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7900U - 空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7900U
CN204767900U CN201520231810.8U CN201520231810U CN204767900U CN 204767900 U CN204767900 U CN 204767900U CN 201520231810 U CN201520231810 U CN 201520231810U CN 204767900 U CN204767900 U CN 204767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uction nozzle
filter bag
filter cartridge
ai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18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德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WA AIR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WA AIR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WA AIR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WA AIR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318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7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7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7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具有一用于将设置于上游的脏空气空间(5)和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7)在空间上分隔开的分隔壁(3)。所述的分隔壁(3)具有一支撑框架(13)以及多个过滤盒(17),所述的过滤盒设置为从支撑框架(13)向脏空气空间(5)的方向突出,且所述的过滤盒(17)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壁(15),其从所述的支撑框架(13)延伸至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各个所述的过滤盒(17)仅在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7)中设置开口。各个相邻的过滤盒(17)的彼此面对的所述过滤壁(15)形成过滤袋(21),所述过滤袋(21)在上游侧和底部开口。吸嘴(33)在将两个过滤袋(21)分开的过滤盒(17)下面移动通过,用于从一个过滤袋(21)切换到相邻的过滤袋(21″)。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纺织工业中,因为在纺织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有大量的灰尘和绒毛会被释放到空气中。若这些污染物沉积于纺织纱线,对于生产出的纺织产品的质量有重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这个原因,在纺织制造设备中常使用过滤设备,从而清除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物料颗粒。这种过滤设备通常充满房间,并具有数米高的过滤壁,使空气通过从而被净化的过滤网。这样一来,在脏空气中携带的灰尘和物料颗粒被分离于过滤网上。然而,分离出颗粒的沉积量(会于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寿命期间增加)随之而来地导致过滤器的通透性降低。为了能够保证恒定的过滤性能,因此必须定期清洗过滤面或除去过滤面上沉积的灰尘和纤维物料。已知的清洁方式包括,例如,反冲洗或逆流吹、刮擦、敲打或抽吸过滤面。
例如,DE3527656A1公开了一种刮运机,所述的刮运机通过沿着过滤面表面上下移动来清理该过滤面,从而将沉积于过滤面的颗粒刮下并将所述的颗粒运送至位于下方的接收空间中。
然而,上述的刮运机被证明对于纺织工业中的空气净化设备是不利的,因为静电带电后,空气气流中携带的纤维益发积累起来,形成较大的团聚——即所谓的纤维辫。这些纤维辫通常会粘附于刮运机上,严重妨碍了刮运机的运行能力。
由于以上原因,沿着过滤面移动的抽吸设备越来越多地被用在纺织工业中,用于从过滤面抽吸掉沉积的污染物。
例如,DE3830991公开了一种包括捕集装置的过滤装置,该捕集装置具有多个有效过滤的V形龛。为了清洗所述的龛,紧固于支撑件上的抽吸元件的吸嘴从前侧被伸入龛中,并在所述的龛中上下移动。或者每个龛分配有一个专用的抽吸元件,或者一个抽吸元件处理多个龛的清洁,而在清洁好的龛倒转之后,该抽吸元件在捕集装置外部以水平方式横向移动到下一龛并且吸嘴在前地伸入下一龛中。为了清理所述的龛并从一个龛转换到另一个龛中,所述的抽吸元件或其支撑件便分别地在三个空间方向上移动——也就是在龛中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水平方向上向后或向前移动,以及横向地来回移动。这不仅仅在构造上设计困难,而且要求复杂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以便能实现这种多维运动配置。更有甚者,在所述捕集装置的过滤器龛外部还需要大量的空间以便从一个龛到另一个龛地操纵所述的抽吸装置。
在这种空气净化设备的背景下,抽吸装置的另一问题还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过多的纤维和灰尘堆积,特别在吸嘴触及不到或难以触及的地方,这可能导致拥塞从而堵塞吸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结构和控制系统进行了简化,并带来改进或更大的过滤能力与空间要求比(这极易失败),且允许在操作期间进行可靠的清洁。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一种用于将脏空气空间(该空间布置在上游)与清洁空气空间(该空间布置在下游)在空间上分离的分隔壁。在本申请中术语“上游”和“下游”始终与从脏空气空间的两侧通过分隔壁的过滤活性部分进入洁净空气空间流动的空气流的方向相关。
分隔壁包括一个支撑框架和多个从支撑框架上向脏空气方向突出的过滤盒。所述的过滤盒具有在每一种情况下,至少一个,优选两个的过滤壁,其从所述支撑框架延伸入脏空气空间,并且在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一侧为开放的。优选地,所述的过滤盒仅在后侧,即清洁空气空间中是开放的,而在上游则为过滤盒壁(包括至少一个的过滤壁)所限定且在顶部和底部被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分别限定。
所述的过滤壁包括,在每种情况下,一个能够透过空气的过滤面。除了这些过滤面,脏空气空间通常以密封方式与清洁空气空间分开,这即是说,以不透空气的方式如通过分隔壁与清洁空气空间分开。由于分隔壁的缘故,来自脏空气空间内的空气仅能通过过滤壁的过滤面而进入清洁空气空间。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脏空气空间和清洁空气空间被布置在共有的盒内,该盒定位在一个连续(或者至少部分地)地形成(网格)格栅的底板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分隔壁的支撑框架优选限定了分隔壁的外周,且其宽度和高度与所述盒的宽度和高度相当。通过这种方式,所述的支撑框架可以被以垂直方式安装于底板区域,由此所述的支撑框架下侧由底板区域限定,上侧由顶板限定,且在两侧由所述盒的侧壁限定。
在如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情况下,充满了灰尘和纤维的空气被引导穿过过滤壁而进入清洁空气空间,在此过程中其所携带的灰尘和纤维物料在过滤壁处被分离。在本文中,“引导”意为由于脏空气空间和清洁空气空间的压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在此例如,清洁空气空间可与负压源(例如风扇)相接。
