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4840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4840U
CN204834840U CN201520511774.0U CN201520511774U CN204834840U CN 204834840 U CN204834840 U CN 204834840U CN 201520511774 U CN201520511774 U CN 201520511774U CN 204834840 U CN204834840 U CN 204834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end
antenna
inductance
mobile terminal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17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SA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S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SA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SA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117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4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4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48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及分别设置于主板上的天线模块、USB连接器和第一电感,主板包括接地线,天线模块的接地脚和USB连接器的接地脚分别与接地线连接;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通过第一电感与接地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天线模块溢出至USB连接器上的高频谐波传输到主板的接地线上的问题,并由此减少了天线信号对其他电路以及对天线自身的干扰。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带有天线的移动终端中,由于尺寸和布线要求,一般天线设置在USB连接器的外侧,使得天线和USB连接器的位置非常靠近。由于USB连接器为金属导电外壳且外壳与地连接,使得天线在工作时,溢出的高频谐波会通过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流入到地。而天线与USB连接器的外壳也共地,因此,该高频谐波又会反过来干扰天线的工作,使天线的灵敏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避免天线信号经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流入到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模块、USB连接器和第一电感,所述主板包括接地线,所述天线模块的接地脚和所述USB连接器的接地脚分别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所述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主板上的接地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同一端;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信号隔离模块,所述信号隔离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光电路,该背光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具有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所述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正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反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感。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连接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之间;所述第二电感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与该正向驱动端连接的两所述发光组件的公共端之间,和/或,所述第三电感位于所述反向驱动端和与该反向驱动端连接的两所述发光组件的公共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管;所述第二电感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与该正向驱动端连接的发光管之间,和/或,所述第三电感位于所述反向驱动端和与该反向驱动端连接的发光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SB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与主板的接地线之间设置第一电感,并通过第一电感的高频隔离作用,而实现避免天线模块溢出至USB连接器上的高频谐波传输到主板的接地线上的问题,减少了天线信号对其他电路以及对天线自身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一实施例中天线模块、USB连接器、接地线和第一电感布置于主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USB连接器与主板上接地线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信号隔离模块布置于主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一实施例中背光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主板 VBUS 电源端
200 天线模块 D+ 第一数据传输端
300 USB连接器 D- 第二数据传输端
400 第一电感 ID 设备识别端
500 接地线 GND1 接地端
600 背光电路 V1 正向驱动端
310 金属外壳 V2 反向驱动端
610 驱动电路 L2 第二电感
620 发光组件 L3 第三电感
630 信号隔离模块 LED 发光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适用于各种带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包括主板100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100上的天线模块200、USB连接器300和第一电感400(图2中用L1表示),所述主板100包括接地线500(图2中用GND表示),所述USB连接器300包括金属外壳310、电源端VBUS、第一数据传输端D+、第二数据传输端D-、设备识别端ID和接地端GND1,所述天线模块200的接地脚和所述USB连接器300的接地脚GND1分别与所述接地线500连接;所述金属外壳310通过所述第一电感400(图2中用L1表示)与所述接地线500连接。应当理解的是,电感具有隔交流通直流的特性,而高频谐波为交流信号,由此,当天线模块200溢出高频谐波至USB连接器300上时,通过第一电感400的高频隔离作用,使得高频谐波不能经USB连接器300的外壳流入到接地线500,从而实现了避免天线信号经USB连接器300的金属外壳310流入到地的问题,减少了天线信号对其他电路以及对天线自身的干扰。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述天线模块200包括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所述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分别与所述主板100上的接地线500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天线配合多入多出(MIMO)或多发多收天线技术可实现多天线接收和多天线发送信号,以改善通信质量。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设置在所述主板100上的同一端,所述天线模块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板100上的信号隔离模块230,所述信号隔离模块230位于所述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之间。由于各天线之间会相互造成干扰,通过信号隔离模块230可实现隔离两个天线之间的耦合信号。其中,信号隔离模块230可通过在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之间并行设置两个开口谐振环(图未示出)和一电感元件(图未示出)实现;其中电感元件将两个开口谐振环连接以组成并联LC谐振回路,而并联LC谐振回路在谐振时等效为开路,因此,能够有效的隔离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之间的耦合信号,防止第一天线210和第二天线220相互干扰。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光电路600,该背光电路600包括驱动电路610,所述驱动电路610具有正向驱动端V1和反向驱动端V2,所述正向驱动端V1和反向驱动端V2之间连接有发光组件620;所述发光组件620与所述正向驱动端V1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L2。应当理解的是,电感具有隔交流通直流的特性,而高频谐波为交流信号,由此,通过在驱动电路610的正向驱动端V1与发光组件620之间设置第二电感L2,由第二电感L2隔离正向驱动端V1输入的高频谐波,从而避免了发光组件620受高频信号影响而出现闪烁现象的问题,使得显示屏显示更加稳定。
