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99203U - 阻车器 - Google Patents

阻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99203U
CN204399203U CN201520074253.3U CN201520074253U CN204399203U CN 204399203 U CN204399203 U CN 204399203U CN 201520074253 U CN201520074253 U CN 201520074253U CN 204399203 U CN204399203 U CN 204399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gas circuit
stop device
air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42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李金兵
韩永贵
陈龙
赵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742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99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99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992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车器,包括:固定在轨道枕木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一侧,第一阻车臂通过第一阻车销轴与第一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第一阻车臂在第一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第一阻车销轴旋转;第二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另一侧,第二阻车臂通过第二阻车销轴与第二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第二阻车臂在第二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第二阻车销轴旋转;换向阀,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以及控制第二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该阻车器,通过换向阀控制两个气缸推杆的运动以驱动阻车臂打开和关闭,保证了阻车设施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跑车事故的发生,且无需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阻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车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阻车器。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矿用车辆是煤矿井下所需设备、材料、物料的主要运输工具。
目前,井下运输车辆在车辆停放及设备、材料、物料卸车过程中,通常使用木塞、三棱木将车轮塞住,或使用“十字花”道木、吊档、地档将车辆挡住,另外还有使用锚链或钢丝绳将停止的车辆锁在轨道上。然而上述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进行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车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阻车器操作需要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车器包括:固定在轨道枕木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阻车臂通过第一阻车销轴与第一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阻车臂在所述第一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阻车销轴旋转;第二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阻车臂通过第二阻车销轴与第二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阻车臂在所述第二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阻车销轴旋转;换向阀,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换向阀包括:进气口、第一气路接口、第二气路接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气路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路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连通。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开位控制部件和关位控制部件;
所述开位控制部件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之间的第三气路连接,所述开位控制部件还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第四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的连通,及所述第四气路的连通;所述关位控制部件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第五气路连接,所述关位控制部件还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之间的第六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气路的连通,及所述第六气路的连通。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换向阀还包括零位控制部件,所述零位控制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气路、第四气路、第五气路和第六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第四气路、第五气路和第六气路的关断。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支架连接。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如上所述的阻车器,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车器,通过操作换向阀控制两个气缸推杆的运动以驱动阻车臂绕销轴旋转,从而实现控制阻车臂放置到轨道上方,或者从轨道上方撤下,保证了阻车设施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跑车事故的发生,且无需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闭合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打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气动原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换向阀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L:轨道;                       11:第一阻车臂;
12:第二阻车臂;                21:第一阻车销轴;
22:第二阻车销轴;              31:第一气缸;
32:第二气缸;                  31A、32A:推杆伸出腔;
31B、32B:推杆收回腔;          31C、32C:推杆;
4:换向阀;                     41:开位控制部件;
42:零位控制部件;              43:关位控制部件;
5:气缸连接支架;               6:枕木;
7:截止阀;                     8:过滤器;
S:巷道压风气源;               I:进气口;
O:出气口;                     A:第一气路接口;
B:第二气路接口;               Q3:第三气路;
Q4:第四气路;                  Q5:第五气路;
Q6:第六气路;                  L1:轨道压板;
L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包括:固定在轨道枕木6上的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第一阻车臂11,设置于轨道L的一侧,第一阻车臂11通过第一阻车销轴21与第一气缸31的推杆连接,以使第一阻车臂11在第一气缸推杆31C的作用下绕第一阻车销轴21旋转;第二阻车臂12,设置于轨道L的另一侧,第二阻车臂12通过第二阻车销轴22与第二气缸32的推杆连接,以使第二阻车臂12在第二气缸推杆32C的作用下绕第二阻车销轴22旋转;以及换向阀4(未示出),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气缸的推杆31C的运动方向以及控制第二气缸的推杆32C的运动方向。
