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2358U -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 Google Patents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2358U
CN204782358U CN201520471844.4U CN201520471844U CN204782358U CN 204782358 U CN204782358 U CN 204782358U CN 201520471844 U CN201520471844 U CN 201520471844U CN 204782358 U CN204782358 U CN 204782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tongue
lower link
housing body
lock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18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o Hantian
Original Assignee
Cao Hant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o Hantian filed Critical Cao Hantian
Priority to CN2015204718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2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2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2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包括锁壳体,设置在锁壳体内的方舌组件和连杆组件,在锁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部,方舌组件包括能够在第一开口部上横向滑移的方舌;连杆组件包括相互联动的上、下连杆,在锁壳体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部,上、下连杆能够分别在第二开口部区域竖向滑移;下连杆的尾端部伸入到方舌的下方,在下连杆的尾端部设置有卡槽;在方舌上设置有能够横向弹性滑移的锁定件,锁定件具有朝下延伸出方舌下表面的定位部;当下连杆未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卡槽并不对应于定位部;当下连杆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卡槽对应于定位部。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类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中。

Description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禁系统上的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所述锁具一般应用于天地锁系统中或者多点锁系统中作为主锁体。
背景技术
多点锁系统包括主锁体以及一对副锁体,所述一对副锁体分别布置在门扇的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主锁体至少包括方舌、设置有锁胆拨动片的锁胆以及上、下连杆。所述上、下连杆分别与所述一对副锁体上的锁舌传动连接。在传统的多点锁系统结构中,往往都是通过钥匙驱动所述主锁体的锁胆拨动片旋转从而驱动所述方舌的伸缩移动而完成所述主锁体的开、闭操作。而同样地,需要通过钥匙驱动所述锁胆拨动片旋转从而驱动所述上、下连杆的移动进而控制所述一对副锁体的开、闭操作。这样,所述方舌和所述上、下连杆采用了相同的驱动构件,虽然能够使锁具的操作简单化、便捷化,但是当人扭动钥匙旋转时非常吃力,手感非常沉重,钥匙也由于长期承受巨大的剪切力而容易出现损坏。而在传统的天地锁系统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现在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所述方舌和所述上、下连杆采用不相同的驱动构件,例如所述方舌通过锁胆驱动,而所述上、下连杆则采用把手驱动。这种驱动方式从专利号为00239747.1,申请日为2000年10月1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可以得知。该专利披露了一种内装式天地把手锁,所述天地把手锁包括主锁舌5和分置在所述主锁舌5上、下两侧的天拉块12和地拉块13,天拉块12和地拉块13之间通过一摆块14连接,天拉块12与地拉块13分别活动连接在摆块14的两端;在所述摆块14上套有一与把手衔接的把手芯15。在所述锁体内还设置有对天、地拉块(12、13)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设在主锁舌底滑板19处,包括短制动片20和长制动片21及设在主锁舌底滑板19上的制动拨钉22,其中长、短制动片(21、20)连接在一起,长制动片21上设有一弯角23,该弯角23与制动拨钉22对应,短制动片20的一端设有一制动弹簧24,另一端设有一三角尖块25,该三角尖块25与地拉块13中所设的卡口26相适配。
发明内容
针对专利00239747.1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发现,上述结构采用了不同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天拉块12、地拉块13和方舌的伸缩移动,能够使开闭锁具时非常便捷、灵活,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同时存在另一个技术问题,即所述天拉块12和地拉块13的锁定问题。所述制动机构的结构复杂,而且占据的空间体积比较大,并不便于所述锁具的其他内部构件的布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对所述制动机构进行改进,简化其结构并能够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体积,而且,所述制动机构能够有效地对所述天拉块12和地拉块13进行锁定,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另外本发明还针对所述把手与所述天拉块12、地拉块13之间的传动结构进行改进,使所述传动结构能够有效传递所述把手的驱动力矩,并同时减小所述传动结构的占用空间;其次,本发明的锁具具有多个对锁舌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包括锁壳体,设置在所述锁壳体内的方舌组件和连杆组件,在所述锁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部,所述方舌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上沿横向方向滑移的方舌;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对相互联动并上、下分置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在所述锁壳体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开口部区域沿竖向方向上、下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的尾端部伸入到所述方舌的下方,在所述下连杆的尾端部设置有卡槽;在所述方舌上设置有能够沿横向方向弹性滑移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朝下延伸出所述方舌下表面的定位部;当所述下连杆未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并不对应于所述定位部;当所述下连杆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定位部。
