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1267U -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1267U
CN204851267U CN201520474464.6U CN201520474464U CN204851267U CN 204851267 U CN204851267 U CN 204851267U CN 201520474464 U CN201520474464 U CN 201520474464U CN 204851267 U CN204851267 U CN 204851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floor
stud
anchor device
sleev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44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喜林
张东焱
安玉亮
胡乃科
张守峰
刘晓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CNPC EastChina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4744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1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1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1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属于水封洞库套管固定技术领域。该锚固装置设置在水封洞库竖井水泥封塞(9)内两段套管(10)之间,包括:锚固柱(1)及锚固带(2);锚固带(2)套设在锚固柱(1)上;锚固柱(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锚固带(2)包括上肋板(4)、上环板(5)、下肋板(6)及下环板(7);上环板(5)及下环板(7)套设在锚固柱(1)上;上肋板(4)底部与上环板(5)上表面连接,下肋板(6)顶部与上环板(5)下表面连接,下肋板(6)底部与所述下环板(7)上表面连接,上肋板内侧(401)、下肋板内侧(601)分别与锚固柱(1)外表面连接。该锚固装置强度大、承压能力强,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封洞库套管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水封洞库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石油储存方式,具有规模投资节省、占地少、安全、环保、寿命长等优点。竖井中的套管作为连接地下洞罐及地面管道系统的唯一通道,是水封洞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品的输转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保持套管直立,通常在套管外表面焊接钢板,通过混凝乳浇筑,将钢板浇筑在水泥封塞中,利用钢板与封塞的接触面积,保持套管直立。
但是由于套管自身及其内部悬挂设备及管道的重量较重,能够达到二百吨以上,加之管内流体的不规则振动以及地震载荷的影响,钢板易失稳损坏。而且由于钢板表面光滑,与混凝土连接不牢固,地下水沿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流动,容易对钢板造成腐蚀。此外,将钢板直接焊接在套管上容易造成套管变形、套管管壁焊穿等事故,且焊接工作量较大。特别是随着水封洞库洞罐埋深和油品输送量的增加,套管高度达到二百米以上,套管规格也增大到DN800及以上(即套管的公称直径增大到800mm以上)。传统焊接钢板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焊接钢板的结构强度较小、承压能力较弱,容易损坏,不能很好的保持套管直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高、承压能力强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所述锚固装置设置在水封洞库竖井水泥封塞内两段套管之间;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柱以及锚固带;所述锚固带套设在所述锚固柱上;所述锚固柱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所述锚固主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锚固带包括上肋板、上环板、下肋板以及下环板;所述上环板以及下环板套设在所述锚固柱上;所述上肋板的底部与上环板上表面连接,上肋板内侧与锚固柱外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的顶部与上环板下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的底部与所述下环板的上表面连接,下肋板内侧与所述锚固柱外表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锚固装置还包括:粘接涂层,所述粘接涂层涂敷在所述锚固柱与锚固带的外表面上,用于防止所述锚固柱与锚固带外表面与所述水泥封塞之间存在缝隙。
具体地,所述上肋板的数量为2块以上。
具体地,所述上肋板沿所述锚固柱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下肋板的数量为2块以上。
具体地,所述下肋板沿所述锚固柱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上肋板与所述下肋板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具体地,所述上肋板与所述下肋板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
具体地,所述锚固柱上设置有多组锚固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通过在锚固柱上设置上下环板,并且在上环板上设置上肋板、在上下环板之间设置下肋板,使所得锚固装置结构强度大、承压能力强、不易损坏,能够对套管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保持套管直立。而且锚固柱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因此,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固装置与套管连接后,不会影响套管的正常工作。
(2)在现场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装置时,只需要将锚固柱两端与套管焊接即可,减少了现场的焊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固装置外表面涂覆有粘接涂层,通过涂层的粘接作用使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紧密接触,对锚固装置进行保护,防止地下水沿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之间的缝隙对锚固装置造成破坏,延长锚固装置的使用寿命、
(4)可以在锚固柱上设置多组锚固带来提高锚固装置整体的承压能力,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在水泥封塞中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中锚固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当上肋板和下肋板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时的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锚固柱;2、锚固带;3、粘接涂层;
4、上肋板;401、上肋板内侧;402、上肋板外侧;
5、上环板;
6、下肋板;601、下肋板内侧;
7、下环板;8、竖井;9、水泥封塞;10、套管;11、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参见图1,所述锚固装置设置在水封洞库竖井8水泥封塞9内两段套管10之间;参见图2并结合图3~5,所述锚固装置包括:
锚固柱1以及锚固带2;所述锚固带2套设在所述锚固柱1上;
所述锚固柱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所述锚固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10连接;
所述锚固带2包括上肋板4、上环板5、下肋板6以及下环板7;所述上环板5以及下环板7套设在所述锚固柱1上;所述上肋板4的底部与上环板5上表面连接,上肋板内侧401与锚固柱1外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6的顶部与上环板5下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6的底部与所述下环板7的上表面连接,下肋板内侧601与所述锚固柱1外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先将锚固带2按照图2所示安装在锚固柱1上,然后再按照图1所示,将锚固柱1的两端分别与两段套管10通过焊缝11连接(即将锚固柱1的两端分别与两段套管焊接在一起)从而锚固装置整体与套管10连接,然后将锚固装置浇筑在竖井8的水泥封塞9内,以实现套管10的直立支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装置结构强度大、承压能力强、不易损坏,能够对套管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保持套管直立。而且锚固柱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因此,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固装置与套管连接后,不会影响套管的正常工作。在现场安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锚固装置时,只需要将锚固柱两端与套管焊接即可,减少了现场的焊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锚固柱1以及锚固带2的各部分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锚固柱1的内径和外径应当和与其连接的套管10的内径、外径相同。