其中,图2为图1的俯视图,可同时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了更好地安装固定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32通过气缸连接支架5连接,并固定于枕木6内,枕木6可以选用方钢等材料。本实施例对第一阻车臂11和第二阻车臂1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较佳地,可以采用工字型结构,以达到更好的阻车效果。
在安装阻车器时,优选的,可以先在安装位置轨道下方卧出道板大小空间,将枕木方钢从轨道外侧安装至轨道下方,使用螺栓L2配合轨道压板L1将枕木方钢6与轨道L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支架连接,并固定于枕木方钢内。优选的,可以通过螺栓将气缸连接支架与枕木方钢固定连接。最后依次将两阻车臂分别通过阻车销轴与气缸推杆连接,安装调试完毕后确保阻车器处于常闭状态。
下面将结合图3A和图3B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详细介绍。其中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闭合示意图,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打开示意图。在不通车或车辆未打运到位时,阻车器处于常闭状态,如图3A所示。使车辆在停放、设备(材料、物料)卸车过程中,阻车臂可以可靠地将车辆挡住,有效避免了跑车事故的发生。当车辆完成设备(材料、物料)卸车后,需要驶离阻车器时,由操作人员操作换向阀,使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收回,在此过程中,第一阻车臂11在第一气缸推杆31C的作用下绕第一阻车销轴21旋转90°至水平,第二阻车臂12在第二气缸推杆32C的作用下绕第二阻车销轴22旋转90°至水平,待车辆正常行驶通过阻车器后,再由操作人员操作换向阀,使第一气缸推杆和第二气缸推杆伸出,两阻车臂回转90°至垂直到阻车位置,保持常闭状态。
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气缸推杆提供动力以驱动气缸推杆的伸出和收回,例如电动或气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阻车器的换向阀可以设置在专门的控制室内,由专人负责操作,也可以设置于车辆驾驶员在驾驶室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操作的轨道旁边,换向阀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和/或远程遥控等方式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通过操作换向阀控制两个气缸推杆的运动以驱动阻车臂绕销轴旋转,从而实现控制阻车臂放置到轨道上方,或者从轨道上方撤下,保证了阻车设施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跑车事故的发生,且无需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气动方式向气缸推杆提供动力以驱动气缸推杆的伸出和收回。下面将结合附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气动原理做详细说明。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的气动原理示意图,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的换向阀具体可以包括:进气口I、第一气路接口A、第二气路接口B和出气口O,其中,进气口I与巷道压风气源S连通;第一气路接口A分别与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1A和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2A连通,第二气路接口B分别与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1B和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2B连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换向阀改变各个气路的连通关系,以便实现向两气缸推杆伸出腔充气时,同时推杆收回腔向外排气,反之亦然。一方面,通过控制换向阀使得第一气路接口A与进气口I连通,同时使第二气路接口B与出气口O连通,此时巷道压风气源S可以向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1A和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2A充气,同时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1B和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2B可以通过出气口O向外排气,第一气缸的推杆31C和第二气缸的推杆32C随之向外伸出,在气缸推杆的推动作用下,第一阻车臂和第二阻车臂分别绕相应的阻车销轴旋转,直至阻车器完全闭合。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换向阀使得第二气路接口B与进气口I连通,同时使第一气路接口A与出气口O连通,此时巷道压风气源S可以向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1B和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2B充气,同时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1A和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2A可以通过出气口O向外排气,第一气缸的推杆31C和第二气缸的推杆32C随之向内收回,在气缸推杆的拉拽作用下,第一阻车臂和第二阻车臂分别绕相应的阻车销轴旋转,直至阻车器完全打开。
下面将结合图5对图4所示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中的换向阀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5为图4中换向阀工作原理示意图。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换向阀还可以包括:开位控制部件41和关位控制部件43,具体的,开位控制部件41与进气口I和第一气路接口A之间的第三气路Q3连接,开位控制部件41还与出气口O和第二气路接口B之间的第四气路Q4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Q3的连通,及所述第四气路Q4的连通;关位控制部件43与进气口I和第二气路接口B之间的第五气路Q5连接,关位控制部件43还与出气口O和第一气路接口A之间的第六气路Q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气路Q5的连通,及所述第六气路Q6的连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换向阀还可以包括零位控制部件42,所述零位控制部件42分别与所述第三气路Q3、第四气路Q4、第五气路Q5和第六气路Q6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Q3、第四气路Q4、第五气路Q5和第六气路Q6的关断。当阻车器处于常闭状态时,为了节省巷道压风气源,还可以暂时封闭两气缸的各个腔室,使两气缸的推杆伸出腔和推杆收回腔保压,气缸推杆保持平衡,维持稳定状态。
可以理解,还可以在换向阀中设置不同的档位控制各个气路的连通关系,例如可以设置开档、关档和空档。当换向阀在开档位置时,进气口I与第一气路接口A连通,第二气路接口B与出气口O连通,巷道压风气源S可以向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1A和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2A充气,同时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1B和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2B可以通过出气口O向外排气,直至气缸推杆伸出使得阻车器达到完全闭合状态。然后将换向阀拨至空挡位置,第一气路接口A和第二气路接口B被关闭,两气缸的各腔互不相通,推杆伸出腔和推杆收回腔保压,气缸推杆保持平衡,阻车器保持常闭状态,此时可以关闭巷道压风气源,停止供气。当需要打开阻车器时,可以将换向阀拨至关档,同时打开巷道压风气源,使得第二气路接口B与进气口I连通,同时使第一气路接口A与出气口O连通,此时巷道压风气源S可以向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1B和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32B充气,同时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1A和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32A可以通过出气口O向外排气,直至气缸推杆收回使得阻车器完全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驶离阻车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换向阀拨至空挡位置,并关闭气源,直至车辆完全驶离阻车器后,再将换向阀拨至开挡位置,使阻车器闭合;操作人员也可以维持换向阀在关档位置,直至车辆完全驶离阻车器后,再将换向阀拨至开挡位置,使阻车器闭合。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车辆的大小及其驶离阻车器的速度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操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进气口I与巷道压风气源S之间设置有截止阀7。由于巷道压风气源通常为高压气源,长期通过换向阀供气时会对换向阀造成伤害,影响换向阀的可靠性。