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01552U -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01552U
CN204801552U CN201520501863.7U CN201520501863U CN204801552U CN 204801552 U CN204801552 U CN 204801552U CN 201520501863 U CN201520501863 U CN 201520501863U CN 204801552 U CN204801552 U CN 20480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urning around
rod member
slide rail
plate bod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18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清
黄启铭
陈斌斌
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18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0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0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015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包括一支撑结构以及一扳动杆件,支撑结构包含:架体,固定于滑轨并包含二板体,二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打凹第一凹部,二板体的内表面对应各第一凹部形成彼此相对的二第一对应凸部;和弹性件,具有第一弯绕段、第二弯绕段和连接于第一弯绕段与第二弯绕段的一端之间的连接段,第一弯绕段和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定位于其中一板体的二相异处,扳动杆件设有限位部并穿插于二板体之间,各第一对应凸部相对夹持于扳动杆件而形成支点,第一弯绕段和第二弯绕段分别弹性压接于扳动杆件的一侧和另一侧,第二弯绕段并对应限位部限位。以此,保证了扳动杆件的翘板动作能顺利进行以及易于组装扳动杆件和弹性件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释放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让车用座椅可前后调整位置,座椅须滑接于一对滑轨上,并利用卡扣器来锁住调整好的位置;当欲再次调整时,则利用释放器经由人手扳动来释放卡扣器的卡扣状态,并于调整好所要的位置时,放开对释放器所施之力,使卡扣器回复到卡扣状态而锁住再次调整好的位置。
现有释放器包括:横跨枢接于二滑轨之间的一枢接柱、设置于二滑轨之间且位于枢接柱上的U形杆以及迫使U形杆弹性压接于枢接柱上的弹簧,使U形杆能以枢接柱为支点而如翘翘板般进行翘扳动作。U形杆依其形状而具有一开放端以及供人手扳动的封闭端。
换言之,利用弹簧能让U形杆的开放端恒常被弹性上抬,相对使U形杆的封闭端弹性下压,此时只要人手朝上扳动U形杆的封闭端,就能使U形杆的开放端相对下压而释放卡扣器的卡扣状态。
现有释放器虽能达到所需的作用和功效,惟U形杆与枢接柱之间仅利用弹簧来定位,定位效果略嫌不足;而且弹簧本身未能有所定位,仅其两端连接于滑轨,造成在将弹簧缠绕于U形杆时,常有困难和麻烦的缺失。
再者,U形杆的开放端设置有塑料件,以使U形杆能利用塑料件来带动卡扣器动作。惟,U形杆和卡扣器皆为金属材质,使用塑料件连接并受动于金属材质的U形杆与卡扣器之间,将使塑料件易于发生不当延展或损坏的状况,进而导致无法再控制卡扣器动作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能稳固定位扳动杆件和弹性件,以使扳动杆件的翘板动作能顺利进行,并具有易于组装扳动杆件和弹性件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能常保扳动杆件控制卡扣结构的动作能顺利进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结构,包含:
一架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并包含二个板体,二个该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打凹一第一凹部,二个该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各该第一凹部分别形成彼此相对的二个第一对应凸部;和
一弹性件,具有一第一弯绕段、一第二弯绕段和连接于该第一弯绕段的一端与该第二弯绕段的一端之间的一连接段,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分别定位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个相异处;以及
一扳动杆件,设有一限位部并穿插于二个该板体之间,各该第一对应凸部相对夹持于该扳动杆件而形成支点,该第一弯绕段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该第二弯绕段则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与该扳动杆件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并对应该限位部限位。
进一步地,其中该架体还包含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连接于二个该板体的一边之间,该扳动杆件穿插于该架体的二个该板体与该连接板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架体的二个该板体分别为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各该第一对应凸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板体和该第二板体且彼此相对。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板体的外表面还打凹一第二凹部,该第一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该第二凹部形成有一第二对应凸部,形成于该第一板体的该第一对应凸部和该第二对应凸部接触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形成于该第二板体的该第一对应凸部则接触于该扳动杆件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其中该限位部为开设于该扳动杆件之该另一侧的一沟槽,该第二弯绕段则对应该沟槽位置嵌入而限位。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件的该第一弯绕段和该第二弯绕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部和一第二部,且该第一部和该第二部彼此相对。
