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3065U -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3065U
CN204843065U CN201520400203.XU CN201520400203U CN204843065U CN 204843065 U CN204843065 U CN 204843065U CN 201520400203 U CN201520400203 U CN 201520400203U CN 204843065 U CN204843065 U CN 204843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pressure
core
withdraw
transform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02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振
沈兴全
蒿风花
于大国
李忠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204002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3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3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30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抽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实现负压抽屑装置中负压通道内流量的周期变化,使负压值的周期性变化,提高断屑及排屑能力,进而提供了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包括负压抽屑装置,负压抽屑装置的负压通道内安装有变流器,通过使变流器转芯内的变压通孔与切削液通道周期性贯通,使进入抽屑装置中负压通道内的流量也发生周期变化,射流口的流速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负压区的负压值产生周期变化,进而改变了作用于切削区切屑两面的压力差以及对切屑的抽吸力,即使切屑有稍微堵塞,仍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状态得到改善,有效改善了断屑及排屑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孔加工过程中的抽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深孔加工技术向高速、高效化方向发展,其切屑量会随之增加,排屑问题成为制约深孔加工技术发展的一大难题。在深孔加工过程中,一旦切屑堵塞,就会导致加工过程的突然中断,甚至出现打刀现象,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
现有负压抽屑装置能够在钻杆尾部产生负压,对切屑具有一定的抽吸效果,实现主动抽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排屑效果。但因为其负压值一定,抽吸力也一定,一旦切屑有稍微的堵塞状态,后续切屑会一直堆积,最后造成排屑通道完全封堵,即使增大负压值及抽吸力,也不能改善其排屑效果,还会造成切削液的浪费,增大了加工成本。
因此,只有负压值的大小能够周期性变化,使得切屑在排出过程中受到变化抽吸力的作用,才能更好的改善其排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实现负压抽屑装置中负压通道内流量的周期变化,使负压值的周期性变化,提高断屑及排屑能力,进而提供了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包括负压抽屑装置,所述的负压抽屑装置包括通过联结器同轴线安装的前喷嘴和后喷嘴,前喷嘴和后喷嘴间的安装间隙形成锥形的射流口,前喷嘴内的排屑通道和后喷嘴内的抽屑通道同轴贯通,所述联结器的内腔为负压腔,射流口位于负压腔内,所述联结器上连接有与负压腔连通的负压通道,负压通道内安装有变流器。
所述的变流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对称设置有同轴的、连接于负压通道内的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前连接件内的切削液通道Ⅰ、后连接件内的切削液通道Ⅱ均与壳体的内腔贯通,壳体内设置有转芯,转芯的转轴方向垂直于前连接件、后连接件的轴线方向,转芯内垂直其转轴方向上开有若干变压通孔,变压通孔与切削液通道Ⅰ、切削液通道Ⅱ周期性贯通。
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上端盖内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轴,转芯的上端与传动轴连接,转芯的下端通过下端盖内的定位轴定位。
所述的转芯与壳体为间隙配合,转芯的结构为中间大、两端小,变压通孔设于转芯的大径段内,转芯两端的小径段处安装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所述的变压通孔相互贯通,变压通孔的轴线与前连接件、后连接件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的变压通孔呈“十”字形布置。
所述的变压通孔呈“米”字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芯内的变压通孔与切削液通道周期性贯通,使进入抽屑装置中负压通道内的流量也发生周期变化,射流口的流速也随之变化,从而使负压区的负压值产生周期变化,进而改变了作用于切削区切屑两面的压力差以及对切屑的抽吸力,即使切屑有稍微堵塞,仍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状态得到改善,有效改善了断屑及排屑效果;
