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3688U -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 Google Patents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3688U
CN204853688U CN201520549709.7U CN201520549709U CN204853688U CN 204853688 U CN204853688 U CN 204853688U CN 201520549709 U CN201520549709 U CN 201520549709U CN 204853688 U CN204853688 U CN 204853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mixing chamber
power house
ai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49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致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iming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Liming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Liming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Limingb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497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3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3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3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该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动力室及净化室,以及设于动力室内的主动力单元,混合室上设有新风开口及回风开口,动力室上设有排风开口,净化室上设有送风开口;当新风开口及排风开口分别与室外连通,回风开口及送风开口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主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混合室内,进入混合室的风一部分经动力室及净化室自送风开口送入室内,另一部分经动力室自排风开口排出。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具有新风换气功能和对室内空气不断循环净化的功能,实现了新风换气及净化在居室中的完美结合,使得室内更洁净。

Description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室外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新风换气的机械系统即新风机应运而生。新风换气系统一般没有空气净化的功能,即使有也只是对引进新风进行过滤净化(包括在新风机的新风管道上加高级别净化的做法),只能起到引进干净新风对室内污浊空气进行换气的功能,这样室内的干净程度完全决定于所选净化设备的一次净化效率的高低,也就是说室内洁净的极限值为净化设备的一次净化值。由于室内人、宠物不断的产生细菌、皮屑,使室内的净化环境并未因有新风机和对新风进行净化起到极大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使室内洁净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动力室及净化室,以及设于所述动力室内的主动力单元,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新风开口及回风开口,所述动力室上设有排风开口,所述净化室上设有送风开口;
当所述新风开口及所述排风开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开口及所述送风开口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所述主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进入所述混合室的风一部分经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自所述送风开口送入室内,另一部分经所述动力室自所述排风开口排出。
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工作时,净化的空气由送风开口送入室内,使得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通过门缝排出,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通过回风开口回到混合室,回到混合室的污浊空气与自新风开口处补充的新风混合后,部分混合风由主动力单元送入净化室,再次净化后送入室内,部分混合风自排风开口排至室外,循环上述过程。也即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具有新风换气功能和对室内空气不断循环净化的功能,实现了新风换气及净化在居室中的完美结合,使得室内更洁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室包括净化单元及消音单元,所述动力室依次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消音单元,所述送风开口位于所述消音单元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及所述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其中,所述隔板、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箱体围合形成所述动力室,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净化单元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净化单元围合形成所述消音单元,所述箱体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净化单元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所述混合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容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混合室上设有第一配合开口及第二配合开口;
所述排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或者,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排风开口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室具有所述第一配合开口的一侧紧贴,所述排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正对,且所述排风开口的口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的口径;
所述送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或者,所述净化室具有所述送风开口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室具有所述第二配合开口的一侧紧贴,所述送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正对,且所述送风开口的口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的口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排风开口的一侧为排风侧,所述动力室的与所述排风侧相邻的一侧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为进风侧,所述进风侧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间隔,所述动力室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出风口;
所述净化室紧贴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净化室靠近所述动力室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正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远离所述排风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室包括净化单元及消音单元,所述动力室依次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消音单元,所述送风开口位于所述消音单元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单元远离所述净化单元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抵接,所述开口端即为所述送风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位于所述混合室与所述排风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回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位于所述混合室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一侧。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动力室及净化室,以及设于所述混合室内的辅动力单元、设于所述混合室内的热交换单元及设于所述动力室内的主动力单元,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新风开口、回风开口及排风开口,所述净化室上设有送风开口;
