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5378U - 同步器 - Google Patents
同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05378U CN204805378U CN201520231229.6U CN201520231229U CN204805378U CN 204805378 U CN204805378 U CN 204805378U CN 201520231229 U CN201520231229 U CN 201520231229U CN 204805378 U CN204805378 U CN 204805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 ring
- clutch collar
- gear ring
- synchron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309464 bull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同步器,包括同轴布置的同步环、齿圈、接合套;同步环外周面具有同步环接合齿;齿圈用以同轴地设于待接合齿轮上,齿圈的内周面具有齿圈接合齿;接合套可相对于齿圈沿轴向运动,并与同步环和齿圈啮合;接合套包括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接合内齿用于与同步环接合齿啮合,接合外齿用于与齿圈接合齿啮合。对相互配合的同步环接合齿、接合内齿以及相互配合的接合外齿、齿圈接合齿分别进行设计,使得两组相互配合的齿可以具有不同的齿端、齿面等参数,减小了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惯性锁环式同步器一般包括设于待接合齿轮1上的齿圈2,与齿圈2沿轴向分布的同步环3(或称锁环)以及接合套4。接合套接合齿4a、同步环接合齿3a以及齿圈接合齿2a的齿端分别具有第一倒角4b、第二倒角3b和第三倒角2b。
同步时,接合套4在拨叉的推动下沿轴向朝向待接合齿轮1运动,接合套接合齿4a齿端的倒角先与同步环接合齿3a齿端的倒角接触并贴紧,以将接合套4与同步环3相互锁止,如图2。
随着接合套4进一步朝向待接合齿轮1运动,接合套接合齿4a齿端的倒角将与齿圈接合齿2a齿端的倒角接触并贴紧(如图3),此时接合套接合齿4a齿端的倒角作为导入角,以将接合套接合齿4a导入至齿圈2中,并与齿圈接合齿2a啮合(如图4),从而完成同步。
上述同步器的缺点在于:
第一,由于接合套接合齿同时用于同步环接合齿、齿圈接合齿配合,这就要求接合套接合齿与同步环接合齿、齿圈接合齿的齿端、齿面等参数高度匹配,例如接合套接合齿的倒角同时用于与同步环接合齿的倒角以及齿圈接合齿的倒角配合,因此接合套接合齿、同步环接合齿以及齿圈接合齿三者齿端的倒角角度参数需要互相影响,其中同步环结合齿倒角角度最大,接合套结合齿小于或等于同步环结合齿齿端倒角,齿圈结合齿齿端倒角最小。三者角度无法相差太大,齿端倒角角度选取区间小;
第二,齿圈和同步环沿轴向顺序布置,使得同步器占用的轴向尺寸较长,导致变速箱的尺寸较大,从而缩小了发动机舱中其他部件的布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惯性式同步器中接合套接合齿、同步环接合齿以及齿圈接合齿这三者的齿端倒角角度选取区间小,设计要求较高,并且由于齿圈和同步环沿轴向串接,导致同步器乃至整个变速箱的尺寸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器,包括同轴布置的同步环、齿圈、接合套;所述同步环外周面具有同步环接合齿;所述齿圈用以同轴地设于待接合齿轮上,所述齿圈的内周面具有齿圈接合齿;所述接合套可相对于所述齿圈沿轴向运动,以与所述同步环、所述齿圈啮合;所述接合套包括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所述接合内齿用于与同步环接合齿啮合,所述接合外齿用于与齿圈接合齿啮合。
可选的,空档状态下,所述接合内齿在同步环一侧的齿端具有内齿倒角,和/或所述接合外齿在所述齿圈一侧的齿端具有外齿倒角;所述内齿倒角与同步环接合齿的齿端配合,所述外齿倒角与齿圈接合齿的齿端配合;所述接合套内齿倒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齿倒角的角度。
可选的,空档状态下,所述同步环接合齿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一倒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齿倒角。
可选的,空档状态下,所述齿圈接合齿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二倒角;所述第二倒角的角度等于所述外齿倒角。
可选的,所述接合内齿、同步环接合齿为无倒锥齿且相互配合。
可选的,所述接合外齿、齿圈接合齿为锥形齿且相互配合,所述接合外齿的齿厚沿远离所述齿圈的方向减小,所述齿圈接合齿的齿厚沿远离所述接合套的方向减小。
可选的,所述齿圈套设于所述同步环外。
可选的,相对于所述同步环面向所述齿圈一端的端部,所述同步环接合齿更靠近所述接合套,以适应变速器的换挡行程。
可选的,还包括滑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合套内周面,所述滑动部具有可相对于所述接合套沿径向弹性运动的头部。
可选的,所述同步环外周面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头部可沿所述凸台表面沿轴向滑动。
可选的,空档状态下,所述凸台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端部设有面向径向外侧的第一斜面,所述头部可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到所述凸台上;空档状态下,所述头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在预同步阶段紧贴配合。
可选的,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弹簧,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弹簧的作用而相对于所述接合套沿径向弹性运动。
可选的,所述同步器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接合套内的花键毂,所述花键毂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头部对应的轴向槽,所述头部可随所述接合套的轴向运动而沿所述轴向槽滑动。