2、变流器设于抽屑装置的负压通道内,为螺纹配合,不影响原负压抽屑装置中的其他结构,结构紧凑,同时便于安装及拆卸;
3、变流器内的变压通孔数量和直径可根据需要设计,方便调整变化周期和流量,能适用于加工不同材料和不同的钻进速度;
4、转芯的上下两段设有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密封效果好,能有效避免因切削液泄漏影响排屑、断屑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变压通孔(19)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变压通孔(19)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前连接件、2-转芯、3-轴承、4-传动轴、5-上端盖、6-壳体、7-旋转轴唇形密封圈、8-后连接件、9-下端盖、10-定位轴、11-轴承端盖、12-切削液通道Ⅰ、13-切削液通道Ⅱ、15-前喷嘴、16-联结器、17-负压通道、18-后喷嘴、19-变压通孔、20-负压腔;
Q0-抽屑总流量、Q1-排屑通道流量、Q2-负压通道流量。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包括负压抽屑装置,所述的负压抽屑装置包括通过联结器16同轴线安装的前喷嘴15和后喷嘴18,前喷嘴15和后喷嘴18间的安装间隙形成锥形的射流口,前喷嘴15内的排屑通道和后喷嘴18内的抽屑通道同轴贯通,所述联结器16的内腔为负压腔20,射流口位于负压腔20内,所述联结器16上连接有与负压腔20连通的负压通道17,负压通道17内安装有变流器。
所述的变流器包括壳体6,壳体6上对称设置有同轴的、连接于负压通道17内的前连接件1和后连接件8,前连接件1和后连接件8通过螺纹连接于壳体6上,前连接件1和后连接件8与负压通道17中的管道接头配接,管道接头是螺纹连接,与前连接件1、后连接件8配合即可,不影响负压抽屑装置中的其它结构,便于安装拆卸。为了更好的利用变流器周期性变化的负压通道截流面积,使其改变流经负压通道17中的切削液流量,则将变流器安装在离泵较近的管道接头位置,同时在泵与变流器之间安装溢流阀,使得进入变流器的切削液为恒压。前连接件1内的切削液通道Ⅰ12、后连接件8内的切削液通道Ⅱ13均与壳体6的内腔贯通,壳体6内设置有转芯2,转芯2的转轴方向垂直于前连接件1、后连接件8的轴线方向,转芯2内垂直其转轴方向上开有若干变压通孔19,变压通孔19与切削液通道Ⅰ12、切削液通道Ⅱ13周期性贯通。
壳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端盖5和下端盖9密封,上端盖5内通过轴承3安装有传动轴4,转芯2的上端与传动轴4螺纹连接,传动轴4与外接动力源连接,转芯2随传动轴4转动,转芯2的下端通过下端盖9内的定位轴10定位,使转芯2能稳定转动。
所述的转芯2与壳体6为间隙配合,转芯2的结构为中间大、两端小,变压通孔19设于转芯2的大径段内,为了保证变流器的密封效果,转芯2两端的小径段处安装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7。
所述转芯2中部的大径段内开有若干变压通孔19,变压通孔19随着转芯2的旋转与切削液通道Ⅰ12、切削液通道Ⅱ13周期性贯通,各变压通孔19相互贯通,变压通孔19的轴线与前连接件1和后连接件8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变压通孔的数量和直径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改变,在直径设计相同且转芯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变压通孔数量越多,变压周期越短,如图2所示,设计两个变压通孔19,以十字形垂直布置;图3中设计了4个变压通孔19,以米字形布置,米字形变压通孔设计方式的变压周期更小。变压周期可根据排屑量的多少选择调整,尤其对于深孔振动钻削,使振动钻削周期与变压周期相配合,更能提高排屑效率。
因负压区的负压值受流量大小的影响,而流量等于流速与通孔面积的乘积,所以变压通孔的直径应根据所在负压通道中的直径来确定,与负压通道直径相一致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屑装置够改变切屑在排出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切屑在稍微堵塞时,可以通过改变受力状态使该情况得到改善,从而避免了因少许切屑堵塞最终造成排屑通道完全封堵,中断加工过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外接动力源带动传动轴4转动,传动轴4将动力施加到与其螺纹连接的转芯2上,转芯2随传动轴4转动转动过程中,转芯2内的变压通孔19与切削液通道Ⅰ12、切削液通道Ⅱ13周期性相通,改变了整个通道中的截流面积,使切削液通道Ⅱ13内的流量Q2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使进入负压通道17中的切削液流量也发生周期性变化(负压通道17内的流量也为Q2),则前喷嘴15和后喷嘴18之间的射流口的流速也随之发生变化,使负压腔20内的负压值发生变化,后喷嘴18的抽屑通道内的总流量Q0相应产生周期性变化,则切削区切屑前后两面的压力差以及对切屑的抽吸力也发生变化,进而改善了断屑及排屑效果。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切削液的流向。