如本发明的过滤盒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于分隔壁的支撑框架上,即相邻的过滤盒的互相面对的过滤壁形成一个过滤袋。这里,过滤袋沿垂直方向从过滤盒的下端延伸到过滤盒的上端。由于过滤袋的形成,有效过滤面显著大于单一的平面过滤壁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各个过滤袋在上游侧(即是说,在脏空气空间)且在底部处是敞开的,而在下游侧(即是说,在清洁空气空间的方向),它们由相邻的过滤盒的过滤壁以及可选地支撑框架所界定。更优选地,各个过滤袋不仅在上游端和底部敞开,在顶部也是敞开的。
在本发明意义上所述的过滤壁是用于净化空气的,这意味着它们至少在一些点上是空气可透过的。这些过滤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知晓的,且通常具有其上覆盖有过滤材料的通道。所述的过滤材料可以是,例如,金属的或纤维织物(特别是无纺布)或其他可以用于将上游需要过滤的污染物,例如纤维或类似物(其从待过滤的空气中分离出)分离出去的空气可透过的衬底。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壁包括一外部的,自支撑的框架,该自支撑的框架任选额外地由连接支架加固。与其他的常规由金属网支撑相比,这种框架结构作为对过滤有效的衬底的支撑件,具有能够增加可用净过滤面的优点。
此外,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一过滤器清洁装置,所述的清洁装置具有水平导轨以及垂直导轨,滑架在水平导轨上被引导从而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垂直导轨紧固于所述的滑架上,且在所述的垂直导轨上对用于清洁各个过滤袋的过滤壁的吸嘴进行引导,从而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所述的清洁装置通常设置于脏空气空间。
所述的水平导轨通常平行于支撑框架延伸,且所述的垂直导轨通常设置于所述分隔壁或各个所述过滤盒的上游端。从垂直导轨出发,所述吸嘴的自由端突出进入过滤袋中且在相对的另一端通常经由柔性排气管,例如排气管连接到负压力源。为了清洁相应过滤袋的过滤壁,所述的吸嘴具有抽吸开口,通过该开口,已在过滤壁上被分离的纤维材料和灰尘可以被吸走。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已知设备,如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优点在于,一个过滤器壁,特别是当其为非平面过滤壁时,可以用单个吸嘴进行清理,且所述的吸嘴为此只需要在二维上进行移动。本发明上述效果是通过各个过滤袋均由在上游侧以及底部均开口的相邻过滤盒的互相相对的过滤壁所形成而实现的。术语“底部”和“顶部”在此指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在直立状态下的情况。由于在底部开口的过滤袋,因而可以使吸嘴通过在将两个过滤袋分离的过滤盒下方移动从而自一过滤袋切换到相邻的过滤袋。这即是说,所述的吸嘴在一过滤袋内向下移动直到所述的吸嘴位于所述的过滤袋外,然后通过位于所述过滤袋间的过滤盒的下方从一个过滤袋进入与其相邻的过滤袋。
由于所述的方法,如本发明所述的吸嘴可以从一个过滤袋移动进入相邻的过滤袋而无需从所述的过滤袋中反向(即在上游方向)出来而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如DE3830991。这具有无需在过滤盒的上游侧留有用于弄出所述的吸嘴的额外空间的优点,因此使得过滤盒可以具有更大的长度方向尺度,例如,过滤盒可以大幅度延伸进入脏空气空间,而无需为此增加脏空气空间的尺寸。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大的有效过滤表面且因此而具有更好的过滤能力的空气净化设备,与现有技术的设备相比不需要更多的空间。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使整个过滤壁面能够通过单独一个吸嘴经济而高效率地被清理。
如本发明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同时还允许在运行过程中对过滤面进行清理。这意味着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无需在所述过滤袋清理操作过程中被关闭。这表示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特别适用于在纺织材料的工业处理中,因为持续不断地除去不停积聚在过滤壁上污垢,如飘浮纤维以及类似物对于可靠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在使吸嘴转换过滤袋的过程中,过滤盒的底板区域可以被同时清理。这防止已经在过滤壁处被分离的灰尘和纤维材料积聚于底面上,以及随之而来的吸嘴的拥塞和/或堵塞。
为使在切换过滤袋时,吸嘴在过滤盒或各个过滤盒下方的移动不会被妨碍,所述的过滤盒优选为仅由所述支撑框架支撑。这意味着除了所述的支撑框架之外,不存在额外的用于过滤盒的支撑元件,且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游侧以及所述过滤盒下方有所述的吸嘴能在其中移动的自由底部中间空间。
为使所述的吸嘴能够在所述过滤壁的整个高度方向进行清理,所述的吸嘴或其抽吸开口需要至少移动到所述过滤壁的上端。因此,特别优选地,在所述的脏空气空间的顶部界限(通常是所述盒的顶部)与一由所述的过滤盒的顶端所限定的水平平面之间具有一自由顶部中间空间,从而使所述的吸嘴可以任选地在垂直方向上移动至超过所述过滤盒的高度。除此之外,所述的自由顶部中间空间使得在顶端能够安排一水平导轨。在此,不仅实际上的水平导轨,而且沿所述的水平导轨被引导的滑架以及垂直导轨的顶端,优选地位于所述的过滤盒上游的自由顶部中部空间。
为了能够更简便地控制所述的吸嘴,优选地,当在过滤袋之间切换时,所述吸嘴仅能在水平方向上,在过滤袋的外延上且低于过滤盒的位置以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方式移动。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吸嘴需要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移动(即垂直(z-方向)、与从过滤袋中从吸嘴排出的气流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y-方向),以及沿着过滤壁的水平方向(x-方向)),从而在过滤袋之间切换。在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情况下,吸嘴的移动可以被限制在两个空间方向上,即z-方向和x-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一在下侧连接所述的过滤盒的底带,所述的底带限定出底面平面。各过滤盒从该底面平面开始在垂直方向上间隔开。该底面平面通常在底板区域的平面中延伸。由于本发明的吸嘴在所述的过滤盒的下方移动通过从而切换过滤袋,显而易见地,在所述的过滤盒与所述的底面平面之间的底部中间空间的高度,或在过滤盒与底部平面之间的空间理想地为均比所述吸嘴的垂直尺寸大。特别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的底带直接将所述的过滤盒在底部连接起来,这样过滤盒与底部平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至少是接近于所述底带的高度。
作为具有在底面连接过滤盒的底带的支撑框架的替代,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亦可位于一底板区域上,该底板区域在过滤盒下方且具有凹陷或在贯穿底板区域的高度的底板开口,从而使得所述的吸嘴可以在各过滤盒下方移动以进行过滤盒之间的切换。由于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过滤盒正下方不存在底板区域,吸嘴的底板清洁功能在该实施例情况下可以被省去。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脏空气空间下方还可以具有底板风道,特别是直接在底板区域下方接合该底板区域,其中,该底板风道通过底板区域的空气供应开口与所述的脏空气空间进行连接。所述的底板风道用于,例如,从一邻接的机房往脏空气空间供应脏空气,这使得在工业操作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安排尤其节约空间。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脏空气空间和所述的底板风道仅仅通过所述的底板区域彼此隔开。通过这样的方式,脏空气可以通过在底板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口进入所述脏空气空间。这里,所述的空气供应开口由底板区域上的一个或多个开口(例如以底板格栅形式)形成。
