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1225U - 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1225U
CN204841225U CN201520564680.XU CN201520564680U CN204841225U CN 204841225 U CN204841225 U CN 204841225U CN 201520564680 U CN201520564680 U CN 201520564680U CN 204841225 U CN204841225 U CN 204841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tor
impeller
housing
air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46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秋波
孙鹏
杨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646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1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1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1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壳体,其具有进风部和出风部;用于过滤的滤芯,其设于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其包括具有转轴的马达、分别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轴向两侧转轴上的两个叶轮;每个所述叶轮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部;每个所述叶轮沿所述马达轴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进风部相通。本申请所公开的空气净化器能够较好的提升空气净化器的进气量。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可能包含有对人体不良的或有毒的各种物质,如灰尘、花粉、香烟烟雾、呼出气体等。特别是近年来住宅设施具有高度气密结构,使得有毒物质停留在室内,此外,在重空气污染的地区或者在具有对花粉过敏的病人的家庭和办公室,不容易通过开窗对房间进行自然通风以改善室内空气。因此,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净化的空气净化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大多数的空气净化器为单面进风,这就导致进风量较小,净化空气量也小。为解决该问题,申请号为20142038523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风轮双向进风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左进风盖和右进风盖,左进风盖和右进风盖连接形成一个空腔,以及与空腔连通的出风口,空腔内设有一马达,马达的输出轴端设有左风轮和右风轮,左风轮和右风轮均为双向进风风轮,左风轮和右风轮的轮环内侧面间隔设有多片弯折方向相同的抓风叶片,左风轮和右风轮之间具有一中间进风间隙。由于该空气净化器中,左风轮和右风轮之间具有一个进风间隙,该进风间隙的设置可以使两个风轮的四个周均形成通风,进而增加该产品的进风量。
但是,上述空气净化器中左风轮和右风轮均设置于马达的同一侧,使得两个风轮之间无法具有足够的间隔距离,这就造成通过上述进风间隙较窄,进而导致两个风轮内侧的进风量较小,所以对于整个风轮而言其依然主要靠外侧进风,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空气净化器对于进风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能够较好的提升空气净化器的进气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
壳体,其具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用于过滤的滤芯,其设于所述壳体内;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其包括具有转轴的马达、分别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轴向两侧转轴上的两个叶轮;每个所述叶轮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部;每个所述叶轮沿所述马达轴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进风部相通。
优选的,两个所述叶轮设置有与其一一对应的两个蜗壳;每个所述蜗壳包括与所述出风部相通的出风口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蜗壳沿所述马达的轴向两侧的两个进风口;两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叶轮沿所述马达轴向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叶轮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蜗壳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间隔距离为10毫米以上。
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马达的支撑架,其能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蜗壳靠近所述马达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范围为10毫米以上。
优选的,所述马达设有电机轴承座,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马达的一侧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包括承托所述电机轴承座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为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叶轮包括远离所述马达的第一叶轮部和靠近所述马达的第二叶轮部;所述第一叶轮部沿所述马达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叶轮部沿所述马达轴向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叶轮部的叶片与所述第二叶轮部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沿所述马达轴向相正对。
优选的,所述滤芯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部之间以增大所述风机工作时壳体内外的压差。
优选的,所述进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和/或底面,所述出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前面、顶面和/或后面,所述进风部和出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面上。