可选的,所述接合套外周面上还设有用于与拨叉配合的拨叉槽,所述接合外齿位于所述拨叉槽面向所述齿圈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接合套通过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与同步环接合齿啮合,通过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与齿圈接合齿啮合,因此对相互配合的同步环接合齿、接合内齿以及相互配合的接合外齿、齿圈接合齿分别进行设计,使得两组相互配合的齿可以具有不同的齿端、齿面等参数,减小了设计制造要求。
进一步,齿圈套设于同步环外,减小了同步器沿轴向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变速箱的尺寸,有利于发动机舱的布置。同时,齿圈套设在同步环外,需要加大齿圈的内径,使得齿圈接合齿的分度圆直径变大,从而增大了齿圈的传递扭矩。
进一步,滑动部固设于接合套上,相对于传统的滑动部固设在花键毂上的设置方式,接合套的轴向尺寸不再受到滑动部的限制,从而可以减小接合套的轴向尺寸,以进一步减小同步器的轴向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同步器的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出了图1同步器同步时,接合套被同步环锁止的状态;
图3示出了图1同步器换档时,接合套与齿圈接触的状态;
图4示出了图1同步器换档时,接合套与齿圈完全啮合的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一(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同步器处于空档状态;
图7示出了空档状态下,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示出了空档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9示出了空档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二(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同步器处于预同步状态;
图11示出了预同步状态下,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2示出了预同步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3示出了预同步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三(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同步器处于同步过程中;
图15示出了同步过程中,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6示出了同步过程中,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7示出了同步过程中,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四(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同步器处于继续换挡状态;
图19示出了继续换挡状态下,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0示出了继续换挡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1示出了继续换挡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五(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接合套处于自由滑行过程;
图23示出了接合套自由滑行过程中,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4示出了接合套自由滑行过程中,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5示出了接合套自由滑行过程中,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步器沿轴向的局部剖视图六(图中只示出了轴向剖视图中位于中轴线一侧的部分),其中同步器处于同步结束状态;
图27示出了同步结束状态下,同步器中滑动部和同步环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8示出了同步结束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内齿和同步环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9示出了同步结束状态下,同步器中接合套的接合外齿和齿圈接合齿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同步环10、齿圈20以及接合套30。沿轴向方向,空档状态下,同步环10位于齿圈20和接合套30之间。
同步环10外周面具有同步环接合齿11。齿圈20用于设在待接合齿轮40上、并与待接合齿轮40一起转动,齿圈20的内周面具有齿圈接合齿22。接合套30可相对于待接合齿轮40沿轴向运动,以与同步环10、齿圈20啮合或分离。接合套30包括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31、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32,接合内齿31用于与同步环接合齿11啮合,接合外齿32用于与齿圈接合齿22啮合。
如图5所示,接合内齿31沿轴向贯通接合套30的内周面,用于保证接合套30在完全同步时,即当接合外齿32与齿圈20啮合时,接合内齿31还能保证与同步环10处于啮合状态。接合外齿32只需要与齿圈20啮合,因此其轴向长度的要求较小,一般小于接合内齿31。