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气供应开口至少部分是由位于过滤盒下方的底板开口形成的。在此情况下,所述的底板开口不仅允许了当所述吸嘴进行过滤袋间切换时在过滤盒下方的机动空间,同时也作为与底板风道的连接点。此外,其还具有另一优点在于,能够将较大的灰尘或纺织纤维,考虑到由于重力原因会从过滤器壁上掉落,积聚于所述的底板风道且可以直接通过空气过滤器装置中周期性地执行清洁的过程中从底板风道内除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消解所述吸嘴的拥塞,从而显著地减少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的故障。
考虑到所述吸嘴的设计,后者通常被设置为中空体,并优选具有优选至少大致上平坦的吸嘴底座和两个吸嘴侧壁,这两个吸嘴侧壁分别以优选至少垂直的方式从该吸嘴底座突出,且各自具有一个与所述吸嘴底座相邻的抽吸开口。与吸嘴底座相邻的抽吸开口对于清洁过滤盒下方的底板是特别有利的。
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清洁整个过滤面,所述吸嘴的长度至少与所述过滤袋的深度相当。除此之外,所述抽吸开口优选地延伸所述吸嘴侧壁的总长度。特别优选地,所述的抽吸开口设置为开槽的形式,或设置为直接位于所述过滤壁表面的一排开孔,以实现尽可能强且精确的抽吸作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嘴包括两个抽吸室,两个抽吸室通过各自的抽吸开口连通。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具有一个切换装置以便进行设定:是仅有一个抽吸室以交替方式使吸嘴进行工作,或是两个抽吸室同时被应用。当两个室都进行工作时,所述的吸嘴作为一个双吸嘴可以同时清理一个过滤袋的两处过滤壁。当仅有一个抽吸室被抽吸气通入时,只有面对该运行的抽吸室的过滤壁可以实际被清理,然而可以在双倍的抽吸作用下。通过这种方式,例如,第一,一个过滤壁可以在所述吸嘴在过滤袋内向上运动时被清理,且一旦吸嘴到达过滤袋的上端,所述的抽吸气供应被关闭,从而另一抽吸室被抽吸气通入,通过这种方式,过滤袋的另一过滤壁在所述吸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清理。
在这一点上需注意,在对应过滤袋内,所述的吸嘴也可以上下移动多次以便增加清洁效果——而不考虑所述的吸嘴是否具有两个抽吸室还是只有一个中央抽吸室,以及两个抽吸开口是否都已经同时地通入了抽吸气。
所述的过滤盒,从平面图上看时,具有矩形或朝上游侧渐缩,特别是三角形或梯形的外部形状。除此之外,所述过滤盒的水平切面区域的外形优选为在整个所述过滤盒的高度上保持不便。
考虑到所述的过滤袋分别由相邻的过滤盒的互相面对的过滤壁形成,所述过滤袋优选为具有水平横截面,其为矩形或朝下游侧渐缩,特别是三角形或梯形。
由于当抽吸开口与过滤壁表面之间的间距增加时,作用在过滤壁表面的抽吸力会快速减小,所述吸嘴的外部形状(在平面图中)优选地为至少大致上与所述的过滤袋的外部形状相适应。因此,特别优选的所述吸嘴的外部形状(在平面图中)为与所述的过滤袋的外部形状相一致且吸嘴的水平横截面优选为仅略微小于所述过滤袋的水平横截面。
特别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的吸嘴具有一相当平的形状,这即是说适度的垂直外延。这样的优点在于:为了能够使吸嘴在所述的过滤盒下方移动通过从而切换过滤袋,在底板区域与过滤盒的下侧之间仅需要少许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所述的过滤盒各自独立地为可从所述的支撑框架上更换的,且优选具有一坚固的过滤盒框架,在该过滤盒框架上支撑有特定的过滤壁。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的过滤盒和/或过滤壁可以各自独立地被卸下并更换,如果有需要的话。除此之外,如果有需要的话,设置于所述的支撑框架上距离中更近因此负担更重的过滤盒可以比外围的通常压力更轻的过滤盒更早被更换。
特别优选地,所有的过滤盒具有统一的形状,这会使得单个过滤盒或过滤壁的制造以及特别是更换变得更容易。在所有的过滤盒都设置为一样的情况下,它们通常具有从所述的支撑框架开始延伸突出进入所述脏空气空间的至少两个过滤壁。然而,在外围的过滤盒仅具有一个过滤壁,即该被设置在内侧更远离支撑框架的过滤壁是一个过滤袋的部分,而另一外部过滤壁面向所述脏空气空间的侧壁因此在本发明情况下无法形成过滤袋的一部分,即无法形成两侧都能够进行过滤的过滤袋的一部分。为了不使灰尘或纤维颗粒积聚于脏空气空间的侧壁之间与外围过滤盒的最外侧的过滤壁之间的空间中,最外侧的过滤壁以密封方式被支撑在侧壁上或上游侧的空间被用前遮盖件通过气密性方式覆盖。
考虑到所述的过滤盒在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的支撑框架上的排布,两个或多个过滤盒可以任选地被安排成在垂直方向上一者位于另一者上方。过滤盒在垂直方向上排布于彼此上方的排布方式,在一方面具有优点:使空气净化设备具有过滤能力的面得以适应外部条件,例如房间高度,且在另一方面具有优点:由于更轻的质量以及更小的尺寸,单个过滤盒的运输和装配显著被简化。
在以下章节中,吸口的运动的优选驱动和控制方式的变化形式将被更详细地讨论。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吸嘴连接于环形牵拉件,例如链条、正时带或带。该环形牵拉件在垂直方向上的上端和下端区域都由偏转辊所引导。垂直导轨被分配有垂直驱动,该垂直驱动优选紧固于所述的滑架上且驱动其中一个偏转辊,优选为上端偏转辊。
所述的牵拉件优选地装备有一个或两个开关启动元件,所述开关启动元件限定了所述的吸嘴在一个过滤袋内上行和下行运动(或向上和向下运动)的上端位置或下端位置。一旦所述的吸嘴到达上端位置或下端位置,限位开关通过(各自的)开关启动元件被启动,所述的限位开关启动垂直驱动的驱动方向的转换。特别地,可以设置两个限位开关以及一个开关启动元件,或与此不同地仅一个限位开关而两个开关启动元件。在两个限位开关的情况下,其可以定位成例如与所述吸嘴的下端位置或上端位置平齐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的开关启动元件可以紧固于所述的牵拉件上从而使其与所述吸嘴平齐,或紧固于实际的吸嘴上,从而能够在所述的吸嘴到达一端位置之时驱动各自的开关。在仅具有一个限位开关的情况下,通常存在两个开关启动元件,这两个开关启动元件通常被以与上端和下端位置之间的间距相当的间距紧固于牵拉件上。
例如,换向电动机(优选地通过感应、机械或光感限位开关控制)可以被用作垂直驱动。被限位开关控制的驱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例如,将具有弹簧接触的机械开关、感应开关(位置传感器)或光栅用作限位开关。
吸嘴在过滤盒下方从一个过滤袋进入另一过滤袋的运动优选地通过沿着所述水平导轨移动所述紧固有垂直导轨的滑架来实现。特别优选地,所述的滑架通过一驱动(例如齿轮马达和/或电动机)来沿着水平导轨移动。该驱动优选地安装于所述的滑架上且允许至少一个滑架轮被可往复地驱动。所述齿轮马达和/或电动机的控制同样地优选通过感应、机械或光感限位开关实现。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情况下,在过滤壁清洁操作中,所述的滑架在水平方向上的驱动速度以及所述吸嘴在垂直方向上的驱动速度各自独立地可调。例如,所述吸嘴的垂直运动优选比所述滑架的水平运动速度更快。
为定义所述的吸嘴在两个相邻的过滤袋之间切换时所需要包括的路径,所述的水平导轨优选地被分配有编码轨,所述的编码轨对应于每个过滤袋具有一个编码元件,优选地为间隙。在所述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的滑架具有感应元件(例如,非接触的感应位置传感器、机械开关,或者光栅),在识别到编码元件时,该感应元件停止所述滑架沿着水平导轨的运动,且优选地启动所述吸嘴的垂直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优选地为设置于所述的滑架上,且从第一过滤袋出发,控制吸嘴的以下运动方式:
