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3842U -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3842U
CN204753842U CN201520454114.3U CN201520454114U CN204753842U CN 204753842 U CN204753842 U CN 204753842U CN 201520454114 U CN201520454114 U CN 201520454114U CN 204753842 U CN204753842 U CN 20475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econdary beam
steel bushing
girder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41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键频
李谭
吴光伟
邓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 Gou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 Gou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 Gou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 Gou Hous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541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3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3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包括砼主梁,一端部与砼主梁的一侧壁连接的砼次梁,所述砼主梁包括预制主梁,和套接于预制主梁外的第一钢套筒,以及加筋肋,该加筋肋一段预埋于第一钢套筒的预制主梁内,另一段从第一钢套筒壁穿出并与砼次梁连接;所述砼次梁包括预制次梁,在预制次梁上与砼主梁连接的端部外套接钢套筒,该钢套筒与第一钢套筒的侧壁和加筋肋接触,并将接触点焊接。本实用新型的砼主梁和砼次梁采用刚接,施工量少,所需时间短;砼主梁和砼次梁可重复多次使用,从源头上节约成本;新型梁具有足够大的刚度,所以支撑系统也可以简化,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较有极大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成为关键,因此发展住宅产业化和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二是保护环境,三是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从国家住宅产业化中心成立至今,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预制叠合梁应用到施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应用预制叠合梁,首先在预制构件加工厂进行初步加工,再运到施工场地,安装模板、放置上部钢筋、混凝土二次浇注。通过这样步骤,我们预想的效果:混凝土的现场湿作业相对减少,约有一半湿作业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还要支撑及模板系统,这与传统浇注相差无几,也是成本增加主要的一个点。由于混凝土的浇注,建设周期上并未节约多少时间;由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运输等费用的增加,直接导致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普遍比传统建筑高,非常不利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全国的推广,这和国家的政策是相悖而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主要解决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包括砼主梁,一端部与砼主梁的一侧壁连接的砼次梁,所述砼主梁包括预制主梁,和套接于预制主梁外的第一钢套筒,以及加筋肋,该加筋肋一段预埋于第一钢套筒的预制主梁内,另一段从第一钢套筒壁穿出并与砼次梁连接;所述砼次梁包括预制次梁,在预制次梁上与砼主梁连接的端部外套接钢套筒,该钢套筒与第一钢套筒的侧壁和加筋肋接触,并将接触点焊接。
具体地,所述钢套筒为一个中部由钢端板封闭,两端开口的结构,包括第二钢套筒,该第二钢套筒的一端开口,用于将预制次梁套接于内,另一端封闭,钢端板则设于该封闭端,在第二钢套筒的该封闭端还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钢套筒和加筋肋接触的连接板,连接板在第二钢套筒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二钢套筒的每个筒壁在同一平面。所述钢端板、连接板、第二钢套筒为一体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安装时采用全干式连接,主要连接构件采用焊接钢结构构件,使连接节点的受力与现浇混凝土节点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钢套筒主要起到连接砼主梁与砼次梁、传递砼次梁产生的剪力与弯矩的作用。经过初步计算,连接节点处使用钢套筒之后的承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套筒内设有对拉钢筋,该对拉钢筋一端与第一钢套筒的一内侧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混凝土与第一钢套筒的另一内侧壁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定位于钢性连接,第一钢套筒的变形不超过5%,因此增加对拉钢筋,增加第一钢套筒的整体钢性,减小第一钢套筒因受力产生的变形。
同样地,所述第二钢套筒通过圆柱头栓钉固定于预制次梁上,在预制次梁、第二钢套筒上则设有用于圆柱头栓钉穿过的孔。由于预制次梁与第二钢套筒之间在砼次梁受力时,两者会产生相对位移。因此,用圆柱头栓钉固定的方式来防止这个相对位移的产生。
更进一步地,所述砼主梁还包括设于预制主梁内的主梁箍筋和主梁纵筋;同样地,所述砼次梁还包括设于预制次梁内的次梁箍筋和次梁纵筋。
由于本实用新型全部使用干式连接,砼次梁不能深入砼主梁,砼次梁的弯矩传递就成了此干式连接的关键。本实施例中,采用次梁纵筋与钢端板塞缝焊接的方式,相应地,在钢端板上预留焊接的孔,次梁纵筋承受的弯矩将传递给钢套筒,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砼次梁弯矩传递的问题。
