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2939U - 白蚁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白蚁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2939U
CN204762939U CN201520332635.1U CN201520332635U CN204762939U CN 204762939 U CN204762939 U CN 204762939U CN 201520332635 U CN201520332635 U CN 201520332635U CN 204762939 U CN204762939 U CN 204762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te
urceolus
inner core
monitoring device
co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26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eerma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eerma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eerma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eerma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26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2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2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2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包括外筒(1)、内筒(6)、底座(7)、套环(5)和上盖(2),外筒(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外筒(1)的条形的开孔(1.1),内筒(6)的外圆周面上也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6.2),套环(5)、内筒(6)及底座(7)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空间,外筒(1)的下端呈锥形,且外筒(1)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1.3),它还包括有提手(3),提手(3)的下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1)及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2),内筒(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供第二连接杆(4.2)插入的安装孔(6.1)。该白蚁监测装置更容易从土中取出、使用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白蚁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监控和诱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农作物的危害。2、对树木的危害。3、对房屋建筑的破坏。4、对江河堤坝的危害。白蚁对建筑物的危害通常都是十分隐蔽的,如白蚁一般较喜欢在建筑物的底部基础或地面以下筑巢,通过墙基等筑蚁路蛀蚀门框、窗框、衣柜、文件柜、台椅等家具,特别是仓库的地台板货物等都经常受白蚁的侵蚀。白蚁还喜欢在树头筑巢、通过树根的延伸漫延到房屋里面进行侵害。对于这些危害迹象,都较难发现也较难找到白蚁的巢。在混凝土的建筑物里、厕所下面的回填土、走廊的花草、等都是白蚁喜欢做巢的地方。目前,白蚁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物防治,而药物防治会给环境产生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效的白蚁监测是科学防治白蚁、做到“针对性防治”、减少或避免化学用药的重要前提,对防治白蚁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公告号为CN281979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结构,其结构特征为筒盖可拆卸式盖于筒体上端,在筒体的侧面上间隔地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筒体的开孔,内筒设置于筒体内并在其侧面上亦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内筒其上端连接有套环,套环内壁与内筒外壁之间设置有可以放置白蚁引诱剂的空间,并在筒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但问题在于,上述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上监测和控制白蚁的装置是埋在地下的,经常会发生因为草根钻入筒体的开孔内发生缠绕而发生难以取出的问题,且筒盖和筒体容易发生开启困难的现象,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更容易从土中取出、使用更为方便的白蚁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包括外筒、套合安装于外筒内腔的内筒、连接于内筒底部的底座、设于内筒上的套环和上盖,所述的外筒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外筒的条形的开孔,所述的内筒的外圆周面上也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所述的套环、内筒及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空间,所述的外筒的下端呈锥形,且所述的外筒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它还包括有提手,所述的提手的下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及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的内筒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供第二连接杆插入的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白蚁监测装置的内筒的外圆周面上也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套环、内筒及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空间,可在该空间内放置白蚁爱吃的木块来引诱白蚁进入。外筒的下端呈锥形,且外筒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当筒内进水时,可通过该排水孔顺利将水排出,放置木块腐烂。本实用新型的白蚁监测装置还设有提手,提手的下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及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内筒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供第二连接杆插入的安装孔。这样,可有效避免草根钻入筒体的开孔内发生缠绕而发生难以取出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扣合于所述的外筒的上端。上盖和外筒之间的开启更加方便,饵料的更换也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手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的内筒上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的连接杆相配合的安装孔。这样,把手的安装更为牢固,更加方便白蚁监测装置的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盖的下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卡块,且所述的外筒上端的边沿处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的卡块相配合的卡孔。这样,上盖和外筒之间的开启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上沿竖向均匀设置有多条凸筋,且所述的凸筋靠近外筒上端向外延伸出用于对卡块进行定位的定位块。这样,不但外筒的强度更好,且能利用与凸筋一体式注塑成型的定位块对卡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环一体式注塑成型于所述的内筒上部的外周上。这样,该白蚁监测装置的强度更好,加工也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环沿径向均匀设有多个分隔板。这样,更加方便饵料的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的外周面的上部分布有多组使白蚁进入内管的圆孔。这样,更加方便白蚁的进入。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筒呈方柱状,所述的内筒的下端与所述的底座相扣接。