a)启动垂直驱动,使所述吸嘴在过滤袋内沿着垂直运动路径从一下端位置移动至一上端位置,然后再返回;
b)启动水平驱动,在吸嘴返回至位于过滤袋之间的过滤盒下方的下端位置,使所述的吸嘴向前移动进入相邻的过滤袋;;
c)重复步骤a)和b),直至到达最后一个过滤袋;
d)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以使所述吸嘴在最后一个过滤袋内沿着垂直移动路径从下端位置移动至上端位置,然后再返回,
e)启动所述的水平驱动以在所述吸嘴返回至位于过滤袋之间的过滤盒下方的下端位置时,使所述的吸嘴往回移动进入第一过滤袋。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各图中,以纯示意性的方式:
图1为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被固定在支撑框架上且各自具有两个过滤壁的多个过滤盒,以及过滤器清洗装置,该过滤器清洗装置包括用于清洁过滤壁的吸嘴;
图2为显示了一个V形过滤盒的过滤盒框架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了图1的支撑框架的立体图,其中所述的框架具有紧固于其上的过滤盒,以及一未被立起的过滤盒;
图4为显示了图1的空气净化设备的侧视图;
图5为放大图,其显示了具有用于控制吸嘴的垂直运动的感应位置传感器的下限开关;
图6为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设备的正视图;
图7为显示了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平面图;
图8为显示了一个吸嘴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其具备一开口的底板;
图10为显示了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其具有一开口的底板以及底板风道;以及
图11为显示了在将所有过滤袋清洁完毕的一个清洁周期中,吸嘴的二维移动轨迹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的立体图所示的空气净化设备1用于将污染物从空气中分离,特别是从纺织工业生产或纤维加工操作排放的气体中分离纺织污染物。在上述操作中,所述的气体通常必须被持续不断地清理在运行纺织机械,纺纱机械,织造和针织机械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以及飘浮纤维(纤维碎片,纺织残余,纤维束等)。
空气净化设备1具有分隔壁3,所述分隔壁在空间上将脏空气空间5(布置在上游)与清洁空气空间7(布置在下游)分隔开来,由此除底板区域9以外,所述空间的界定面(侧壁和顶面)仅通过虚线表示。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术语“上游”和“下游”始终参照从脏空气空间5的两侧通过分隔壁的过滤活性部分流入洁净空气空间7的空气流的方向。
待净化的空气被从例如纤维加工设备的机房中吸入,且流经空气供给口(未示出)进入脏空气空间5中,然后通过空气净化设备1进行净化,并随后使其进入清洁空气空间7,从那里,净化后的空气可以再次被释放到机房或可选地到环境中。待净化的空气可以通过已知的方式或方法(例如,通过未示出的空气输送装置,例如风扇,鼓风机,或类似物)沿着从脏空气空间5中到清洁空气空间7(下游)的流动方向被输送。
所述的分隔壁3包括支撑框架13,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有(特别是螺合有)从所述支撑框架13上向所述脏空气空间5伸出的多个过滤盒17(见图3)。所述的过滤盒17被设置为在所述的支撑框架13上前后排成一行,且每个均具有从所述支撑框架13上延伸到所述脏空气空间5内且在上游侧的垂直边缘14合为一体的两个平坦过滤盒壁15(亦见图3)。所述的过滤盒壁15(其在平面图上沿着等腰三角形的腰延伸(亦见图7))在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同时包括能有效地过滤的面,以下被称为“过滤壁”15。因此,在支撑框架13的上游,由过滤壁15界定各过滤盒17。除此之外,所述的过滤盒17在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顶板20以及底板19以气密方式封闭。然而,在实际的支撑框架13区域,过滤盒17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支撑框架13上朝向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7开放。
与过滤盒17不同的是,过滤袋21仅仅在下游由过滤壁15界定,且在上游侧是开放的,且在底部和顶部分别地由相邻的过滤盒17的相面对的两个相邻过滤壁15形成。
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1还包括水平导轨23,该水平导轨23设置于由过滤盒17的上端25限定的水平平面上方,且沿着平行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的水平导轨23包括设置成互相平行的两条导轨27,且滑架29沿这两条导轨被引导从而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见图7)。除此之外,在所述的分隔壁3或所述过滤盒17的上游侧各自设有垂直导轨31,垂直导轨31紧固于所述的滑架29上。在所述的滑架29沿着所述的水平导轨23移动的情况下,固定于滑架29的垂直导轨31从而与滑架29共同移动。
吸嘴33在所述的垂直导轨31上被引导,所述的吸嘴33通过排气管34与负压源(未示出)相连,为了清除所述过滤袋21的过滤壁15,所述吸嘴在相应过滤袋21中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就这方面而言,所述的吸嘴33可以沿着所述垂直导轨31进行垂直往复运动或通过滑架29与所述的垂直导轨31的共同运动沿着所述水平导轨23在水平方向上运动。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有过滤盒17的支撑框架13位于底板区域9上,且所述的支撑框架13具有在下侧邻接所述的过滤盒17以及底板区域9的底带35。在所示的实施例情况中,所述的过滤盒17及其过滤壁15均仅由支撑框架13进行固定且与底板区域9没有接触。这意味着,除了所述的支撑框架13以外,在底板侧上没有额外的用于支撑所述的过滤盒17的支撑元件(在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的过滤盒17的下侧39因而与底板区域9在垂直方向上间隔开,由此底板间隔大约与底带35的高度是相应的。上述的过滤盒17与底板区域9在垂直方向上间隔开的布置的功能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图1显示了在下端位置37的吸嘴33(在图4中亦示出),吸嘴33位于过滤盒17下方,或位于底板区域9与过滤盒17的下侧39之间的自由下部中间空间41。所述吸嘴的垂直尺寸小于过滤盒17和底板区域9之间的间距,或底带35的高度,也小于过滤壁15的垂直尺寸(高度)。由于过滤袋21向底部敞开,吸嘴33可以在将所述两过滤袋21,21”(只要没有提及特定的过滤袋时,过滤袋一般以图例21表示)分开的过滤盒17的下方移动通过,以从一个过滤袋21切换至相邻的过滤袋21”。所述的吸嘴33因而可以在所有位于过滤袋侧面的过滤盒17下方移动。一旦吸嘴33在过滤袋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在自由下部中间空间41移动,过滤盒17下方的底板区域9就可以被同时清洁。这防止了在过滤壁15上被分离的灰尘和纤维材料积聚于所述的底板区域9,而且如此一来也防止了吸嘴33拥塞或堵塞的产生。此外,也无需使用一额外的真空单独对底板区域9进行清理,从而使得空气净化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吸嘴33在各个单独的过滤袋21中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至少一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如上文中所述,所述的吸嘴33在清理完一个过滤袋21,例如第一过滤袋21’后,在各个情况下从位于其间的过滤盒17下方移动,从所述的第一过滤袋21’进入相邻的过滤袋21”。在清洁完最后一个需要清洁的过滤袋21”’后,所述的吸嘴33从位于过滤袋21任一侧的过滤盒17下方向上回到起始位置103(见图10),在该起始位置,吸嘴33位于第一过滤袋21’的正下方,且所述的清洁过程可以重新从第一过滤袋21’开始。由于所述吸嘴33的水平及垂直移动,整个过滤面以及位于下方的底板区域9可以在一个清洁周期中被完全清洁。
