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15098U -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15098U
CN204815098U CN201520456025.2U CN201520456025U CN204815098U CN 204815098 U CN204815098 U CN 204815098U CN 201520456025 U CN201520456025 U CN 201520456025U CN 204815098 U CN204815098 U CN 204815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tooth
flank
disposable syring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60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俊英
郭跃华
赵承燕
张灵芝
查子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anfosh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4560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15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15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150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用于一次性注射器在输液容器上的固定,包括用于接合于输液容器瓶口上的第一扎带和用于接合于一次性注射器穿刺器上的第二扎带;其中,第一扎带包括第一接头,以及始自第一接头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带和第二带;第一接头上形成有内含第三锁止部而与第一带适配的第三通道;第二扎带包括第二接头和始自该第二接头的第三带;所述第二接头上形成有相互垂直且分别设有锁止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适配于第二带,第二通道适配于第三带。本实用新型专用于放置穿刺器从输液袋或者输液上脱出,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一次性输液器从例如输液袋或者输液瓶等输液容器上脱落下来的附件。
背景技术
输液是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输入到人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液,通常,注射液包装在例如玻璃瓶、塑料瓶或者塑料袋内,输液时,需要配合输液器进行注射。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特点是耐受力低,反应性强,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理比较强烈。尽管儿童输液量比较小,但由于其静脉血管比较细,注射液滴注速度相对比较慢,时间稍长,其注意力往往就会转移到周围的事物上,并且有可能会拉拽输液器的输液软管,从而导致输液软管与药液容器之间的穿刺器的脱落。
穿刺器一旦脱落就会造成其受到污染,一般需要更换新的一次性输液器。在一些治疗中,有些家长对此缺少认识,在穿刺器脱落后,通常会马上捡起来重新插入例如输液袋,导致输液袋内的液体被污染,需要重新配药和更换新的输液器。
为避免穿刺器脱出,在一些治疗中,使用胶布将穿刺器与瓶口粘连起来,但由于儿童输液量通常比较小,需要相对频繁的更换输液袋或者瓶,因而使用胶布粘结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且婴幼儿输液治疗中,例如100ml的液袋在实际输液时每次通常只需要30ml的输液量,用于连接的胶布无论是留置还是取下都会产生比较多的麻烦,例如取下,通常有胶黏剂留在瓶口,会因此沾附灰尘,一方面会产生污染,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下次的粘结强度。
在一些应用中,设置独立的支架,该支架上设有嵌槽,能够将穿刺器卡住,从而对穿刺器形成支撑。但由于输液袋也好,输液瓶也罢,都需要采用吊挂的方式,这必然造成吊挂与支撑的距离匹配问题,尤其是输液袋、瓶大小不一,会产生距离的调整问题,造成支架结构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专用于防止穿刺器从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上脱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用于一次性注射器在输液容器上的固定,包括用于接合于输液容器瓶口上的第一扎带和用于接合于一次性注射器穿刺器上的第二扎带;
其中,第一扎带包括第一接头,以及始自第一接头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带和第二带;
第一接头上形成有内含第三锁止部而与第一带适配的第三通道;
第二扎带包括第二接头和始自该第二接头的第三带;所述第二接头上形成有相互垂直且分别设有锁止部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其中,第一通道适配于第二带,第二通道适配于第三带。
依据上述结构,使用时,第一扎带上的第一带扎在例如输液瓶的瓶口,第二扎带上的第三带扎在一次性注射器上的穿刺器的柄部,然后利用第二带与第一通道的适配连接,调整两个连接头之间的距离,以适应穿刺器与例如输液瓶瓶口之间的位置关系。扎带具有止退功能,并且具有比较高的强度,因而,当例如儿童牵拉输液管时,通过该附件形成穿刺器与例如输液瓶瓶口的可靠连接,而不会使穿刺器从瓶口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带与第一通道的配合为活扣头配合或者为插销头配合,从而形成可拆结构,以用于例如输液瓶的更换;
其中,为插销头配合时,采用弹簧插销,其中的弹簧采用具有预定劲度系数的弹簧,以满足一定力度才能打开的要求,避免小孩拆开。
