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0296U -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0296U
CN204840296U CN201520501790.1U CN201520501790U CN204840296U CN 204840296 U CN204840296 U CN 204840296U CN 201520501790 U CN201520501790 U CN 201520501790U CN 204840296 U CN204840296 U CN 204840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ot
annular
steam
stop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17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017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0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0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02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在锅体内下部中央设有一环形集烟器,在环形集烟器和锅体内底部之间设有热交换管,一排烟通道的一端与环形集烟器的一侧相连通,在环形隔水板上方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中心导汽管,在环形隔水板上方的锅体内设有一上端开口的内胆体,在锅体外一侧设有一蒸汽循环管道。本实用新型蒸汽扩散速度快,蒸汽扩散较为均匀,减少了药材蒸制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差,避免由于药材蒸制时的温度有差异,从而使药材质量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保温效果好,加热炉产生的火焰、热气被有效利用,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能有效利用废气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蒸制效率,产生的蒸汽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并且便于观察锅体内的水位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中药药材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蒸制。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材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锅内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称为蒸制。它具有以下好处:一、改变药物性能,扩大用药范围,如地黄生品性寒,清热凉血,蒸制后使药性转温,功能由清变补;二、减少副作用,如大黄生用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减轻腹痛等副作用;三、保存药效,利于贮存,如桑螵蛸生品经蒸后杀死虫卵,便于贮存;四、便于软化切片,如木瓜、天麻、玄参等药物或质地坚硬,或含糖类较多,若用水浸润则水分不易渗入,久泡则损失有效成分,采用蒸后切片的方法软化效果好,效率较高,饮片外表美观,容易干燥。
目前中药药材的蒸制是将药材放置在蒸锅的篦子上进行蒸制的,现有的蒸锅存在以下不足:一、蒸制过程中,蒸汽扩散速度慢,蒸汽扩散不均匀,药材蒸制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差较大,使药材质量内外不一致,使药材改变药性的程度不一致,影响药材的蒸制质量;二、蒸锅的保温效果较差,易使药材在蒸制过程中产生温度梯度差,从而影响药材的蒸制质量;三、加热炉产生的火焰、热气有一部分没有被有效利用,热交换效率低;排烟通道位于锅体外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烟通道,废气产生的热量没有被有效利用,白白被浪费掉,不利于节能减排;四、无法观察蒸锅内的水位状况,因此无法及时判断蒸锅内的水是否需要添加;五、在蒸制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蒸汽从锅盖上的散热孔及锅体与锅盖之间的缝隙散出,并没有充分利用,白白浪费掉了,不利于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它结构设计合理,蒸汽扩散速度快,蒸汽扩散较为均匀,减少了药材蒸制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差,避免由于药材蒸制时的温度有差异,从而使药材质量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保温效果好,加热炉产生的火焰、热气被有效利用,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能有效利用废气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蒸制效率,产生的蒸汽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并且便于观察锅体内的水位状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端开口的锅体和锅盖,在锅体内下部中央设有一环形集烟器,在环形集烟器和锅体内底部之间竖直设有若干根沿锅体中央圆周设置的热交换管,每根热交换管的上端与环形集烟器相连通,下端与锅体底部相连通,一排烟通道的一端与环形集烟器的一侧相连通,另一端从锅体侧壁伸出,在与环形集烟器相对应的锅体一侧设有一补水观察口,在补水观察口侧的锅体内侧壁上设有一浮体导向套,在浮体导向套内设有一浮体,在环形集烟器和浮体导向套上方的锅体内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水板,在环形隔水板上方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