吸嘴33在过滤盒17下方从一个过滤袋21到另一个的运动通过沿着水平导轨23移动所述的具有固定于其上的垂直导轨31的滑架29实现。滑架29沿着水平导轨23的移动通过例如齿轮马达和/或电动机的水平驱动43来实现,齿轮马达和/或电动机紧固于所述的滑架29且以可往复方式驱动至少一个滑架轮45,优选地两个滑架轮45或全部四个滑架轮45。
滑架29(其包括所述的垂直导轨31)在每一情况下沿着所述的水平导轨23移动两个相邻的过滤袋21之间的距离,然后停止以便使所述的吸嘴33随后在一个过滤袋21之中上下移动至少一次。所述的吸嘴33沿着所述的垂直导轨31的上下移动的控制以及滑架29或吸嘴33沿着水平导轨23的水平移动的控制在下文关于图7的描述中阐述更多细节。
图2中可见,每个过滤盒17包括一自支撑的过滤盒框架47,所述的过滤盒框架由以下元件形成:底板19以及顶板20,三个垂直支架49,以及多个水平支架51。所述的底板19和顶板20具有相同的三角形基座区域,并布置为在垂直方向彼此间隔分离,且设置为彼此平行。上述两个板的拐角处均通过垂直支架49相连。由此,所述过滤盒的水平横截面与所述的底板19或顶板20的基座区域相符,在该实施例中,与等腰三角形相符。在此,等腰三角形的底形成所述的过滤盒17的后侧,而两腰形成所述过滤盒17的侧边。为了增加所述过滤盒支架47的稳定性,所述的垂直支架49通过上述的水平支架51进行相互连接,由此,在各情况下,三个水平支架51被布置于一平面上并从而投影出一与所述的底板或顶板20相一致的等腰三角形。
所述的底板19或顶板20具有底带53和顶带54,所述的底带或顶带分别从底板19或顶板20的边缘出发,以大致垂直的方式沿着所述的垂直支架49在各自的板上延伸。所述的底带53和顶带54在所述的过滤盒17的后侧具有一连续通孔55,56,带螺纹销57可插入所述的通孔,从而将上述的过滤盒17从后端固定于所述分隔壁3的支撑框架13上(见图3)。
其上一部分紧固有一些过滤盒17的支撑框架13在图3中单独示出。事实上,所述的支撑框架13底部由底板区域9界定,顶部由顶板限定,且任意一个侧面由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1的侧壁界定,但出于表述清楚的考虑,后三者未示出。
所述的支撑框架13包括多个垂直支撑件59,所述的垂直支撑件成行布置且各自在底端被固定于下纵向支撑件61,在顶端被固定于上纵向支撑件62。为了稳定,所述的垂直支撑件59在中间高度处还另外经由水平中心支架63互连。下纵向支撑件61和上纵向支撑件62各自具有一排通孔65,其中,所述的通孔65的数量选择为使得相邻的两个垂直支撑件59之间的中间位置具有一个通孔65。由此,在下纵向支撑件61和上纵向支撑件62上在相邻的两个垂直支撑件59之间都设有一个通孔65,且这两个通孔65之间的间距都与在一个过滤盒17上的底带53和顶带54上的通孔55、56之间的间距相对应。在此情况下,所述的过滤盒17通过其后部支撑于所述支撑框架13的纵向支撑件61、62。底带53或顶带54上的通孔55,56可分别重叠于所述纵向支撑件61、62的通孔65上。
为了将过滤盒17紧固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上,具有带螺纹销57的紧固螺钉被插入穿过通孔55,56,使得螺钉头(未示出)位于所述的底带53或顶带54的的面向过滤盒的内部的侧面。所述紧固螺钉的突出的带螺纹销57在过滤盒17未被竖立起的情况下从其最前方是可见的。所述带螺纹销57随后分别被引导穿出所述上纵向支撑件61和下纵向支撑件62的通孔65,且在后侧(在下游侧)通过一螺母(图未示)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
当所述的过滤盒17处于以此方式直立的状态下,在过滤盒17后侧底带53或顶带54分别以密封方式支撑在上纵向支撑件61或下纵向支撑件62上,且在过滤盒任一侧上还通过对应的垂直支撑件59连接于支承框架13上。相邻的两个垂直支撑件(梁)59之间的间隔大致上与所述过滤盒17的后侧的宽度相一致,意即,与所述过滤盒的水平横截面的三角形的底的长度相一致。这确保了由支撑框架13与固定于其上的过滤盒17所形成的分隔壁3仅在过滤壁15处是可透过空气的。如图3中所示,下纵向支撑件61也可以形成底带35。
所述的过滤盒17从而各自独立地被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上且同样各自独立地是可更换的。这样的优点在于,例如,一个独立的过滤盒损坏后可以被快速地更换。由于过滤盒17与底板区域9(或支撑框架13的下端)之间具有间隔且与顶板(或支撑框架13的上端)之间也具有间隔,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竖立起来或各自独立地被更换。布置于中央区域的过滤盒17通常比外围的过滤盒18(见图7)承受更大的压力。通过这种方式,相较于外围的过滤盒18,内侧的过滤盒18可能会更频繁地被更换,且任选地可能在孔径、筛目大小,或过滤材料的材质方面以不同的方式配置。
所述的过滤壁15亦可以由多个相同种类的过滤盒17构造而成,这些过滤盒相互连接且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叠(在图3中以虚线示出)。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过滤壁15包括外部框架,所述的外部框架上固定有能够有效进行过滤的材料,特别是无纺布过滤介质。所述的无纺布过滤介质被紧固于过滤盒17的下侧39,或紧固于所述过滤盒17的下部外围,且在整个过滤壁15的表面上被以向上的方式张紧。特别是在有大面积过滤壁的情况下,所述的外部框架部件可以任选地通过额外的支架进行连接,从而为所述的无纺布过滤介质提供额外的负载面。所述的无纺布过滤介质被设置为具有足够细的孔径的形式,以便使预定大小的物质,纤维或颗粒留在上面。过滤壁15的外表面由此形成了脏空气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滤盒17单独可更换地位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上且优选为其上固定过滤壁15的实心过滤盒框架47。
图4显示了如图1中所示的空气净化设备1的侧视图。所述的吸嘴33连接于一环形牵拉件67(以虚线表示),所述的环形牵拉件被布置于所述的垂直导轨31内并用于上下移动吸嘴33,且该环形牵拉件具有前引导件71和后引导件69。所述的吸嘴33被固定于所述的前引导件71上,且一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被固定于所述的后引导件69上(见图5)。
位于所述垂直导轨31的上端和下端区域的环形牵拉件67分别围绕上和下偏转辊75、76被引导,由此,在垂直方向上,上偏转辊75被设置为低于所述的水平导轨23且高于所述过滤盒17的上端25。由此,所述的下偏转辊76(亦见图5)(与所述的底带35大致平齐)位于略低于所述过滤盒17的下侧39的位置。通过驱动所述的上偏转辊75,所述的环形牵拉件67和连接于该环形牵拉件67的吸嘴33被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的上偏转辊75通过一垂直驱动77,特别是换向电动机来驱动,所述的垂直驱动紧固于所述的滑架29上且受限位开关控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感应非接触限位开关79进行控制(见图5);不过,光感或机械限位开关亦可方便地被应用。
应当提及的是,其他往复驱动亦可用于替代所述的环形牵拉件67以及垂直导轨31,例如通过将所述的吸嘴与一运转螺母相连接,且所述的运转螺母沿着一螺纹轴移动,所述的螺纹轴以垂直布置方式固定于滑架上且能够被电机通过反转方式在两个转动方向上驱动。
图5中显示了所述的下偏转辊76以及下感应限位开关78的放大图。所述的感应限位开关78包括一紧固于所述的牵拉件67的金属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以及感应位置传感器79。所述的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被紧固于所述的牵拉件67上(见图4)其后引导件69上,且分别被用于限定所述的吸嘴33在过滤袋内上下移动过程中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吸嘴33与所述的前引导件71相连,这意味着所述的吸嘴33以及所述的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向互相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在上行行程中,所述的上偏转辊由垂直驱动77(例如伺服电机)沿逆时针方向驱动,而所述的紧固于所述的前引导件71的吸嘴33向上移动,而其上紧固有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的后引导件69则向下移动。
