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7523U -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 Google Patents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7523U
CN204787523U CN201520438606.3U CN201520438606U CN204787523U CN 204787523 U CN204787523 U CN 204787523U CN 201520438606 U CN201520438606 U CN 201520438606U CN 204787523 U CN204787523 U CN 204787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il tongue
passage
cooling refrigerator
casing
win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386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386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7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7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752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0698 priority patent/WO201620647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其中,风冷冰箱的机壳包括风道,该风道包括多个通道,每一通道用以将风冷冰箱的离心风机所吹出的风导流至与之对应的风冷冰箱的送风口;多个通道由设于风道中的多个蜗舌间隔形成;每一蜗舌具有一靠近离心风机的端部;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蜗舌、第二蜗舌和第三蜗舌,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蜗壳型线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降低该风道中风流的流动损失,提高该风道中离心风机的效能。

Description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风冷冰箱的风道结构示意图。在此种风冷冰箱的风道100中设有离心风机110,该风道100设有7个用以将风道100分割成7个通道130的蜗舌120,每一通道130用以将离心风机110所吹出的风引流至对应的送风口(图未示),并通过对应的送风口送至风冷冰箱的制冷间室内,各送风口之间相互独立。在此种风冷冰箱中,蜗舌120的具体位置通常根据经验设计,如此,蜗舌120具体位置的设计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离心风机110所吹出的风难以得到有效的导流,导致离心风机110的效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旨在提高风冷冰箱的机壳的风道中离心风机的效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多个通道,每一通道用以将所述风冷冰箱的离心风机所吹出的风导流至与之对应的所述风冷冰箱的送风口;所述多个通道由设于所述风道中的多个蜗舌间隔形成;每一蜗舌具有一靠近所述离心风机的端部;所述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蜗舌、第二蜗舌和第三蜗舌,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所述第二蜗舌的端部和所述第三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通道中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风冷冰箱的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多个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一侧延伸设置,所述多个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二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第二蜗舌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蜗舌和所述第三蜗舌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第一通道。
优选地,所述风冷冰箱的机壳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第一通道具有朝向所述离心风机的第一通道口,每一第一通道口形成于用以形成对应第一通道的两蜗舌的两端部之间;所述多个第一通道自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第一通道的多个第一通道口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任一蜗舌端部的朝向所述离心风机的端面为圆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端面的半径为所述离心风机风扇半径的7%至11%。
优选地,任一蜗舌的用于形成所述通道内壁的舌面为圆弧形面,所述舌面的一端连接对应的送风口,所述舌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端面相切。
优选地,同一通道的相对两舌面的曲率圆心位于对应舌面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四蜗舌、第五蜗舌和第六蜗舌,所述第四蜗舌和所述第五蜗舌之间以及所述第五蜗舌和所述第六蜗舌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四蜗舌的端部、所述第五蜗舌的端部和所述第六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四蜗舌的端部、第五蜗舌的端部和第六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二蜗壳型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该风冷冰箱的机壳包括风道,所述风道包括多个通道,每一通道用以将所述风冷冰箱的离心风机所吹出的风导流至与之对应的所述风冷冰箱的送风口;所述多个通道由设于所述风道中的多个蜗舌间隔形成;每一蜗舌具有一靠近所述离心风机的端部;所述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蜗舌、第二蜗舌和第三蜗舌,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所述第二蜗舌的端部和所述第三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冷冰箱的机壳的风道中,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上,即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之间以及第二蜗舌和第三蜗舌之间所形成的两个通道的通道口位于第一蜗壳型线上,能使得自离心风机所吹出的风能更好地通过该两个通道导流至对应的送风口,而降低该风道中风流的流动损失,提高该风道中离心风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风冷冰箱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冰箱的机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冰箱的机壳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附图标号说明:
风道100 离心风机1100 蜗舌120 通道130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号说明:
风道10 离心风机20 第一蜗壳型线30 第二蜗壳型线40
蜗舌11 通道12 第一通道13 第二通道14
第三通道15 第一开口31 第二开口32 舌面111
第一蜗舌112 第二蜗舌113 第三蜗舌114 第四蜗舌115
第五蜗舌116 第六蜗舌117 第一通道口1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