中心导汽管,环形隔水板的外圆边缘与锅体内侧壁固连,环形隔水板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的外侧壁固连,在环形隔水板上方的锅体内设有一上端开口的内胆体,内胆体与锅体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之间均具有空腔,在内胆体内竖直间隔卡接有若干个环形筛板,中心导汽管上端穿过内胆体底部及若干个环形筛板的内圆孔向上延伸,在位于内胆体底部和环形隔水板之间的中心导汽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汽孔,在位于内胆体内的中心导汽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通汽孔,在内胆体底部均布有若干个第三通汽孔,在锅体外一侧设有一蒸汽循环管道,蒸汽循环管道的一端与锅盖相连通,另一端从环形隔水板与浮体导向套之间的锅体侧壁伸入锅体。
所述内胆体的底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
所述中心导汽管的顶部为封闭面。
所述中心导汽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通汽孔。
所述浮体导向套的内侧壁为弧形,所述浮体的外侧壁为弧形。
所述环形隔水板的外圆边缘与锅体内侧壁密封相连,环形隔水板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的外侧壁密封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加热炉产生的火焰、热气产生的热量通过若干根热交换管传递到锅体内的水中,增加了与锅体中的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废气被环形集烟器收集起来,通过锅体内的排烟通道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废气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利用,增加了与锅体中的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提高了中药的蒸制效率,并且节约了能源。
2、锅体内环形集烟器下方的水产生的蒸汽沿着中心导汽管上升,其中一部分蒸汽通过若干个第一通汽孔将其引入内胆体与锅体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之间的空腔,从而使内胆体达到保温的效果。与此同时,这部分蒸汽的一部分从内胆体底部的若干个第三通汽孔进入内胆体内,在内胆体内扩散并逐渐上升,从而对放置在环形筛板上的药材进行蒸制。在这个过程中,另一部分蒸汽继续沿中心导汽管上升,通过若干个第二通汽孔将其引入内胆体内,进一步对放置在环形筛板上的药材进行蒸制。由于蒸汽从内胆体底部的若干个第三通汽孔及中心导汽管上的第二通汽孔输入到内胆体内,从而对放置在环形筛板上的药材进行蒸制,蒸汽释放的面积大,蒸汽释放的更加均匀,可使放置在不同环形筛板上的药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均匀的温度,减少了药材蒸制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差,因此可以避免由于药材蒸制时的温度有差异,从而使药材质量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药材蒸制的质量。
3、进入到内胆体的蒸汽逐渐上升,上升到锅盖处时,通过与锅盖相连通的蒸汽循环管道又重新回到锅体内,蒸汽得到了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量,提高了中药的蒸制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蒸汽中的夹带的水分也通过蒸汽循环管道重新回到锅体内,使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4、在补水观察口侧的锅体内侧壁上设有一浮体导向套,在浮体导向套内设有一浮体,通过补水观察口可以方便的查看锅体内的水是否需要添加。当锅体内注满水时,浮体上升,通过补水观察口可以观察到浮体;当锅体内的水不足时,浮体下降,通过补水观察口看不到浮体,这时通过补水观察口往锅体内注水即可。
5、内胆体的底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这种设计有利于蒸汽通过第三通汽孔快速进入到内胆体内,并使其在内胆体内快速扩散,减少了温度梯度差。
6、中心导汽管的顶部为封闭面,这种设计使进入到中心导汽管内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促使中心导汽管内的蒸汽通过第二通汽孔进入到内胆体内。
7、中心导汽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通汽孔,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中心导汽管内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而且增加了蒸汽的释放面积,有利于使蒸汽快速进入到内胆体内。
8、浮体导向套的内侧壁为弧形,浮体的外侧壁为弧形。这种设计可以使浮体在浮体导向套内流畅的上下移动,避免浮体卡在浮体导向套内。
9、环形隔水板的外圆边缘与锅体内侧壁密封相连,环形隔水板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的外侧壁密封相连。这种设计使进入到内胆体与锅体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之间空腔内的蒸汽与锅体内的水相隔离,避免了蒸汽与锅体的水接触从而使蒸汽的温度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锅盖,3、环形集烟器,4、热交换管,5、排烟通道,6、补水观察口,7、浮体导向套,8、浮体,9、环形隔水板,10、中心导汽管,11、内胆体,12、空腔,13、环形筛板,14、第一通汽孔,15、第二通汽孔,16、第三通汽孔,17、第四通汽孔,18、蒸汽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锅体1和锅盖2,在锅体1内下部中央设有一环形集烟器3,在环形集烟器3和锅体1内底部之间竖直设有若干根沿锅体1中央圆周设置的热交换管4,每根热交换管4的上端与环形集烟器3相连通,下端与锅体1底部相连通,一排烟通道5的一端与环形集烟器3的一侧相连通,另一端从锅体1侧壁伸出。