进一步地,其中该弹性件的该第一弯绕段和该第二弯绕段分别弯绕成彼此相对的U状。
进一步地,其中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个该相异处分别连接一凸片和开设一勾槽,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则分别形成一回绕部和一勾部,该回绕部回绕于该凸片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之间而定位,该勾部对应该勾槽位置卡勾而定位。
进一步地,其中该扳动杆件被各该第一对应凸部所相对夹持的位置,位于该扳动杆件被该第一弯绕段所弹性压接之处与该扳动杆件被该第二弯绕段所弹性压接之处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用以控制卡扣结构释放其卡扣状态,卡扣结构设置并卡扣于滑轨,该释放装置包括:
一支撑结构,包含:
一架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并包含二个板体,二个该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打凹一第一凹部,二个该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各该第一凹部分别形成彼此相对的二个第一对应凸部;和
一弹性件,具有一第一弯绕段、一第二弯绕段和连接于该第一弯绕段的一端与该第二弯绕段的一端之间的一连接段,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分别定位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相异处;以及
一扳动杆件,设有一限位部并穿插于二个该板体之间,各该第一对应凸部相对夹持于该扳动杆件而形成支点,该第一弯绕段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该第二弯绕段则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与该扳动杆件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并对应该限位部限位,该扳动杆件一体形成有一舌板,该舌板对应所述卡扣结构的一受动部活动压接。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通过架体以及二第一对应凸部,以能稳固定位扳动杆件,并使扳动杆件的翘板动作能顺利进行,且架体还能用于定位弹性件而具有易于组装扳动杆件和弹性件的功效。此外,还能常保扳动杆件控制卡扣结构的动作能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释放装置组合于滑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释放装置与滑轨之间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一部分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4-4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5-5剖视图。
图中,100…滑轨
1…上轨
2…下轨
3…卡扣结构
31…受动部
500…释放装置
500a…支撑结构
5…架体
51…第一板体
511…第一凹部
512…第二凹部
513…第一对应凸部
514…第二对应凸部
52…第二板体
521…第一凹部
522…第一对应凸部
523…凸片
524…勾槽
53…连接板
6…弹性件
61…第一弯绕段
611…第一部
612…回绕部
62…第二弯绕段
621…第二部
622…勾部
63…连接段
500b…扳动杆件
7…杆体
71…一侧
72…另一侧
721…限位部
73…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图中未示)设置于一对滑轨100之上,本实用新型释放装置500则活动连接于二滑轨100之间。每一滑轨100包含彼此滑接的一上轨1和一下轨2以及设置于上轨1的一卡扣结构3,每一卡扣结构3具有一受动部31,当未压接受动部31时,卡扣结构3将保持卡扣于上轨1与下轨2之间而形成卡扣状态;当压接受动部31时,将释放卡扣结构3的卡扣状态,使上轨1与下轨2之间能相对滑移。
本实用新型释放装置500用以控制卡扣结构3释放其卡扣状态,释放装置500包括支撑结构500a以及扳动杆件500b,支撑结构500a可设置为一个或两个,在两个支撑结构500a的情况下分别固定于上轨1。且,于本实施例中虽以两个支撑结构500a为例进行说明,惟为使说明不致于重复,以下仅叙述其中一个支撑结构500a。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支撑结构500a包含一架体5和一弹性件6。
架体5包含二板体,例如如图所示彼此相对的一第一板体51和一第二板体52,较佳者还包含连接于第一板体51的一边与第二板体52的一边之间的一连接板53,使第一板体51、第二板体52与连接板53之间形成一穿插凹槽(未标示组件符号)。
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的外表面分别打凹一第一凹部511、521,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的内表面则对应各第一凹部511、521分别形成彼此相对(见图4)的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
较佳者,第一板体51的外表面还打凹一第二凹部512,第一板体51的内表面则对应第二凹部512形成有一第二对应凸部514,使第一对应凸部513和第二对应凸部514在第一板体51的内表面彼此间隔并排。
弹性件6具有一体成型的多数段,包含:一第一弯绕段61、一第二弯绕段62和连接于第一弯绕段61的一端与第二弯绕段62的一端之间的一连接段63。
第一弯绕段61的另一端和第二弯绕段62的另一端分别定位于第二板体52的二相异处。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弯绕段61的另一端和第二弯绕段62的另一端系以分别形成一回绕部612和一勾部622为例进行说明;至于二相异处则以一回绕位置(未标示组件符号)和一勾槽524(见图3)为例进行说明。如此,以使回绕部612能回绕于回绕位置而定位,并使勾部622对应勾槽524位置卡勾而定位。
其中,第二板体52的一处连接有一凸片523(见图3),使凸片523与第二板体52的一处之间形成前述的回绕位置。第二板体52的另一处则开设有前述的勾槽524。