其中,所述方舌组件是布置在锁壳体内的一种用于锁定门扇的功能模块,至少包括有方舌,进一步还可以包括方舌连杆。所述方舌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上沿横向方向滑移而伸出所述锁壳体并进入到对面门槛中而完成锁定操作,反之,则能够完成开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方舌组件还包括方舌连杆,所述方舌连杆的一端定位在所述锁壳体上,另一端插入到设置在所述方舌上的方舌孔中,所述方舌连杆横向设置并且所述方舌能够横向滑动地定位在所述方舌连杆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定义了所述方舌连杆在所述锁壳体上的设置方式,所述方舌连杆的一端是定位在所述锁壳体上,为此所述方舌连杆在所述锁壳体上至少不会在横向方向上产生明显的滑移。再者,还定义了所述方舌连杆与所述方舌之间的连接方式,所述方舌连杆的另一端插入到设置在所述方舌上的方舌孔中,所述方舌连杆与所述方舌之间采用的是穿插式连接结构,而且在正常情况下,所述方舌并不会脱离所述方舌连杆。这样,当所述方舌收回到所述锁壳体内时,所述方舌连杆能够穿插到所述方舌内而被收藏,从而减少所述方舌组件的占用空间;而且,所述方舌连杆还能够作为所述方舌滑移的导向件,减少所述方舌在滑移过程中在竖向方向产生过多的偏移。
其中,所述连杆组件是布置在锁壳体内的另一种功能模块,至少包括一对相互联动并上、下分置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是相互独立的构件但又相互联动。所述相互联动实质上定义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活动关系,当其中一个连杆滑移时将直接或间接牵引另一个连杆滑移;反之亦然。为此,借助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只要控制其中一个连杆的滑移,即能够同时控制另一个连杆的滑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体上,所述中间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尾端部。
其次,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可以是所述锁具与其他的副锁体传动连接的过渡连接件,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可以直接或借助过渡连杆而间接与所述副锁体传动连接,此时所述锁具能够用于多点锁系统中;又或者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直接或借助过渡连杆与天、地锁舌传动连接,此时所述锁具能够用于天地锁系统中。另外,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开口部区域沿竖向方向上、下滑移,除了定义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滑移方向,还定义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滑移区域,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能够在所述第二开口部所对应的所述锁壳体的内、外部空间之间上、下滑移,即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向外滑移而部分伸出到所述锁壳体外,而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向内滑移收回到所述锁壳体内;又或者,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只在所述第二开口部所对应的锁壳体的内部空间上、下滑移而不会伸出所述锁壳体;还可以是,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只在所述第二开口部所对应的锁壳体的外部空间上、下滑移而不会收回到所述锁壳体内。
其中,当所述下连杆未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并不对应于所述定位部,即所述卡槽与所述定位部是错位状态,此时即使所述方舌伸出所述第一开口部并带着所述锁定件横向滑移时,所述定位部顶靠在所述下连杆的侧边而无法进入到所述卡槽中。此时,所述锁定件仍能够相对所述方舌弹性滑移一段距离,或者说所述方舌仍能够相对所述锁定件滑移一段距离而到达最大伸出行程,与此同时,所述下连杆也能够继续滑移而达到最大伸出行程。
其中,当所述下连杆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定位部。即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定位部的横向移动行程上,此时所述方舌伸出所述第一开口部并带着所述锁定件横向滑移时,所述定位部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中并能够锁定所述下连杆,所述下连杆不能向上滑移。同时,也借助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联动关系控制所述上连杆也不能向下滑移,此时所述下连杆和所述上连杆同时被锁定而不能收缩移动。
其中,当把所述锁具安装到门扇上后,按照所述锁具所处的安装状态,定义以下方位:把外露于门扇外的一侧定义为锁壳体的左侧,反之为右侧;把与地面平衡的方向定义为横向,与地面垂直的方向即为竖向;而为了便于区分和陈述所述一对连杆,我们按照它们之间相对的方位给予命名,即位于上方的命名为上连杆,反之命名为下连杆。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所述下连杆的尾端部伸入到所述方舌的下方,为此,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方舌的布置空间存在重叠区域,它们之间的滑移轨迹也存在交集点。所述交集点的存在为所述方舌上的锁定件锁定所述下连杆提供了有利条件。
2.由于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方舌上,为此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方舌至少在水平方向具有重叠的区域,而当所述锁定件全部或部分收容到所述方舌内时,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方舌在垂直方向也具有了重叠的区域,为此,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所述方舌上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方舌上的空余空间,从而能够腾留出更多的空间于其他内部构件使用。另外,所述锁定件还能够在所述方舌的带动下移动,为此能够减少专门用于控制所述锁定件移动的控制机构的设置。
3.由于所述锁定件能够沿横向方向弹性滑移而具有一定的弹性移动空间,为此,当所述锁定件顶靠在所述下连杆的侧边而无法进入到所述卡槽时,在所述锁定件的弹性移动空间范围内,所述方舌仍能够在横向方向滑移一段距离。而此时也由于所述锁定件未能阻碍所述下连杆而能够继续滑移。也就是说,在所述锁定件顶靠在所述下连杆侧边的情况下,所述锁定件并没有成为所述方舌和所述下连杆继续滑移的阻碍,所述方舌和所述下连杆仍能够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实现所述方舌和所述上连杆、下连杆的上锁操作的无序化,使所述锁具的使用更加便捷。
