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9082U - 内锅 - Google Patents

内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9082U
CN204839082U CN201520465893.7U CN201520465893U CN204839082U CN 204839082 U CN204839082 U CN 204839082U CN 201520465893 U CN201520465893 U CN 201520465893U CN 204839082 U CN204839082 U CN 204839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interior pot
sidewall
collet
epitax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58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58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9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9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9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所述内锅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和由侧壁的顶部边缘形成的顶部开口,其中,内锅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设置有隔热套,由此便于用户直接操作内锅,而不需要垫放其他隔热材料,减小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内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电烹饪器具的内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用内锅大多数使没有防烫手装置,消费者要把内锅从饭煲中拿出,需要用抹布或者其他隔热材料去端锅,非常不方便;而少数内锅两侧有塑胶把手结构来实现这个功能,但结构复杂、零件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锅,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形成的顶部开口,其中,所述内锅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套。本实用新型在内锅上部设置了隔热套,从而便于用户直接操作内锅,而不需要垫放诸如垫布、手套等其他隔热材料,减少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此外,该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可选地,在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外延部,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外延部的外表面上。这样的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内锅。
可选地,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外延部的整个圆周上。由此便于用户操作内锅,减小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所述外延部从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所述隔热套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和第五延伸段,其中:所述第一延伸段沿所述侧壁的内侧向上延伸至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二延伸段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沿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边缘;所述第三延伸段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外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外侧向下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下边缘;所述第四延伸段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下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底部向内延伸至所述外延部与所述侧壁的交接处;所述第五延伸段从所述第四延伸段的内端沿所述侧壁向下延伸。由此,从横截面看,隔热套将外延部的外部完全包覆,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由陶瓷制成,所述容器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侧壁两侧的把手,所述隔热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这样的结构也便于用户直接操作内锅。
可选地,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把手的外表面。由此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可选地,所述隔热套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突起部,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突起部相适配,以将所述隔热套保持在所述把手上。由此使得隔热套不至于在使用过程中从把手上脱离。
可选地,所述隔热套由硅橡胶或者塑胶制成。由此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内锅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内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全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内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内锅110、底壁
120、侧壁130、顶部开口
140、外延部150、隔热套
141、侧壁的内侧142、侧壁的顶部
143、外延部的外侧144、外延部的底部
151、第一延伸段152、第二延伸段
153、第三延伸段154、第四延伸段
155、第五延伸段200、内锅
210、底壁220、侧壁
230、顶部开口240、外延部
250、隔热套260、把手
300、内锅320、侧壁
350、隔热套360、把手
351、突起部361、容纳部
17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锅100。内锅100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炖锅等电烹饪器具的内锅。
如图1,图2所示,内锅100包括大致呈圆柱体形的容器本体,容器本体包括底壁110、侧壁120和顶部开口130。底壁110呈圆形,大体平坦。侧壁120沿底壁110向上延伸,其中,侧壁与底壁的连接部分为曲面。侧壁120的顶部边缘形成顶部开口130。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20的内侧上部具有向内凸出的凸台170,使得顶部开口130形成为台阶孔形。在侧壁120的外侧上部设置有沿侧壁120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外延部140,隔热套150套设在外延部140的外表面上。应当了解,附图中的内锅形状只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内锅显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大致为球形等。由于在内锅上部设置了隔热套,用户可以方便地直接操作内锅,例如从电饭煲中取出内锅或者将内锅移动位置等,而不需要垫放诸如垫布、手套等其他隔热材料,减少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此外,该方案结构简单,并且成本较低。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外延部140从侧壁120的顶部向外延伸,与侧壁120为一体结构。隔热套150包覆在外延部的表面上,可以划分为五个延伸段:第一延伸段151、第二延伸段152、第三延伸段153、第四延伸段154和第五延伸段155。具体地,第一延伸段151沿侧壁的内侧141向上延伸至侧壁的顶部142边缘,其基本上呈圆柱面。第二延伸段152从第一延伸段151的上端沿侧壁的顶部142向外延伸至外延部的外侧143边缘,其基本上呈圆环面。第三延伸段153从第二延伸段152的外端沿外延部的外侧143向下延伸至外延部的外侧143下边缘,其基本上也是圆柱面,但是半径大于第一延伸段151的半径。第四延伸段154从第三延伸段153的下端沿外延部的底部144向内延伸至外延部140与侧壁120的交接处,其基本上也呈圆环面。第五延伸段155从第四延伸段154的内端沿侧壁120向下延伸,其基本上呈圆柱面,半径介于第一延伸段和第三延伸段的半径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外延部被隔热套完全包覆,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被烫伤的风险。
