能筒体内、且在冷却水和排汽交汇的区域设有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由规整汽液网、淋水篦组和孔板波纹填料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排列形成。本实用新型能够回收排汽中蕴含的热能,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热能回收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给水的热力除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火力发电厂的工艺要求,锅炉给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必须除氧,以保证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降低对锅炉造成的腐蚀。现代火力发电厂一般是在除氧器中运用热力除氧法除氧,热力除氧法不仅可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同时还可以除去锅炉给水中溶解的其他气体。
为了达到良好的除氧效果,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锅炉给水必须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提供氧气从锅炉给水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条件;第二,必须及时地把从锅炉给水中分离出来的氧气和其他气体排出除氧器,使除氧器内气体压力减小。
一般情况下,将除氧器的排汽门开大,排出的气体量就会增加,除氧器内的气流速度就会增大,对除氧有利,但同时也使得热量损失增加,常年机房顶蒸汽缭绕(俗称“冒白龙”),对环境造成热污染,使大气层变暖,所以在将氧气排到大气之前,要通过能量回收装置对气体中的热能进行回收,现有的排汽能量回收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热能散失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排汽收能装置,该排汽收能装置能够回收排汽中蕴含的热能,而且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热能回收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汽收能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收能筒体,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进管和排汽出口,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出口和排汽进管,所述的收能筒体内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所述的冷却水喷淋装置包括一端与冷却水进管连接的喷水管和分别设在喷水管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的喷水管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撑在收能筒体上,所述的喷水管上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排喷水孔,所述的同排喷水孔中每相邻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的喷水管通过内置于所述的滚动轴承的内滚动轴承与所述的冷却水进管连接,所述的喷水管的另一端密封,所述的喷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的下挡板上远离冷却水进管处开有用于进气兼冷却水流出的进气口,所述的上挡板上靠近冷却水进管的处开有出气口;在所述收能筒体内、且在冷却水和排汽交汇的区域设有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由规整汽液网、淋水篦组和孔板波纹填料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排列形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汽收能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所述排汽出口处设有排汽消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汽收能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所述冷却水喷淋装置与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之间设有集水分配器,所述的集水分配器为锥体结构,在集水分配器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渗水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汽收能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下方设有排汽分配器,所述排汽分配器与所述排汽进管相连接,所述排气分配器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空间形成凝结水室。
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汽收能装置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在所述收能筒体外包覆有保温材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由于该排汽能量回收装置具有上、下两端均封闭的收能筒体,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进管和排汽出口,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下部相应设有冷却水出口和排汽进口,因此在所述收能筒体内,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排汽自下而上流动,冷却水和排汽在所述收能筒体内相交汇,又由于在收能筒体内设置了冷却水喷淋装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喷水管360°旋转,喷水孔随着喷水管旋转的同时不断地沿径向喷射高压水柱,高压水柱与进入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空间内的热汽充分接触,接触时间更长,吸收热能效率更高,同时,又由于冷却水和排汽交汇的区域设有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由规整汽液网、淋水篦组和孔板波纹填料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排列形成,所以冷却水和排汽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中充分接触混合,进行能量交换,能够回收除氧器排汽中蕴含的热能。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简单,容易制造,造价更低,但热能回收率更高,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排汽收能装置,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收能筒体,收能筒体由筒身12、椭圆形的上封头4和下封头20焊制而成,在所述筒身12的上部设有冷却水进管9和排汽出口1,相应地,在下封头20上设有冷却水出口23、在筒身12的下部设有排汽进口17,因此,在该能量回收装置筒体内,冷却水自上而下流动,排汽自下而上流动,冷却水和排汽在该能量回收装置筒体内相交汇,所述的收能筒体内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所述的冷却水喷淋装置包括一端与冷却水进管9连接的喷水管8和分别设在喷水管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挡板10和下挡板100,所述的喷水管8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7支撑在收能筒体上,所述的喷水管8上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排喷水孔81,所述的同排喷水孔81中每相邻两个喷水孔81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的喷水管8通过内置于所述的滚动轴承7的内滚动轴承与所述的冷却水进管9连接,所述的喷水管8的另一端密封,所述的喷水管8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可以为电机,所述的下挡板100上远离冷却水进管9处开有用于进气兼冷却水流出的进气口51,所述的上挡板10上靠近冷却水进管9处开有出气口52,排汽自下而上流动,通过进气口51进入外筒内,然后通过出气口52进入上封头4,经排汽出口1排入大气中,在整个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喷水管360°旋转,喷水孔随着喷水管旋转的同时不断地沿径向喷射高压水柱,高压水柱与进入上挡板10和下挡板100之间的空间内的热汽充分接触,接触时间更长,吸收热能效率更高;在所述收能筒体内、且在冷却水和排汽交汇的区域设有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由规整汽液网13、淋水篦组14和孔板波纹填料组15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排列形成,具有表面积大、压降小、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不易脱落等优点,冷却水和排汽在该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25中充分接触混合,进行能量交换,能够回收除氧器排汽中蕴含的能量。