4.由于当所述下连杆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中并能够锁定所述下连杆,同时也锁定了所述上连杆。为此,能够借助锁定所述方舌的操作即能够锁定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使它们不能相向移动,从而也简化了锁具的上锁操作。
为了实现对所述方舌的伸缩控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锁壳体内还设置有锁胆、联动片;所述锁胆的旋转输出轴上设置有锁胆拨动片,在所述锁胆的侧边还设置有能够滑移的牵引件,所述牵引件滑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所述联动片转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在所述联动片的旋转轴线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点和第二结合点,所述第一结合点滑动结合到所述方舌上,而所述第二结合点滑动结合到所述牵引件上,当所述锁胆拨动片拨动所述牵引件滑移时,所述牵引件拖动所述联动片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进而推动所述方舌横向移动。
其中,所述牵引件滑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定义了所述牵引件在锁壳体内的移动方式,所述牵引件通过滑动的方式在所述锁壳体内形成位移,并能够在特定的位置制动而具有确切的定位位置。
其中,为了实现所述第一结合点滑动结合到所述方舌上,所述第一结合点与所述方舌之间可以采用多种的结合方式,例如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包括滑槽,以及插入到所述滑槽中凸起件。还可以是铰接结构等等。同理,所述第二结合点与所述牵引件的滑动结合方式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的滑槽结构或铰接结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胆拨动片能够借助所述牵引件、联动片间接控制所述方舌的伸缩移动,而所述牵引件不仅能够间接牵引所述方舌的伸缩移动,还能够锁定所述方舌,防止所述方舌承受横向冲击力时意外收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有用于与把手转轴衔接的把手转动块,所述把手转动块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第一拨臂和第二拨臂;在所述锁壳体的左侧还设置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上、下分置排列;还包括有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三开口部中沿横向方向滑移的斜舌;所述第一拨臂结合到所述斜舌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拨臂收回所述斜舌;所述第二拨臂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相向移动,反之则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背向移动。
其中,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相向移动是指所述上连杆竖向向下滑移,而所述下连杆竖向向上滑移,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各自朝对方的方向移动;而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背向移动指所述上连杆竖向向上滑移,而所述下连杆竖向向下滑移,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各自朝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只要通过径向反转所述把手转动块一个动作即能够完成所述斜舌收回的同时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相向移动从而进一步完成与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传动连接的锁舌的解锁操作,为此也就简化了锁具的解锁操作。
所述把手转动块的第二拨臂能够直接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还能够通过中间过渡件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体内的中间拨动件,所述中间拨动件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拨动臂和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与所述第二拨臂传动连接,所述拨动臂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旋转并进一步的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移动。这样,在所述把手转动块与所述连杆组件之间增设所述中间拨动件,能够延长所述把手转动块与所述连杆组件之间的传动路径,同时还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路径放大所述把手转动块的驱动路径,即所述把手转动块能够旋转比较小的角度就能够把所述连杆组件驱动到达最大伸出行程,另外还能够缩短所述第二拨臂的旋转半径,从而也就能够缩短所述把手转动块的占用空间体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第一连锁件,所述第一连锁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到所述联动片,另一端能够延伸到所述斜舌组件尾部右侧的空间。这样,在所述联动片旋转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锁件移动而延伸到所述斜舌组件尾部右侧的空间,阻止所述斜舌收回。为此,在所述方舌上锁的同时也对所述斜舌进行了锁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臂和第二拨臂之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传动臂、所述第二拨臂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连接片驱动所述传动臂并进一步的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旋转。这样,所述连接片能够使所述把手转动块与所述中间过渡件之间形成折叠的传动路径,减少所述把手转动块与所述连杆组件之间的传动机构在横向或竖向所占有的空间体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内旋钮结合块和第二连锁件,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转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所述第二连锁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到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在所述把手转动块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器,进而在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锁件的所述限位器限制所述限位凸起径向反转并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限位凸起限制住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
