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0172U -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0172U
CN204750172U CN201520430859.6U CN201520430859U CN204750172U CN 204750172 U CN204750172 U CN 204750172U CN 201520430859 U CN201520430859 U CN 201520430859U CN 204750172 U CN204750172 U CN 204750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rtboard
side bar
equipment compartment
mounting structure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308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珍
王兆华
田爱琴
鄢桂珍
马利军
丁叁叁
梁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308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0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0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0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所述裙板的上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车体边梁,所述设备舱的骨架边梁上设置有轴线平行于车体长度方向的转轴,所述裙板的下部具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弯钩部,所述裙板通过所述弯钩部与所述转轴的配合能够绕所述骨架边梁转动。该安装结构既便于裙板的拆卸,使得车下设备的检修维护更加方便,又能够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轨道车辆运行时,裙板易打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车辆,如城市轻轨、客运列车、动车组等,为节省车内空间和便于安装、配置设备装置的管路和线路,通常将相关车辆设备集中设置于车体底架下方,形成车下设备舱。
为了方便对车下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设备舱裙板通常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固定。目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方式一般为其上端通过螺栓与车体边梁连接固定,其下端同样通过螺栓与骨架边梁连接固定。
在日常检修时,需要拆卸裙板,以对设备舱内的设备进行维护。而裙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不仅增加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安装螺栓数目多,需要拆卸和安装多次),且,在多次拆卸后,螺栓及螺丝座容易失效,轨道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裙板极易打开,发生线路设备损坏或伤及人员,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有鉴于此,如何改进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既能够方便裙板的拆卸,又能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既便于裙板的拆卸,使得车下设备的检修维护更加方便,又能够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轨道车辆运行时,裙板易打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所述裙板的上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车体边梁,所述设备舱的骨架边梁上设置有轴线平行于车体长度方向的转轴,所述裙板的下部具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弯钩部,所述裙板通过所述弯钩部与所述转轴的配合能够绕所述骨架边梁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既能够方便裙板的拆卸,又能够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本方案中,设备舱的骨架边梁上设置有转轴,裙板的下部设置有与该转轴配合的弯钩部,裙板能够绕骨架边梁转动,如此,当需要对设备舱内的设备进行维护时,只需拆卸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的连接部件,然后使裙板绕骨架边梁转动打开即可,降低了车下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并且,弯钩部的设置使得裙板与骨架边梁的安装方便快捷,安装时,裙板的下部通过弯钩部挂接于转轴即可;另外,由于裙板的下部与骨架边梁铰接,不需要拆卸,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连接部件频繁拆卸造成的失效现象,能够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了轨道车辆在行驶时,因连接部件失效裙板易打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可选地,所述骨架边梁的本体与转轴之间形成容置所述弯钩部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裙板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两者通过转舌锁固接。
可选地,所述裙板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固接。
可选地,所述裙板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和螺栓孔,两者通过转舌锁和螺栓固接。
可选地,所述裙板的上部和所述车体边梁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装置。
可选地,所述防脱装置为安全碰锁。
可选地,所述裙板为双层型材结构。
可选地,所述裙板为铝合金裙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裙板下部与设备舱骨架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中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之间设置安全碰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
车体边梁10,骨架边梁20,转轴21,凹槽22;