所述的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具有一金属(导电的)驱动臂81,在上述吸嘴33上行行程的终点,所述的驱动臂被下位置传感器79探测到,且在下行行程的终点,驱动臂被上感应位置传感器(未示出)探测到。在图5中的示意图显示了所述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在所述吸嘴33的上行行程结束时的位置,在上述时间点,所述的驱动臂81与下位置传感器79平齐。在上述时间点,所述的吸嘴33到达了上终点位置38,且所述的金属驱动臂81由位置传感器79识别或检测到。位置传感器79对所述的驱动臂81的检测通过感应的且非接触的方式实现,由此所述的位置传感器79向所述的垂直驱动77发射信号,从而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77的驱动方向转换。在该情形中,所述的垂直驱动77随后会沿顺时针方向驱动上偏转辊75,且所述的吸嘴33会向下方运动。
当然,其它限位开关,例如光学或机械限位开关,也可以被用于代替感应非接触限位开关。
一旦所述的吸嘴33到达下端位置37,位于上偏转辊75区域的上位置传感器(未示出)通过所述的限位开关启动元件73被启动。然而,上限位开关的启动不仅仅触发驱动方向的改变,还会导致垂直驱动77的短暂断开或暂停,也就是说,只要这发生,吸嘴33从当前的过滤袋21切换至下一过滤袋21”(见图6)。当在过滤盒17下方的过滤袋间切换结束后,所述的垂直驱动77重新被激活,然而已经被调节至相反的方向,这就是说,与之前的驱动方向相反(见图11)。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水平导轨23被分配有编码导轨85,对于每个过滤袋21,所述的编码导轨85具有一个编码元件87,优选地为间隙,以及所述滑架29具有一传感器元件,所述的传感器元件用于在识别编码元件87时停止所述滑架29沿所述水平导轨23的运动,且优选用于启动所述吸嘴33的垂直运动。
图6为显示了沿朝向所述分隔壁3流动的方向看的正视图。为了限定在过滤袋之间进行切换时将要由吸嘴33覆盖到的两个相邻的过滤袋21之间的路径,所述的水平导轨23被配置有一个编码轨85,对于每个过滤袋21,编码轨85具有呈间隙形式的一个编码元件87。所述的滑架29具有一传感器88,所述的传感器88用于在识别到编码元件87时停止所述水平驱动43并随即启动吸嘴33的垂直移动。当所述的滑架29沿着所述的水平导轨23移动时,所述的传感器88持续地,也就是,通过感应、机械或光感方式扫描所述的编码轨85。一旦所述的传感器88检测到编码元件87——在本情况中为间隙——则向所述水平驱动43发出一停止信号并向垂直驱动77发出启动信号(驱动43和77在图7中更清楚地显示)。
所述的传感器88和编码元件85的具体设计有多种选项。除了所示出的变型,也可以通过例如,感应或光学电路来实现所述滑架位置的获取。
考虑到所述滑架29的惯性,所述的传感器对编码元件87的识别通常发生在稍早于滑架29到达所希望的停止位置之前。由于所述的垂直驱动77只能在所述的滑架到达停止位置之后被启动,发往所述垂直驱动77的信号仅在稍晚于所述的停止信号被发出之后才被发出,或所述的垂直驱动77也可以被控制为仅在收到启动信号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延迟后才被启动。
在第一和最后一个过滤袋21’、21”’的高度处,水平驱动23还具有感应、机械或光感限位开关(未示出),所述限位开关的驱动或通过该限位开关的识别启动了滑架29到初始位置的反转。可以使用与探测沿着所述编码轨85的编码元件87时相同的传感器去识别所述的限位开关,或者使用另一个专门用于识别限位开关的传感器。
在图7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平面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的过滤盒17具有一等腰三角形形状的横截面,其中两腰由从所述分隔壁3的支撑框架13延伸进入脏空气空间5的过滤壁15形成。
所述的过滤盒17通过使所述的分隔壁3在平面图以及水平横截面上具有Z字形轮廓的方式被紧固于所述支撑框架13上。在平面图中,每两个相邻的过滤壁15被设置为两两形成V形,其中支撑框架13上游的“V”的尖端是由垂直边缘14形成的,且所述的两过滤壁15在所述垂直边缘14围成一约为30°的角度。所述的Z字形排布的优点在于,相较于设置于支撑框架13中的单一平面分隔壁3,有效过滤表面显著地增加了。
如上文中所述的那样,过滤盒17仅在后侧敞开,即,在所述清洁空气空间7的方向上敞开,而在顶部和底部分别被上覆盖物20和下覆盖物19所界定(图7中未示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个过滤盒17都具有相同的形状,这使得过滤盒17或单独的过滤壁15的生产以及特别是更换变得更为容易。每个过滤盒17包括从所述支撑框架13突出伸入脏空气空间5的两个过滤壁15,然而,在外围过滤盒18的情况下仅有一过滤壁15,即设置于支撑框架13更内侧的过滤器壁15是过滤袋21的一部分。然而,外围过滤盒18的最外侧的过滤壁16,面向所述脏空气空间5的侧壁而因此无法形成一两侧面都能够过滤的过滤袋21。为了不使灰尘和纤维颗粒沉积于脏空气空间5的侧壁与外围过滤盒18的最外侧的过滤壁16之间的空间上,上游侧的上述空间被用前遮盖件89通过气密性方式覆盖。
在前侧,即,在所述过滤盒17的上游侧,设置有所述的垂直导轨31,且从所述的垂直导轨31出发,所述的吸嘴33向下游往支撑框架13的方向延伸。因此,所述的吸嘴33,在其上游侧的端部,在所述垂直导轨31上被引导,从而可以上下移动并(本文中,在下游侧)突出伸入中央第五过滤袋21。特别地,所述的吸嘴33具有两个纵向吸嘴侧壁91,这两个纵向吸嘴侧壁91在下游方向朝向彼此融为一体且面对所述过滤袋21的过滤壁15。关于吸嘴的外部形状(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所述的吸嘴33适配于所述过滤袋21的水平横截面的形状。在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吸嘴33的外部形状(在平面图中)因而与所述过滤袋21相适应,同样地也与等腰三角形一致,并使所述吸嘴33的水平横截面面积略微小于过滤袋21的水平横截面面积。由此,保证了被所述的吸嘴33吸入的空气尽可能只抽吸过滤面且可以保证漏出的空气量尽可能少。
通过上述图4说明段落中提及的驱动机构,所述的吸嘴33可以沿着垂直导轨31以垂直方式在过滤袋21内上下移动,由此,所述的吸嘴侧壁91以平行于所述形成过滤袋21的两个过滤壁15的方式移动。所述的吸嘴33在两个纵向侧面上各具有一抽吸开口(见图8),通过所述抽吸开口,已经在脏空气侧的过滤壁上分离下来的灰尘和纤维颗粒被抽吸。由于位于两侧的抽吸开口93,所述过滤袋21的两过滤壁15可以被同时清洁。
在此需提及,当然,所述的吸嘴33也可以被设置成在一次在过滤袋21内的垂直运动中仅有一个过滤壁被清洁的形式。为此,所述的吸嘴33的内部可以被一垂直纵向中心壁95(以虚线示出)分隔为两互相分离的室97,由此例如,每个室97被分配有一个抽吸开口93。所述的抽吸开口93是常开的;然而,每一次只有一个室97有抽吸气通入。对一个或另一个室97供给抽吸气或者同时对两个室97供给抽吸气可以同时通过切换装置98(例如节流阀)以已知方式控制。在仅有一个室97交替地有抽吸气供给时,相较于上文中描述的变体,其具有抽吸性能由负压源带来且因此吸入空气的体积减半的优点,或在抽吸性能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抽吸效果增加一倍的优点。
如图8中所示,位于吸嘴33长度方向两侧的抽吸开口93被设置为开槽的形式且大体上延伸穿过所述的吸嘴侧壁91的总长度,从而能够在所述的过滤壁15的整个宽度上进行清洁过滤壁15而不必水平移动所述的吸嘴33来达到上述目的。为了能够有效地从过滤壁15以及底板区域上清除掉纤维材料和灰尘,位于两个吸嘴侧壁的抽吸开口93被设置为接近于所述吸嘴的下侧39,或相邻于吸嘴底部99。
当然,多行抽吸槽或吸孔,而不是每侧壁一个抽吸槽也是可行的。然而,相较于单行抽吸孔,单个槽形抽吸开口的优点在于更大的纺织污染物,例如织物残留物或类似物,可以被毫无问题地吸进开口中。
