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4650U - 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4650U
CN204794650U CN201520519914.9U CN201520519914U CN204794650U CN 204794650 U CN204794650 U CN 204794650U CN 201520519914 U CN201520519914 U CN 201520519914U CN 204794650 U CN204794650 U CN 204794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converter
water pipe
heat abstractor
frequency changer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199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理
邱国龙
曾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INV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INV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INV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INVN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199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4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4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46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一变频器壳体,在变频器壳体的后表面设置一开口,在变频器壳体内设置变频器控制板,开口处设置散热装置,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区域与散热装置紧密接触,散热装置设有与水管或油管紧密接触并将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到水管或油管上的接触面,在变频器上设置开口,然后通过在开口处设置散热装置,并且将变频器内的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量区域固定在散热装置上,通过利用现有场所的水管和油管进行水冷散热,避免了在变频器内水冷循环装置的设计,而且不需要考虑水管或油管布线的问题,使得变频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极佳,且无需改变水管或油管布线。

Description

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在安装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悬挂的方式,将变频器悬挂于墙上或者机器的表面,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散热以保护机器的正常工作,目前变频器散热靠风冷或自冷二种方式,而风冷散热结构是常用的一种散热方式,但是由于这种散热结构受空气流通速度的影响,往往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在变频器的模组中,由于电子元件设置较多,使用时容易产生高温,如果散热效果不好,易导致电子元件受损等故障;同样采用自冷形式的散热方式一般使用在小功率产品中,往往随着变频器的功率以及负载的增加,自冷散热方式非常不理想,即通过上述两者的冷却方式设计均不理想,容易造成散热效果不良,影响了整机性能。
而水冷散热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变频器中的散热方式,如公开号为CN10245716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器,授权号为CN20226879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变频器的水冷模组,而上述的几种水冷散热方式,在结构设计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在变频器内安装水管的形式,此种设计对水冷循环的密封要求非常高,另外考虑到水管的布局方式,在结构设计上非常复杂。
而目前采用水冷散热方式的变频器,其多是采用在变频器内部设置水冷循环装置,通过在变频器内设置循环水管,还需要在外部设置与循环水管连通的管道,如公开号为10279051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它的结构还是在散热器上设置浸润水管,通过外接水管与浸润水管连通才能实现水冷散热,在使用或安装时都会被场地局限或重新铺设水管线路,其使用和安装都会比较麻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的水冷散热的变频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一变频器壳体,在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后表面设置一开口,在所述变频器壳体内设置变频器控制板,所述开口处设置散热装置,所述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量区域与散热装置紧密接触,所述散热装置设有与水管或油管紧密接触固定并将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量区域的热量传到水管或油管上的接触面。
所述散热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半圆槽与水管或油管的管径相贴合,且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管或油管上。
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端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两端通过螺丝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两端与散热器卡扣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为一中间穿孔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孔与水管或油管的外表面相适配。
所述散热装置内设有用于使散热装置的固定孔径与水管或油管管径匹配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为多个半圆形弯片。
所述半圆形弯片上侧设有凸台,所述散热器的半圆槽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变频器上设置开口,然后通过在开口处设置散热装置,并且将变频器内的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量区域固定在散热装置上,并且通过将散热装置直接固定在现有的水管或油管上,即可实现水冷或油冷,而且不需要考虑水管或油管布线的问题,使得变频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极佳,且无需改变水管或油管布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使用变频器的情况下,由于变频器自身控制板的IGBT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却,效果都不是很好,而水冷的效果较好,但是采用水冷需要在变频器内设置水冷循环装置,严重影响了变频器的结构设计,同时在使用水冷循环装置时,需要外接水管,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引出水管与其相连接,该方式受到水管的布线限制,而且其采用水冷循环装置就只能采用水流,而不能进行液体更换,应用的场所较为局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一变频器壳体1,在所述变频器壳体1的后表面设置一开口5,在所述变频器壳体内设置变频器控制板,所述开口5处设置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上设有与水管或油管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量区域与散热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直接通过将变频器控制板的IGBT元件与散热器固定,而且散热器上设有用于与水管或油管固定的固定装置,其可以直接卡在现有的水管或油管上,直接利用场所内已经存在的水管或油管进行水冷或油冷散热,而且其不需要重新设计水冷循环装置,极大的降低了变频器的体积,也能有效的降低其结构的复杂性。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半圆槽与水管的管径相贴合,且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管上。散热器一端为平面,变频器控制板的IGBT元件均通过螺丝固定在散热器的平面上,且两者接触的面可以涂抹散热胶,提高其散热效果。而散热器的外端设置一个半圆槽,然后半圆槽可以卡在水管或油管的外壁上,并与其紧密接触,在通过采用固定装置将其固定,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两端与散热器固定连接,固定件的半圆槽与散热器的半圆槽相贴合构成一个圆形槽,且该圆形槽将水管或油管卡住,即防止其脱落。