此外,第一弯绕段61和第二弯绕段62可分别弯绕成彼此相对的形状,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弯绕成彼此相对的U状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而言,第一弯绕段61和第二弯绕段62分别具有一第一部611和一第二部621,且第一部611和第二部621彼此相对。
扳动杆件500b则可为任意形状的杆体,例如:U状或凸状等,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凸状的杆体7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具有供人手扳动的一封闭边(未标示组件符号)以及对应于封闭边的一开放边(未标示组件符号)。
杆体7具有彼此相对的一侧71和另一侧72,以用来被弹性件6的第一部611和第二部621分别弹性压接。如图3和图4所示,杆体7的另一侧72设有一限位部721,限位部721的型式不限,只要能限位即可,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开设于另一侧72的沟槽为例进行说明。
杆体7的二自由端皆一体形成有一舌板73,且二舌板73皆位于扳动杆件500b的开放边。杆体7的舌板73并能对应前述卡扣结构3的受动部31活动压接。
杆体7穿插于前述架体5的穿插凹槽,使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接触并相对夹持于杆体7的一侧71和另一侧72,并使杆体7能以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为支点而如翘翘板般进行翘扳动作。至于形成于第一板体51的第二对应凸部514,则亦接触于杆体7的一侧71。
此时,第一弯绕段61的第一部611朝下弹性压接于杆体7的一侧71,以在杆体7形成一第一压接处(未标示组件符号);第二弯绕段62的第二部621则朝上弹性压接于杆体7的另一侧72,并对应前述可为沟槽型式的限位部721嵌入而限位,以在杆体7形成一第二压接处(未标示组件符号);至于杆体7被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所相对夹持之处则形成一旋转中心(未标示组件符号),且旋转中心位于第一压接处与第二压接处之间而利于进行翘扳动作。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如此一来,在还未扳动扳动杆件500b的前述封闭边时,经由弹性件6的弹性作用力,封闭边为下沈状态,前述的开放边则因为前述支点(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或前述旋转中心的关系而为相对的上扬状态(见图3和图5),使卡扣结构3恒常保持在卡扣状态(见图5),上轨1与下轨2之间则因此而无法相对滑移。
当需要调整座椅(图中未示)位置时,经由向上扳动扳动杆件500b的封闭边,扳动杆件500b的开放边将以旋转中心为轴而下压(见图4),使弹性件6产生弹性回复力,并使位于封闭边的舌板73顺势压接于卡扣结构3的受动部31,如此一来,卡扣结构3将相应释放其卡扣状态,上轨1与下轨2之间则因此而能相对滑移,以利于调整位置。
当座椅调整至所需位置时,只要松开对扳动杆件500b所施之力,就能利用弹性件6的前述弹性回复力,使杆体7以旋转中心为轴而反方向旋转至原来的封闭边下沈且开放边上扬的状态,卡扣结构3并能因为其受动部31已未再被压接而弹性回复至卡扣状态(利用配设于卡扣结构3的扭转弹簧来达成,且扭转弹簧并未标示组件符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功效:通过架体5以及二第一对应凸部513、522,以能稳固定位扳动杆件500b,并使扳动杆件500b的翘板动作能顺利进行。且,架体5还能用于定位弹性件6,从而具有易于组装扳动杆件500b和弹性件6的功效。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它功效:通过扳动杆件500b的杆体7一体形成有舌板73,使扳动杆件500b能以相同材质的舌板73来带动卡扣结构3,从而达到不易损坏以及常保控制卡扣结构3的动作能顺利进行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结构,包含:
一架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并包含二个板体,二个该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打凹一第一凹部,二个该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各该第一凹部分别形成彼此相对的二个第一对应凸部;和
一弹性件,具有一第一弯绕段、一第二弯绕段和连接于该第一弯绕段的一端与该第二弯绕段的一端之间的一连接段,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分别定位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个相异处;以及
一扳动杆件,设有一限位部并穿插于二个该板体之间,各该第一对应凸部相对夹持于该扳动杆件而形成支点,该第一弯绕段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该第二弯绕段则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与该扳动杆件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并对应该限位部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架体还包含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连接于二个该板体的一边之间,该扳动杆件穿插于该架体的二个该板体与该连接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架体的二个该板体分别为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各该第一对应凸部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板体和该第二板体且彼此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板体的外表面还打凹一第二凹部,该第一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该第二凹部形成有一第二对应凸部,形成于该第一板体的该第一对应凸部和该第二对应凸部接触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形成于该第二板体的该第一对应凸部则接触于该扳动杆件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