其中,所述内旋钮结合块的起始位置是指所述内旋钮结合块的原始位置,在此位置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并没有驱动所述第二连锁件移动从而也没有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限制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所述内旋钮结合块的锁定位置是指所述内旋钮结合块旋转而驱动所述第二连锁件移动进而锁定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时所述内旋钮结合块所处的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能够限制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此时则不能借助旋转把手拉回所述拉杆组件和斜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连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片传动连接,进而在所述联动片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使所述内旋钮结合块限制在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联动片的锁定位置是指所述联动片转动进而驱动所述方舌移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联动片所处的位置。
其中,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使所述内旋钮结合块限制在起始位置实质上包括了两种情况,当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推动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回旋到起始位置;而当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处于起始位置时,所述联动片阻碍所述第二连锁件移动,从而借助所述第二连锁件限制所述内旋钮结合块的旋转,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被限制在起始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所述联动片旋转能够解除所述第二连锁件对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的锁定。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类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的锁壳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方舌收回到锁壳体内;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能够清晰观看所述锁壳体内部的构件,图中把上壳移离;
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移离方舌组件、斜舌、第二连锁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能够清晰观看所述锁壳体内部的构件,图中把所述锁壳体移离;
图5是所述方舌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方舌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联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斜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中间拨动件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把手转动块的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的立体图,为了能够清楚显示所述锁定件4的定位部能够卡入到所述下连杆32的卡槽323中,图中省略了部分构件,例如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锁壳体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所述锁壳体1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在所述上壳体12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121,第三开口部122,所述第一开口部121与第三开口部122上、下分置排列。在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的上侧壁分别设置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组合为第二上开口部110,在所述下壳体11的下侧壁设置有第二下开口部111。在所述下壳体11的底壁上还设置有与下面将论述到的牵引件7适配的滑槽部113,在所述滑槽部113内设置有伸入到槽内的凸块114,所述凸块114把所述滑槽部113分割成两个相通的定位槽(113a、113b)。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上下盖合后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方舌组件2和连杆组件3。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方舌组件2是布置在所述锁壳体1内的一种用于锁定门扇的功能模块,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部121上沿横向方向X滑移的方舌20。所述方舌20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部121上沿横向方向X滑移而伸出所述锁壳体1并进入到对面门槛中而完成锁定操作,反之,则能够完成开锁操作。如图6所示,所述方舌20的尾端面设置有横向延伸到所述方舌2内的方舌孔202,而在所述方舌2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长型通孔201,在所述长型通孔201内设置有一对滑轨(图中未画出),在所述一对滑轨上设置有锁定件4和弹性顶压所述锁定件4的压缩弹簧41。这样,所述锁定件4能够在所述方舌20上沿横向方向X弹性滑移。另外,所述锁定件还具定位部40,所述定位部40穿过所述一对滑轨朝下延伸出所述方舌20的下表面。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由于所述锁定件4设置在所述方舌20上并收容到所述长型通孔201内,为此所述锁定件4和所述方舌20不仅在水平方向具有重叠的区域,在垂直方向也具有了重叠的区域,为此,所述锁定件4设置在所述方舌20上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方舌20上的空余空间,而无需另外占有锁壳体内的其他空间,从而能够腾留出更多的空间于其他内部构件使用。