优选的,所述净化单元为至少两个。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所述净化单元。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将两个叶轮分别设于马达的两侧,两个叶轮之间可以具有足够的间隔距离,进而能够有效保证两个叶轮相对的两侧的进风量,提升了叶轮内侧的进风能力,所以,本申请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能够较好的提升空气净化器的进气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包含两个净化单元的空气净化器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单元中的风机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风机爆炸图;
图4是图2所示风机中的叶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100,包括净化单元99,所述净化单元99包括:壳体1,其具有进风部11和出风部12;用于过滤的滤芯2,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风机3,其包括具有转轴的马达31、分别设置在所述马达31的轴向两侧转轴上的两个叶轮32;每个所述叶轮32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部12;每个所述叶轮32沿所述马达31轴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进风部11相通。
使用时,马达31开始工作并带动其两侧的两个叶轮32进行转动。每个叶轮32在转动过程中,壳体1的进风部11输入空气后,叶轮32的两侧均可以进入空气,并将空气排出至出风部12,最后出风部12排出壳体1外。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通过将两个叶轮32分别设于马达31的两侧,两个叶轮32之间可以具有足够的间隔距离,进而能够有效保证两个叶轮32相对的两侧的进风量,提升了叶轮32内侧的进风能力,所以,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能够较好的提升空气净化器100的进气量。
所述净化单元99具备完整的空气净化器100结构及功能,所以单独一个净化单元99完全可以作为空气净化器100进行使用,所以本申请的空气净化器100可以包括一个净化单元9999。当然,为适应办公室等大空间场所的净化工作,所述净化单元99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净化单元99可以竖直叠放,也可以并排放置,当然也可以既进行竖直叠放也进行并排放置,还可以适应不同场景选取所需个数的净化单元99进行个性化组装。以图1所示为例,所述空气净化器100包括上下布置的两个净化单元99,上下两个净化单元99的壳体1可以在叠放时固定在一起。当然,上方净化单元99的壳体1的底面也可以为下方净化单元99的顶面,此时不仅节省材料,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0也可以满足大空间场所的净化需要。
所述壳体1其内部具有用于容纳风机3及滤芯2的空腔。壳体1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相应的,(以读者面对附图1时)其具有顶壁、前后侧壁、左右侧壁、底壁,进而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外壳。进风部11及出风部12均位于壳体1上,具体的,进风部11、出风部12均可以为通入壳体1内部的壳体1壁上的开口,同时在该开口处设置有进风格栅111或出风格栅111,出风格栅111可以为可调节出风角度的格栅111。空气通过进风部11进入壳体1内部,然后已净化后的空气由出风部12排出壳体1。当然,进风部11及出风部12的形状可以任意制定,其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形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较佳的,所述进风部11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也可以为左右侧壁)和/或底面(也可以为底壁),所述出风部12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也可以为左右侧壁)、前面(也可以为前侧壁)、顶面(顶壁)和/或后面(也可以为后侧壁)。为防止同一表面的风向产生冲突并且防止经过净化后的空气刚被排出空气净化器100而再次被进风部11吸入,所述进风部11和出风部1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不同面上。以图1显示为例,进风部11设置于壳体1的侧面,进而壳体1的两侧均可以进风,以保证壳体1进风量,同时,出风部12设置于壳体1的前面的上部。
所述滤芯2位于壳体1内,空气经过滤芯2时被滤芯2净化。滤芯2可以设置于所述风机3与所述出风部12之间,进而在空气由出风部12排出之前由滤芯2将其净化。较佳的,考虑到空气经过滤芯2会受到一定的阻力,进而壳体1内的压降需要大于该阻力时才可以保证空气较好的进入到壳体1内,而由于壳体1内压力是分布较为均匀的低压,进而空气进入壳体1内部后进入两个叶轮32的内侧(两个叶轮32相对的两侧)的风量可以得到保证。基于此考虑,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滤芯2可以位于所述风机3与所述进风部11之间以增大所述风机3工作时壳体1内外的压差。
请参阅图2,为本实施方式中风机3的示意图。风机3位于壳体1的空腔内,其能在壳体1内外形成压差,进而将空气由壳体1吸入至壳体1内部。所述马达31为风机3的动力元件,其能带动两个叶轮32旋转,进而在壳体1内部产生压降,将空气吸入至壳体1内。马达31可以为双出轴马达。相应的,两个叶轮32沿所述马达31的轴向的间隔距离可以与该转轴312的长度正相关。
继续参阅图2,本申请中的两个叶轮32分别设置于马达31轴向的两侧,且连接在转轴312上。两个叶轮32与转轴312为固定连接,以便转轴312可带动两个叶轮32转动。较佳的,叶轮32与转轴312可以为键连接或者螺纹连接(螺接时螺纹旋向与马达31转动方向相反),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法,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由于两个叶轮32之间沿马达31轴向具有间隔距离,所以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叶轮32均为双侧面进风。
每个叶轮32沿转轴312周向排布有多个叶片321(也称为抓风叶片),较佳的,叶片321沿叶轮32的周向均匀排布,以便每相邻两个叶片321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叶片321的面对其相邻叶片321的侧面为弧形面,同时,每个叶轮32中的叶片321弧形面朝向相同。每个叶片321沿转轴312径向与转轴312具有一定距离,进而为叶轮32形成中部空间。相邻两个叶片321之间为排风间隙322,通过叶片32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排风间隙322将叶轮32的中部空间的空气排出,进而在叶轮32的中部空间形成压降,以便空气通过叶轮32侧面涌入中部空间,再经过排风间隙322排出。
请参阅图4,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叶轮32示意图。每个叶轮32具有互相背对的两个均用于进风的侧面,相应的,叶轮32的内侧面为靠近马达31或面对另一叶轮32的侧面。具体的,如图4所示,两个叶轮32的外侧面分别面对的壳体1的两个侧面,同时,该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进风部11。