同时固定件两端延伸出来两个固定块,而散热器的两端设置与其相贴合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分别贴合,然后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又或者在所述固定件或散热器两侧任意一个上面设置卡扣结构,采用铁制固定线夹或其他夹持结构,将固定件与散热器卡扣配合或夹持配合,实现两者固定,并与水管或油管紧密接触,提高散热效果。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为一中间穿孔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孔与水管的外表面相适配,在安装时直接将水管或油管穿过散热器进行安装固定。
由于各个水管或油管的管径大小不一致,所以散热装置内设有用于使散热装置的固定孔径与水管或油管管径匹配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为多个半圆形弯片。可以在半圆槽内设置多片半圆形弯片,利用弯片减小半圆槽的直径,以使其满足各个尺寸的水管或油管的管径。
为了避免半圆形弯片在固定时旋转或偏移,可以在所述半圆形弯片上侧设有凸台4,所述散热器的半圆槽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将凸台通过滑移配合的方式卡在凹槽内,使得其在安装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而且凸台和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在使用时滑移会更加可靠。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可以在散热器的外面阵列排布散热鳍片,提高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在水冷的基础上,在增加风冷或自然冷却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并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变频器的散热方式,通过将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区域与散热器紧密连接,并将散热器的接触面直接与使用场所现有的水管或油管紧密相卡,使得散热器的热量直接传到水管或油管内流动的液体,并通过水管或油管内的液体循环流动实现水冷散热,利用了整个建筑的水管或油管的循环进行散热。
整个建筑的水管或油管已经直接存在,而只需要将本发明的散热器与水管或油管一卡紧密接触,即可利用整个建筑的水系统或油系统的流通来将散热器上的热量带走,即使得整个建筑为一水冷循环结构,且无需对变频器进行水循环装置的设计,使得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变频器壳体,在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后表面设置一开口,在所述变频器壳体内设置变频器控制板,所述开口处设置散热装置,所述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区域与散热装置紧密接触,所述散热装置设有与水管或油管紧密接触固定并将变频器控制板的高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到水管或油管上的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半圆槽与水管或油管的管径相贴合,且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管或油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具有半圆槽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两端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两端通过螺丝与散热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两端与散热器卡扣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为一中间穿孔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孔与水管或油管的外表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内设有用于使散热装置的固定孔径与水管或油管管径匹配的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多个半圆形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弯片上侧设有凸台,所述散热装置的半圆槽上设有与凸台相适配的凹槽。
CN201520519914.9U 2015-07-17 2015-07-17 变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4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9914.9U CN204794650U (zh) 2015-07-17 2015-07-17 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19914.9U CN204794650U (zh) 2015-07-17 2015-07-17 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4650U true CN20479465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4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199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4650U (zh) 2015-07-17 2015-07-17 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4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798A (zh) * 2015-07-17 2015-09-30 乐清市英威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器及散热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798A (zh) * 2015-07-17 2015-09-30 乐清市英威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变频器及散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60611A1 (en) Water-cooled motor controller
CN2036009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冷却系统
CN204794650U (zh) 变频器
CN204349767U (zh) 变频器散热结构
CN202424601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08225802U (zh) 一种散热功能优异的紧凑型固态继电器
CN202433827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CN209594008U (zh) 一种控制器新型的风冷散热结构
CN113038781A (zh) 一种具有独立风道结构的伺服驱动器
CN104953798A (zh) 变频器及散热方法
CN207753612U (zh) 一种节能调速变频器
CN203027108U (zh) 内置智能功率模块控制器的无刷电机
CN212412580U (zh) 一种电气工程控制柜
CN202634975U (zh) 电机控制器水冷散热结构
CN201805315U (zh) 一种冷却系统以及包括该冷却系统的电机控制器
CN205584688U (zh) 散热系统及汽车
CN2110903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直吹式散热组件
CN109245555B (zh) 同步整流高频开关电源
CN207476101U (zh) 一种集水冷和风冷于一体的散热器
CN213638335U (zh) 一种电子线路板散热装置
CN110768444A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机节能控制器
CN110784093A (zh) 一种变频器用高性能散热装置
CN206865928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0224009U (zh) Igbt模块冷却装置
CN205845000U (zh)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