为了在回收能量的同时消除噪音,在排汽出口1处设有的外置式的排汽消音装置2,排汽消音装置2由法兰、筒体、消音孔板和消音填料等材料组成,排汽消音装置2不仅能保证排汽能够从排汽出口1中顺利排出,而且能利用其自身的消音组件吸收噪音,达到消除噪音的目的。
在所述冷却水喷淋装置与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之间设有集水分配器11,所述的集水分配器11为锥体结构,在集水分配器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渗水孔,集水分配器11能够起到汇集、细碎、淋水的作用,使冷却水的水流更加细小分散,形成雾状,增大水流表面积。
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下方设有排汽分配器16,所述排汽分配器16与所述排汽进管17相连接,所述排气分配器与所述冷却水出口23之间的空间形成凝结水室19。其中,排汽分配器16由环板圆筒焊制而成,在圆筒上按一定节距加工有排汽分配通道单元,在凝结水室19中存有适量的冷却水,以避免该排汽能量回收装置在无水的状态下运行,在所述能量回收装置的筒体上设有上、下两个液位计接口18,该上、下两个液位限定了一个极限范围,即在凝结水室19存留的冷却水既不能高于上液位,也不能低于下液位,而当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设在下封头20上的放净口22将凝结水室19中存留的冷却水放净。
为防止排汽中的热量损失,在所述收能筒体外包覆有保温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冷却水选用除盐水,并经除盐水母管通过冷却水进水管9进入收能筒体;同时,从除氧器中排出的排汽由排汽连接管进入收能筒体;冷却水和排汽在收能筒体中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后,排汽从收能筒体上部的排汽出口1排出,冷却水从收能筒体下部冷却水出口23经出水管21流入疏水箱。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耳座安装在工作平台上,也可以直接安装于水平的地面上,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位置,可以通过其上封头4上的吊耳3将本装置整体吊起以进行位置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各管道与收能筒体之间的连接严密无渗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排汽收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端封闭的收能筒体,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上部设有冷却水进管和排汽出口,在所述收能筒体的下部设有冷却水出口和排汽进管,所述的收能筒体内设有冷却水喷淋装置,所述的冷却水喷淋装置包括一端与冷却水进管连接的喷水管和分别设在喷水管的上方和下方的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的喷水管的两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撑在收能筒体上,所述的喷水管上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排喷水孔,所述的同排喷水孔中每相邻两个喷水孔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的喷水管通过内置于所述的滚动轴承的内滚动轴承与所述的冷却水进管连接,所述的喷水管的另一端密封,所述的喷水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带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的下挡板上远离冷却水进管处开有用于进气兼冷却水流出的进气口,所述的上挡板上靠近冷却水进管的处开有出气口;在所述收能筒体内、且在冷却水和排汽交汇的区域设有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由规整汽液网、淋水篦组和孔板波纹填料组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排列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汽收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汽出口处设有排汽消音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汽收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水喷淋装置与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之间设有集水分配器,所述的集水分配器为锥体结构,在集水分配器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渗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汽收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液传热传质交换器下方设有排汽分配器,所述排汽分配器与所述排汽进管相连接,所述排气分配器与所述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空间形成凝结水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汽收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能筒体外包覆有保温材料层。
CN201520542613.8U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Active CN204854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613.8U CN204854388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2613.8U CN204854388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4388U true CN204854388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4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2613.8U Active CN204854388U (zh) 2015-07-24 2015-07-24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43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229A (zh) * 2018-12-29 2019-04-26 连云港利源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热焖排汽冷却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229A (zh) * 2018-12-29 2019-04-26 连云港利源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渣热焖排汽冷却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2479U (zh) 一种辅机循环冷却水闭式空冷系统
CN202614007U (zh) 卧式冷凝装置
CN211346406U (zh) 冷却塔
CN204359159U (zh) 一种卧式冷凝换热器
CN204854388U (zh) 一种排汽收能装置
CN104457317A (zh) 立管间接加直接两级蒸发式冷却塔
CN201322294Y (zh) 排汽能量回收装置
CN205300303U (zh) 锅炉除氧尾汽余热回收器
CN204301556U (zh) 一种嵌套式双塔体两级蒸发冷却塔
CN203798211U (zh) 石墨列管式吸收器
CN110230810A (zh) 无蒸汽排放节能除氧器
CN206809809U (zh) 一种提纯用减压蒸馏装置
CN206549601U (zh) 一种氨分解入炉氨气气液分离装置
CN216132311U (zh) 一种自调节消气式防震内接管结构
CN107830746A (zh) 一种矿井乏风余热回收喷淋式换热装置
CN210220820U (zh) 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进风导流装置
CN204313671U (zh) 一种水冷型高效空气冷却器
CN203479046U (zh) 一种生产中回收冷凝后蒸汽的装置
CN203908361U (zh) 防止尿素装置解吸回流冷凝器工艺冷凝液侧结晶的换热器
CN103894561B (zh) 连铸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5841138B (zh) 一种高效旋膜除氧器
CN201852484U (zh) 喷淋式冷凝余热回收装置
CN105240828A (zh) 一种热力除氧器
CN205664353U (zh) 一种旋膜除氧器
CN206113688U (zh)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