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5132U -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5132U
CN204805132U CN201520453513.8U CN201520453513U CN204805132U CN 204805132 U CN204805132 U CN 204805132U CN 201520453513 U CN201520453513 U CN 201520453513U CN 204805132 U CN204805132 U CN 204805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blade
vent
blade
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35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安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Z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Z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Z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35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5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5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5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出增压腔和容置腔,所述隔板中心设有通气孔,所述增压腔通过通气孔与容置腔连通,所述增压腔的侧壁设有与增压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容置腔的顶端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电机设置于容置腔内,所述电机于增压腔内连接有进气风叶,于容置腔内正对出气口的一端连接有出气风叶,所述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的出风方向均朝向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气体在壳体内经过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的两次同向增压,压力更强,流速更高,充气速度更快,提高充气效率,达到了自增压的目的。

Description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气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背景技术
电动气泵通常可用于充气床的充气和真空储物袋的抽气等场合。现有的电动气泵一般是由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风叶以及用于带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构成。工作时,风叶通过吸风口吸入空气并通过外壳内的气体流通道将经过加压后的空气从出气口排出。目前市面上的气泵虽然具备充气或抽气的功能,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其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不足之处,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现有的气泵结构大多采用单风叶结构,由于压力过低,直接导致充气效率较低,充气时间长;而充气快的气泵往往采用较大功率的电机,这也意味着气泵的体积也较大,造成携带及使用的不便,同时,大功率电机也会带来更大的噪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充气效率更高的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和风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出增压腔和容置腔,所述隔板中心设有通气孔,所述增压腔通过通气孔与容置腔连通,所述增压腔的侧壁设有与增压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容置腔的上端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电机设置于容置腔中,所述电机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隔板的通气孔,并且于增压腔内连接有进气风叶,进气风叶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叶片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通气孔的出风方向。
所述第二转轴伸向出气口,并且连接有出气风叶,出气风叶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叶片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出气口的出风方向,并且该出气口正对出气风叶轴向出风方向的中心。所述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均由电机驱动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是同一根转轴的两端,也可以是不同的两根转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气孔直径小于进气风叶的外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气孔直径为进气风叶外径的1/5~2/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气孔直径为进气风叶外径的1/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设于壳体的下端。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的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电机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使气体从壳体的侧面通过进气风叶吸入壳体内,然后通过出气风叶将气体从壳体设于出气风叶正前方的出气口排出,由于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具有相同的出风方向,气体在壳体内经过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的两次增压,压力更强,流速更高,充气更快,达到了提高充气效率的目的。通过使气泵实现自增压功能,并不需要较高的转速就可达到较高的充气效率,转速降低了,噪声也减小了,也降低了电机噪声对人们的危害。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背面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左侧壳体,12、右侧壳体,
13、进气口,14、出气口,15、隔板,
16、增压腔,17、容置腔,18、通气孔,
20、电机,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
23、进气风叶,24、出气风叶,25、侧板,
26、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包括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机20和风叶,所述壳体10包括左侧壳体11和右侧壳体12,内部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从壳体10侧面的进气口13进入壳体10,从壳体10上端的出气口14排出。
所述壳体10内部的前端设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将壳体10分隔成前端的增压腔16和后端的容置腔17,所述隔板15中心设有通气孔18,所述增压腔16通过通气孔18与容置腔17连通,前述的进气口13设于增压腔16的侧壁,并与增压腔16连通,前述的出气口14设于容置腔17的顶端,并且正对通气孔18。
所述电机20设置于容置腔17中,所述电机20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所述第一转轴21穿过隔板15的通气孔18,并且于增压腔16内连接有进气风叶23,进气风叶23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26,叶片26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25,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通气孔18的出风方向。
所述第二转轴22伸向出气口14,并且连接有出气风叶24,出气风叶24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26,叶片25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25,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出气口14的出风方向,并该出气口14正对出气风叶24轴向出风方向的中心。所述进气风叶23和出气风叶24均由电机20驱动转动。由此形成进气风叶23与出气风叶24对气流的同向增压,使气流在气泵内压力更强,流速更高,进而充气更快,达到了提高充气效率的目的。
其中,所述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可以是同一根转轴,也可以是两根不同的转轴。
所述通气孔18直径小于进气风叶23的外径,最好通气孔18直径为进气风叶23外径的1/5~2/3,本实施例中,通气孔18直径为进气风叶23外径的1/2。由此可使气泵工作时,增压腔16内的压力迅速增加,实现对充气产品快速充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进气风叶23从进气口13外将空气从气泵外吸入增压腔16内,使增压腔16内的气压快速上升,大压力的气体从隔板15的通气孔18进入到容置腔17,通过出气风叶24的单向推力推送出出气口,实现对充器产品的充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和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出增压腔和容置腔,所述隔板中心设有通气孔,所述增压腔通过通气孔与容置腔连通,所述增压腔的侧壁设有与增压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容置腔的上端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电机设置于容置腔中,所述电机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隔板的通气孔,并且于增压腔内连接有进气风叶,进气风叶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叶片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通气孔的出风方向;
所述第二转轴伸向出气口,并且连接有出气风叶,出气风叶设有自轴芯向外辐射发散延伸的叶片,叶片的轴向一端设有侧板,形成有侧向的进风方向和轴向朝向出气口的出风方向,并且该出气口正对出气风叶轴向出风方向的中心;所述进气风叶和出气风叶均由电机驱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直径小于进气风叶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直径为进气风叶外径的1/5~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直径为进气风叶外径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于壳体的下端。
CN201520453513.8U 2015-06-29 2015-06-29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Active CN204805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3513.8U CN20480513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3513.8U CN20480513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5132U true CN204805132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3513.8U Active CN204805132U (zh) 2015-06-29 2015-06-29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51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9498A (zh) * 2017-01-16 2019-04-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电机组件及一种无人机
CN113000227A (zh) * 2021-01-28 2021-06-22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浮选机主动进气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9498A (zh) * 2017-01-16 2019-04-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动力系统、电机组件及一种无人机
CN113000227A (zh) * 2021-01-28 2021-06-22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浮选机主动进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79113Y (zh) 双电风机吸尘器
CN210565235U (zh) 一种电动充气泵主体、内置式气泵和外置式气泵
CN204805132U (zh) 具有自增压功能的气泵
CN103156547B (zh) 智能吸尘器
CN204572460U (zh) 一种多级气冷罗茨泵
CN204226231U (zh) 便携式风机
CN104612989A (zh) 一种节能两级通风机
CN203488368U (zh) 双级三叶气冷罗茨真空泵
CN103883568A (zh) 一种工业吸尘器用真空发生器
CN201818527U (zh) 一种串联式小流量高压头离心鼓风机
CN101303019B (zh) 扇式气泵
CN214366794U (zh) 充气装置
CN2327818Y (zh) 调整型双气室充气泵结构
CN110584407B (zh) 一种负离子睡袋
CN102937101B (zh) 一种自增压低压大流量气泵
CN205172945U (zh) 一种双流道真空泵
CN204628032U (zh) 顺流鼓风机
CN203388790U (zh) 智能吸尘器
CN220850063U (zh) 一种高压风机装置
CN204730355U (zh) 空调外机
CN216691456U (zh) 低成本辅助式电子真空泵
CN108861610A (zh) 快速吸粮机
CN202914346U (zh) 双风轮集风吹风头无风叶电风扇
CN214464971U (zh) 一种气环式真空泵
CN216392704U (zh) 一种鱼池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