当阻车器维持闭合状态时,可以通过零位控制部件实现换向阀内部各气路的关断,或者将换向阀拨至空挡,然后通过截止阀切断气源,可以有效的保护换向阀,延长换向阀的使用寿命,提高换向阀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式,进气口I与巷道压风气源S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8。可以有效过滤巷道压风气源中的各种杂质,有效避免了杂质阻塞气路造成的阻车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阻车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通过操作换向阀控制两个气缸推杆的运动以驱动阻车臂绕销轴旋转,从而实现控制阻车臂放置到轨道上方,或者从轨道上方撤下,保证了阻车设施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了跑车事故的发生,且无需人员与车辆近距离接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采用气动方式向气缸推杆提供动力以驱动气缸推杆的伸出和收回,以巷道压风气源为动力来源,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在用于阻挡井下运输车辆的过程中,由于巷道中有瓦斯气体,气动系统相对于电动系统,无需考虑防爆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阻车器,还可以在维持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关断气源,不仅可以节省巷道压风气源,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长期高压供气对换向阀造成损害,延长换向阀的使用寿命,提高换向阀的可靠性,保证阻车器的安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轨道枕木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第一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阻车臂通过第一阻车销轴与第一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阻车臂在所述第一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一阻车销轴旋转;
第二阻车臂,设置于轨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阻车臂通过第二阻车销轴与第二气缸的推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阻车臂在所述第二气缸推杆的作用下绕所述第二阻车销轴旋转;
换向阀,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包括:进气口、第一气路接口、第二气路接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气路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伸出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伸出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路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收回腔和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收回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开位控制部件和关位控制部件;
所述开位控制部件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之间的第三气路连接,所述开位控制部件还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第四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的连通,及所述第四气路的连通;
所述关位控制部件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第二气路接口之间的第五气路连接,所述关位控制部件还与所述出气口和所述第一气路接口之间的第六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五气路的连通,及所述第六气路的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还包括零位控制部件,所述零位控制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气路、第四气路、第五气路和第六气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路、第四气路、第五气路和第六气路的关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气缸连接支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之间设置有截止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巷道压风气源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
CN201520074253.3U 2015-02-02 2015-02-02 阻车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4253.3U CN204399203U (zh) 2015-02-02 2015-02-02 阻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4253.3U CN204399203U (zh) 2015-02-02 2015-02-02 阻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99203U true CN204399203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23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425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399203U (zh) 2015-02-02 2015-02-02 阻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992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0313A (zh) * 2015-02-02 2015-05-0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阻车器
CN110979387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江苏宏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阻车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0313A (zh) * 2015-02-02 2015-05-0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阻车器
CN110979387A (zh) * 2019-12-11 2020-04-10 江苏宏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阻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3109475B4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Hilfsluftversorgung eines Schienenfahrzeugs
CN204399203U (zh) 阻车器
CN103216254B (zh) 风门开关装置
CN103466451B (zh) 一种柴油单轨吊机用控制装置
CN103481805A (zh) 一种带有自动提升装置的运梁车
CN103818830B (zh) 一种可遥控气压制动缆索起重机跑车
CN109004562A (zh) 一种用于室内铠装开关柜转运、安装的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25072A (zh) 设备舱裙板的安装结构
CN104590313A (zh) 阻车器
CN203806731U (zh) 底卸式矿车清车系统
CN110127235A (zh) 一种液罐车人孔防泄漏装置及其方法
CN204641286U (zh) 一种带有自动搬运系统的车胎拆卸装置
CN208150867U (zh) 平板矿车翻装装置
CN208473905U (zh) 一种新型液压支架的安装装置
CN207416030U (zh) 一种实心轮胎生产线胎面搬运用吸盘装置
CN204895803U (zh) 自卸船皮带输送穿舱水密门
CN206841442U (zh) 一种气动升降挡车装置
CN219406276U (zh) 气体储存罐用运输车
CN203419482U (zh) 带式输送机用防逆转制动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CN219412651U (zh) 风门与阻车器联动装置
CN204712946U (zh) 货车车厢遮盖装置
CN103241266A (zh) 一种矿用斜井防跑车装置
CN208235378U (zh) 一种新型折叠锥自行收放车的折叠锥拉压机构
CN103600963B (zh) 带式输送机用防逆转制动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CN202596783U (zh) 风动式联锁防突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