裙板30,弯钩部31,螺栓40,转舌锁50,安全碰锁6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既便于裙板的拆卸,使得车下设备的检修维护更加方便,又能够确保裙板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轨道车辆运行时,裙板易打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轨道车辆的设备舱设置在车体下方,由设备舱骨架、裙板与底板等一起形成密闭的空间,用以设置车下设备、管路和线路等。
裙板设于设备舱的两侧,可认为为车厢两侧下方的防护板,属于非承载构件,可以减少车辆运行中的空气阻力,加强对设备舱内设置的车下设备、管线路等的保护,使其免受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石击、冰冻等伤害。
通常,裙板的上部与车体边梁连接,下部与设备舱的骨架边梁连接,并且裙板可拆卸,以便能够开启裙板,对设备舱内的车下设备等进行检修维护。
下文具体介绍裙板的安装结构,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2,图1示出了具体实施例中裙板下部与设备舱骨架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安装结构,及裙板30下部与设备舱的骨架边梁20的安装结构。
裙板30的上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车体边梁10。
骨架边梁20上设置有转轴21,该转轴21的轴线平行于车体长度方向;裙板30的下部设置有弯钩部31,该弯钩部31与转轴21相配合,使得裙板30能够绕骨架边梁20转动。
如此设计,安装裙板30时,可先使裙板30的弯钩部31与骨架边梁20的转轴21配合,将裙板30转动至其上部与车体边梁10配合的位置后,再将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固接;需要对车下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时,先解除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连接,由于裙板30下部与骨架边梁20铰接,不必解除裙板30下部与骨架边梁20的连接,只需将裙板30绕骨架边梁20向车体的外侧转动即可,将裙板30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即可对设备舱内的车下设备等结构进行检修维护。
由上可知,对车下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时,本方案只需拆卸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连接部件,使裙板30绕骨架边梁20转动打开即可,无需像现有技术中将裙板30完全拆卸,明显降低了车下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量,并且,弯钩部31的设置使得裙板30与骨架边梁20的安装也方便快捷,安装时,裙板30的下部通过弯钩部31挂接于骨架边梁20的转轴21即可;另外,由于裙板30的下部与骨架边梁20为铰接连接,不需要拆卸,也就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因连接部件频繁拆卸造成的松动甚至失效现象,能够确保裙板30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了轨道车辆行驶时,因连接部件疲劳失效裙板30容易被打开造成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骨架边梁20的本体与转轴21之间形成有容置弯钩部31的凹槽22。
该凹槽22的设置可以对弯钩部3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轨道车辆行驶时,裙板30的下部与骨架边梁20之间不会相对晃动。当然,凹槽22的结构设计不应影响弯钩部31绕转轴21的转动。
具体的方案中,转轴21与骨架边梁20一体设置,转轴21与骨架边梁20的本体之间形成的凹槽22大体呈弧形,弯钩部31也与裙板30一体设置,该弯钩部31也呈弧形结构,能够伸入前述弧形结构的凹槽22,并与转轴21的外周面贴合。
裙板30的上部与车体边梁10固定后,裙板30下部的弯钩部31被限制在凹槽22内,从而,轨道车辆行驶时,裙板30的弯钩部31不会脱离骨架边梁20,裙板30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较高;需要打开裙板30时,解除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连接后,裙板30通过弯钩部31绕转轴21向车体外侧转动,如图2中所示,此时弯钩部31仍有部分被限制在凹槽22内,在打开裙板30的同时,又可避免裙板30脱离骨架边梁20,便于后续裙板30的安装。
当然,转轴21与骨架边梁20,弯钩部31与裙板30不设为一体结构也是可行的,只是如此,转轴21与骨架边梁20需要连接,弯钩部31与裙板30也需要连接,增加了工艺步骤,且连接部位增多,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要求也更高。相较而言,实际设置时可以优选前述一体设置的方案。
另外,转轴21和弯钩部31的具体结构也不限于前述及图中所述,只要相互配合使得裙板30能够绕骨架边梁20转动即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如,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通过转舌锁50固定连接。可参考图3理解,图3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此,解除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的连接时,只需用钥匙打开转舌锁50即可,转舌锁50的结构也不会在多次打开后而失效,与裙板30下部与骨架边梁20的铰接配合,加强了裙板30安装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避免了轨道车辆行驶过程中,裙板30被打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若干组转舌锁安装孔可以包括一组、两组或更多组,具体可根据实际设置裙板30的长度等结构确定。
又如,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螺栓孔,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通过螺栓40固定连接。可参考图4理解,图4示出了另一种实施例中裙板上部与车体边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裙板30下部与骨架边梁20铰接,所以裙板30上部若仍采用螺栓40与车体边梁10固接也是可行的。相较现有技术而言,显然减少了安装螺栓40的数目,同样能够降低车下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当然,相较而言,前述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所以,实际设置时,对于频繁拆卸部位的裙板30,可以采用转舌锁50固定裙板30上部和车体边梁10的方案,对于不经常拆卸部位的裙板30,可以采用螺栓40固定裙板30上部和车体边梁10的方案。
可以理解,应用转舌锁50和螺栓40结合的方式也是可行的。具体地,在裙板30的上部与车体边梁10上设置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和螺栓孔,裙板30上部与车体边梁10通过转舌锁50和螺栓40实现固定连接。