当所述新风开口及所述排风开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开口及所述送风开口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所述辅动力单元及所述主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其中,经由所述辅动力单元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的回风,一部分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与所述混合室内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经所述排风开口排出,一部分与所述混合室内的新风经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自所述送风开口送入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送风量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数字式新风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新风净化一体化机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包括混合室100、动力室200、净化室300及主动力单元400。其中,混合室100、动力室200及净化室300依次连通,主动力单元400设于动力室200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力单元400为新风机。
混合室100上设有新风开口110及回风开口120。动力室200上设有排风开口210。净化室300上设有送风开口310。
当新风开口110及排风开口210分别与室外连通,回风开口120及送风开口310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主动力单元400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至混合室100内,进入混合室100的风一部分经动力室200及净化室300自送风开口310送入室内,另一部分经动力室200自排风开口210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新风开口110及排风开口210通过管道分别与室外连通,回风开口120及送风开口310通过管道分别与室内连通,其中,管道的长度及具体布管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可以通过三通或多通使得每个房间中都有一根回风管道及/或一根送风管道。
传统的新风机只能将新风或干净的新风(经净化处理后的)引入室内,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可以通过门缝流出,从而实现新风换气。
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主要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密闭区域,例如住宅、办公室等。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工作时,净化的空气由送风开口310送入室内,使得室内处于正压状态,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通过门缝排出,室内的部分污浊空气通过回风开口120回到混合室100,回到混合室100的污浊空气与自新风开口110处补充的新风混合后,部分混合风由主动力单元400送入净化室300,再次净化后送入室内,部分混合风自排风开口210排至室外,循环上述过程。也即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具有新风换气功能和对室内空气不断循环净化的功能,实现了新风换气及净化在居室中的完美结合,使得室内更洁净。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室200及净化室300容置于混合室100内。混合室100上设有第一配合开口130及第二配合开口1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风开口210与第一配合开口130通过第一管道500连接,从而动力室200的风可以自排风开口210间接排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动力室200具有排风开口210的一侧与混合室100具有第一配合开口130的一侧紧贴,排风开口210与第一配合开口130正对,且排风开口210的口径大于等于第一配合开口130的口径。此时,动力室200的风也可以自排风开口210间接排出,而且动力室200可以通过具有排风开口210的一侧固定于混合室100的内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净化室300具有送风开口310的一侧与混合室100具有第二配合开口140的一侧紧贴,送风开口310与第二配合开口140正对,且送风开口310的口径大于等于第二配合开口140的口径,从而净化室300的风可以自送风开口310间接排出。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送风开口310与第二配合开口140也可以通过第二管道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室200具有排风开口210的一侧为排风侧220。动力室200的与排风侧220相邻的一侧上设有第一进风口230,动力室200具有第一进风口230的一侧为进风侧240。进风侧240与混合室100的内壁间隔。动力室200与进风侧240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出风口250。
净化室300紧贴动力室200具有第一出风口250的一侧。净化室300靠近动力室200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进风口340,第一出风口250与第二进风口340正对。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室200及净化室300远离排风侧220的一侧固定于混合室100的内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净化室300包括净化单元320及消音单元330。动力室200依次连通净化单元320及消音单元330,送风开口310位于消音单元330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消音单元330也可以普通的腔体,即不具有消音功能的腔体。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净化单元320为基于高压静电除尘净化技术的净化单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净化单元320可以为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HEPA),活性炭,光触媒,光氢离子等净化单元。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消音单元330远离净化单元320的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的端面与混合室100的内壁抵接。开口端即为送风开口31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新风开口110与第一配合开口130位于混合室100与排风侧220相对的一侧,回风开口120与第二配合开口140位于混合室100与进风侧240相对的一侧。
进一步,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力单元400的送风量的大小可调。具体的,主动力单元400与送风量电路600a连接,并由送风量电路600a控制,主动力单元400的送风量划分为高、中及低档。从而使得上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可以根据所用区域的大小,设置合适的送风量。
进一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还包括数字式新风控制器600,该数字式新风控制器600上集成有送风量电路600a及空气质量传感器600b。因设有空气质量传感器600b,从而可以实时监控室内的空气质量,当空气质量传感器600b监控室内的空气质量不太理想时,可以增大主动力单元400的送风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动力室及净化室也可以位于混合室之外。如图5所示,新风净化一体化机20包括箱体21,箱体21内设有隔板22及净化单元23,净化单元23与隔板22间隔设置。其中,隔板22、净化单元23及箱体21围合形成动力室24,箱体21位于净化单元23远离隔板22的一侧的部分与净化单元23围合形成消音单元25,箱体21位于隔板22远离净化单元23的一侧的部分与隔板22围合形成混合室26。也即混合室26、动力室24、净化单元23及消音单元25依次层叠设置。其中,混合室26上设有新风开口26a及回风开口26b,动力室24上设有排风开口24a,消音单元25上设有送风开口25a。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22上设有通孔22a,从而使得混合室26与动力室24连通。而净化单元23为能透风结构,其两端与箱体21的内壁密封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风开口也可以不设于动力室上,而设于混合室上。如图6所示,新风净化一体化机30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31、动力室32及净化室33,以及设于混合室31内的辅动力单元34、设于混合室31内的热交换单元35及设于动力室32内的主动力单元36。混合室31上设有新风开口31a、回风开口31b及排风开口31c,净化室33上设有送风开口33a。净化室33包括净化单元33b及消音单元33c,送风开口33a位于消音单元33c上。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动力单元34为排风机,主动力单元36为新风机。
当新风开口31a及排风开口31c分别与室外连通,回风开口31b及送风开口33a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辅动力单元34及主动力单元36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混合室31内,其中,经由辅动力单元34引入至混合室内31的回风,一部分通过热交换单元35与混合室31内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经排风开口31c排出,一部分与混合室31内的新风经动力室32及净化室33自送风开口33a送入室内。
图6所示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30与图1所示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10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排风开口31c的位置不相同,图6中的排风开口31c设于混合室31,而图1中的排风开口210设于动力室200上;图6中增加了辅动力单元34及热交换单元35。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动力室及净化室,以及设于所述动力室内的主动力单元,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新风开口及回风开口,所述动力室上设有排风开口,所述净化室上设有送风开口;