如前所述,现有同步器中,由于接合套的接合齿同时用于与同步环以及齿圈配合,因此要求这三个部件中所有齿轮的齿端倒角、齿面都必须达到相互配合的标准,例如,三个部件的齿数需要保持一致,否则无法工作,并且三个部件的齿端倒角选用的角度需要相近,因此可选用的角度范围小。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接合套通过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与同步环啮合,通过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与齿圈啮合,即接合套通过不同的接合齿分别与同步环、齿圈配合,这种设计将原先接合套接合齿的功能分散在接合内齿和接合外齿中,同步环接合齿与齿圈接合齿的齿数可以不一致,只需要分别与接合内齿、接合外齿的齿数一致即可,同时倒角角度也可以有更广的选择范围。因此可以通过对接合内齿、接合外齿分开设计,并对应设计同步环接合齿、齿圈接合齿,从而减小设计要求。
同步环10和齿圈20之间设有可相互紧贴配合的配合面,当这两者的配合面之间相互贴紧配合时,同步环10和齿圈20之间被相互锁止,从而使得同步环10和齿圈20之间的转速差降为零并同步转动。本实施例中,配合面为圆锥面,分别位于第一圆锥环51和第二圆锥环52上。具体地,第一圆锥环51设于同步环10面向待接合齿轮40的一侧,第一圆锥环51面向同步环10的一侧设有第一翼片51a、并通过第一翼片51a固设于同步环10上、与同步环10同步转动。第二圆锥环52设于待接合齿轮40面向同步环10的一侧,第二圆锥环52面向待接合齿轮40的一侧设有第二翼片52a、并通过第二翼片52a固设于待接合齿轮40上、与待接合齿轮40同步转动。第一圆锥环51的直径小于第二圆锥环52的直径,空档状态下,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相互分离;同步过程中,第一圆锥环51的外周面与第二圆锥环52的内周面可以相互贴紧配合,以使得待接合齿轮40能够随同步环10同步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相互配合的圆锥面的数量和形式不限于两个,只要能达到将同步器与齿圈相互锁止的目的即可;或者,圆锥面还可以直接设置在同步器和齿圈上,而不需要另外设置圆锥环。
继续参照图5-6,同步器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接合套30内的花键毂60,以及固定连接于接合套30内周面的滑动部70。其中,如图5-6并结合8所示,花键毂60通过位于外周面上的外花键齿61与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相互啮合。接合套30与花键毂60同步转动,当接合套30相对于待接合齿轮40沿轴向运动时,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相对于花键毂60沿轴向滑动。
花键毂60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滑动部对应的轴向槽60a(图5),轴向槽60a可容纳滑动部70,并供滑动部70沿其轴向滑动。
具体地,如图6,滑动部70包括可相对于接合套30沿径向弹性运动的头部71,与头部71连接的弹簧72,以及固定于接合套30内周面的底座73,头部71通过弹簧72连接于底座73上,并在弹簧72的作用下相对于接合套30沿径向弹性运动。
参照图6并结合图7,空档状态下,同步环10在接合套30一侧的端部设有面向头部71的第一斜面10a,头部71在同步环10一侧的端部设有面向第一斜面10a的第二斜面71a,第二斜面71a用于与第一斜面10a贴紧配合。如图7,第一斜面10a朝向同步器的径向外侧,第二斜面71a朝向同步器的径向内侧。
同步环10外周面上还设有凸台10b,凸台10b与头部71对应,第一斜面10a位于凸台在接合套30一侧的端部。随着接合套30的轴向滑动,头部71可沿第一斜面10a滑动到凸台10b上,继而沿凸台10b滑动。
当第一斜面10a与第二斜面71a之间接触时,接合套30能够推动同步环10朝向齿圈20运动,使得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的圆锥面相互接触。当第一斜面10a与第二斜面71a相互贴紧配合时,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也相互贴紧配合,接合套、同步环和齿圈之间处于相互锁止的状态,此时同步器则处于通常所说的预同步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部也可以固设在花键毂上,并使得其头部相对于花键毂沿径向运动,此时,由于滑动部不需要跟随接合套周向移动,因此不需要在头部和同步环上设置斜面,而通过接合内齿的倒角与同步环接合齿的倒角之间的贴紧配合实现预同步。
现有技术中,滑动部固定连接于花键毂上,需要保证接合套在轴向运动的过程中,滑动部始终顶靠在接合套内壁,因此要求接合套需要有较大的轴向尺寸,以使得在整个换挡行程中,滑动部不会脱离接合套。而本实施例中,由于滑动部固设在接合套上,接合套的轴向尺寸不受上述限制,因此在相同的技术要求下,接合套的轴向尺寸可以设计得较小一些,从而减小同步器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5并结合图8、图9所示,空档状态下,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在同步环10一侧的齿端具有内齿倒角31a,内齿倒角31a与接合套30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β1(图8)。空档状态下,接合套30的接合外齿32在齿圈20一侧的齿端具有外齿倒角32a,外齿倒角32a与接合套30的轴向方向之间的夹角为第二角度β2(图9)。其中,“齿端”,指定的是单个齿沿同步器轴向(齿的伸长方向)的端部。可以看到,上述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均以空档状态下的状态为基准,下同。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齿中,在齿端的两个齿面上都会设置倒角,用于与不同的齿配合。同一个齿两个倒角的大小相同。此处,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的齿端在两个齿面上都开设有内齿倒角31a且大小相同,接合外齿32的齿端在两个齿面上也都开设有外齿倒角32a且大小相同。
