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9847U -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9847U
CN204829847U CN201520358754.4U CN201520358754U CN204829847U CN 204829847 U CN204829847 U CN 204829847U CN 201520358754 U CN201520358754 U CN 201520358754U CN 204829847 U CN204829847 U CN 204829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pipe
isocon
baromete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87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oongzhe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oongzhe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oongzhe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87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9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98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包括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第一过渡管上设置第一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第一分流管,第二过渡管上设置第二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第二分流管,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置第一气动阀、第一气压计和旁路管道,旁路管道的两端均与连接管连通,第一气动阀和第一气压计位于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旁路管道上设置第二气动阀,第一输入管、第一分流管、第二输入管及第二分流管上均设置手动阀,第一过渡管上设置第二气压计,第二过渡管上设置第三气压计,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第一气压计、第二气压计和第三气压计均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防爆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蒸汽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其可将输入其内的电能、燃烧中的化学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能量经过一定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化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采用生物质作为锅炉燃料越来越普遍,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植物和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动物产生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等。
生物质锅炉生产的蒸汽一般都是通过分流装置输送到各个需要其的设备中,现有的蒸汽分流装置一般由两个过渡管组成,每个过渡管上均会设置一个将锅炉内产生的蒸汽输送至其内的输入管和至少两个用于蒸汽分流的分流管,由于蒸汽输入的不稳定性,有时候会出现一个过渡管气压过高,而另一个过渡管气压过低的情况发生,气压过高的过渡管容易管道爆炸事件发生,气压过低的过渡管则无法向需要蒸汽的设备提供足量的蒸汽,但是如果将气压过高的过渡管内的蒸汽提供给气压过低的过渡管,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故发明一种能将蒸汽过高的过渡管内的蒸汽提供给蒸汽过低的过度管的蒸汽分流装置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分流装置,用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包括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所述第一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所述第一过渡管内的第一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所述第二过渡管内的第二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过渡管和所述第二过渡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第一气压计和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动阀和所述第一气压计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及所述第二分流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阀,所述第一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二气压计,所述第二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三气压计,所述第一气动阀、所述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压计、所述第二气压计和所述第三气压计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入管的进气口均设置有消声器。
通过在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的进气口处设置消声器,可使得蒸汽在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产生的噪声变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所述连接管、所述旁路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及所述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
通过在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连接管、旁路管道、第一过渡管及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保温层,可减少蒸汽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热量损失。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反射隔热层和泡沫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射隔热层远离所述泡沫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
通过在反射隔热层远离泡沫层的一侧设置防腐蚀层,可避免蒸汽对管道的腐蚀,有助于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所述连接管、所述旁路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及所述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吸声材料。
通过在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连接管、旁路管道、第一过渡管及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吸声材料,可将蒸汽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减弱,提高了整个蒸汽分流装置的降噪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每个所述第一分流管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所述手动阀远离所述第一过渡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压表。
通过在每个第一分流管上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远离第一过渡管的一侧设置第一气压表,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第一气压表方便且快速的手动调节各个第一分流管内的流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所述手动阀远离所述第二过渡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压表。
通过在每个第二分流管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远离第一过渡管的一侧设置第二气压表,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第二气压表方便且快速的手动调节各个第二分流管内的流量。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用于连通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的安装有第一气动阀的连接管,且在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上分别设置第二气压计和第三气压计,使得第二气压计和第三气压计可以实时的分别检测出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内的气压,并将这些气压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当检测到某个过渡管的因气压过低无法向其它设备提供足量的蒸汽时,而另一个过渡管因气压过高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连接管上的第一气动阀打开,以使气压高的过渡管内的蒸汽流入至气压低的过渡管内,这一方面可使得气压高的过渡管内的气压降低,避免了爆炸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使得气压低的过渡管得到一定量蒸汽的补充,从而使得该过渡管能向其它设备提供足量的蒸汽;通过设置旁路管道,并在旁路管道和连接管上还分别设置第二气动阀和第一气压计,当第一气压计测得连接管内的气压过高而超出了第一气动阀的承受承受能力之外时,为了避免第一气动阀发生爆炸,控制装置会控制第二气动阀打开,使旁路管道对连接管进行蒸汽分流,以使经过第一气动阀的气压降为第一气动阀所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过渡管;2、第二过渡管;3、第一输入管;4、第一分流管;5、第二输入管;6、第二分流管;7、连接管;8、第一气动阀;9、旁路管道;10、第二气动阀;11、第一气压计;12、手动阀;13、第二气压计;14、第三气压计;15、第一气压表;16、第二气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包括第一过渡管1和第二过渡管2,第一过渡管1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第一过渡管1内的第一输入管3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一分流管4,第二过渡管2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第二过渡管2内的第二输入管5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二分流管6,第一过渡管1和第二过渡管2通过连接管7连通,连接管7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8、第一气压计11