在与环形集烟器3相对应的锅体1一侧设有一补水观察口6,在补水观察口6侧的锅体1内侧壁上设有一浮体导向套7,在浮体导向套7内设有一浮体8。浮体导向套7的内侧壁为弧形,浮体8的外侧壁为弧形。在环形集烟器3和浮体导向套7上方的锅体1内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水板9,在环形隔水板9上方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中心导汽管10,环形隔水板9的外圆边缘与锅体1内侧壁密封相连,环形隔水板9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10的外侧壁密封相连。在环形隔水板9上方的锅体1内设有一上端开口的内胆体11,内胆体11的底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内胆体11与锅体1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9之间均具有空腔12。在内胆体11内竖直间隔卡接有若干个环形筛板13,中心导汽管10上端穿过内胆体11底部及若干个环形筛板13的内圆孔向上延伸,在位于内胆体11底部和环形隔水板9之间的中心导汽管10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汽孔14,在位于内胆体11内的中心导汽管10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通汽孔15,在内胆体11底部均布有若干个第三通汽孔16。中心导汽管10的顶部为封闭面,中心导汽管10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通汽孔17。在锅体1外一侧设有一蒸汽循环管道18,蒸汽循环管道18的一端与锅盖2相连通,另一端从环形隔水板9与浮体导向套7之间的锅体1侧壁伸入锅体1。
使用时,首先将锅体1放在加热炉上,将水通过补水观察口6倒入锅体1内,使锅体1内的水位不超过补水观察口6的高度,将药材放置在环形筛板13上,最后将锅盖2盖在锅体1上。准备工作做完后,启动加热炉进行加热。
锅体1内环形集烟器3下方的水产生的蒸汽沿着中心导汽管10上升,其中一部分蒸汽通过若干个第一通汽孔14将其引入内胆体11与锅体1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9之间的空腔12,从而使内胆体11达到保温的效果。与此同时,这部分蒸汽的一部分从内胆体11底部的若干个第三通汽16孔进入内胆体11内,在内胆体11内扩散并逐渐上升,从而对放置在环形筛板13上的药材进行蒸制。在这个过程中,另一部分蒸汽继续沿中心导汽管10上升,通过若干个第二通汽孔15将其引入内胆体11内,进一步对放置在环形筛板13上的药材进行蒸制。由于蒸汽从内胆体11底部的若干个第三通汽孔16及中心导汽管10上的第二通汽孔15输入到内胆体11内,从而对放置在环形筛板13上的药材进行蒸制,蒸汽释放的面积大,蒸汽释放的更加均匀,可使放置在不同环形筛板13上的药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均匀的温度,减少了药材蒸制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差,因此可以避免由于药材蒸制时的温度有差异,从而使药材质量内外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药材蒸制的质量。
加热炉产生的火焰、热气产生的热量通过若干根热交换管4传递到锅体1内的水中,增加了与锅体1中的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废气被环形集烟器3收集起来,通过锅体1内的排烟通道5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废气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利用,增加了与锅体1中的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提高了中药的蒸制效率,并且节约了能源。
进入到内胆体11的蒸汽逐渐上升,上升到锅盖2处时,通过与锅盖2相连通的蒸汽循环管道18又重新回到锅体1内,蒸汽得到了循环使用,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从而节约了能量,提高了中药的蒸制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蒸汽中的夹带的水分也通过蒸汽循环管道18重新回到锅体1内,使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在补水观察口6侧的锅体内侧壁上设有一浮体导向套7,在浮体导向套7内设有一浮体8,通过补水观察口6可以方便的查看锅体1内的水是否需要添加。当锅体1内注满水时,浮体上升,通过补水观察口6可以观察到浮体8;当锅体1内的水不足时,浮体8下降,通过补水观察口6看不到浮体8,这时通过补水观察口6往锅体1内注水即可。
浮体导向套7的内侧壁为弧形,浮体8的外侧壁为弧形。这种设计可以使浮体8在浮体导向套7内流畅的上下移动,避免浮体8卡在浮体导向套7内。
内胆体11的底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这种设计有利于蒸汽通过第三通汽孔16快速进入到内胆体11内,并使其在内胆体11内快速扩散,减少了温度梯度差。
中心导汽管10的顶部为封闭面,中心导汽管10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通汽孔17。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中心导汽管10内的蒸汽具有一定的压力,而且增加了蒸汽的释放面积,有利于使蒸汽快速进入到内胆体11内。
环形隔水板9的外圆边缘与锅体1内侧壁密封相连,环形隔水板9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10的外侧壁密封相连。这种设计使进入到内胆体11与锅体1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9之间空腔12内的蒸汽与锅体1内的水相隔离,避免了蒸汽与锅体1的水接触从而使蒸汽的温度损失。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6)