对应地,空档状态下,同步环接合齿11在接合套30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一倒角11a(图8),第一倒角11a的角度(即锁止角)大于或等于内齿倒角31a。在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刚刚开始接触时,内齿倒角31a与第一倒角11a接触配合。其中,同步环10的齿端在两个齿面上都开设有第一倒角11a且大小相同。同样的,空档状态下,齿圈接合齿22在接合套30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二倒角22a(图9),第二倒角22a的角度与第二角度β2相同。在接合套30的接合内外齿31与齿圈接合齿22刚刚开始接触时,外齿倒角32a与第二倒角22a接触配合。其中,齿圈20的齿端在两个齿面上都开设有第二倒角22a且大小相同。
其中,第一角度β1大于第二角度β2。也就是说,接合内齿31的内齿倒角31a的角度可以设计得较大,对应同步环接合齿11中,第一倒角11a的角度可以设计得较大,即锁止角可以设计得较大,从而提高锁止可靠性,避免由于锁止角过小而导致的锁止失效。接合外齿32的外齿倒角32a的角度可以设计得较小,对应齿圈接合齿22中,第二倒角22a的角度可以设计得较小,使得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的接合过程更加顺畅,更容易实现啮合,从而提高换挡的平顺性,提高换挡手感和换挡舒适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满足同步环接合齿、接合内齿之间锁止的稳定性,以及齿圈接合齿、接合外齿之间啮合的顺畅性的前提下,第一角度可以与第二角度相同。甚至,在能够保证齿圈接合齿与接合外齿顺利接合的前提下,齿圈接合齿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倒角,相应地,接合外齿上不设置外齿倒角。
关于齿面,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分别对接合套30、同步环10以及齿圈20的接合齿进行设计,其可以具有倒锥面或者无倒锥面,只要使得齿圈20中齿圈接合齿22的齿面的形状与接合套30中接合外齿32的齿面形状相匹配、同步环10中同步环接合齿11的齿面形状与接合套30中接合内齿31的齿面形状相匹配,即可。
本实施例中,设置接合外齿32为具有倒锥面的锥形齿,且空档状态下,沿轴向远离齿圈20的方向,接合外齿32的齿厚减小;更确切地说,接合外齿32呈倒锥形;相应地,齿圈接合齿22也为具有倒锥面的锥形齿,且空档状态下,沿轴向远离接合套30的方向,齿圈接合齿22的齿厚减小,即齿圈接合齿22呈倒锥形。倒锥形的齿圈接合齿22与倒锥形的接合外齿31啮合后,不易滑出,保证挂挡的稳定性。
接合内齿31、同步环接合齿11可以为无倒锥齿,这样,接合内齿31在于同步环接合齿11啮合后,相对于锥形齿更容易发生轴向相对运动,使得接合内齿31能够顺利地继续朝向待接合齿轮40运动,以完成同步,提高换挡平顺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齿圈20套设于同步环10外(如图6),即:同步环10和齿圈20沿径向具有重叠部分。相比于现有同步器中齿圈与同步环沿轴向串列的方式,本实施例的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减小齿圈和同步器占用的轴向长度,相应减小同步器的轴向长度,从而可以减小变速箱的尺寸,有利于发动机舱的布置。
并且,本实施设置同步环10上的同步环接合齿11位于同步环10外周面的中部位置,这里说的“中部”,指的是同步环10外周面上沿轴向除去两端端部之外的其他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齿圈和同步环也可以沿轴向排列,只要保证换挡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变速箱的尺寸允许即可。
如果与现有同步器一致地,将同步环接合齿11设于同步环10靠近齿圈20的一端的端部,那么,相对于现有的同步器而言,由于同步环10更靠近齿圈20而远离接合套30,则当接合套30与齿圈20啮合前,接合套30面向齿圈20的一端将会先撞击到待接合齿轮40的表面,而无法完成换挡。因此,为了保证减短轴向布置距离而又能顺利完成换挡,本实施例采用改变同步环接合齿11位置的方式,将其置于同步环10沿轴向的中部位置,以增加同步环接合齿11端面到待接合齿轮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啮合前,接合套30不会撞击到待接合齿轮40,保证换挡顺利进行。同时,可以根据换挡行程的要求,调节同步环接合齿11在同步环沿轴向的位置,可以更好地适应变速器的换挡行程,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同步环接合齿11与接合套30之间的距离,使得在空档状态下,同步环接合齿11与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之间的距离与现有同步器不变,以维持换挡行程不变,由此,当将本实施例的同步器安装在变速箱中时,不需要对换挡系统的其他部件作任何改变。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的换挡行程,同步环上同步环接合齿的位置可以位于同步环面向接合套一端的端部。如果不需要换挡行程与现有变速器一致,或者根据不同变速器中不同换挡行程的要求,同步环接合齿也可以位于同步环面向齿圈一端的端部。
进一步地,接合套30外周面上还设有用于与拨叉(图中未示出)配合的拨叉槽33,接合外齿32位于拨叉槽33面向齿圈20的一侧。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同步器的同步过程:
(1)步骤一,空档(图6-9):如图6并结合图7,此时,头部71的第二斜面71a与同步环10的第一斜面10a不接触,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相互分离、不贴紧。
如图8、图9,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之间不接触;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也不接触。
接合套30与待接合齿轮40各自独立转动。
(2)步骤二,预同步(图10-13):如图10并结合图11,接合套30相对于花键毂60朝向待接合齿轮40滑动,此时,头部71沿花键毂60的轴向槽60b滑动、并使得第二斜面71a与同步环10的第一斜面10a开始接触,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开始接触并贴紧。
如图12、图13,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之间不接触,但相对于空档状态下更靠近;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也不接触,但相对于空档状态下更靠近。