如图4所示,叶轮32可以包括具有叶片321以及连接转轴312的圆柱形连接件323。叶片321与圆柱形连接件323之间设置有隔板324,该隔板324沿转轴312周向扩大直至将叶片321一分为二,通过此隔板324,将叶轮32分为远离所述马达31的第一叶轮部325及靠近所述马达31的第二叶轮部326。同时,由于隔板324为封闭板,由外侧面所进入的气流与由内侧面所进入的气流不会发生对冲以及串流,进而能够有效保证叶轮32整体的吸气效果。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叶轮32可以包括远离所述马达31的第一叶轮部325和靠近所述马达31的第二叶轮部326。可以看出,第一叶轮部325具有外侧面,第二叶轮部326具有内侧面。相对于内侧面,外侧面更靠近于进风部11,叶轮32中具有该外侧面的部分第一叶轮部为进风量的主要来源,相应的,内侧面的进风能力较之外侧面而言较弱,进而为保证单个叶轮32的进风能力,进一步提升叶轮32的进风量,所述第一叶轮部325沿所述马达31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叶轮部326沿所述马达31轴向的长度。较佳的,两个叶轮32均包括第一叶轮部325和第二叶轮部326。
为进一步保证第一叶轮部325与第二叶轮部326之间平稳进气,所述第一叶轮部325的叶片321与所述第二叶轮部326的相邻两个叶片321之间的间隙可以沿所述马达31轴向相正对。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叶轮部325的叶片321与第二叶轮部326的叶片321在与马达31轴向垂直平面的投影仅部分重叠或不重叠,或者,第一叶轮部325与第二叶轮部326中任一叶轮部上的叶片321的投影与另一叶轮部两个相邻叶片321投影之间的间隙重叠,或者,第一叶轮部325与第二叶轮部326中任一叶轮部上的叶片321的投影与另一叶轮部的排风间隙322的投影重叠。
请继续参阅图2,两个所述叶轮32设置有与其一一对应的两个蜗壳33。每个所述蜗壳33包括与所述出风部12相通的出风口336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蜗壳33沿所述马达31的轴向两侧的两个进风口335。两个所述进风口335与所述叶轮32沿所述马达31轴向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叶轮32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口336。具体的,为保证两个叶轮32的内侧面的进风效果,两个所述蜗壳33沿所述马达31的轴向的间隔距离可以为10毫米以上。
每个蜗壳33内设置有一个叶轮32,进而马达3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蜗壳33及位于蜗壳33内的叶轮32。较佳的,两个蜗壳33及位于其内部的两个叶轮32可以关于马达31对称,即两个叶轮32与马达31的距离可以相等,两个蜗壳33与马达31的距离同样可以相等。
参阅图3所示的风机3爆炸图,与叶轮32类似,蜗壳33同样具有外侧壁332(背离马达31的侧壁,标号在图2中标示)和内侧壁333(靠近或朝向马达31的侧壁)以及将外侧壁332和内侧壁333连接中间部331。蜗壳33的两个进风口335分别位于蜗壳33的外侧壁332和内侧壁333上,较佳的,每个蜗壳33的外侧壁332所朝向的壳体1的侧壁上均可以设有进风部11。外侧壁332及内侧壁333盖合(盖合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螺接等方式)在蜗壳33中间部331的两侧,以便在蜗壳33的上部形成出风口336。其中,蜗壳33的中间部331位于叶轮32的周向并将叶轮32的叶片321包围,该中间部331可以将叶片321的排风间隙322排出的空气收集输入至出风口336,再经出风口336排出至壳体1的出风部12。
所述蜗壳33的靠近所述马达31的一侧的所述进风口335可以设置有导风圈334。所述马达31设有电机轴承座,电机轴承座可以为设置在转轴312上的轴承。所述导风圈334可以为进风口335起到导风整流的作用,其包括承托所述电机轴承座的承托件3343。所述承托件3343可以为圆弧形结构。导风圈334还包括设置在进风口335处的外圈3341,外圈3341沿马达31轴向朝蜗壳33内部收缩,以便减小空气进入蜗壳33的阻力,同时,外圈3341与承托件3343通过多个连接筋板3342连接。为进一步减小空气进入蜗壳33的阻力,连接筋板3342分布于进风口335的下半部分,同时,连接筋板3342的厚度最小的侧边朝向马达31。当然,采用上述连接筋板3342将外圈3341与承托件3343仅为示例性质的连接方式,其他的,外圈3341与承托件3343之间也可以采用圆柱形连接件或者棱柱形连接件进行连接,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圆弧形结构的承托件3343其可以沿重力方向承托电机轴承座,进而将马达31承托。承托件3343整体为圆形的部分圆弧构造,以方便电机轴承座放置于该承托件3343上,进而易于马达31的安装。
请继续参阅3,所述净化单元99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马达31的支撑架34,其能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支撑架34可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侧面、或者悬挂于壳体1的顶面、或者安装于壳体1的底面。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支撑架34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底面作为优选的方案。支撑架34安装于壳体1上的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较佳的,支撑架3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底面上。
较佳的,所述蜗壳33靠近所述马达31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34可以为一体化结构。具体得,蜗壳33的内侧壁333与支撑架34可以为一体加工成型。由于马达31的内侧壁333可以设有上述导风圈334,进而通过此种设置,支撑架34可以将蜗壳33及马达31同时托起,无需为蜗壳33及马达31各自制作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架34的高度范围可以为10毫米以上。该支撑架34的高度范围可以为支撑架34将蜗壳33或风机3支撑与壳体1底面的距离,即蜗壳33或风机3距离壳体1的底面可以为10毫米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字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单元,所述净化单元包括:
壳体,其具有进风部和出风部;
用于过滤的滤芯,其设于所述壳体内;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其包括具有转轴的马达、分别设置在所述马达的轴向两侧转轴上的两个叶轮;每个所述叶轮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部;每个所述叶轮沿所述马达轴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进风部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叶轮设置有与其一一对应的两个蜗壳;每个所述蜗壳包括与所述出风部相通的出风口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蜗壳沿所述马达的轴向两侧的两个进风口;两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叶轮沿所述马达轴向的两侧一一对应;所述叶轮将空气排出至所述出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壳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间隔距离为10毫米以