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4375U - 一种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4375U
CN204824375U CN201520464706.3U CN201520464706U CN204824375U CN 204824375 U CN204824375 U CN 204824375U CN 201520464706 U CN201520464706 U CN 201520464706U CN 204824375 U CN204824375 U CN 204824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air
supply duct
aeration tub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47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麟
汪涛
蒲柏霖
滕岳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me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me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me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met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47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4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4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4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和调节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曝气装置。针对目前曝气装置曝气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供气管、曝气池和曝气管,鼓风机与供气管的进气端相连接,供气管的排气端设置于曝气池内,在曝气池内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与供气管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的曝气管为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管路的孔径为30μm以下。在相同面积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取代原有采用开孔的环形曝气管路的曝气装置,在不减少曝气量的同时,形成大量微小气泡,气泡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极大的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曝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和调节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生活生产中,污水处理十分常见,污水处理会有曝气处理。
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水处理方法,或使气体从水中逸出,如去除水的臭味或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或使氧气溶入水中,以提高溶解氧浓度,达到除铁、除锰或促进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目的。
1、污水曝气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A、鼓风机曝气:利用能够产生一定风量和压力的鼓风机将空气或其它气体通过输送设备和扩散设备强制加入到水体中的过程叫做鼓风机曝气。
鼓风机曝气的特点:
鼓风机曝气能够产生一定的风量:鼓风机曝气的目的是使水体中增加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好氧生物对氧气的需求。
鼓风机曝气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鼓风机曝气过程是气体与液体分子之间分子质量的传递过程,要使气体在液体中充分扩散和接触并阻止液体中悬浮物的下沉。曝气鼓风机必须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使氧气在液体中充分搅拌和溶解。
B、机械曝气
借助机械设备(如叶片、叶轮等)使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废水和污泥充分混合,并使混合液液面不断更新与空气接触,来增加是中的溶解氧的方法。
借助于叶片、叶轮、喷洒器或涡轮装置的机械作用使大气中的氧进入液体。
目前广泛采用的曝气机主要有表面曝气机和浸没式涡轮曝气机两类。这种曝气方法设备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常用于较小的曝气池。
另外,它也可指借助机械设备对水体进行曝气,使空气进入水体中,此种设备主要有曝气鼓风机配套专用曝气头及连接管道组成的机械曝气装置。
C、联合曝气
例如鼓风机和搅拌装置相结合的联合曝气,静态曝气机(液称固定螺旋)也属之。
D、射流曝气
水泵经射流器供养的射流曝气,噪声较小,采用通用机械,制造安装较为简单。
经过发明人发现,采用联合曝气是曝气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污水中和池联合曝气,其采用鼓风机通过管路管向中和池供气,同时利用搅拌增加空气与液体的接触几率。其曝气管路为中和池底部的带有曝气孔的盘管。但现有的联合曝气有以下几个弊端:a、曝气孔盘管开孔较大,气体从孔中喷出易形成较大的气泡,其与液体的接触并不充分,曝气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曝气装置,一种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供气管、曝气池和曝气管,鼓风机与供气管的进气端相连接,供气管的排气端设置于曝气池内,在曝气池内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与供气管的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的曝气管为多孔材料的管路,管路的孔径为30μm以下,气通量为200-350m3/m2·h·kPa。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曝气管为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管路。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曝气管为非金属多孔材料的管路。
进一步的是,在曝气池内设置搅拌装置。
在曝气池内设置有曝气管的同时,增加在曝气池内设置搅拌装置,这样的联合曝气课提高曝气的效果,这里的搅拌装置包括了一个电动机和机械叶轮,利用装在曝气池内的机械叶轮转动,剧烈搅动池内废水,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
进一步的是,曝气管设置于曝气池底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曝气管与供气管在曝气池底部部分呈矩形布置或多边形布置,曝气管的两端通过与供气管的管壁相连与供气管相连通,曝气管的两端都为进气口,在曝气池底部部分的供气管有一端为盲端,气体从供气管进入曝气管,再从曝气管弥散逸出。
大气中的空气是用鼓风机通过供气管输送到设在池底的曝气管,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这里的供气管路在曝气池的底部,分成了两部不相连的部分,它们之间是通过曝气管而连通的,曝气管的两端通过与供气管的管壁相连与供气管相连通,曝气管的两端都为进气口,曝气管的根数根据现场的需求来确定,曝气管之间的间隔应均匀布置。这样布置是为了让曝气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曝气管与供气管在曝气池底部呈环形布置,供气管在曝气池底部为圆环形结构,圆环中间设置中部支撑件,曝气管一段连接供气管,另一端连接中部支撑件,曝气管均匀分布于在曝气池底部供气管所构成的圆环形结构内,呈轮支架与轮毂的结构。
在曝气池底部为圆环形结构的供气管与上部与之相连的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多个地方,均匀分布于在曝气池底部为圆环形结构的供气管上。
圆环中间设置的中部支撑件与曝气管连接,主要起支撑作用和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中部支撑件为圆盘型腔体结构与曝气管焊接并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中部支撑件为圆环构件或圆盘实心结构并与曝气管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是,曝气管与供气管的连接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的气通量可以到达200-350m3/m2·h·kPa,管路上孔的孔径在30μm以下。在相同面积下,可以有效的取代原有开孔的环形曝气管路,在不减少曝气量的同时,形成大量微小气泡,气泡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极大的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曝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曝气装置曝气池底部曝气管与供气管呈矩形布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曝气装置曝气池底部曝气管与供气管呈圆环形布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所述的曝气管4与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呈环形布置,中部支撑件6为圆环构件,所述的曝气管4为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管路,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的孔径为10μm。