另外,所述锁定件4还能够在所述方舌20的带动下移动,为此能够减少专门用于控制所述锁定件4移动的控制机构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方舌组件2还包括横向设置的方舌连杆21,所述方舌连杆21的尾端具有缺口部210。而在所述下壳体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部210适配的卡口112,所述方舌连杆21通过所述缺口部210卡定在所述卡口112上从而定位在所述下壳体11上。所述方舌连杆21的首端插入到所述方舌20的方舌孔202中,这样,所述方舌20能够横向滑动地定位在所述方舌连杆21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定义了所述方舌连杆21在所述下壳体11上的设置方式,所述方舌连杆21的尾端是定位在所述下壳体11上,为此所述方舌连杆21在所述下壳体11上至少不会在横向方向上产生明显的滑移。再者,还定义了所述方舌连杆21与所述方舌20之间的连接方式,所述方舌连杆21的首段插入到设置在所述方舌20上的方舌孔202中,所述方舌连杆21与所述方舌20之间采用的是穿插式连接结构,而且在正常情况下,所述方舌20并不会脱离所述方舌连杆21。这样,当方舌20收回到所述锁壳体1内时,所述方舌连杆21能够通过所述方舌孔202穿插到所述方舌20内而被收藏,从而减少所述方舌组件2的占用空间,而且,所述方舌连杆21还能够作为所述方舌20滑移的导向件,减少所述方舌20在滑移过程中在竖向方向产生过多的偏移。
如图3所示,所述连杆组件3是布置在锁壳体1内的另一种功能模块。包括一对相互联动并上、下分置的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其中,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是相互独立的构件但又能够相互联动。所述相互联动实质上定义了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之间的活动关系,即当所述上连杆31滑移时,所述上连杆31会直接或间接牵引所述下连杆32滑移,反之亦然。为此,借助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只要控制其中一个连杆的滑移,即能够同时控制另一个连杆的滑移。为了实现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之间的中间连杆33,所述中间连杆33通过转轴330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体1上。在所述中间连杆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长型滑孔(331、332),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尾端部分别设置有伸入到所述长型滑孔(331、332)内的柱体(312、322),这样,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尾端部分别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尾端部。
其次,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是所述锁具与其他的副锁体传动连接的过渡连接件,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可以直接或借助过渡连杆而间接与所述副锁体传动连接。另外,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区域沿竖向方向Y上、下滑移,这样除了定义了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滑移方向,还定义了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的滑移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能够在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所对应的所述锁壳体1的内、外部空间之间上、下滑移,即能够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向外滑移而部分伸出到所述锁壳体1外,而穿过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向内滑移收回到所述锁壳体1内。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还可以只在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所对应的锁壳体1的内部空间上、下滑移而不会伸出所述锁壳体1;还可以是,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只在所述第二开口部(110、111)所对应的锁壳体1的外部空间上、下滑移而不会收回到所述锁壳体1内。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下连杆32的尾端部伸入到所述方舌20的下方,在所述下连杆32的尾端部设置有卡槽323。为此,所述下连杆32与所述方舌20的布置空间存在重叠区域,它们之间的滑移轨迹也存在交集点。所述锁定件4能够在所述交集点所在位置卡入到所述卡槽323中。所述交集点的存在为所述锁定件4锁定所述下连杆32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所述下连杆32未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32上的所述卡槽323并不对应于所述定位部40,即所述卡槽323与所述定位部40是错位状态,此时即使所述方舌20伸出所述第一开口部121并带着所述锁定件4横向滑移时,所述定位部40顶靠在所述下连杆32的侧边而无法进入到所述卡槽323中。此时,所述锁定件4仍能够相对所述方舌20弹性滑移一段距离,或者说所述方舌20仍能够相对所述锁定件4滑移一段距离而到达最大伸出行程,与此同时,所述下连杆32也能够继续滑移而达到最大伸出行程。也就是说,在所述锁定件4顶靠在所述下连杆32侧边的情况下,所述锁定件4并没有成为所述方舌20和所述下连杆32继续滑移的阻碍,所述方舌20和所述下连杆32仍能够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实现所述方舌20和所述上连杆31、下连杆32的上锁操作的无序化,使所述锁具的使用更加便捷。
当所述下连杆32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32上的所述卡槽323对应于所述定位部40,即所述卡槽323位于所述定位部40的横向移动行程上,此时所述方舌20伸出所述第一开口部121并带着所述锁定件4横向滑移时,所述定位部40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323中并能够锁定所述下连杆32,所述下连杆32不能被收回。同时,也借助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之间的联动关系控制所述上连杆31也不能被收回。
其中,当把所述锁具安装到门扇上后,按照所述锁具所处的安装状态,定义以下方位:把外露于门扇外的一侧定义为锁壳体的左侧,反之为右侧;把与地面平衡的方向定义为横向X,与横向垂直的方向即为竖向Y;而为了便于区分和陈述所述一对连杆,我们按照它们之间的相对方位给予命名,即位于上方的命名为上连杆31,反之命名为下连杆33。
