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4153U - 车载供氧机 - Google Patents

车载供氧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4153U
CN204824153U CN201520451207.0U CN201520451207U CN204824153U CN 204824153 U CN204824153 U CN 204824153U CN 201520451207 U CN201520451207 U CN 201520451207U CN 204824153 U CN204824153 U CN 204824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pneumatic tube
vehicle
escape pipe
membran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12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键
聂新民
魏长斌
王迪
陈俊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GINE DEFENS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u Function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u Function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wu Function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12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4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4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4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供氧机,包括风机、卷式富氧膜组、两个真空泵、出气管、流量计和浓度计,卷式富氧膜组设有空气进口和富氧气体出口,风机和卷式富氧膜组的空气进口连通,每个真空泵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卷式富氧膜组的富氧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和两个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两个真空泵的出气口和出气管连通,流量计和浓度计设于出气管上。上述车载供氧机,从空气中直接提取新鲜氧气,物理制氧,无任何化学反应,低噪音,无污染,卫生环保;通过设置两个真空泵和卷式富氧膜组连通,能够增加卷式富氧膜组的负压,从而提高制氧效率。

Description

车载供氧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供氧机。
背景技术
在空气稀薄的高原缺氧环境下,通常需要车载供氧机在海拔6000m以下的高原环境中相对密闭空间内的弥散式供氧或者开放空间的面罩式分路供氧。车载供氧机适合于移动式车载,房间、帐篷、活动房等弥散或分路供氧,改善人体因外部因素导致呼吸过程中氧气不足的状况,使得高原军事作战能力得到提高。然而传统的车载供氧机通常制氧效率较低,有的还需要采用化学反应制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了一种可以物理制氧,制氧效率高的车载供氧机。
一种车载供氧机,包括风机、卷式富氧膜组、两个真空泵、出气管、流量计和浓度计,所述卷式富氧膜组设有空气进口和富氧气体出口,所述风机和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空气进口连通,每个所述真空泵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富氧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和两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两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和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浓度计设于所述出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真空泵并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和两个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同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富氧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和一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和所述一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浓度计均设于所述第三出气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式富氧膜组包括输气管、外壳和富氧膜组件,所述输气管包括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侧壁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输气管和所述第二输气管呈夹角设置,所述富氧膜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和所述第一输气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心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气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输气管外壁以及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车载供氧机,风机将空气压入卷式富氧膜组内。卷式富氧膜组在真空泵的负压作用下形成负压效应,空气形成富氧气体和富氮气体。在真空泵的负压下,富氧气体被抽到富氧气体出口,进入真空泵的进气口,再由真空泵的出气口出来,再经过浓度计和流量计,然后由出气管输出,供使用。上述车载供氧机,从空气中直接提取新鲜氧气,物理制氧,无任何化学反应,低噪音,无污染,卫生环保;通过设置两个真空泵和卷式富氧膜组连通,能够增加卷式富氧膜组的负压,从而提高制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供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载供氧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载供氧机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车载供氧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方式的车载供氧机100,包括风机10、卷式富氧膜组20、两个真空泵30、连接管40、出气管50、流量计60和浓度计70。
卷式富氧膜组20设有空气进口22和富氧气体出口24。风机10和卷式富氧膜组20的空气进口22连通。每个真空泵30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卷式富氧膜组20的富氧气体出口24通过连接管40和两个真空泵30的进气口连通。两个真空泵30的出气口和出气管50连通。流量计60和浓度计70设于出气管5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机10可以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将空气压入卷式富氧膜组20内。
卷式富氧膜组20包括输气管、外壳和富氧膜组件。输气管包括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第一输气管设于外壳内。具体的,第一输气管设于外壳内的中心轴线上。第二输气管的一端和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通,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从外壳的侧壁伸出至外壳的外侧。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呈夹角设置。富氧膜组件设于外壳内,并和第一输气管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气管和外壳之间还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和第一输气管外壁以及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支撑板均匀间隔分布在第一输气管和外壳之间。通过在第一输气管和外壳之间设置支撑板,可以大大提高卷式富氧膜组20在制氧时的结构稳定性。在第一输气管和外壳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三根支撑板,能通过三根支撑板对第一输气管的三个方向形成三角支撑,更好的提高卷式富氧膜组20的结构稳定性。
卷式富氧膜组20还设有富氮气体出口26。空气进入卷式富氧膜组20后,空气在通过富氧膜组件的时候,氧气通过的快一些,氮气通过的慢一些。因此通过富氧膜组件以后的气体的氧气浓度高于原空气氧气浓度,称为富氧气体。而另外未通过富氧膜组件的气体则氧气浓度降低,氮气浓度增加,称为富氮气体。富氧气体从富氧气体出口24出来,富氮气体通过富氮气体出口26出去,排出车载供氧机100。
风机10和两个真空泵30设于卷式富氧膜组20的同一侧。这样可以使整个车载供氧机100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真空泵30并排设置。将两个真空泵30并排设置可以使整个车载供氧机100布局合理,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管40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卷式富氧膜组20的富氧气体出口24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和一个真空泵30的进气口连通,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和另一个真空泵30的进气口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卷式富氧膜组20的富氧气体出口24和两个真空泵30的进气口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连通,方便安装,检修拆卸也方便。