1.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包括上端开口的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在锅体内下部中央设有一环形集烟器,在环形集烟器和锅体内底部之间竖直设有若干根沿锅体中央圆周设置的热交换管,每根热交换管的上端与环形集烟器相连通,下端与锅体底部相连通,一排烟通道的一端与环形集烟器的一侧相连通,另一端从锅体侧壁伸出,在与环形集烟器相对应的锅体一侧设有一补水观察口,在补水观察口侧的锅体内侧壁上设有一浮体导向套,在浮体导向套内设有一浮体,在环形集烟器和浮体导向套上方的锅体内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环形隔水板,在环形隔水板上方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中心导汽管,环形隔水板的外圆边缘与锅体内侧壁固连,环形隔水板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的外侧壁固连,在环形隔水板上方的锅体内设有一上端开口的内胆体,内胆体与锅体内侧壁及环形隔水板之间均具有空腔,在内胆体内竖直间隔卡接有若干个环形筛板,中心导汽管上端穿过内胆体底部及若干个环形筛板的内圆孔向上延伸,在位于内胆体底部和环形隔水板之间的中心导汽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一通汽孔,在位于内胆体内的中心导汽管的侧壁上均布有若干个第二通汽孔,在内胆体底部均布有若干个第三通汽孔,在锅体外一侧设有一蒸汽循环管道,蒸汽循环管道的一端与锅盖相连通,另一端从环形隔水板与浮体导向套之间的锅体侧壁伸入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体的底部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汽管的顶部为封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汽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四通汽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导向套的内侧壁为弧形,所述浮体的外侧壁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水板的外圆边缘与锅体内侧壁密封相连,环形隔水板的内圆孔边缘与中心导汽管的外侧壁密封相连。
CN201520501790.1U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0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790.1U CN204840296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790.1U CN204840296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0296U true CN204840296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17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0296U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02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573A (zh) * 2019-01-15 2019-04-05 深圳汉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蒸锅
CN110742499A (zh) * 2019-12-14 2020-02-04 徐州果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电蒸烤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7573A (zh) * 2019-01-15 2019-04-05 深圳汉食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蒸锅
CN110742499A (zh) * 2019-12-14 2020-02-04 徐州果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电蒸烤锅
CN110742499B (zh) * 2019-12-14 2021-10-26 徐州果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电蒸烤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0296U (zh) 一种节能中药蒸制锅
CN204581962U (zh) 一种用于蒸制中药的蒸锅
CN206063845U (zh) 一种高效药物提取罐
CN204581961U (zh) 一种中药蒸锅
CN203663099U (zh) 一种用于中药煎熬的超声反应装置
CN204840295U (zh) 一种中药蒸制锅
CN207101521U (zh) 一种节能高效型中药蒸煮装置
CN206167397U (zh) 一种中药煎药壶
CN205431879U (zh) 蒸汽煮浆机
CN208161086U (zh) 一种中药提取罐
CN209108097U (zh) 一种适用于中药材的可倾式蒸煮锅
CN202961115U (zh) 理疗床
CN105919413B (zh) 一种节能蒸具
CN205252027U (zh) 一种艾灸拔罐器
CN108836863A (zh) 一种适用于中药材的可倾式蒸煮锅
CN205515531U (zh) 督灸器
CN205698470U (zh) 一种中医肿瘤治疗用熏蒸装置
CN204561824U (zh) 一种蒸汽馒头制作机
CN209809042U (zh) 一种治疗咳嗽药物生产用原料蒸煮装置
CN204121432U (zh) 微压多功能煎药机
CN204032269U (zh) 红豆蒸煮机
CN208464690U (zh) 一种蒸汽灭菌装置
CN203661937U (zh) 基于蒸汽回收利用装置的固定式熬糖装置
CN207768731U (zh) 一种下点火式无烟艾灸罐
CN202554421U (zh) 痔疮药雾熏蒸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