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冰箱的机壳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风冷冰箱的机壳包括风道10,该风道10中设有离心风机20,该风冷冰箱的机壳中还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送风口(图未示)。该风道10包括多个通道12,每一通道12用以将离心风机20所吹出的风导流至与之对应的送风口。该多个通道12由设于风道10中的多个蜗舌11间隔形成。每一蜗舌11具有一靠近离心风机20的端部;该多个蜗舌11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蜗舌112、第二蜗舌113和第三蜗舌114,其中,第一蜗舌112的端部、第二蜗舌113的端部和第三蜗舌114的端部各自的与离心风机20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第一蜗舌112的端部、第二蜗舌113的端部和第三蜗舌114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30上。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蜗壳型线30为根据离心风机20的基本参数,以离心风机20的风扇中心为叶轮中心所确定;离心风机20的基本参数包括离心风机20的尺寸大小、风机转速、叶轮出口角等。本实施例中,每一通道12具有一靠近离心风机20的通道口。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冷冰箱的机壳的风道10中,第一蜗舌112的端部、第二蜗舌113的端部和第三蜗舌114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30上,即第一蜗舌112和第二蜗舌113之间以及第二蜗舌113和第三蜗舌114之间所形成的两个通道12的通道口位于第一蜗壳型线30上,能使得自离心风机20所吹出的风能更好地通过该两个通道12导流至对应的送风口,而降低该风道10中风流的流动损失,提高该风道10中离心风机20的效能。
进一步地,该多个通道12中包括多个第一通道13和多个第二通道14。该风冷冰箱的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该多个第一通道13向机壳的第一侧延伸设置,该多个第二通道向机壳的第二侧延伸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蜗舌112和第二蜗舌113之间以及第二蜗舌113和第三蜗舌114之间形成该多个第一通道13中的两个第一通道13。当然,本实施例中,用以形成第一通道13的蜗舌11还可包括除第一蜗舌112、第二蜗舌113和第三蜗舌114之外的其他蜗舌,且其他蜗舌的端部也位于第一蜗壳型线30上,以尽量提高该风道10中离心风机20的效能。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第一通道13所对应的多个送风口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情况下,通常地,若离心风机20的风扇顺时针旋转,则第一蜗壳型线30的第一开口31朝向风道10的右侧(如图2所示);若离心风机20的风扇逆时针旋转,则第一蜗壳型线30的第一开口31朝向风道10的左侧。本实施例中,该风冷冰箱的机壳的第一侧指风道10的左侧,该风冷冰箱的机壳的第二侧指风道10的右侧,每一第一通道13的延伸方向大致朝向风道10的左侧,每一第二通道14的延伸方向大致朝向风道10的右侧。本实施例中,该多个通道12还可包括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三通道15。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多个第一通道13所对应的多个送风口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例如每一送风口对应一制冷间室,多个制冷间室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的情况下,该风冷冰箱的机壳的第一侧还可指风道10的上侧,该风冷冰箱的机壳的第二侧还可指风道10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对应第一通道口131的两蜗舌11端部之间的第一蜗壳型线长度由对应送风口的预设风量比例分配得到,如此,可减少该风道10结构设计的主观随意性,并可使该风道10的不同送风口的风量能得到合理的分配,且能最大程度地使的该风道10设计的模拟值接近理论值。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风冷冰箱的机壳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第一通道13具有朝向离心风机20的第一通道口131,每一第一通道口131形成于用以形成对应第一通道13的两蜗舌11的两端部之间。不同送风口所需的风量通常是不一致的,且可根据对应送风口所连通的制冷间室的大小和所需温度确定不同送风口的预设风量比例。通过控制第一通道13的第一通道口131的开口大小能控制导流至对应送风口的风量;第一通道口131的开口大小对应于第一通道口131的两蜗舌11端部之间的第一蜗壳型线长度。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对应的多个送风口的预设风量比例分配每一第一通道口131的两蜗舌端部之间的第一蜗壳型线长度之后,还可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如CFD)计算并修正每一第一通道口131的两蜗舌端部之间的第一蜗壳型线长度,以进一步满足该风道10的不同第一通道13所对应的送风口的风量分配需要。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通道14位于第一蜗壳型线30的第一开口31处,用以形成多个第二通道14的多个蜗舌11的端部的具体位置可根据经验设置其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多个第一通道13自上至下间隔设置,且该多个第一通道13的多个第一通道口131自上至下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通道13所对应的多个送风口自上至下间隔设置,且与同一制冷间室连通,由于冷风会下沉,通常地,位于上方的送风口所需的风量要大于下方的送风口所需的风量。
进一步地,任一蜗舌11端部的朝向离心风机20的端面为圆弧形面,以使离心风机20所吹出的风能被涡舌11更好地导流至通道12中。任一蜗舌11端部的朝向离心风机20的端面的半径为离心风机20风扇半径的7%至11%,优选地,任一蜗舌11端部的朝向离心风机20的端面的半径为离心风机20风扇半径的10%,蜗舌11端部的朝向离心风机20的端面过大会阻碍离心风机20所吹出的风的流畅性。
进一步地,任一蜗舌11的用于形成通道12内壁的舌面111为圆弧形面,以提高通道12中风流的流畅性。具体地,舌面111的一端连接对应的送风口,舌面111的另一端与对应蜗舌11端部的朝向离心风机20的端面相切。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同一通道12的相对两舌面111的曲率圆心位于对应舌面111的同一侧,即同一通道12的相对两舌面111朝向同一方向凹设,以进一步提高通道12中风流的流畅性。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冷冰箱的机壳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蜗舌11中包括依次相邻的第四蜗舌115、第五蜗舌116和第六蜗舌117,其中,第四蜗舌115和第五蜗舌116之间以及第五蜗舌116和第六蜗舌117之间形成两个前述第二通道14。本实施例中,第四蜗舌115的端部、第五蜗舌116的端部和第六蜗舌117的端部各自的与离心风机20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第四蜗舌115的端部、第五蜗舌116的端部和第六蜗舌117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二蜗壳型线40上,从而进一步降低该风道10中风流的流动损失,而进一步提高该风道10中离心风机20的效能。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蜗壳型线40的开口方向朝向机壳的第一侧。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蜗壳型线40同样为根据离心风机20的基本参数,以离心风机20的风扇中心为叶轮中心所确定的。