同步环10的转速与待接合齿轮40之间的转速差开始降低。
(3)步骤三,同步过程(图14-17):如图14并结合图15,接合套30相对于花键毂60朝向待接合齿轮40继续滑动,此时,头部71的第二斜面71a与同步环10的第一斜面10a完全接触并贴紧,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完全接触并贴紧。
如图16、图17,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的倒角面之间接触并贴紧;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还是未接触,但相对于步骤二时更靠近。
同步环10的转速与待接合齿轮40之间的转速差基本为零。
(4)步骤四,继续换挡(图18-21):如图18并结合图19,接合套30相对于花键毂60朝向待接合齿轮40继续滑动,此时,头部71的第二斜面71a与同步环10的第一斜面10a开始脱离接触,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的压紧力消失并开始分离。
如图20、图21,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的倒角面之间脱离接触,同时,同步环接合齿11开始与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啮合;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还是未接触,但相对于步骤三时更靠近。
待接合齿轮40与接合套30同步转动。
(5)步骤五,接合套自由滑行过程(图22-25):如图22并结合图23,接合套30相对于花键毂60朝向待接合齿轮40继续滑动,此时,头部71沿同步环10的凸台10b滑动,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分离。
如图24、图25,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完全啮合;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的倒角面之间接触并贴紧。
待接合齿轮40与接合套30继续同步转动。
(6)步骤六,换挡结束(图26-29):如图26并结合图27,接合套30相对于花键毂60朝向待接合齿轮40继续滑动,此时,头部71继续沿同步环10的凸台10b滑动,第一圆锥环51与第二圆锥环52之间保持分离。
如图28、图29,接合套30的接合内齿31与同步环接合齿11完全啮合;接合外齿32与齿圈接合齿22之间完全啮合。
待接合齿轮40与接合套30同步转动。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同步器,包括同轴布置的同步环、齿圈、接合套;
所述同步环外周面具有同步环接合齿;
所述齿圈用以同轴地设于待接合齿轮上,所述齿圈的内周面具有齿圈接合齿;
所述接合套可相对于所述齿圈沿轴向运动,以与所述同步环、所述齿圈啮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套包括位于内周面的接合内齿、位于外周面的接合外齿,所述接合内齿用于与同步环接合齿啮合,所述接合外齿用于与齿圈接合齿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空档状态下,所述接合内齿在同步环一侧的齿端具有内齿倒角,和/或所述接合外齿在所述齿圈一侧的齿端具有外齿倒角;
所述内齿倒角与同步环接合齿的齿端配合,所述外齿倒角与齿圈接合齿的齿端配合;
所述接合套内齿倒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外齿倒角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空档状态下,所述同步环接合齿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一倒角;
所述第一倒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内齿倒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空档状态下,所述齿圈接合齿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齿端设有第二倒角;
所述第二倒角的角度等于所述外齿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内齿、同步环接合齿为无倒锥齿且相互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外齿、齿圈接合齿为锥形齿且相互配合,所述接合外齿的齿厚沿远离所述齿圈的方向减小,所述齿圈接合齿的齿厚沿远离所述接合套的方向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套设于所述同步环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同步环面向所述齿圈一端的端部,所述同步环接合齿更靠近所述接合套,以适应变速器的换挡行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接合套内周面,所述滑动部具有可相对于所述接合套沿径向弹性运动的头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环外周面上还设有凸台,所述头部可沿所述凸台表面沿轴向滑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空档状态下,所述凸台在所述接合套一侧的端部设有面向径向外侧的第一斜面,所述头部可沿所述第一斜面滑动到所述凸台上;