在这样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扣头配合构造为:
形成第一通道的通道壁上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壁开有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孔;
相应地,第二带包括齿面段和位于延伸末端的导引头,而在第二带上开有沿第二带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孔;
所述条孔在其延伸方向上覆盖整个齿面段和部分导引头。
使用时,通过孔将锁止部压下,逆止结构可控,从而能够将两个扎带分开,用于例如输液瓶的快速更换。
优选地,所述条孔的两个纵边间均置有连襟,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在使用时,强度比较小的连襟可以直接被划开,而不影响可拆结构的使用。
进一步加以保证的,所述连襟的厚度为0.1~0.25mm,间距为8~10mm,宽度为1~2mm。
优选地,所述孔为沿第一通道方向延伸的缝隙孔,可以利用一个片状体将锁止结构压下,强度相对较高,对第二带的强度破坏作用较小。
优选地,所述缝隙孔的长度占第一通道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保证第二接头具备较高的强度。
其中,第一带和第三带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为光面段、齿面段和导引头,其中光面段的长度与第一带、第二带相应最小捆扎值所对应的扎带部分长度相等,用于标示最小捆扎值。
进一步地,为提高整体的结构可靠性,所述齿面段的一面为齿面,与该齿面相对的一面为光面;
其中,齿面包括:
形成在齿面所在面上的矩形凹槽;
以凹槽底为基面的齿,该齿的顶部高出凹槽。
进一步地提高结构可靠性,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的横截面为T型,从而构造为宽度相对较大的下过孔和宽度相对较小的上过孔;
其中,上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齿的齿宽相等;下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最大宽度相等,且下过孔的高度小于齿面段的总厚度而大于齿面段总厚度减去齿高出凹槽的部分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据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接头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具有第三带的扎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具有第一带的扎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表征扎带捆扎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带,2.第一接头,3.第二带,4.第二接头,5.第三带。
31.条孔,32.连襟。
41.狭缝,42.第一过孔,43.第二过孔,44.第一锁止部,45.第三过孔,46.第四过孔,47.第二锁止部;48.第一通道,49.第二通道;L.厚度,W.宽度。51.光面段,52.齿面段,53.导引边,54.导引头。
E.捆扎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扎带,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用于捆扎东西的带子,自身设有接头,一般不需要工具辅助即可完成捆扎。同时设计有止退功能,只能越扎越紧。当然,也存在有可拆卸功能的扎带。
扎带分为金属扎带和塑料扎带,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塑料扎带,其中,塑料扎带一般为尼龙扎带,批量生产时的小型尼龙扎带成本低廉,单条小型尼龙扎带的价格一般低于1分钱,质量较好的小型尼龙扎带的成本也会低于2分钱。
尼龙扎带具备很高的强度,可见的,在一些新闻中,使用宽度相对较大的扎带可以替代手铐。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扎带采用UL认可之尼龙66料制成,防火等级94V-2,耐酸、腐蚀、绝缘性良好、不易老化、重量轻、安全无毒、承受力强。操作温度为零下40到90度。综合机械性能远远优于一般工程塑料、是代替铜、不锈钢及其他有色金属的理想材料。
扎带产品具有绑扎快速、绝缘性好、自锁紧固、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尽管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三个锁固结构,但操作起来也会很快。
再看例如输液容器的一般结构,主要是瓶口结构,瓶口结构目前都是回转体,同时,回转体的瓶口都是变径结构,且一般瓶口的盖部较大,因而具备较好的绑扎基础。
对于一次性注射器上的穿刺器,现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塑料材质的穿刺器,另一种是金属结构的穿刺器,但无论哪种穿刺器,其柄部都会有一个轴环或者类似结构,因而,利用轴环也可以形成环套的约束结构。
另外,由于穿刺器和瓶口直径相对都比较小,因此,使用小型扎带即可满足要求,整体成本相对比较低,可以作为耗材使用。
依据较佳的实施例,参见说明书附图1至5,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用于一次性注射器在输液容器上的固定,其基本结构包括用于接合于输液容器瓶口上的第一扎带和用于接合于一次性注射器穿刺器上的第二扎带,例如图1中位于下部的第三带5所述的扎带,以及其余部分所构成的第一扎带。
如图1所示,够成上中下结构,上部可以用于瓶口的捆扎,下部可以用于穿刺器的捆扎,中部则用于上下两个部分的连接。
因此,区别于惯用的只有一条带的扎带,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具有两条带的第一扎带,见于图1所示的结构,图中,第一扎带包括第一接头2,以及始自第一接头2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带1和第二带3,其中第一带1构成上部结构,第二带3构成中部结构。