隔热套150可以采用粘合等方式接附到侧壁120上。通常情况下,隔热套采用的材质为硅橡胶或者塑胶,当然,隔热套所采用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合适的材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套150沿外延部140的周向设置在外延部140的整个圆周上,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被烫伤的风险。但是,显然隔热套150也可以沿外延部140的周向间隔设置,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任何合适的间隔设置,例如每间隔60度、120度或是180度设置一个隔热套,隔热套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间隔长短调整。这样,可以在兼顾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一定的成本。
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1”变成“2”。
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内锅200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由陶瓷制成。此外,容器本体还具有位于侧壁220两侧的把手260,把手260的顶部的一端连接外延部240的外侧下边缘,把手260的底部的一端连接侧壁220的外侧,隔热套250套设在把手260上。由此可以通过把手很方便地操作内锅,例如将内锅从电饭煲中取出、移动位置等,隔热套套设在把手上也可以增强隔热套设置在内锅上部的稳定性,也可以减少隔热套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洁的目的,此处省略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部分的描述。在此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相应的构件的标号一致,只是第一位数字由“2”变成“3”。
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部分在于,隔热套350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突起部351,把手360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部361,容纳部361与突起部351相适配,以将隔热套350保持在360把手上。突起部351由硅橡胶或者塑胶制成,突起部351可以与容纳部361过盈配合,以使容纳部361与突起部351配合牢固,避免隔热套很容易的从把手上脱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具有底壁、沿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和由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形成的顶部开口,其中,所述内锅的上部设置有隔热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向外延伸的外延部,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外延部的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设置在所述外延部的整个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沿所述外延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从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所述隔热套包括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第四延伸段和第五延伸段,其中:
所述第一延伸段沿所述侧壁的内侧向上延伸至所述侧壁的顶部边缘;
所述第二延伸段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上端沿所述侧壁的顶部向外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边缘;
所述第三延伸段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外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外侧向下延伸至所述外延部的外侧下边缘;
所述第四延伸段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下端沿所述外延部的底部向内延伸至所述外延部与所述侧壁的交接处;
所述第五延伸段从所述第四延伸段的内端沿所述侧壁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由陶瓷制成,所述容器本体还具有位于所述侧壁两侧的把手,所述隔热套设置在所述把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套设在所述把手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突起部,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与所述突起部相适配,以将所述隔热套保持在所述把手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由硅橡胶或者塑胶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用于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炖锅。
CN201520465893.7U 2015-06-29 2015-06-29 内锅 Active CN204839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893.7U CN2048390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内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5893.7U CN2048390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内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9082U true CN204839082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2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5893.7U Active CN20483908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内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90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7829A (zh) * 2016-04-07 2016-07-13 广东浩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饭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7829A (zh) * 2016-04-07 2016-07-13 广东浩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饭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019B (zh) 压力锅
CN106108631B (zh) 内锅和电压力锅
CN204839082U (zh) 内锅
CN204561805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2820941U (zh) 用于火锅的专用锅具
CN204475375U (zh) 一种建筑用井盖
CN201286564Y (zh) 防烫、防溢出水杯
CN211408611U (zh) 烹饪器具
CN204445172U (zh) 一种防烫茶碗及使用该茶碗的盖碗
CN206491692U (zh) 方便使用的内胆
CN211066136U (zh) 一种密封圈及烹饪器具
CN206548279U (zh) 新型杯盖
CN206700031U (zh) 新型蒸架
CN206213901U (zh) 上盖和烹饪器具
CN206729760U (zh) 一种多功能锅盖
CN204722706U (zh) 一种碗碟
CN212912824U (zh) 一种设置煲蒸锅的电压力锅
CN204394270U (zh) 一种电压力锅的密封圈
CN204635966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1260615Y (zh) 防烫壶盖
CN205031006U (zh) 一种具有加热环套结构的电饭煲
CN208909841U (zh) 一种防烫锅具
CN204318373U (zh) 一种多胆式电饭煲
CN203943536U (zh) 电饭煲的内胆组件和电饭煲
CN201216418Y (zh) 防烫、防溢出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