为了实现对所述方舌20的伸缩控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锁壳体1内还设置有锁胆500、联动片6。所述锁胆500的旋转输出轴上设置有锁胆拨动片501,在所述锁胆500的侧边还设置有能够滑移的牵引件7,所述牵引件7滑动定位在所述下壳体11内。所述牵引件7上设置有横向移动的弹性定位件72,所述弹性定位件72朝下延伸出所述牵引件7的下表面。借助所述弹性定位件72与所述滑槽部113的配合,使所述牵引件7能够在左右设置的两个定位槽(113a、113b)之间滑移换位并定位在其中一个定位槽(113a、113b)上。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在所述下壳体11的底壁上还设置有转轴115,所述转轴115的尾端部焊接在所述下壳体11内,而所述转轴115的首端部呈台阶状。所述联动片6上设置与所述转轴115的首段适配的通孔63。所述联动片6通过所述通孔63转动定位在所述转轴115首端部上。在所述联动片6的旋转轴线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点61和第二结合点62,所述第一结合点61滑动结合到所述方舌20上,而所述第二结合点62滑动结合到所述牵引件7上。
其中,所述第一结合点61与所述方舌20之间可以采用多种的结合方式,例如滑槽结构,在所述方舌20上设置滑槽203,此时,所述第一结合点61为插入到所述滑槽203中凸起件61。而同样地,所述第二结合点62与所述牵引件7之间同样可以采用滑槽结构,即所述第二结合点62为滑槽62,在所述牵引件7上设置有插入到所述滑槽62中凸起件71。当然还可以是铰接结构代替所述滑槽结构。另外,如图7所示,在所述联动片6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与下面将论述到的第一连锁件14传动连接的传动柱6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锁胆拨动片501拨动所述牵引件7滑移时,所述牵引件7拖动所述联动片6绕其旋转轴旋转进而推动所述方舌20横向移动。所述锁胆拨动片501能够借助所述牵引件7、联动片6间接控制所述方舌20的伸缩移动,而所述牵引件7不仅能够间接牵引所述方舌20的伸缩移动,还能够借助所述弹性件定位件72与所述两个定位槽(113a、113b)的配合锁定所述方舌20,防止所述方舌20承受横向冲击力时意外收回(所述联动片6、牵引件7以及所述方舌20之间详细的传动原理可以参见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专利201410329897.2,在此不作详细论述)。
如图2所示,在所述锁壳体1内还设置有斜舌组件8,所述斜舌组件8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三开口部122中沿横向方向滑移的斜舌80,以及驱动所述斜舌80移动的斜舌连杆81。如图8所示,所述斜舌80的尾端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环形卡槽801。而所述斜舌连杆81包括连杆主体83和铆接到所述连杆主体83上的辅助件82,所述辅助件82与所述连杆主体83之间形成卡定孔。所述斜舌8通过环形卡槽801卡定在所述卡定孔内。在所述连杆主体83的尾端部设置有凹陷区830。
而为了实现对所述斜舌组件8和所述连杆组件3的伸缩控制,如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在所述斜舌组件8的侧旁还设置有用于与把手转轴(图中未画出)衔接的把手转动块9,所述把手转动块9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第一拨臂91和第二拨臂92。所述第一拨臂91结合到所述斜舌组件8,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拨臂91伸入到所述连杆主体83的凹陷区830内。这样当所述把手转动块9径向反转(即沿图2中所标记的F方向转动)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拨臂91拖动所述斜舌连杆81移动并进一步通过所述斜舌连杆81收回所述斜舌80。
如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拨臂92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3,所述第二拨臂92可以直接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3,还能够通过中间过渡件,例如中间拨动件10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3。所述中间拨动件10转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内,如图10所示,所述中间拨动件10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拨动臂100和传动臂101。所述中间拨动件10的传动臂101与所述第二拨臂92传动连接。所述中间拨动件10的拨动臂100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3的上连杆31上,这样,当所述把手转动块9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92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10旋转并进一步的驱动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竖向移动,为此径向反转所述把手转动块9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92驱动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竖向相向移动,反之则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92驱动所述上连杆31和下连杆32竖向背向移动。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拨动臂100还可以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3的下连杆32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把手转动块9与所述连杆组件3之间增设所述中间拨动件10,能够延长所述把手转动块9与所述连杆组件3之间的传动路径,同时还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路径放大所述把手转动块9的驱动路径,即所述把手转动块9能够旋转比较小的角度就能够把所述连杆组件3驱动到达最大伸出行程,另外还能够缩短所述第二拨臂92的旋转半径,从而也就能够缩短所述把手转动块9的占用空间体积。其次,只要通过径向反转所述把手转动块9一个动作即能够同时完成所述斜舌8和所述方舌20的收回,操作非常便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臂101和第二拨臂92之间的连接片13。所述连接片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通孔,在所述手转动块9的第二拨臂92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柱920,而在所述中间拨动件10的传动臂101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柱102,所述连接片13通过通孔与所述第一凸起柱920、第二凸起柱102铰接连接从而连接到所述传动臂101、所述第二拨臂92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9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连接片13驱动所述传动臂101并进一步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10旋转。这样,所述连接片13能够使所述把手转动块9与所述中间过渡件10之间形成折叠的传动路径,减少所述把手转动块9与所述连杆组件10之间的传动机构在横向或竖向所占有的空间体积。
