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6769U -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6769U
CN204766769U CN201520267151.3U CN201520267151U CN204766769U CN 204766769 U CN204766769 U CN 204766769U CN 201520267151 U CN201520267151 U CN 201520267151U CN 204766769 U CN204766769 U CN 204766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field
temperature
blood
ther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71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亮
金振晓
刘洋
梁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15202671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6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6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67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血液复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用于引出血液的引流管、变温器、蠕动泵和用于将血液回流的回输管;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入口,后端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回输管前端设置有第二出口,后端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引流管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变温器、蠕动泵和第二入口连通。在使用时的开口少,创伤小。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适于野外或灾难急救时使用。并且本装置在形成血液循环前只需对装置内充满生理盐水即可,不需对人体注入太多液体,减少人体所承受的复核,提高救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温度最高28.9℃,最低-1.9℃,平均水温一般在20℃以下,落入海水的人员都可能遭受低温海水浸泡的威胁,由于海水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3倍,机体在水中丧失的热量要比空气中大的多,因此在海战落水后极易出现体温过低,当机体温度低于35℃时,称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机体温度低于28℃时,称为重症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研究表明,海上遇险人员遇难者约60%是由于冷海水浸泡导致的体温过低所致。
现有复温技术包括体表复温和体中心复温,然而体表复温技术并不适合于重症体温过低症的救治。现有的体中心复温技术是救治重症体温过低症的有效手段,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心肺旁路体外循环复温方法设备庞大,操作复杂,创伤大且对无菌条件要求高,不利于现场救治展开,后送路程长时可能耽误救治时间。同时体外循环过程需要全身的肝素化也使合并外伤出血的伤病员伤情加重。静脉内液体复温需要输注大量温热液体,导致伤病员水潴留甚至水肿。胸腔内温水灌洗法难以保证复温效果且创伤大,容易造成感染等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携带方便、创伤小,并且使用方便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用于引出血液的引流管、变温器、蠕动泵和用于将血液回流的回输管;所述引流管前端设置有第一入口,后端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回输管前端设置有第二出口,后端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引流管第一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变温器、蠕动泵和第二入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和回输管长度相同,且引流管的管径大于回流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回输管设置在引流管内腔中,且回输管向前延伸出引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回输管的外壁与引流管内壁相切设置,或回输管与引流管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管径为17F-24F,所述回输管的管径为8-15F。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包括若干小孔,各小孔沿回输管周向均匀分布在引流管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器包括开设有引流管接口和回输管接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变温室,壳体与变温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变温室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丝工作的温控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口与变温器、第二入口与蠕动泵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报警器。
进一步的,第一出口与变温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于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变温器和蠕动泵均与便携电池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引流管、变温器、蠕动泵和回输管形成循环回路,利用引流管将体内温度较低的血液引出,通过变温器进行加热,再利用蠕动泵将加热后的血液通过回输管送入体内,从而使体温恢复。本装置在使用时创伤小,密闭结构对环境无菌要求低,且能达到最佳的体中心复温效果。并且本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适于野外或灾难急救时使用。并且本装置在形成血液循环前只需对装置内充满生理盐水即可,不需对人体注入太多液体,减少人体所承受的负荷,提高救治效率。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经股静脉穿刺置入双腔的置管,且引流管的管径大于回流管的管径,对于体型较小的伤病员,可采用将双侧股静脉置管,选择两根单腔的较细的引流管和回输管分别在两侧股静脉插管的方式进行插管。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将回输管设置在引流管内腔中,且回输管向前延伸出引流管,在使用时有效减少操作复杂性,减少创伤。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回输管外壁与引流管相切,减少引流管内低温血液与回输管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输管内血液的温度损失;或将回输管与引流管同轴设置,提高体温血液在引流管内的流动的流畅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变温器内设置温控模块,控制加热丝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保证变温器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压力报警器,对管路中压力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通过在双极插管第一出口和变温器之间设置温度传感器,检测由引流管引出血液的温度,从而对装置内血液的温度进行监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变温器与蠕动泵与便携式电池仓连接,使本装置便于携带,方便在野外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使用。电池仓充电接口可连接市电或车载机载电源接口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极插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极插管引流管与回输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温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极插管结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极插管结构工作示意图;