限位部为开设于该扳动杆件之该另一侧的一沟槽,该第二弯绕段则对应该沟槽位置嵌入而限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的该第一弯绕段和该第二弯绕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部和一第二部,且该第一部和该第二部彼此相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件的该第一弯绕段和该第二弯绕段分别弯绕成彼此相对的U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个该相异处分别连接一凸片和开设一勾槽,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则分别形成一回绕部和一勾部,该回绕部回绕于该凸片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之间而定位,该勾部对应该勾槽位置卡勾而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扳动杆件被各该第一对应凸部所相对夹持的位置,位于该扳动杆件被该第一弯绕段所弹性压接之处与该扳动杆件被该第二弯绕段所弹性压接之处之间。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控制卡扣结构释放其卡扣状态,卡扣结构设置并卡扣于滑轨,该释放装置包括:
一支撑结构,包含:
一架体,固定于所述滑轨并包含二个板体,二个该板体的外表面分别打凹一第一凹部,二个该板体的内表面则对应各该第一凹部分别形成彼此相对的二个第一对应凸部;和
一弹性件,具有一第一弯绕段、一第二弯绕段和连接于该第一弯绕段的一端与该第二弯绕段的一端之间的一连接段,该第一弯绕段的另一端和该第二弯绕段的另一端分别定位于二个该板体的其中一板体的二相异处;以及
一扳动杆件,设有一限位部并穿插于二个该板体之间,各该第一对应凸部相对夹持于该扳动杆件而形成支点,该第一弯绕段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的一侧,该第二弯绕段则弹性压接于该扳动杆件与该扳动杆件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并对应该限位部限位,该扳动杆件一体形成有一舌板,该舌板对应所述卡扣结构的一受动部活动压接。
CN201520501863.7U 2015-07-13 2015-07-13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863.7U CN204801552U (zh) 2015-07-13 2015-07-13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1863.7U CN204801552U (zh) 2015-07-13 2015-07-13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01552U true CN204801552U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86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186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01552U (zh) 2015-07-13 2015-07-13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015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609A (zh) * 2015-12-08 2016-03-02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及其滑轨解锁机构
CN106965712A (zh) * 2016-01-14 2017-07-21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609A (zh) * 2015-12-08 2016-03-02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座椅及其滑轨解锁机构
CN106965712A (zh) * 2016-01-14 2017-07-21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
CN106965712B (zh) * 2016-01-14 2018-11-13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滑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100339A4 (en) Fastening staple for a photovoltaic framework with mounting by insertion and then sliding into a slot of a support wall
CN204801552U (zh) 车用座椅的滑轨的释放装置
CA2595580A1 (en) Tissue shaping device
CN101327154A (zh) 矫正器
CN106536947B (zh) 服装重量夹
WO2011121522A1 (en) Flexible compact hinge for spectacles
EP1084640A2 (en) Hook fastener
CN202022233U (zh) 一种可调式汽车方向盘
CN201718842U (zh) 二挡合页
CN201630364U (zh) 一种自锁拉头
CN207033098U (zh) 一种用于电磁门锁的锁销动作板结构
CN219936563U (zh) 防勾手腕书写矫正器
CN201435948U (zh) 鞋带长度调整装置
KR100936452B1 (ko) 도어체커의 플레이트 베이스와 볼트 조립체
CN108991802A (zh) 一种座椅靠枕
KR200440393Y1 (ko) 허리보호대
US10993539B2 (en) Head and waist integrated device
CN215805577U (zh) 一种二级固定结构
CN208144598U (zh) 一种弹簧调节裤钩
CN216293576U (zh) 一种防滑床垫
CN211672731U (zh) 一种表带及手表
CN203575764U (zh) 一种自锁扣
KR101447374B1 (ko) 상하 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암레스트
CN218898645U (zh) 一种饰品用组合扣件
CN215270937U (zh) 一种拉链及其拉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