当所述新风开口及所述排风开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开口及所述送风开口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所述主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进入所述混合室的风一部分经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自所述送风开口送入室内,另一部分经所述动力室自所述排风开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包括净化单元及消音单元,所述动力室依次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消音单元,所述送风开口位于所述消音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板及所述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与所述隔板间隔设置,其中,所述隔板、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箱体围合形成所述动力室,所述箱体位于所述净化单元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净化单元围合形成所述消音单元,所述箱体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净化单元的一侧的部分与所述隔板围合形成所述混合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容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混合室上设有第一配合开口及第二配合开口;
所述排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或者,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排风开口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室具有所述第一配合开口的一侧紧贴,所述排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正对,且所述排风开口的口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的口径;
所述送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或者,所述净化室具有所述送风开口的一侧与所述混合室具有所述第二配合开口的一侧紧贴,所述送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正对,且所述送风开口的口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的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排风开口的一侧为排风侧,所述动力室的与所述排风侧相邻的一侧上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为进风侧,所述进风侧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间隔,所述动力室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出风口;
所述净化室紧贴所述动力室具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净化室靠近所述动力室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远离所述排风侧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室包括净化单元及消音单元,所述动力室依次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及所述消音单元,所述送风开口位于所述消音单元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单元远离所述净化单元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的端面与所述混合室的内壁抵接,所述开口端即为所述送风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开口与所述第一配合开口位于所述混合室与所述排风侧相对的一侧,所述回风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开口位于所述混合室与所述进风侧相对的一侧。
10.一种新风净化一体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室、动力室及净化室,以及设于所述混合室内的辅动力单元、设于所述混合室内的热交换单元及设于所述动力室内的主动力单元,所述混合室上设有新风开口、回风开口及排风开口,所述净化室上设有送风开口;
当所述新风开口及所述排风开口分别与室外连通,所述回风开口及所述送风开口分别与室内连通时,在所述辅动力单元及所述主动力单元的作用下,室外的新风及室内的回风被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其中,经由所述辅动力单元引入至所述混合室内的回风,一部分通过所述热交换单元与所述混合室内的新风进行热交换后经所述排风开口排出,一部分与所述混合室内的新风经所述动力室及所述净化室自所述送风开口送入室内。
CN201520549709.7U 2015-07-27 2015-07-27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Active CN204853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9709.7U CN204853688U (zh) 2015-07-27 2015-07-27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49709.7U CN204853688U (zh) 2015-07-27 2015-07-27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3688U true CN204853688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4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49709.7U Active CN204853688U (zh) 2015-07-27 2015-07-27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36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40A (zh) * 2015-07-27 2015-11-18 陕西立明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CN109237634A (zh) * 2018-09-20 2019-01-18 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境造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240A (zh) * 2015-07-27 2015-11-18 陕西立明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CN109237634A (zh) * 2018-09-20 2019-01-18 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环境造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263B (zh) 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04704929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系统与室内净化耦合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202083U (zh) 通风设备
CN204478377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净化杀菌机
CN103307672A (zh) 一种用于室内通风净化和循环净化的空气净化机
CN103836758A (zh) 一种通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40010A (zh) 一种用于室内通风和净化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4513585U (zh) 一种室内净化系统
CN202419800U (zh) 空气净化通风系统及空气净化通风空调系统
CN107062457A (zh) 一种新风与室内空气同步净化的装置及其方法
KR100587359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KR20060032614A (ko) 환기시스템
CN204853688U (zh) 新风净化一体化机
CN105444325A (zh) 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的新风净化系统
CN203704238U (zh) 新风机功能调换原理及其应用
CN203785135U (zh) 新回风分区处理型中央空气净化器
CN205137723U (zh) 舒适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02938466U (zh)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03628862U (zh) 一种安装在室外能优化室内空气品质的新鲜空气制造机
CN202927971U (zh) 具有新风入口设有高效过滤网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04902111U (zh) 一种带全热交换功能的置换式挂壁新风机
CN203396001U (zh) 一种用于室内通风净化和循环净化的空气净化机
CN202927972U (zh) 具有热交换装置旁通阀的多功能空调末端
CN206669962U (zh) 橱柜式净化全热新风机
CN205372766U (zh) 净化pm2.5热回收新风换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