空档状态下,所述头部设有面向所述第一斜面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在预同步阶段紧贴配合。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还包括与所述头部连接的弹簧,所述头部通过所述弹簧的作用而相对于所述接合套沿径向弹性运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还包括同轴套设于接合套内的花键毂,所述花键毂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头部对应的轴向槽,所述头部可随所述接合套的轴向运动而沿所述轴向槽滑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套外周面上还设有用于与拨叉配合的拨叉槽,所述接合外齿位于所述拨叉槽面向所述齿圈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31229.6U CN204805378U (zh) | 2015-04-16 | 2015-04-16 | 同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231229.6U CN204805378U (zh) | 2015-04-16 | 2015-04-16 | 同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05378U true CN204805378U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59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231229.6U Active CN204805378U (zh) | 2015-04-16 | 2015-04-16 | 同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0537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5204A (zh) * | 2016-01-21 | 2016-04-13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摩擦惯性式锁环式同步器 |
CN107448500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欧瑞康摩擦系统(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可变传动比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同步单元的组件 |
EP3581290A1 (de) * | 2018-06-13 | 2019-12-18 | Diehl Metall Stiftung & Co. K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ynchronrings und synchronring |
-
2015
- 2015-04-16 CN CN201520231229.6U patent/CN2048053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5204A (zh) * | 2016-01-21 | 2016-04-13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摩擦惯性式锁环式同步器 |
CN105485204B (zh) * | 2016-01-21 | 2018-05-08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摩擦惯性式锁环式同步器 |
CN107448500A (zh) * | 2016-06-01 | 2017-12-08 | 欧瑞康摩擦系统(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可变传动比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同步单元的组件 |
EP3581290A1 (de) * | 2018-06-13 | 2019-12-18 | Diehl Metall Stiftung & Co. K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ynchronrings und synchronring |
CN110586754A (zh) * | 2018-06-13 | 2019-12-20 | 代傲金属合作两合公司 | 用于制造同步环的方法和同步环 |
CN110586754B (zh) * | 2018-06-13 | 2023-03-10 | 代傲金属合作两合公司 | 用于制造同步环的方法和同步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05378U (zh) | 同步器 | |
CN102619960B (zh) | 变速器同步器组件 | |
CN105987088A (zh) | 具有非对称阻挡器齿和套筒齿的同步器 | |
CN104033507A (zh) | 一种锁环式同步器及其同步方法 | |
CN103899671A (zh) | 一种低阻力同步环及同步器 | |
CN203948511U (zh) | 一种锁环式同步器 | |
JPH0457895B2 (zh) | ||
JP4263719B2 (ja) | 同期噛合装置 | |
CN105003567A (zh) | 防卡滞同步器 | |
CN101384830B (zh) | 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 |
CN202326819U (zh) | 用于轿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同步器 | |
CN203023334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同步器 | |
CN205001465U (zh) | 具有唯一相位角的换挡机构 | |
CN213419719U (zh) | 一种新型变速器同步器 | |
CN203627587U (zh) | 一种滑块式汽车变速器同步器 | |
CN203214695U (zh) | 汽车变速器用同步器齿套定位结构 | |
CN103573846A (zh) | 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 |
CN203822895U (zh) | 一种低阻力同步环及同步器 | |
KR20150004112A (ko) | 차량용 수동 변속기 | |
CN207437614U (zh) | 一种手动变速器直接档同步结构 | |
CN103671613A (zh) | 一种多锥面同步器 | |
CN207879911U (zh) | 一种汽车同步器 | |
CN208858807U (zh) | Dct变速器用同步器 | |
CN204647053U (zh) | 汽车同步器总成 | |
JPH06173971A (ja) | 手動変速機のシフ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