本实用新型中未作特殊说明的构件均为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包括负压抽屑装置,所述的负压抽屑装置包括通过联结器(16)同轴线安装的前喷嘴(15)和后喷嘴(18),前喷嘴(15)和后喷嘴(18)间的安装间隙形成锥形的射流口,前喷嘴(15)内的排屑通道和后喷嘴(18)内的抽屑通道同轴贯通,所述联结器(16)的内腔为负压腔(20),射流口位于负压腔(2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器(16)上连接有与负压腔(20)连通的负压通道(17),负压通道(17)内安装有变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流器包括壳体(6),壳体(6)上对称设置有同轴的、连接于负压通道(17)内的前连接件(1)和后连接件(8),前连接件(1)内的切削液通道Ⅰ(12)、后连接件(8)内的切削液通道Ⅱ(13)均与壳体(6)的内腔贯通,壳体(6)内设置有转芯(2),转芯(2)的转轴方向垂直于前连接件(1)、后连接件(8)的轴线方向,转芯(2)内垂直其转轴方向上开有若干变压通孔(19),变压通孔(19)与切削液通道Ⅰ(12)、切削液通道Ⅱ(13)周期性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端盖(5)和下端盖(9)密封,上端盖(5)内通过轴承(3)安装有传动轴(4),转芯(2)的上端与传动轴(4)连接,转芯(2)的下端通过下端盖(9)内的定位轴(10)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芯(2)与壳体(6)为间隙配合,转芯(2)的结构为中间大、两端小,变压通孔(19)设于转芯(2)的大径段内,转芯(2)两端的小径段处安装有旋转轴唇形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通孔(19)相互贯通,变压通孔(19)的轴线与前连接件(1)、后连接件(8)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通孔(19)呈“十”字形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负压抽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通孔(19)呈“米”字形布置。
CN201520400203.XU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43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0203.XU CN204843065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0203.XU CN204843065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3065U true CN204843065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3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020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43065U (zh) 2015-06-11 2015-06-11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30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657A (zh) * 2015-06-11 2015-10-07 中北大学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9657A (zh) * 2015-06-11 2015-10-07 中北大学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N104959657B (zh) * 2015-06-11 2017-04-12 中北大学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4368B (zh) 一种具有延伸进流角结构的旋转式功交换器
CN104959657A (zh)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N204843065U (zh) 一种变负压抽屑装置
CN104533532A (zh) 燃气轮机转子的轮盘止口定位结构及燃气轮机转子
CN114837635B (zh) 一种井下双涡轮空化发生装置
CN205154021U (zh) 一种旋转式喷射钻头
CN105065192B (zh) 一种水轮机叶片变桨无线控制系统
CN105618872B (zh) 一种特斯拉涡轮机驱动的工具电极高速旋转电加工设备
CN204533419U (zh) 一种凸缘型凸轮间歇分割器结构
CN216477319U (zh) 插装式高低压精准切换割缝器、割缝装置
CN206571617U (zh) 导液部件以及包含该导液部件的井下发电单元
CN102954069B (zh) 一种连续水锤冲击振动发生器
CN102717333B (zh) 机床的高速电主轴结构
CN216342069U (zh) 一种井下高压脉冲水力喷射压裂工具
CN203725828U (zh) 一种设有负压抽屑装置的多功能高速深孔钻机
CN112502882A (zh) 一种新型水轮机转轮操作油管结构
CN104632506A (zh) 双叶轮驱动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CN203742894U (zh) 一种空心轴直驱式多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CN2505612Y (zh) 外置式水泵、水轮机桨叶接力器
CN202655992U (zh) 抽吸排屑装置
CN202733253U (zh) 离心机液压驱动器与油管的联通器
CN102962191A (zh) 一种连续水锤冲击振动方法
CN205858670U (zh) 单螺杆膨胀机螺槽排气余速利用系统
CN203784152U (zh) 直驱转台薄壁制动套
CN201052493Y (zh) 超声冲量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