由于构件加工制作时,预埋件钢套筒内全封闭,致使有死角无法完全使混凝土浇筑到位,削弱了砼主梁和砼次梁在中部剪力的承载能力,所述第一钢套筒和第二钢套筒上还设有排气孔,使气体完全排除,混凝土完全浇筑到位,且能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第一钢套筒的长度大等于钢套筒的宽度,砼主梁的高度大等于砼次梁的高度。以满足砼主梁与砼次梁的接触点均可为焊接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为改进的连接结构,本结构的连接节点处砼主梁和砼次梁采用刚接,从安装准备工作开始到安装结束,需要的人力、安装器械和焊接工具极少,并且所需时间短,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较有极大的优势。
(2)本实用新型由于连接节点处全部采用焊接的方式,易于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砼主梁和砼次梁可重复多次使用,从源头上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在现场毫无湿作业,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大大简化了湿作业工程量,对于环境、施工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4)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较,新型梁没有任何模板,是成本主要节约的一个点,由于本实用新型梁本身具有足够大的刚度,所以支撑系统可以简化为2-3个支撑,相对于预制叠合梁的本身刚度不够大,需要多套支撑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砼次梁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砼次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砼次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砼主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砼主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砼主梁,2-砼次梁,3-主梁箍筋,4-主梁纵筋,5-第一钢套筒,6-对拉钢筋,7-加筋肋,8-排气孔,9-第二钢套筒,10-钢端板,11-连接板,12-圆柱头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包括砼主梁1,一端部与砼主梁1的一侧壁连接的砼次梁2,本实用新型在现有预制砼主梁与砼次梁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新型连接的结构,具体的改进如下:
首先,砼主梁包括呈四棱柱状的预制主梁,设于预制主梁内的主梁箍筋3和主梁纵筋4,以及套接于预制主梁外的第一钢套筒5,还包括对拉钢筋6、加筋肋7、排气孔8。
其中,排气孔8设于第一钢套筒上,是由于构件加工制作时,预埋件钢套筒内全封闭,致使有死角无法完全使混凝土浇筑到位,削弱了砼主梁在中部剪力的承载能力,因此设置排气孔,使气体完全排除,混凝土完全浇筑到位,且能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第一钢套筒5,由于砼主梁在与砼次梁的连接处,砼主梁受到集中力,第一钢套筒的厚度除了满足构造要求之外还要满足承受砼次梁集中产生的剪力。
对拉钢筋6,设于第一钢套筒内,一端与第一钢套筒的一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钢套筒的另一内侧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对拉钢筋为两根,设于第一钢套筒的上下两端,由于本实用新型定位于钢性连接,第一钢套筒的变形不超过5%,因此增加对拉钢筋,增加第一钢套筒的整体钢性,减小第一钢套筒因受力产生的变形。
加筋肋7,一段预埋于第一钢套筒的预制主梁内,另一段从第一钢套筒壁穿出并与砼次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加筋肋7位于第一钢套筒的最下端,并垂直于主梁箍筋形成的平面,因在本实施例中,砼主梁与地面平行,该加筋肋与地面平行,并且与第一钢套筒的该筒壁垂直。
与砼主梁的结构相匹配,砼次梁的结构做如下改进:砼次梁与砼主梁垂直并呈四棱柱状,包括预制次梁,在预制次梁上并与砼主梁连接的端部外套接第二钢套筒9,该第二钢套筒的一端开口,用于将预制次梁的该端部套接于内并且与预制次梁整体在同一平面上,另一端封闭,在封闭端设有钢端板10,在第二钢套筒的该封闭端还设有4块与钢端板连接的连接板11,每块连接板在第二钢套筒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与分别第二钢套筒的每个筒壁在同一平面。在本实施例中,钢端板、连接板、第二钢套筒为一体结构,并组成一个中部由钢端板封闭,两端开口的钢套筒。
在本实施中,位于下端的连接板长度短于位于上端和侧面的连接板,位于下端的连接板与加筋肋接触,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其余连接板与第一钢套筒的侧壁接触,并同样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砼次梁还包括次梁箍筋、次梁纵筋、排气孔、圆柱头栓钉12。其中,梁箍筋、次梁纵筋、排气孔的设置方式和起到的作用与其在砼主梁中的设置方式和起到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圆柱头栓钉12,将第二钢套筒固定于预制次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钢套筒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多个圆柱头栓钉,圆柱头栓钉均匀分布,相应地,在预制次梁、第二钢套筒上则设有多个用于圆柱头栓钉穿过的孔,由于预制次梁与第二钢套筒之间在砼次梁受力时,两者会产生相对位移。因此,用圆柱头栓钉固定的方式来防止这个相对位移的产生。
由于本实用新型全部使用干式连接,砼次梁不能深入砼主梁,砼次梁的弯矩传递就成了此干式连接的关键。本实施例中,采用次梁纵筋与钢端板塞缝焊接的方式,相应地,在钢端板上预留焊接的孔,次梁纵筋承受的弯矩将传递给钢套筒,通过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砼次梁弯矩传递的问题。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施工安装时采用全干式连接,主要连接构件采用焊接钢结构构件,使连接节点的受力与现浇混凝土节点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钢套筒主要起到连接砼主梁与砼次梁、传递砼次梁产生的剪力与弯矩的作用。经过初步计算,连接节点处使用钢套筒之后的承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钢套筒的长度大于钢套筒的宽度,砼主梁与砼次梁的高度相等,以满足砼主梁与砼次梁的接触点均可为焊接点,此处所谓的焊接点为第一钢套筒的一侧壁与钢套筒的一端部之间的接触点,其中,还包括加筋肋与钢套筒之间的接触点,所谓焊接点,即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为钢材质,可直接焊接,排除接触点为混凝土材质不可直接焊接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安装过程如下:
砼主梁和砼次梁均由构件加工厂生产预制构件,到现场仅需引弧焊接及其相关材料,无需其他材料。
安装时,先架设砼主梁的施工支撑,接着安装砼主梁,并调整好相关垂直度等;再架设砼次梁的相关施工支撑,安装砼次梁,并调整垂直度等;最后,现场焊接砼主梁与砼次梁的接触点即可。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砼主梁的梁高与砼次梁的梁高不相同,砼主梁的梁高大于砼次梁的梁高,在此种情况下,加筋肋只需设置在合理位置,以保证砼主梁与砼次梁的接触点均为焊接点即可。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包括砼主梁(1),一端部与砼主梁(1)的一侧壁连接的砼次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砼主梁包括预制主梁,和套接于预制主梁外的第一钢套筒(5),以及加筋肋(7),该加筋肋(7)一段预埋于第一钢套筒的预制主梁内,另一段从第一钢套筒壁穿出并与砼次梁连接;所述砼次梁包括预制次梁,在预制次梁上与砼主梁连接的端部外套接钢套筒,该钢套筒与第一钢套筒的侧壁和加筋肋接触,并将接触点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为一个中部由钢端板(10)封闭,两端开口的结构,包括第二钢套筒(9),该第二钢套筒的一端开口,用于将预制次梁套接于内,另一端封闭,钢端板(10)则设于该封闭端,在第二钢套筒的该封闭端还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钢套筒和加筋肋接触的连接板(11),连接板在第二钢套筒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与第二钢套筒的每个筒壁在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端板、连接板、第二钢套筒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套筒内设有对拉钢筋(6),该对拉钢筋(6)一端与第一钢套筒的一内侧壁连接,另一端穿过混凝土与第一钢套筒的另一内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套筒通过圆柱头栓钉(12)固定于预制次梁上,在预制次梁、第二钢套筒上则设有用于圆柱头栓钉穿过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砼主梁还包括设于预制主梁内的主梁箍筋(3)和主梁纵筋(4);同样地,所述砼次梁还包括设于预制次梁内的次梁箍筋和次梁纵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纵筋与钢端板通过塞缝焊接的方式连接,相应地,在钢端板上预留焊接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套筒和第二钢套筒上还设有排气孔(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套筒的长度大等于钢套筒的宽度,砼主梁的高度大等于砼次梁的高度。
CN201520454114.3U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Active CN204753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114.3U CN204753842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114.3U CN204753842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3842U true CN204753842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4114.3U Active CN204753842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3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3034A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刚性连接节点
CN106522374B (zh) 用于连接模块化钢框架的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CN103397727A (zh) 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0515353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自平衡整体式模板拼装结构
CN105089192A (zh) 一种可拆卸式的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其装配方法
CN209874079U (zh) 一种快拼式t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203475665U (zh) 建筑物钢梁与叠合楼板的连接结构
CN208501880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与柱刚性连接节点
CN209874078U (zh) 一种快拼式h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CN203891214U (zh) 预制混凝土框架狗骨式型钢连接节点
CN204753842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砼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连接结构
CN110653918B (zh) 后张法顶底板同步浇筑大跨度带齿块波形钢斜腹板预制梁的施工方法
CN111979912A (zh) 一种半敞开格室后板型钢混结合段
CN203626237U (zh) 建筑施工中支撑钢筋混凝土构件成型用的钢木枋
CN103572891B (zh) 一种预制槽形板
CN215907025U (zh) U型钢包混凝土梁与钢骨混凝土预制柱的连接节点
CN204738401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钢结构次梁与砼主梁侧部刚接全干式连接结构
CN211172712U (zh) 一种钢管-拼接木-再生混凝土复合柱
CN104153630A (zh) 混合式风电塔架的过渡连接方法
CN111058372A (zh) 一种卯榫承插式钢栈桥横梁与钢管桩连接节点
CN209941897U (zh) 一种快拼式t型钢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CN209685126U (zh) 一种钢连廊整体提升吊耳装置
CN109594717B (zh) 基于预制标准拼装片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施工工艺
CN207846658U (zh) 装配式房屋的模块化节点
CN208815685U (zh) 一种钢梁贯通式的钢梁与混凝土柱的刚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