可以将锚固带2直接安装在一段套管10上,即以套管10作为锚固柱1。锚固柱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特殊限定。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为了使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更紧密接触,防止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地下水穿流,因此在锚固柱1外表面及锚固带2外表面涂覆粘结涂层3,从而提高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中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使锚固装置外表面与水泥封塞紧密接触,对锚固装置进行保护,防止锚固装置被腐蚀。粘接涂层3的具体成分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常用的能够提高物体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结合强度的涂料均可。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上肋板4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2块,当上肋板4的数量为2块以上时,从强度方面考虑,优选各块上肋板4沿锚固柱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块上肋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上肋板4的数量为4块,相邻两块之间的夹角为90°。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下肋板6的数量同样包括但不限于2块。当下肋板6的数量为2块以上时,从强度方面考虑,同样优选各块下肋板6沿锚固柱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即相邻两块下肋板之间的夹角相同,例如可以如图4所示,下肋板6的数量为4块,相邻两块之间的夹角为90°。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上肋板4和下肋板6的位置关系可以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设置,即上肋板4与下肋板6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也可以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内(即上肋板4所在的竖直平面和下肋板6所在的竖直平面之间有夹角,如图6所示)。但是从强度以及承压能力方面考虑,优选上肋板4与下肋板6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上肋板4和下肋板6的具体形状没有严格的限定,但是从强度以及便于加工等方面考虑,上肋板4的形状优选为如图2所示,上肋板外侧402为斜面,相当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去掉一个角后剩余部分的形状。下肋板6的形状优选为图2所示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在上述的锚固装置中,可以在锚固柱1上设置多组锚固带2来提高锚固装置整体的承压能力,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当锚固柱1上只设置1组锚固带2时,优选将锚固带2安装在锚固柱1的中部;当锚固带2为2组以上时,优选沿锚固柱1高度方向均匀地安装锚固带2。锚固带2的数量为2组时的安装方式可以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固装置可以进行预制,即在车间内完成锚固装置各部分的安装,这样能够有效保证锚固装置的质量。将预制好的锚固装置运输到现场后,只需要将锚固柱1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0焊接连接即可,不仅施工效率高,而且不会对套管10产生影响,保障套管10的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设置在水封洞库竖井(8)水泥封塞(9)内两段套管(10)之间;
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固柱(1)以及锚固带(2);所述锚固带(2)套设在所述锚固柱(1)上;
所述锚固柱(1)为两端开放的中空圆柱体,所述锚固主体(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10)连接;
所述锚固带(2)包括上肋板(4)、上环板(5)、下肋板(6)以及下环板(7);所述上环板(5)以及下环板(7)套设在所述锚固柱(1)上;所述上肋板(4)的底部与上环板(5)上表面连接,上肋板内侧(401)与锚固柱(1)外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6)的顶部与上环板(5)下表面连接,所述下肋板(6)的底部与所述下环板(7)的上表面连接,下肋板内侧(601)与所述锚固柱(1)外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还包括:
粘接涂层(3),所述粘接涂层(3)涂敷在所述锚固柱(1)与锚固带(2)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肋板(4)的数量为2块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肋板(4)沿所述锚固柱(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肋板(6)的数量为2块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肋板(6)沿所述锚固柱(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肋板(4)与所述下肋板(6)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肋板(4)与所述下肋板(6)位于不同的竖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柱(1)上设置有多组锚固带(2)。
CN201520474464.6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Active CN204851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464.6U CN20485126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4464.6U CN20485126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1267U true CN204851267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4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4464.6U Active CN204851267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1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4639B (zh) 一种大型阀门与大直径管道预拼短接制作及吊装方法
CN103255840B (zh) 混凝土墙、柱拉结筋用组合体预埋件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103523411B (zh) 卧式埋地储油罐及其配套设备管线安装施工方法
CN203268739U (zh) 一种埋地卧式储罐装置
CN202213886U (zh) 一种大型金属容器
CN114165099A (zh) 一种大塔的模块化施工方法
CN104652491B (zh) 一种止水带保护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沉管隧道结构
CN207062988U (zh) 一种综合管廊
JP5819278B2 (ja) 連壁部材、連壁構築方法
CN102953334B (zh) 管膨胀密封型拉索及其使用方法
CN204851267U (zh) 一种水封洞库套管锚固装置
JP6443948B1 (ja) タンクならびにタンクの地下設置構造
WO2015158074A1 (zh) 一种地下供水玻璃钢夹砂管与钢管连接更换的施工方法
CN103939688A (zh) 一种用于地下玻璃钢夹砂管与钢管连接更换的输水管道
CN208777690U (zh) 一种排水管道预留楼板洞口封堵模板组件
CN205857380U (zh) 一种榫式柱连接结构
CN206016408U (zh) 一种耐腐蚀防渗漏烟气检测孔
JP7417182B2 (ja) 二重殻タンクの縦置き設置構造
CN204530782U (zh) 一种止水带保护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沉管隧道结构
CN104695339B (zh) 采用波形钢腹板进行混凝土箱梁抗剪加固的施工方法
CN202165696U (zh) 工字钢的电缆桥架固定架夹紧装置
CN207775933U (zh) 一种综合管廊临时封堵墙结构
CN205896401U (zh) 一种用于管道固定墩的锚固件
CN103322377A (zh) 一种石油管道接口防护管
CN204944763U (zh) 保温型吸收塔防腐及渗漏检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07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4

Address after: 100007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NPC EAST CHINA DESIGN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07 No. 9 Dongzhimen North Stree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