如图9中所示,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1亦可以不具有底带35或减为一条且在下侧连接所述的过滤盒17,而替代地被安置于底板区域9(在该底板区域9在过滤盒17下方具有底板开孔101)——由此,在理论上,可仅在底板上设置凹陷来代替该底板开孔。在所述的底板开孔101中,所述的吸嘴33可以移动穿过过滤盒17下方从而进行本发明中过滤袋之间的切换。由于在过滤盒17下不存在直接的底板区域9,吸嘴33的底板清洁功能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被省去。与此相反,由于具有所述的底板开孔101,从所述过滤壁上掉下的灰尘和纺织纤维可以直接从所述的空气过滤设备上除去,更进一步减少了由于纤维积累引起的吸口故障风险。
如图10中所示,此外,在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下方还可以设置与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连接的底板风道105。所述的底板风道105尤其用于向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供应脏空气。在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的底板风道105被设置为直接邻接于所述的底板区域9下方,如此,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和所述的底板风道105在垂直方向上仅仅通过所述的底板区域9彼此隔开而通过所述的底板开孔101连通,且任选地还通过另外的开孔103连通。所述的另外的开孔103在图3中通过底板格栅来实现。在图10中,通过所述的底板开孔101以及底板格栅103的脏空气供应以箭头指示。
由于设置在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下方,机房内脏空气的直接供给(机房未示出且可以直接与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相邻接)是可能的,这使得在工业操作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的安排尤其节约空间。
为了实现在关于图1和图5的段落中描述的对于吸嘴33的移动轨迹的控制,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1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的滑架29上且控制在图11中显示了其原理图的以下步骤的实现。需注意,在此处,位于第一过滤袋21’下方的起始位置107被设定为吸嘴33的起始点。
a)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77,从而使所述吸嘴33在过滤袋21内沿着垂直运动路径从下端位置37移动至上端位置38然后再返回;
b)启动所述的水平驱动43,从而在所述的吸嘴33返回至下端位置37时向前移动该吸嘴,在位于过滤袋之间的过滤盒17的下面进入相邻的过滤袋21”;
c)重复步骤a)和b),直至到达最后一个过滤袋21”’;
d)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77,从而使所述吸嘴33在最后一个过滤袋21”’内沿着垂直移动路径从下端位置37运动至上端终点位置38,然后再返回,
e)在所述吸嘴返回至下端位置37时,启动所述的水平驱动43以使所述的吸嘴33往回移动,从位于所述过滤袋之间的所有过滤盒17下面,回到位于第一过滤袋21’下方的起始位置107。
由此,所述的吸嘴33在一个过滤袋21内进行至少一次垂直上行行程以及一次垂直下行行程。在每个行程中,吸嘴33从底板侧下端位置37出发,向上移动到过滤袋21内并被引导沿过滤壁15的整个高度。在一个清洁循环结束时,在所有过滤盒17下方的吸嘴33被移回其初始位置107。
需声明,一般地说,特别是在长分隔壁的情况下,使用不止一个清洁装置而是多个各自具有一滑架,一垂直导轨,吸嘴以及一水平驱动和一垂直驱动的清洁装置可能是有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吸嘴将被分派给一个特定数量的过滤袋,各所述的过滤袋通过所述的吸嘴进行清理。

Claims (24)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1),包括:
-分隔壁(3),所述分隔壁(3)用于将设置于上游的脏空气空间(5)和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7)在空间上分隔开,
其中所述的分隔壁(3)具有一支撑框架(13)以及多个过滤盒(17),所述的过滤盒设置为从支撑框架(13)向脏空气空间(5)的方向突出,
所述的过滤盒(17)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壁(15),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壁从所述的支撑框架(13)延伸至所述的脏空气空间(5),且各个所述的过滤盒(17)在设置于下游的清洁空气空间(7)中开口,
各个相邻的过滤盒(17)的彼此面对的所述过滤壁(15)形成过滤袋(21),所述过滤袋(21)在上游侧开口;
-以及过滤器清洁装置,所述的过滤器清洁装置具有水平导轨(23),滑架(29)在所述水平导轨上被引导从而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和
-垂直导轨(31),所述的垂直导轨(31)紧固于所述的滑架(29)上,且在所述的垂直导轨(23)上对用于清洁对应过滤袋(21)的过滤壁(15)的吸嘴(33)进行引导,从而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过滤袋(21)在底部开口,且所述吸嘴(33)在将两个所述过滤袋(21)分隔开的所述过滤盒(17)下方移动通过,用于从一个过滤袋(21)切换入相邻的过滤袋(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盒(17)仅由所述的支撑框架(13)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一个过滤袋(21)切换至相邻的过滤袋(21’)时,所述的吸嘴(33)仅仅在所述过滤袋(21)的外延且平行于所述过滤盒(17)下方的水平导轨(23)以垂直方式移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一个过滤袋(21)切换至相邻的过滤袋(21’)时,所述的吸嘴(33)仅仅在所述过滤袋(21)的外延且平行于所述过滤盒(17)下方的水平导轨(23)以垂直方式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包括一底带(35),所述的底带下侧接合于所述的过滤盒(17)且所述底带限定了在垂直方向隔开所述过滤盒(17)的底板平面,且在所述过滤盒(17)和所述底板平面之间的空间比所述吸嘴(33)的垂直尺寸更大。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33)具有一吸嘴底座(99)以及两个吸嘴侧壁(9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侧壁(91)以基本垂直方式从所述吸嘴底座(99)突出并且具有一与所述吸嘴底座(99)相邻的抽吸开口(93)。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33)具有两个抽吸室(97),每个抽吸室(97)被分配有一个抽吸开口(93),且设置有转换装置,通过该转换装置,两个抽吸室(97)同时通入有抽吸空气,或者仅一个抽吸室(97)交替地通入有抽吸空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盒(17)在平面图中的外部形状为矩形或向上游侧逐渐收缩,特别是三角形或梯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盒(17)在整个高度上保持恒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33)在平面图中的外部形状为至少近似对应于所述过滤袋(21)的外部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盒(17)单独可更换地位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3)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盒(17)单独可更换地位于其上固定过滤壁(15)的实心过滤盒框架(47)。