一种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1、供气管2、曝气池3和曝气管4,鼓风机1与供气管2的进气端相连接,供气管2的排气端设置于曝气池3内,在曝气池3内设置曝气管4,曝气管4与供气管2的排气端通过焊接连接并连通,所述的曝气管4为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这里所指的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的孔径为10μm,气通量为300m3/m2·h·kPa(这里的气通量主要与孔径和管路的开孔率有关),在曝气池3内设置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包括了一个电动机和机械叶轮,利用装在曝气池3内的机械叶轮转动,剧烈搅动池内废水,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
曝气管4与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呈环形布置,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为圆环形结构,圆环中间设置圆环构件6,曝气管4一段通过焊接连接供气管2,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圆环构件6,这里的圆环构件6主要起支撑作用和固定作用,曝气管4均匀分布于在曝气池3底部供气管2所构成的圆环形结构内,曝气管4与在靠近曝气池3底部的供气管2呈轮支架与轮毂的结构,在曝气池3底部为圆环形结构的供气管2与上部与之相连的供气管2的连接处设置4处,均匀分布于在曝气池3底部为圆环形结构的供气管2上。
本实施例的曝气管4为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多孔材料的管路,气通量可以到达300m3/m2·h·kPa,管路上孔的孔径为10μm。在相同面积下,可以有效的取代原有开孔的环形曝气管,在不减少曝气量的同时,形成大量微小气泡,气泡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大,极大的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曝气效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所述的曝气管4与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部分呈矩形布置或多边形布置,曝气管4的两端通过与供气管2的管壁相连与供气管2相连通,曝气管4的两端都为进气口,在曝气池3底部部分的供气管有一端为盲端,气体从供气管2进入曝气管4,再从曝气管4弥散逸出。

Claims (10)

1.一种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1)、供气管(2)、曝气池(3)和曝气管(4),鼓风机(1)与供气管(2)的进气端相连接,供气管(2)的排气端设置于曝气池(3)内,在曝气池(3)内设置曝气管(4),曝气管(4)与供气管(2)的排气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4)为多孔材料的管路,管路的孔径为30μm以下,气通量为200-350m3/m2·h·k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4)为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4)为非金属多孔材料的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曝气池(3)内设置搅拌装置(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管(4)设置于曝气池(3)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4)与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部分呈矩形布置或多边形布置,曝气管(4)的两端通过与供气管(2)的管壁相连与供气管(2)相连通,曝气管(4)的两端都为进气口,在曝气池(3)底部部分的供气管有一端为盲端,气体从供气管(2)进入曝气管(4),再从曝气管(4)弥散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管(4)与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呈环形布置,供气管(2)在曝气池(3)底部为圆环形结构,圆环中间设置中部支撑件(6),曝气管(4)一段连接供气管(2),另一端连接中部支撑件(6),曝气管(4)均匀分布于在曝气池(3)底部供气管(2)所构成的圆环形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件(6)为圆盘型腔体结构与曝气管(4)焊接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支撑件(6)为圆环构件或圆盘实心结构并与曝气管(4)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管(4)与供气管(2)的连接为焊接连接。
CN201520464706.3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曝气装置 Active CN204824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4706.3U CN204824375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4706.3U CN204824375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4375U true CN204824375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1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4706.3U Active CN204824375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43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951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氧预曝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227411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宁波知春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发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20951A (zh) * 2017-10-11 2018-02-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纯氧预曝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1227411A1 (zh) * 2020-05-14 2021-11-18 宁波知春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7887A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曝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472748U (zh) 一种纳米气泡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109516578B (zh) 一种气泡悬浮及气泡细化的高效曝气充氧方法及装置
CN106115950A (zh) 一种超饱和溶解氧曝气装置
JP2010207799A (ja) ジェット・曝気装置と装置使用方法
CN204824375U (zh) 一种曝气装置
CN204625291U (zh) 一种污水处理搅拌装置
CN201962116U (zh) 一种高效曝气器
CN101830557B (zh) 一种散流曝气器
JP2010247132A (ja) 強制発泡型有機物混合液処理装置と処理方法
CN105502643B (zh) 一种微孔曝气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016544U (zh) 一种流化循环曝气器
CN210528571U (zh) 一种使用纳米曝气技术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设备
CN208648872U (zh) 一种串联分层裂变式曝气装置
CN208717080U (zh) 一种复式涡流气浮结合pva固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207608382U (zh) 生物膜接触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7418400U (zh) 节能曝气头
CN207016569U (zh) 一种用于流化循环曝气器的蘑菇头
CN105906033A (zh) 一种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CN106115896A (zh) 一种模块化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598999Y (zh) 搅拌式水下曝气器
TWM276622U (en) Underwater gas/liquid agitating, mixing, and aerating machine
CN205803118U (zh) 一种模块化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
CN205820978U (zh) 一种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CN206203982U (zh) 一种新型微气泡好氧生物曝气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