为了提高所述锁具的防盗性能,还需要对所述斜舌8进行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连锁件14,所述第一连锁件14的首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柱60适配的第一卡口140,所述传动柱60伸入到所述第一卡口140内,从而使所述第一连锁件14的首端传动连接到所述联动片6。而所述第一连锁件14的尾端向所述斜舌组件8方向延伸并能够延伸到所述斜舌组件8尾部右侧的空间,所述斜舌组件8尾部右侧的空间为即所述斜舌连杆81的尾端面831与所述下壳体11的右侧壁116之间的间隙空间117。这样,当所述联动片6正向旋转驱动所述方舌20向外伸出的同时能够借助所述传动柱60驱动所述第一连锁件14移动而延伸到所述斜舌8尾部右侧的间隙空间117内,从而阻止所述斜舌80收回。为此,在所述方舌20上锁的同时也对所述斜舌8进行了锁定。
另外,为了方便室内的人员在不使用钥匙的时候仍能够快捷地对锁具进行锁定,进一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图9所示,在所述把手转动块9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93。如图2所示,在所述锁壳体内还设置有内旋钮结合块5和第二连锁件15,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转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1内,在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上设置有凸起体50,在所述第二连锁件15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凸起体50适配的第二卡口150,所述凸起体50伸入到所述第二卡口150内从而使所述第二连锁件15的上端传动连接到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上。而所述第二连锁件15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93适配的限位器151。这样,当径向反转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使其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锁件15的限位器151同时限制所述限位凸起93径向反转并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限位凸起93限制住所述把手转动块9径向反转。此时,所述把手转动块9的径向反转被锁定,则不能借助所述把手转动块9拉回所述拉杆组件3和斜舌80。
另外,在所述第二连锁件15的下端部还设置有复位器152,在所述联动片6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器152适配的凸点64从而借助所述复位器152和所述凸点64的结合使所述第二连锁件15与所述联动片6传动连接,进而在所述联动片6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联动片6的凸点64驱动所述复位器152移动从而驱动第二连锁件15移动并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15同时推动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回旋到起始位置。而当所述联动片6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凸点64阻碍所述第二连锁件15向下移动,从而限制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的旋转,所述内旋钮结合块5被限制在起始位置。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所述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还可以用于天地锁系统中,此时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直接或借助过渡连杆与天、地锁舌传动连接即可。

Claims (10)

1.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包括锁壳体,设置在所述锁壳体内的方舌组件和连杆组件,在所述锁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开口部,所述方舌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上沿横向方向滑移的方舌;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对相互联动并上、下分置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在所述锁壳体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开口部区域沿竖向方向上、下滑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杆的尾端部伸入到所述方舌的下方,在所述下连杆的尾端部设置有卡槽;在所述方舌上设置有能够沿横向方向弹性滑移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具有朝下延伸出所述方舌下表面的定位部;当所述下连杆未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并不对应于所述定位部;当所述下连杆向下滑移达到最大伸出行程时,所述下连杆上的所述卡槽对应于所述定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舌组件还包括方舌连杆,所述方舌连杆的一端定位在所述锁壳体上,另一端插入到设置在所述方舌上的方舌孔中,所述方舌连杆横向设置并且所述方舌能够横向滑动地定位在所述方舌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的中间连杆,所述中间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体上,所述中间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尾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壳体内还设置有锁胆、联动片;所述锁胆的旋转输出轴上设置有锁胆拨动片,在所述锁胆的侧边还设置有能够滑移的牵引件,所述牵引件滑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所述联动片转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在所述联动片的旋转轴线的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结合点和第二结合点,所述第一结合点滑动结合到所述方舌上,而所述第二结合点滑动结合到所述牵引件上,当所述锁胆拨动片拨动所述牵引件滑移时,所述牵引件拖动所述联动片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进而推动所述方舌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与把手转轴衔接的把手转动块,所述把手转动块上设置有径向凸出的第一拨臂和第二拨臂;在所述锁壳体的左侧还设置有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三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位上、下分置排列;还包括有斜舌组件,所述斜舌组件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