一般小型扎带直接一体成型,即便是构造有两条带,其整体成本也比较低,经过测算,批量生产时,满足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第一扎带的成本在两分钱以下,可以作为耗材使用。
其中,第一带1可以直接与第一接头匹配连接形成第一环,用于环套束紧例如上述的瓶口。
可以理解的是,扎带自身具备捆扎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通常称为困扎范围,图6中所示的E所指的即为困扎范围,例如一些小型扎带,带长(规范上计算带长时包含接头)为60mm时,其捆扎值一般最小可以达到2mm,最大可以达到11mm。
当瓶口相对较大时,可以选择较长的扎带。
进一步地,第一接头2上形成有内含第三锁止部而与第一带1适配的第三通道。
第二扎带包括第二接头4和始自该第二接头4的第三带5;所述第二接头4上形成有相互垂直且分别设有锁止部的第一通道48和第二通道49;
其中,第一通道48适配于第二带3,第二通道49适配于第三带5。
使用时,可以将第一带1预先绑扎在瓶口上,第三带5预先绑扎在穿刺器上,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穿刺完成后,在连接第二带3与第二接头4。
由于存在一个相对强度比较高的附加连接,当例如患者带着去洗手间,走路所产生的晃动不会导致穿刺器的脱出,而对于婴幼儿患者,其没有能力将第二带3拉断。
同时,由于扎带是逆止结构,婴幼儿也没有能力将扎带抽出。
相对而言,关于扎带的操作,通常只是将相关的带穿过相关的通道拉紧即可,比使用胶布粘接的速度还要快,因而,效率非常高。
同时,尼龙扎带是比较卫生的,且成本比较低,作为耗材使用也不会加大患者的负担。
对于一般的不具备例如活扣的扎带,可以采用直接截断第二带的方式,也就是在绑扎状态下,截断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4之间的部分,与第二接头4连接的部分,可以直接从下端拉出,操作也非常方便。
进而,捆扎在瓶口上的部分连通输液容器一起作为医疗垃圾丢弃。而捆扎在穿刺器上的部分还可以用于下一个输液容器。整体而言,在一次输液治疗中,最多使用一条第二扎带和多条第一扎带。
因此,即便是把该附件作为耗材,其使用成本也会非常低,批量生产时,两条扎带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分~4分,即便是一次输液治疗中使用多条第一扎带,其整体的成本控制也会比较低。
扎带具备比较好的自锁结构,婴幼儿没有能力使其脱锁,即便是知道剪断能够解除约束,通常也没有条件。
在一些应用中,第二带3与第一通道48的配合为活扣头配合或者为插销头配合。
扎带种类繁多,常用扎带就有数十种之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尼龙扎带,对于尼龙扎带,也存在活扣扎带和插销扎带,这两种扎带的使用可以避免对第一扎带的破坏,必要时可以对扎带进行回收,当然,由于扎带价格便宜,回收再去消毒的意义不大。但能够手动解除锁定对于护理人员的操作来说是有意义的。
无论是活扣扎带还是插销扎带都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因此,婴幼儿通常不具备操作的能力,对于婴幼儿,通常只是牵拉输液软管,来回晃动输液软管,这不足以造成例如活扣扎带的脱开。
通常输液容器吊挂在一定高度,婴幼儿一般也接触不到本附件,即便是比较容易脱锁,通常也不会影响其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稍大的孩子直接接触到本附件,从而将其拆除,首先当采用插销头配合时,采用弹簧插销,其中的弹簧采用具有预定劲度系数的弹簧,需要一定的力气才能将弹簧插销压下去,类似于当前药瓶中所使用的安全盖,需要较大的力气将瓶盖压下才能够转动打开。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儿童将本附件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的活扣头,该活扣头直接构造在第一通道48上,利用第一通道48的壁面作为基体,因而该活扣头配合构造为:
形成第一通道48的通道壁上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壁开有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孔,这样通过孔就可以将锁止部压下,从而接触锁止,回拉第二带3,即可将第二带拉出。
为避免干涉,第二带3需要具备特定的结构,因而,如图5所示,相应地,第二带3包括齿面段和位于延伸末端的导引头,而在第二带3上开有沿第二带3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孔31;
所述条孔31在其延伸方向上覆盖整个齿面段和部分导引头。
在拉出第二带时,通过孔用于压锁止部的物件就可以越过齿面段,从而将其拉到导引头,退出该物件,继续讲导引头拉出即可。
采用这种结构,婴幼儿不具备拉出的能力和物件,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对附件的破坏。
如图3所示的锁止部,即第一锁止部44和第二锁止部47,一般是倾斜设置的片状体,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片状体与齿面段相对的一端设有多个齿,能够形成更好的锁止。
往回拉带时,倾斜的片状体的倾斜角度会发生变化,或者倾斜角度趋于直角,在齿面段垂直的方向上长度变长,形成锁止。当把片状体压下时,即阻止了其在该方向上的边长,从而能够将齿面段拉出。
在小型扎带中,片状体通常只有一个,因此,对其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
如果采用两个片状体,所述孔则可以采用条形孔的结构,能够一个动作同时压下两个片状体。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条孔31的两个纵边(也就是带的延伸方向,再带面上与其相垂直的方向为横向)间均置有连襟32,厚度相对比较薄,破坏连襟32相对比较简单。然而,强度相对较弱的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具备较好的提高强度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即是典型。