这样,底座和内筒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白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白蚁监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中:1外筒、1.1开孔、1.2圆孔、1.3排水孔、1.4卡孔、1.5定位块、2上盖、2.1卡块、3提手、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5套环、5.1分隔板、6内筒、6.1安装孔、6.2通孔、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包括外筒1、套合安装于外筒1内腔的内筒6、连接于内筒6底部的底座7、设于内筒6上的套环5和上盖2,所述的外筒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外筒1的条形的开孔1.1,所述的内筒6的外圆周面上也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6.2,所述的套环5、内筒6及底座7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空间,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呈锥形,且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1.3,它还包括有提手3,所述的提手3的下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1及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2,所述的内筒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供第二连接杆4.2插入的安装孔6.1。
所述的上盖2扣合于所述的外筒1的上端。
所述的安装孔6.1的数量为4个,且所述的4个安装孔6.1沿所述的内筒6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提手3的下端设有连接杆4,所述的内筒6上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的连接杆4相配合的安装孔。
所述的上盖2的下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卡块2.1,且所述的外筒1上端的边沿处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的卡块2.1相配合的卡孔1.4。
所述的外筒1上沿竖向均匀设置有多条凸筋,且所述的凸筋靠近外筒1上端向外延伸出用于对卡块2.1进行定位的定位块1.5。
所述的套环5一体式注塑成型于所述的内筒6上部的外周上。
所述的套环5沿径向均匀设有多个分隔板5.1。
所述的外筒1的外周面的上部分布有多组使白蚁进入内管的圆孔1.2。
所述的内筒6呈方柱状,所述的内筒6的下端与所述的底座7相扣接。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白蚁监测装置,包括外筒(1)、套合安装于外筒(1)内腔的内筒(6)、连接于内筒(6)底部的底座(7)、设于内筒(6)上的套环(5)和上盖(2),所述的外筒(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外筒(1)的条形的开孔(1.1),所述的内筒(6)的外圆周面上也分布有可以使白蚁进入内管的通孔(6.2),所述的套环(5)、内筒(6)及底座(7)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饵料的空间,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呈锥形,且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开设有排水孔(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提手(3),所述的提手(3)的下端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1)及横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2),所述的内筒(6)上部设有至少一个供第二连接杆(4.2)插入的安装孔(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扣合于所述的外筒(1)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6.1)的数量为4个,且所述的4个安装孔(6.1)沿所述的内筒(6)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的下端沿周向设有多个卡块(2.1),且所述的外筒(1)上端的边沿处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的卡块(2.1)相配合的卡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上沿竖向均匀设置有多条凸筋,且所述的凸筋靠近外筒(1)上端向外延伸出用于对卡块(2.1)进行定位的定位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环(5)一体式注塑成型于所述的内筒(6)上部的外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环(5)沿径向均匀设有多个分隔板(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的外周面的上部分布有多组使白蚁进入内管的圆孔(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6)呈方柱状,所述的内筒(6)的下端与所述的底座(7)相扣接。
CN201520332635.1U 2015-05-21 2015-05-21 白蚁监测装置 Active CN204762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635.1U CN204762939U (zh) 2015-05-21 2015-05-21 白蚁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635.1U CN204762939U (zh) 2015-05-21 2015-05-21 白蚁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2939U true CN204762939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2635.1U Active CN204762939U (zh) 2015-05-21 2015-05-21 白蚁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29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6570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捕虫器
CN112243972A (zh) * 2020-11-11 2021-01-22 安徽额尔齐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监测和防治白蚁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6570A (zh) * 2019-01-18 2019-04-05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一种捕虫器
CN112243972A (zh) * 2020-11-11 2021-01-22 安徽额尔齐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监测和防治白蚁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4138U (zh) 一种桶状昆虫诱捕器
CN103766154A (zh) 一种自动松土花盆
CN204762939U (zh) 白蚁监测装置
CN203633231U (zh) 一种具有支架的花盆
CN102197795A (zh) 白蚁诱杀控制装置
CN203897097U (zh) 香蕉象甲诱捕器
CN203087334U (zh) 一种地下害虫诱捕器
CN204047696U (zh)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CN216415735U (zh) 一种用于绿化养护的地下除虫装置
CN206821760U (zh) 一种蚂蚁诱导捕捉器
CN201591084U (zh) 害虫诱捕器
CN205106100U (zh) 蝼蛄诱杀器
CN209768675U (zh) 农业灭虫装置
JP2018064549A (ja) コンテナ防虫ネット
CN206978494U (zh) 红棕象甲诱捕器悬挂架
CN105494070A (zh) 一种蔬菜栽培箱
CN103404498A (zh) 一种苹果式观赏型的害虫诱捕器
US9974295B2 (en) Pes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206821761U (zh) 一种分体式蚂蚁诱导捕捉器
CN202535965U (zh) 一种两翼害虫诱捕器
CN205648757U (zh) 一种检测昆虫取食行为特性的装置
CN207118516U (zh) 白蚁捕杀装置
CN206895629U (zh) 白蚁监测控制装置
CN213486517U (zh)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CN205756704U (zh) 一种二化螟诱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