出气管50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一端和一个真空泵30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出气管的一端和另一个真空泵30的出气口连通,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和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流量计60和浓度计70设于第三出气管上。流量计60可以对车载供氧机100制备的富氧气体进行计量。浓度计70可以用于检测富氧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上述车载供氧机100,风机10将外界的空气通过管道和空气进气口吸入,然后将空气压入卷式富氧膜组20内。卷式富氧膜组20在真空泵30的负压作用下形成负压效应,空气在这里被富氧膜组件分离,形成富氧气体和富氮气体。在真空泵30的负压下,富氧气体被抽到富氧气体出口24,进入真空泵30的进气口,通过真空泵30以后由真空泵30的出气口出来,再经过浓度计和流量计,然后由出气管50输出,供使用。而富氮气体则从富氮气体出口26出来,再经过管道直接排到外界空气中。
上述车载供氧机100,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了先进的富氧膜技术,出氧稳定;
(2)通过设置两个真空泵和卷式富氧膜组连通,能够增加卷式富氧膜组的负压,从而提高制氧效率;
(3)从空气中直接提取新鲜氧气,物理制氧,无任何化学反应,低噪音,无污染,卫生环保;
(4)操作简单,只需按下电源按钮,供氧机就开始提供富氧气体,开机3分钟内氧气浓度即可达到30%左右;
(5)经济实用,无需操作人员特别照管,少保养,不需定期更换移动组件;
(6)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适用于车载移动式;
(7)安全可靠:全套气路为低压系统程序运行,无任何危险并且比老式氧气瓶更安全;
(8)增加机体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分压,防止高原反应发生和疾病患者氧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卷式富氧膜组、两个真空泵、出气管、流量计和浓度计,所述卷式富氧膜组设有空气进口和富氧气体出口,所述风机和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空气进口连通,每个所述真空泵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富氧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和两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两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和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浓度计设于所述出气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真空泵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和两个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卷式富氧膜组的富氧气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和一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相互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的一端和所述一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出气管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浓度计均设于所述第三出气管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式富氧膜组包括输气管、外壳和富氧膜组件,所述输气管包括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输气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输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侧壁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输气管和所述第二输气管呈夹角设置,所述富氧膜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和所述第一输气管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设于所述外壳内的中心轴线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供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输气管外壁以及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1520451207.0U 2015-06-26 2015-06-26 车载供氧机 Active CN204824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1207.0U CN204824153U (zh) 2015-06-26 2015-06-26 车载供氧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1207.0U CN204824153U (zh) 2015-06-26 2015-06-26 车载供氧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4153U true CN204824153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8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1207.0U Active CN204824153U (zh) 2015-06-26 2015-06-26 车载供氧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4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4251A (zh) * 2016-06-28 2016-09-21 深圳中物兴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测量血氧的供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4251A (zh) * 2016-06-28 2016-09-21 深圳中物兴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测量血氧的供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7466A (zh) 无创高水平呼吸装置
CN105935477A (zh) 一种健身器材及其制氧系统、制氧装置
CN108950588A (zh) 离子膜电解装置
CN204824153U (zh) 车载供氧机
CN213395741U (zh) 制氧机微负压环境供氧系统
CN201101791Y (zh) 分子筛分小型医用富氧机
CN203235399U (zh) 一种小气量高浓度废气处理装置
CN204815226U (zh) 供氧系统
CN205586745U (zh) 增压型烟液混合喷流器
CN210001585U (zh) 一种太阳能供氧装置
CN202621349U (zh) 一种通过加压进行吸气的花洒
CN203417382U (zh) 用于微型医用制氧装置的脉冲供氧装置
CN203373147U (zh) 用于微型医用制氧装置的吸附塔
CN204824154U (zh) 卷式富氧膜组
CN208519894U (zh) 富氧空气净化器
CN208370648U (zh) 一种养鸡场的通风装置
CN202072468U (zh) 分体弥散式制氧机
CN202236750U (zh) 一种高原空气增压呼吸装置
CN202113182U (zh) 移动式牙科负压泵
CN214653647U (zh) 一种制氧机的进排气消音控制系统
CN206950932U (zh) 一种用于凹版印刷机的除异味装置
CN205127746U (zh) 一种光氧催化设备
CN203513275U (zh) 微型医用制氧装置
CN203777537U (zh) 一种提高空气进气速度的防尘面罩
CN214513381U (zh) 一种甲醛检测及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Cheonan Digital City Futian Tian technology building A room 402

Patentee after: Sword Defense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Cheonan Digital City Futian Tian technology building A room 402

Patentee before: Zhongwu Function Material Institut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7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Shenyang Street, Shennan Avenue, No. 1006,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C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uantum defense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Che Kung Temple Cheonan Digital City Futian Tian technology building A room 402

Patentee before: Sword Defense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A7, Nanshan wisdom garden, 1001 Xueyuan Avenue, Changyuan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NGINE DEFENS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 / F, building C,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Center, 1006 Shennan Avenue,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DEFENSE ON-LIN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