连襟32可以是简单的膜层,覆盖整条条孔31,也可以是单体阵列结构,在拉出第二带时,能够利用压锁止部的部件划开连襟32。
优选地,所述连襟32的厚度为0.1~0.25mm,基本上相当于膜层厚度,间距为8~10mm,宽度(也就是相适应的横向宽度)为1~2mm。
有鉴于前述的内容,关于例如活扣扎带结构可以只匹配第二带3与第二接头4之间的连接,没有必要例如第三带5与第二接头4之间的连接也采用活扣扎带结构,其自身成本非常低,作为典型的一次性器件使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孔为沿第一通道48方向延伸的缝隙孔,基于此,可以使用片状体插入缝隙孔,形成可靠的压持。
为避免过多的消弱第二接头的强度,所述缝隙孔的长度占第一通道48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带1和第三带5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为光面段、齿面段和导引头,其中光面段的长度与第一带、第二带相应最小捆扎值所对应的扎带部分长度相等。
见图6,E表示捆扎值,扎带有最小捆扎值的技术要求,一方面小于最小捆扎值时失去捆扎能力,再就是会造成捆扎形成的圈的曲率过大,造成捆扎失效。
光面段的设计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最小捆扎值,从而能够更好进行扎带的选择。
进一步地,参见说明书附图4,所述齿面,52的一面为齿面,与该齿面相对的一面为光面;
其中,齿面包括:
形成在齿面所在面上的矩形凹槽;
以凹槽底为基面的齿,该齿的顶部高出凹槽,该结构能够降低用料,且整体结构相对比较紧凑。
扎带不是切削加工,凹入的部分可以降低扎带的整体厚度,因而用料相对较少。
此外,槽边可以用作导向,能够与齿部分开,从而可见于图3所示的过孔结构。
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所述第一通道48、第二通道29以及第三通道的横截面为T型,从而构造为宽度相对较大的下过孔和宽度相对较小的上过孔,例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过孔42、第四过孔46所对应的上过孔,第二过孔43和第三过孔45所对应的下过孔,整体形成T型孔,能够匹配图4所示的扎带断面结构,形成可靠的导向和约束。
其中,上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齿的齿宽相等;下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最大宽度相等,且下过孔的高度小于齿面段的总厚度而大于齿面段总厚度减去齿高出凹槽的部分的厚度。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附件,用于一次性注射器在输液容器上的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合于输液容器瓶口上的第一扎带和用于接合于一次性注射器穿刺器上的第二扎带;
其中,第一扎带包括第一接头(2),以及始自第一接头(2)且相互垂直的第一带(1)和第二带(3);
第一接头(2)上形成有内含第三锁止部而与第一带(1)适配的第三通道;
第二扎带包括第二接头(4)和始自该第二接头(4)的第三带(5);所述第二接头(4)上形成有相互垂直且分别设有锁止部的第一通道(48)和第二通道(49);
其中,第一通道(48)适配于第二带(3),第二通道(49)适配于第三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第二带(3)与第一通道(48)的配合为活扣头配合或者为插销头配合;
其中,为插销头配合时,采用弹簧插销,其中的弹簧采用具有预定劲度系数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扣头配合构造为:
形成第一通道(48)的通道壁上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壁开有与其锁止部相对的孔;
相应地,第二带(3)包括齿面段和位于延伸末端的导引头,而在第二带(3)上开有沿第二带(3)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孔(31);
所述条孔(31)在其延伸方向上覆盖整个齿面段和部分导引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孔(31)的两个纵边间均置有连襟(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襟(32)的厚度为0.1~0.25mm,间距为8~10mm,宽度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沿第一通道(48)方向延伸的缝隙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孔的长度占第一通道(48)长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带(1)和第三带(5)在其延伸方向上依次为光面段、齿面段和导引头,其中光面段的长度与第一带、第二带相应最小捆扎值所对应的扎带部分长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面段的一面为齿面,与该齿面相对的一面为光面;
其中,齿面包括:
形成在齿面所在面上的矩形凹槽;
以凹槽底为基面的齿,该齿的顶部高出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48)、第二通道(29)以及第三通道的横截面为T型,从而构造为宽度相对较大的下过孔和宽度相对较小的上过孔;
其中,上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齿的齿宽相等;下过孔的宽度与齿面的最大宽度相等,且下过孔的高度小于齿面段的总厚度而大于齿面段总厚度减去齿高出凹槽的部分的厚度。