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或更多个过滤盒(17)在垂直方向上被设置成彼此重叠。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33)被连接于一环形牵拉件(67),位于所述垂直导轨(31)的上端区域和下端区域的所述牵拉件(67)分别围绕上和下偏转辊(75,76)被引导,且所述的垂直导轨(31)被分配有垂直驱动(77)。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驱动(77)固定于所述的滑架(29)上并驱动所述偏转辊(75,76)之一。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驱动为换向电动机。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驱动通过感应、机械或光感限位开关(79,80)的方式来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29)沿着水平导轨(23)的水平移动通过驱动装置来进行,特别是通过齿轮马达和/或电动机来进行,该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滑架(29)上、可逆驱动至少一个滑架轮(45)。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通过感应、机械或光感限位开关的方式来控制。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导轨(23)被分配有编码导轨(85),对于每个过滤袋(21),所述的编码导轨(85)具有一个编码元件(87),以及所述滑架(29)具有一传感器元件,所述的传感器元件用于在识别编码元件(87)时停止所述滑架(29)沿所述水平导轨(23)的运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元件为间隙。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元件用于启动所述吸嘴(33)的垂直运动。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布置于所述的滑架(29)上且从第一过滤袋(21’)下方的起始位置(107)出发的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吸嘴(33)的以下运动方式:
a)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77),从而使所述吸嘴(33)在过滤袋(21,21’)内沿着垂直运动路径从一下端位置(37)运动至一上端位置(38),然后再返回;
b)启动所述的水平驱动(43),从而在所述的吸嘴(33)返回至下端位置(37)时向前移动所述吸嘴(33),通过位于所述过滤袋之间的所述过滤盒(17)的下方到达相邻的过滤袋(21”)的下方的位置;
c)重复步骤a)和b),直至到达最后一个过滤袋(21”’);
d)启动所述的垂直驱动(77),吸嘴从而使所述吸嘴(33)在最后一个过滤袋(21”’)内沿着垂直移动路径从下端位置(37)运动至上端位置(38),然后再返回;
在所述吸嘴(33)返回至下端位置(37)时,启动所述的水平驱动(43)以使所述的吸嘴(33)往回移动通过所有位于所述过滤袋之间的过滤盒(17)的下方,到达位于第一过滤袋(21’)下方的起始位置(107)。
CN201520231810.8U 2015-04-16 2015-04-16 空气净化设备 Active CN204767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810.8U CN204767900U (zh) 2015-04-16 2015-04-16 空气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810.8U CN204767900U (zh) 2015-04-16 2015-04-16 空气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7900U true CN20476790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1810.8U Active CN204767900U (zh) 2015-04-16 2015-04-16 空气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79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9823A (zh) * 2014-12-11 2017-08-01 洛瓦空气工程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
CN111201074A (zh) * 2017-08-17 2020-05-26 洛瓦空气工程公司 具有集成过滤器清洁装置的空气净化设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9823A (zh) * 2014-12-11 2017-08-01 洛瓦空气工程公司 空气净化设备
CN111201074A (zh) * 2017-08-17 2020-05-26 洛瓦空气工程公司 具有集成过滤器清洁装置的空气净化设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9823A (zh) 空气净化设备
US11123671B2 (en) Filter systems with dirty air chamber spacer element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4904282A (en) Fil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KR101196355B1 (ko) 대용량 여과집진기 탈진 장치 및 방법
CN107438472B (zh) 用于防止灰尘积聚的袋式过滤器过滤和集尘装置
CN204767900U (zh) 空气净化设备
CN201693458U (zh) 砂轮机除尘装置
EP1693493A2 (en) Dust collector and travelling cleaner
CN103429312B (zh) 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
CN107497782A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
CN101591825B (zh) 纱线机专用吸尘器及吸尘方法
US3304571A (en) Unitary blowing and suction traveling cleaner for textile mills
KR101955861B1 (ko) 집진 장치
JP6050101B2 (ja) 集塵装置
US3861893A (en) Filter device with scavenger system
CN104213279B (zh) 纺纱机的气动装置
US4258450A (en) Apparatus for blowing and suctioning fiber fly from textile machines
US20200215473A1 (en) Air purification plant with integrated filter cleaning device
CN103813848B (zh) 集尘器
CN207288236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去尘装置
CN202654835U (zh) 一种自动集尘装置
KR100803989B1 (ko) 스트립 그라인더 미스트오일집진기의 오일흄 포집 제거장치
CN218046956U (zh) 一种提高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的装置
ITTO950650A1 (it) Dispositivo di servizio per una macchina tessile.
US3894854A (en) Dust collector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