具体设置时,转舌锁50的数目和螺栓40的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这里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裙板30的上部和车体边梁10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装置。
如此,当因意外情况导致转舌锁50、螺栓40失效时,防脱装置的设置可保证裙板30不会被打开,确保轨道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具体地,防脱装置可以为安全碰锁60,如图5中所示。当然,防脱装置也可设为其他具有防止裙板30被打开的结构。
在上述各方案中,裙板30可以采用双层型材结构,以增加裙板30的强度;另外,固设于裙板30的连接其他部件的结构(如滑槽结构)可与裙板30设为一体。
在上述各方案中,裙板30可以设为铝合金裙板,具有较高的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所述裙板(30)的上部可拆卸固定连接于车体边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的骨架边梁(20)上设置有轴线平行于车体长度方向的转轴(21),所述裙板(30)的下部具有与所述转轴(21)配合的弯钩部(31),所述裙板(30)通过所述弯钩部(31)与所述转轴(21)的配合能够绕所述骨架边梁(2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边梁(20)的本体与转轴(21)之间形成容置所述弯钩部(31)的凹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两者通过转舌锁(50)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螺栓孔,两者通过螺栓(40)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的上部与所述车体边梁(10)上设置有若干组位置对应的转舌锁安装孔和螺栓孔,两者通过转舌锁(50)和螺栓(40)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的上部和所述车体边梁(10)之间还设置有防脱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装置为安全碰锁(6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为双层型材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30)为铝合金裙板。
CN201520430859.6U 2015-06-19 2015-06-19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Active CN204750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0859.6U CN204750172U (zh) 2015-06-19 2015-06-19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30859.6U CN204750172U (zh) 2015-06-19 2015-06-19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0172U true CN204750172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30859.6U Active CN204750172U (zh) 2015-06-19 2015-06-19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017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072A (zh) * 2015-06-19 2015-09-23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N105365833A (zh) * 2015-11-24 2016-03-0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车体及其加工工艺、设备舱
CN108407831A (zh) * 2018-04-28 2018-08-17 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设备舱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5072A (zh) * 2015-06-19 2015-09-23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N105365833A (zh) * 2015-11-24 2016-03-0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车体及其加工工艺、设备舱
CN108407831A (zh) * 2018-04-28 2018-08-17 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设备舱结构
CN108407831B (zh) * 2018-04-28 2023-10-24 江苏华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车设备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5072A (zh)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N204750172U (zh)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N103978983A (zh) 轨道车辆用上裙板系统及轨道车辆
CN204124635U (zh) 垃圾集装箱竖立翻转装置
CN203435248U (zh) 一种客车用可旋转式电器舱结构
CN205292506U (zh) 车用配电盒安装结构
CN205057386U (zh) 柔性节定位机构
CN206202060U (zh) 一种快速装货货箱
CN204399203U (zh) 阻车器
CN206202432U (zh) 一种车辆及其车厢锁定装置
CN208506981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红绿灯
CN207790902U (zh) 一种消防车用备胎升降装置
CN204999471U (zh) 电梯轿厢的吊顶检修窗组件
CN2063060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气撑杆安装的辅助工装
CN205990191U (zh) 多功能天车司机室拖缆悬臂旋转装置
CN204355173U (zh) 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前面板翻转机构
CN204196875U (zh) 摆臂组合式电动自行车应急轮组
CN105387306A (zh) 可伸出式托架
CN203671859U (zh) 检修结构及空调器
CN209258062U (zh) 一种汽车用前围面罩
CN205292212U (zh) 一种客车车内风道可拆式检修盖
CN208686611U (zh) 一种可水平位移的立式轴流风机
CN207792427U (zh) 一种活动外罩结构
CN208895033U (zh) 一种可旋转双手操作台装置
CN203544941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及搅拌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