其中:1为变温器,2为蠕动泵,3为单向阀,4为第二入口,5为引流管,6为回输管,7为第一入口,8为第二出口,9为第一出口,10为壳体,11为加热丝,12为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引流管5、变温器1、蠕动泵2和回输管6。回输管6和引流管5内部均为空腔,引流管5用于将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回流管用于将变温器1加热后的血液回输至体内。回输管6和引流管5相互独立呈单极插管形式,长度相同,且引流管5的管径大于回流管6的管径。参见图2,或者将回输管6设置在引流管5内腔中,且回输管6向前延伸出引流管5,呈双极插管形式。回输管6与引流管5同轴设置,提高体温血液在引流管内的流动的流畅性;参见图3,或者回输管6的外壁与引流管5内壁相切设置,减少引流管内低温血液与回输管的接触面积,减少回输管内血液的温度损失。引流管5前端设置有第一入口7,后端设置有第一出口9;第一入口7包括若干小孔,各小孔沿回输管6周向均匀分布在引流管5前端。回输管6前端设置有第二出口8,后端设置有第二入口4;引流管5第一出口9通过管路依次与变温器1、蠕动泵2和第二入口4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在第一出口9与变温器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报警器3,当负压低于-40mmHg时报警;第二入口4与蠕动泵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报警器3,当正压值超过300mmHg时报警;第一出口9与变温器1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于温度传感器12。引流管5管径为17F-24F,回输管6的管径为8F-15F。变温器1和蠕动泵2均与便携电池仓连接。
参见图4,变温器1包括开设有引流管接口和回输管接口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变温室,壳体10与变温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变温室的加热丝11,所述加热丝11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丝11工作的温控模块。其中:引流管接口是通过肝素化管道连接经股静脉插管的引流管;回输管接口是将变温后的血液经回输管连接到经股静脉插管的回输管;变温室内充满血液;加热丝通过连接电池或外接电源加热变温室内的冷血。温控模块:由传感器及控制器组成,用于设定变温室内的温度并控制加热丝工作。当入变温室血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传感器显示实际温度并控制加热丝开始工作,当变温室血液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传感器显示实际温度并停止加热丝工作。当变温室血温再次下降时再次启动加热丝对血液升温。蠕动泵和加热丝及温控测温模块均由便携电池仓供电。
插管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轻微外展、外旋,暴露腹股沟,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触及股动脉搏动,在搏动点内侧0.5cm处确定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度,针尖方向指向脐,穿刺针边回抽边进针,有落空感并有暗红色血液抽出提示已进入股静脉,将针尾放低再进针少许。参见图5,自穿刺针放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尖刀或皮肤扩张器扩开皮肤,将插管沿导丝送入股静脉,调整双极插管置入深度约引流口进入15-20cm,完成插管过程。如伤病员体型较小双腔插管难以进入,可选择插入更细的单极引流管插管,插管深度15-22cm。并在另一侧大腿根部再次进行股静脉穿刺插管,置入单极回输管插管,插管深度30-40cm。参见图6,对于体型较小的伤病员,可使用相互独立、长度相同的引流管和回输管,将引流管和回输管分别在两侧股静脉插管的方式进行插管。
使用时,将无菌的复温装置套包自包装中取出,用生理盐水预先充满变温室、管道内并将空气完全排出并调节变温室的液体温度至34摄氏度待用。进行股静脉穿刺,置入双极插管,双极插管置入深度如前所述,将插管的引流端口通过软管与变温室的引流端口连接,双极插管的回输端与蠕动泵后通过软管连接形成回路,注意排除空气。将低温的静脉血自管道引至变温室,设定变温室的温度,加热丝开始工作,变温室内的血液进行升温,蠕动泵转动挤压硅胶管,将升温后的血液经回输管泵回体内,使体温恢复,以达到中心性复温的治疗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的用于引出血液的引流管(5)、变温器(1)、蠕动泵(2)和用于将血液回流的回输管(6);所述引流管(5)前端设置有第一入口(7),后端设置有第一出口(9);所述回输管(6)前端设置有第二出口(8),后端设置有第二入口(4);所述引流管(5)第一出口(9)通过管路依次与变温器(1)、蠕动泵(2)和第二入口(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5)和回输管(6)长度相同,且引流管(5)的管径大于回流管(6)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管(6)设置在引流管(5)内腔中,且回输管(6)向前延伸出引流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输管(6)的外壁与引流管(5)内壁相切设置,或回输管(6)与引流管(5)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5)管径为17F-24F,所述回输管(6)的管径为8-15F。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7)包括若干小孔,各小孔沿回输管(6)周向均匀分布在引流管(5)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器(1)包括开设有引流管接口和回输管接口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变温室,壳体(10)与变温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变温室的加热丝(11),所述加热丝(11)连接有用于控制加热丝(11)工作的温控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9)与变温器(1)、第二入口(4)与蠕动泵(2)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报警器(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出口(9)与变温器(1)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于温度传感器(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器(1)和蠕动泵(2)均与便携电池仓连接。
CN201520267151.3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6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7151.3U CN204766769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7151.3U CN204766769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6769U true CN20476676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715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6769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67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1800A (zh) * 2015-04-28 2015-07-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CN109289105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液体恒温加热装置、输液设备和配方奶调制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1800A (zh) * 2015-04-28 2015-07-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CN109289105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液体恒温加热装置、输液设备和配方奶调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9957B1 (en) Physiological fluid wa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MX2011000977A (es) Sistema de dialisis con dispositivo de regulacion de flujo.
CN204766769U (zh)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US11786654B2 (en) Field first-aid infusion device for frigid highland zones
CN101120891A (zh) 多功能肿瘤介入热疗机
CN106344999A (zh) 一种自控式手术室输液保温护理控制系统
CN104771800B (zh) 一种现场急救用血液复温装置
CN210301862U (zh) 一种循环透析机
CN205126983U (zh) 一种加压灌注可升温胸腔镜手术冲洗装置
CN209771002U (zh) 一种微真空烧烫伤治疗仪
CN206261888U (zh) 一种自动灌肠装置
CN108066081A (zh) 高压护理沐浴装置
CN204951815U (zh) 一种血液科输血用可加热加压装置
CN108671294A (zh) 一种多功能拔火罐装置
JP2019514589A (ja) エネルギー送達装置と共に使用するための再循環冷却システム
CN203852466U (zh) 一种医用脉动加压冷热敷机
CN209332891U (zh) 一种注水针及注水手柄
CN208319632U (zh) 盆腔炎治疗用俯卧位灌肠装置
JP6916889B2 (ja) 可搬式限外ろ過装置
CN204563268U (zh) 一种循环加热胃管
CN208974782U (zh) 一种手术室输液输血护理器
CN219109646U (zh) 一种体外碎石机冲击波发生器水囊加热装置
CN206979782U (zh) 一种肾内科用血液透析装置
CN202569174U (zh) 膀胱灌注热化疗仪
CN20417017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腹膜透析液加温保温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