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用以形成第二通道14的蜗舌11还可包括除第四蜗舌115、第五蜗舌116和第六蜗舌117之外的其他蜗舌,且其他蜗舌的端部也位于第二蜗壳型线40上,以尽量提高该风道10中离心风机20的效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冷冰箱,该风冷冰箱包括机壳,该机壳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风冷冰箱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风冷冰箱的机壳,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多个通道,每一通道用以将所述风冷冰箱的离心风机所吹出的风导流至与之对应的所述风冷冰箱的送风口;所述多个通道由设于所述风道中的多个蜗舌间隔形成;每一蜗舌具有一靠近所述离心风机的端部;所述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蜗舌、第二蜗舌和第三蜗舌,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所述第二蜗舌的端部和所述第三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一蜗舌的端部、第二蜗舌的端部和第三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一蜗壳型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道中包括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所述风冷冰箱的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多个第一通道向所述第一侧延伸设置,所述多个第二通道向所述第二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蜗舌和所述第二蜗舌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蜗舌和所述第三蜗舌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第一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冰箱的机壳沿竖直方向设置,每一第一通道具有朝向所述离心风机的第一通道口,每一第一通道口形成于用以形成对应第一通道的两蜗舌的两端部之间;所述多个第一通道自上至下间隔设置,且所述多个第一通道的多个第一通道口自上至下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任一蜗舌端部的朝向所述离心风机的端面为圆弧形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的半径为所述离心风机风扇半径的7%至1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任一蜗舌的用于形成所述通道内壁的舌面为圆弧形面,所述舌面的一端连接对应的送风口,所述舌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端面相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同一通道的相对两舌面的曲率圆心位于对应舌面的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蜗舌包括依次相邻的第四蜗舌、第五蜗舌和第六蜗舌,所述第四蜗舌和所述第五蜗舌之间以及所述第五蜗舌和所述第六蜗舌之间形成两个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四蜗舌的端部、所述第五蜗舌的端部和所述第六蜗舌的端部各自的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风扇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以使所述第四蜗舌的端部、第五蜗舌的端部和第六蜗舌的端部位于同一第二蜗壳型线上。
9.一种风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冰箱的机壳。
CN201520438606.3U 2015-06-24 2015-06-24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Active CN204787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8606.3U CN204787523U (zh) 2015-06-24 2015-06-24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PCT/CN2016/080698 WO2016206474A1 (zh) 2015-06-24 2016-04-29 用于风冷冰箱的机壳组件、风冷冰箱和机壳组件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8606.3U CN204787523U (zh) 2015-06-24 2015-06-24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7523U true CN204787523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38606.3U Active CN204787523U (zh) 2015-06-24 2015-06-24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75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90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机壳、风冷冰箱和风道设计方法
WO2016206474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机壳组件、风冷冰箱和机壳组件设计方法
CN107388676A (zh) * 2017-07-27 2017-11-24 钱月珍 无霜保湿冷藏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790A (zh) * 2015-06-24 2015-09-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机壳、风冷冰箱和风道设计方法
WO2016206474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风冷冰箱的机壳组件、风冷冰箱和机壳组件设计方法
CN104930790B (zh) * 2015-06-24 2018-08-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的机壳、风冷冰箱和风道设计方法
CN107388676A (zh) * 2017-07-27 2017-11-24 钱月珍 无霜保湿冷藏系统
CN107388676B (zh) * 2017-07-27 2019-12-03 广州特立冷冻机械有限公司 无霜保湿冷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197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607200B1 (ko) 그릴형 유인 취출구
CN204787523U (zh) 风冷冰箱的机壳和风冷冰箱
CN10504269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5546780B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04460621U (zh) 引流部件及空调器
CN104930790A (zh) 风冷冰箱的机壳、风冷冰箱和风道设计方法
CN105115038A (zh) 一种空调混合出风室内机
CN104457096A (zh) 一种具有防冻堵风道结构的冰箱
CN108709234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478537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4105929B (zh) 室内机
CN103591674A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5091087B (zh) 具有两个换热器的空调室内机
CN105805912B (zh) 引流部件及空调器
CN106152442A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6123268A (zh) 空调器的导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5561383U (zh) 冰箱
CN205448209U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102759971A (zh)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组
CN107816788A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空调柜机
CN204313464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底座的引水结构
CN105091085B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06482231A (zh) 一种混流空调
CN103913017A (zh) 换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