三开口部中沿横向方向滑移的斜舌;所述第一拨臂结合到所述斜舌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拨臂收回所述斜舌;所述第二拨臂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相向移动,反之则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背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锁件,所述第一连锁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到所述联动片,另一端能够延伸到所述斜舌组件尾部右侧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锁壳体内的中间拨动件,所述中间拨动件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拨动臂和传动臂;所述传动臂与所述第二拨臂传动连接,所述拨动臂结合到所述连杆组件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拨臂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旋转并进一步的驱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竖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动臂和第二拨臂之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传动臂、所述第二拨臂进而在所述把手转动块旋转时能够借助于所述连接片驱动所述传动臂并进一步的驱动所述中间拨动件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旋钮结合块和第二连锁件,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转动定位在所述锁壳体内,所述第二连锁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到所述内旋钮结合块;在所述把手转动块上还设置有径向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连锁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器,进而在所述内旋钮结合块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锁件的所述限位器限制所述限位凸起径向反转并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限位凸起限制住所述把手转动块径向反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联动片传动连接,进而在所述联动片转动到锁定位置时,所述联动片通过所述第二连锁件使所述内旋钮结合块限制在起始位置。
CN201520471844.4U 2015-07-03 2015-07-03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Active CN204782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844.4U CN204782358U (zh) 2015-07-03 2015-07-03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844.4U CN204782358U (zh) 2015-07-03 2015-07-03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2358U true CN204782358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2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1844.4U Active CN204782358U (zh) 2015-07-03 2015-07-03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23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3962A (zh) * 2018-01-25 2018-06-22 聂武广 多点锁的联动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3962A (zh) * 2018-01-25 2018-06-22 聂武广 多点锁的联动机构
CN108193962B (zh) * 2018-01-25 2023-05-16 聂武广 多点锁的联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5575B (zh) 具有防敲击开启离合器的锁具
US20110101713A1 (en)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US11761240B2 (en) Safety lock device
CA3038190A1 (en) Multipoint lock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914948A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
CN102155126B (zh) 执手推拉锁
CN204782358U (zh) 带有上下连杆的锁具
CN201826631U (zh) 钩舌型防盗锁体
CN201705109U (zh) 左右双向开门保险箱
CN207063732U (zh) 斜锁舌智能锁
CN110107168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门的三点锁闭装置
CN102936983B (zh) 一种卫生间用门锁
CN208777854U (zh) 一种快速开启、快速锁闭的锁体
CN203978080U (zh) 一种机车紧急安全门锁
CN204663155U (zh) 一种把手锁
CN209761011U (zh) 智能门锁把手离合机构
CN208236132U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锁
CN112796832A (zh) 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施工用安全门
CN205036169U (zh) 一种能够让把手空转的机械锁体
CN207988736U (zh) 一种双向隐藏传动锁系统
CN103573026A (zh) 一种连杆机构手柄锁
CN212507810U (zh) 门锁执行机构和门闭锁装置
CN214659460U (zh) 一种天地锁的联动锁止结构
CN108487796B (zh) 具有钩舌的锁体
CN210422297U (zh) 一种双重保险机构的保险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Guangdong Archie Hardware Co., Ltd.

Assignor: Cao Hanti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00907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ool to lock with upper and lower connecting r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104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