上述发光组件6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发光组件620为多个时,各个发光组件620并联连接于正向驱动端V1和反向驱动端V2之间。例如,在发光组件620的数量为两个的实施例中,正向驱动端V1与两个发光组件620之间各设有一所述第二电感L2;或者,第二电感L2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V1和与该正向驱动端V1连接的两所述发光组件620的公共端之间。其中,采用后一种实施方式时,能够减少电感数量,节约硬件成本。
上述发光组件620可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管LED,多个发光管LED通过各种排列组合,可以适应各种尺寸的显示屏。该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电感L2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V1和与该正向驱动端V1连接的发光管LED之间。
还参照图4,所述发光组件620与所述反向驱动端V2之间连接有第三电感L3。该移动终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带天线的电子设备中时,该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上的天线会共地,而发光组件620在工作中,也可能会携带高频谐波,经地后可能会影响天线的灵敏度。因此,在发光组件620与反向驱动端V2之间设置第三电感L3可以滤除移动终端到地的高频信号,以达到防止高频谐波经地后影响天线的灵敏度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发光组件620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管LED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感L3位于反向驱动端V2和与该反向驱动端V2连接的发光管LED之间。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天线模块、USB连接器和第一电感,所述主板包括接地线,所述天线模块的接地脚和所述USB连接器的接地脚分别与所述接地线连接;所述USB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与所述主板上的接地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同一端;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信号隔离模块,所述信号隔离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背光电路,该背光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具有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所述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正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反向驱动端之间连接有第三电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并联连接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反向驱动端之间;所述第二电感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与该正向驱动端连接的两所述发光组件的公共端之间,和/或,所述第三电感位于所述反向驱动端和与该反向驱动端连接的两所述发光组件的公共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发光管;所述第二电感位于所述正向驱动端和与该正向驱动端连接的发光管之间,和/或,所述第三电感位于所述反向驱动端和与该反向驱动端连接的发光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CN201520511774.0U 2015-07-14 2015-07-14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4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1774.0U CN204834840U (zh) 2015-07-14 2015-07-14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1774.0U CN204834840U (zh) 2015-07-14 2015-07-14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4840U true CN204834840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9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177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4840U (zh) 2015-07-14 2015-07-14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48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1192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线性组件、电路板结构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11192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非线性组件、电路板结构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62015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DE202017004035U1 (de) Antennen für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en
CN203691738U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通信终端
CN204231337U (zh) 电子设备以及外置天线
CA2573890A1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reduced interfering energy from the display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471790B (zh) 天线、天线系统和通信装置
CN104752819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4577338A (zh) 天线组件及具有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7706504B (zh) 一种支持全频段覆盖的移动终端天线
CN202550228U (zh) 通用串行总线usb头及具有该usb头的usb设备
CN204834840U (zh) 移动终端
WO2015117359A1 (zh) 无线保真wifi辅助天线
CN106571528A (zh) 多频带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787097B (zh) 电子设备
CN204967899U (zh) 一种手机电路板
CN208226082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1482659B (zh) 一种终端
CN105576347A (zh) 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CN103222356B (zh) 执行芯片级别上减少电磁干扰的方法及对应装置
CN205722748U (zh) 一种低压差分信号的防电磁干扰电路及显示屏接口电路
WO2021136506A1 (zh) 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4758731U (zh) 解决微波组件高隔度测试工装系统
CN204968238U (zh) 基于pcb布线板电路及pcb布线板
CN205304965U (zh) 一种射频天线电路及电视机
CN103094663A (zh) 一种蓝牙天线和一种蓝牙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