CN201520456025.2U 2015-06-24 2015-06-24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15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6025.2U CN204815098U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6025.2U CN204815098U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15098U true CN204815098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2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6025.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815098U (zh) 2015-06-24 2015-06-24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150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1395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CN112078963A (zh) * 2019-06-12 2020-12-15 赫勒曼泰顿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棘爪闩锁装置的一体化释放结构
US11738922B2 (en) 2021-06-22 2023-08-29 HellermanTyton Corporation Pawl-latching devic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1395A (zh) * 2015-06-24 2015-10-14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CN104971395B (zh) * 2015-06-24 2018-04-06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CN112078963A (zh) * 2019-06-12 2020-12-15 赫勒曼泰顿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棘爪闩锁装置的一体化释放结构
CN112078963B (zh) * 2019-06-12 2022-05-24 海尔曼太通股份有限公司 棘爪闩锁装置
US11738922B2 (en) 2021-06-22 2023-08-29 HellermanTyton Corporation Pawl-latching devices
US11952186B2 (en) 2021-06-22 2024-04-09 Hellermanntyton Corporation Pawl-latching devic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95481B1 (en) Injection needle
CN104884103B (zh) 用于药品输送组件的输注适配器
US20170056582A1 (en) Metering device for dispensing pharmaceutical fluid from a reservoir having a spindle rod for displacement of the piston
CN204815098U (zh)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US20180001020A1 (en) Infusion set with safety device
US20140039413A1 (en) Needle assembly for a medical device
AU2010332595B2 (en) Syringes
CA24877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crease the risk of intraneuronal injection during administration of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N208372233U (zh) 一种新型医用微量注射器
WO2009065801A1 (de) Befüllvorrichtung mit kühlung und system zum verabreichen eines flüssigen medikaments
CN104971395A (zh) 一次性注射器附件
US20060058741A1 (en) Infusion apparatus for infusion bags
KR101972277B1 (ko) 주사액 안전주입용 커넥터
US9889252B2 (en) Infusion device assembly
US20030100883A1 (en) Cartridge for liquid insulin
CN209361528U (zh) 一种胰岛素注射预防针刺伤结构
CN209351904U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扎线带
KR200470517Y1 (ko) 의료용 수액세트의 점적통
CN215585075U (zh) 一种可拆卸分头的麻醉科给药装置
CN213554358U (zh) 一次性输液器
US11369753B2 (en) Dual needle syringe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
CN203123185U (zh) 一种新型输液管针头插入器
CN201414971Y (zh) 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防回血输液器
CN203647797U (zh) 防滑落报警输液器
CN209360911U (zh)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锐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