和旁路管道9,旁路管道9的两端均与连接管7连通,第一气动阀8和第一气压计11位于旁路管道9的两端之间,旁路管道9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10,第一输入管3、第一分流管4、第二输入管5及第二分流管6上均设置有手动阀12,第一过渡管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二气压计13,第二过渡管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三气压计14,第一气动阀8、第二气动阀10、第一气压计11、第二气压计13和第三气压计14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通过设置用于连通第一过渡管1和第二过渡管2的安装有第一气动阀8的连接管7,且在第一过渡管1和第二过渡管2上分别设置第二气压计13和第三气压计14,使得第二气压计13和第三气压计14可以实时的分别检测出第一过渡管1和第二过渡管2内的气压,并将这些气压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当检测到某个过渡管的因气压过低无法向其它设备提供足量的蒸汽时,而另一个过渡管因气压过高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连接管7上的第一气动阀8打开,以使气压高的过渡管内的蒸汽流入至气压低的过渡管内,这一方面可使得气压高的过渡管内的气压降低,避免了爆炸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使得气压低的过渡管得到一定量蒸汽的补充,从而使得该过渡管能向其它设备提供足量的蒸汽;通过设置旁路管道9,并在旁路管道9和连接管7上还分别设置第二气动阀10和第一气压计11,当第一气压计11测得连接管7内的气压过高而超出了第一气动阀8的承受承受能力之外时,为了避免第一气动阀8发生爆炸,控制装置会控制第二气动阀10打开,使旁路管道9对连接管7进行蒸汽分流,以使经过第一气动阀8的气压降为第一气动阀8所承受的能力范围之内。
第一输入管3和第二输入管5的进气口均设置有消声器。通过在第一输入管3和第二输入管5的进气口处设置消声器,可使得蒸汽在第一输入管3和第二输入管5产生的噪声变小。
为了尽量减少蒸汽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热量损失,第一输入管3、第二输入管5、第一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6、连接管7、旁路管道9、第一过渡管1及第二过渡管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反射隔热层和泡沫层。反射隔热层远离泡沫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
通过在反射隔热层远离泡沫层的一侧设置防腐蚀层,可避免蒸汽对管道的腐蚀,有助于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输入管3、第二输入管5、第一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6、连接管7、旁路管道9、第一过渡管1及第二过渡管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吸声材料。
通过在第一输入管3、第二输入管5、第一分流管4、第二分流管6、连接管7、旁路管道9、第一过渡管1及第二过渡管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吸声材料,可将蒸汽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减弱,提高了整个蒸汽分流装置的降噪效果。
在每个第一分流管4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12远离第一过渡管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压表15。
通过在每个第一分流管4上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12远离第一过渡管1的一侧设置第一气压表15,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第一气压表15方便且快速的手动调节各个第一分流管4内的流量。
在每个第二分流管6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12远离第二过渡管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压表16。
通过在每个第二分流管6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手动阀12远离第一过渡管1的一侧设置第二气压表16,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第二气压表16方便且快速的手动调节各个第二分流管6内的流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过渡管和第二过渡管,所述第一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所述第一过渡管内的第一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将锅炉中的蒸汽输入至所述第二过渡管内的第二输入管及至少两条用于蒸汽分流的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过渡管和所述第二过渡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气动阀、第一气压计和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均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动阀和所述第一气压计位于所述旁路管道的两端之间,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输入管及所述第二分流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阀,所述第一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二气压计,所述第二过渡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气压的第三气压计,所述第一气动阀、所述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压计、所述第二气压计和所述第三气压计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和所述第二输入管的进气口均设置有消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所述连接管、所述旁路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及所述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反射隔热层和泡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隔热层远离所述泡沫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所述连接管、所述旁路管道、所述第一过渡管及所述第二过渡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吸声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分流管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所述手动阀远离所述第一过渡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压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二分流管上且位于其相对应的所述手动阀远离所述第二过渡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压表。
CN201520358754.4U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8754.4U CN204829847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8754.4U CN204829847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9847U true CN204829847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87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29847U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98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1226A (zh) * 2018-01-23 2018-07-31 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粉料分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1226A (zh) * 2018-01-23 2018-07-31 太仓北新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粉料分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2600U (zh) 一种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蒸汽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4829847U (zh) 一种蒸汽分流装置
CN205400865U (zh) 一种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回收及消音器一体化装置
CN203431891U (zh) 一种余热锅炉烟道吹灰系统
CN204187820U (zh) 一种立式燃气锅炉
CN214275750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的双母管分段主蒸汽管道系统
CN202501159U (zh) 余热发电专用补偿器
CN204420980U (zh) 生活垃圾余热锅炉过热器
CN205807374U (zh) 一种热力蒸汽发生器
CN202562305U (zh) 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发电系统
CN202967572U (zh) 粉煤灰气力收集系统
CN204007269U (zh) 一种防磨管的安装结构
CN204493930U (zh) 化工传输管
CN105650472A (zh) 一种食品加工厂燃气供气系统
CN203421708U (zh) 烟道热交换装置
CN204187654U (zh) 一种烟气换热装置
CN202087384U (zh) 中速磨煤机密封风系统
CN107559794A (zh) 一种移动式蒸汽发生器
CN214032475U (zh) 一种多功能微生物发酵一体机的加热转换装置
CN203615308U (zh) 玻璃窑炉余热油导热发电装置
CN204756854U (zh) 一种太阳能蒸汽发生管路系统
CN202350037U (zh) 双热源燃气烧嘴
CN216431269U (zh) 一种igcc脱硝系统氨气管道改造装置
CN214332828U (zh) 一种新型供热减温调整系统
CN219510765U (zh) 一种蒸汽产生和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sinchu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808 No. 4 Building No. 5, third new Guangdong 4, 5

Patentee af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f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No. 4 new bamboo building No. 5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oongzhe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