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马达的支撑架,其能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靠近所述马达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为一体化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10毫米以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设有电机轴承座,所述蜗壳的靠近所述马达的一侧的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导风圈;所述导风圈包括承托所述电机轴承座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为圆弧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叶轮包括远离所述马达的第一叶轮部和靠近所述马达的第二叶轮部;所述第一叶轮部沿所述马达轴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叶轮部沿所述马达轴向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部的叶片与所述第二叶轮部的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沿所述马达轴向相正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部之间以增大所述风机工作时壳体内外的压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或/和底面,所述出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前面、顶面或/和后面;所述进风部和出风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不同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单元为至少两个。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包括两个上下布置的所述净化单元。
CN201520564680.XU 2015-07-30 2015-07-30 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04841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4680.XU CN204841225U (zh) 2015-07-30 2015-07-30 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4680.XU CN204841225U (zh) 2015-07-30 2015-07-30 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1225U true CN204841225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1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4680.XU Active CN204841225U (zh) 2015-07-30 2015-07-30 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12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265A (zh) * 2017-06-05 2017-08-11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条、风道壳及净化器
CN112368520A (zh) * 2018-06-29 2021-02-12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双向排出流路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6265A (zh) * 2017-06-05 2017-08-11 广州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风条、风道壳及净化器
CN112368520A (zh) * 2018-06-29 2021-02-12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双向排出流路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68520B (zh) * 2018-06-29 2022-08-16 科唯怡株式会社 具有双向排出流路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1106B (zh) 立式空调净化器一体机
CN104456772B (zh) 空气净化器
CN205536230U (zh) 改良的双风机空气净化器
CN203785119U (zh) 一种双向进风空气净化器
CN205481464U (zh) 一种管道式节能通风空气净化系统
CN204841225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6345198B (zh) 空气净化器
CN209013373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5478383U (zh) 一种双吸离心风机及空气净化器
CN101201056A (zh) 净化装置内置式离心风机
CN206737543U (zh) 一种除烟负离子帐篷
CN206001608U (zh) 一种厨房空气净化装置
WO2023185047A1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5890058A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04289060B (zh) 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
CN107655070A (zh) 一种集空调器与净化器于一体的风管机
CN206530551U (zh) 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06577517U (zh) 消音结构及空气净化器
CN205360843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6387008U (zh) 一种具有旋转风机壳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4730328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7243201B (zh) 空气净化模组和空气净化器
CN207422463U (zh) 大风量空气净化器
CN207162842U (zh) 一种节能型新风交流空气净化装置
CN206861730U (zh) 一种新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A. 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Ltd.

Assignor: AO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99000044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ir purifi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72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