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3951U -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3951U
CN204733951U CN201520277980.XU CN201520277980U CN204733951U CN 204733951 U CN204733951 U CN 204733951U CN 201520277980 U CN201520277980 U CN 201520277980U CN 204733951 U CN204733951 U CN 204733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gloves
turn over
guide part
fing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79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传英
迟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 F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传英
迟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传英, 迟凯 filed Critical 周传英
Priority to CN2015202779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3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3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3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lo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可沿套筒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本手套翻指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手套的破损率。

Description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生产用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一体成型的橡胶手套无需缝合外,其他种类的手套,例如布手套、棉手套以及皮质手套,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缝合技术,将衔接处缝合在一起,为了手套的美观,手套均从反面缝合,缝完后,再将手套翻转过来,使外表平整的那一面作为正面,缝合处则隐藏在里面,由于一只手套共有五根指套,且指套形状狭长,逐一进行翻转,翻指效率低,现有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手套的指套套在一根中空的管上,再利用棍棒人工将指套捣入中空管内进行翻指,但是手套厚度越厚,翻转难度越大,需要的力量越大,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力量控制不好,就容易将手套弄破,实际翻指过程中手套的破损率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翻指工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和手套破损率的手套翻指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内部为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可沿套筒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
使用时,将手套的指套套装在套筒上,然后通过气缸、油缸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顶杆向下运动,顶杆插装在套筒内的过程中将手套的指套压入套筒内,实现了指套的翻面,用手辅助使手套与顶杆一起向上运动与套管脱离,将翻转后的指套从顶杆上取下,再将其他未翻转的指套套装在套筒上完成类似的翻转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翻转,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翻指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手套的破损率。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的下部为圆柱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部的上端面为平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部的上端面为内凹圆弧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部的上端面为外凸圆弧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导向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上。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顶杆的端面为平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顶杆的端面为内凹圆弧形或凸圆弧形。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顶杆的下端侧面向外侧倾斜,所述顶杆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开口。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手套翻指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手套的破损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手套翻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手套翻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种手套翻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一种手套翻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2-套筒;3-弹簧;4-连接部;5-导向部;6-顶杆;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底座1和内部为中空的套筒2,套筒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套筒2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2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6,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可沿套筒2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2。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5的下部为圆柱形。
套筒2为圆套筒,导向部5的上端为圆锥台形,指套在往套筒2上套装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顶杆6的端面为平面。
所述导向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4上,连接部4为圆柱形,连接部4的直径小于导向部5的直径。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3,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部件。
工作过程:
将手套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然后通过气缸、油缸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顶杆6向下运动,顶杆6插装在套筒2内的过程中将手套的指套压入套筒2内,实现了指套的翻面,用手辅助使手套与顶杆6一起向上运动与套管2脱离,将翻转后的指套从顶杆6上取下,再将其他未翻转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完成类似的翻转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翻转,便可轻松将掌套翻转过来完成整个手套的翻面。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底座1和内部为中空的套筒2,套筒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套筒2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2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6,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可沿套筒2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2。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5的下部为圆柱形。
套筒2为圆套筒,导向部5的上端为圆锥台形,指套在往套筒2上套装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顶杆6的端面为外凸圆弧形,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内凹圆弧形,顶杆6与导向部5相配合,顶杆6的上端面为外凸圆弧形,可以使指套在翻转后指套的末端完全翻出,不需要另外辅助整理就非常饱满美观,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导向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4上,连接部4为圆柱形,连接部4的直径小于导向部5的直径。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3,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部件。
工作过程:
将手套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然后通过气缸、油缸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顶杆6向下运动,顶杆6插装在套筒2内的过程中将手套的指套压入套筒2内,实现了指套的翻面,用手辅助使手套与顶杆6一起向上运动与套管2脱离,将翻转后的指套从顶杆6上取下,再将其他未翻转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完成类似的翻转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翻转,便可轻松将掌套翻转过来完成整个手套的翻面。
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底座1和内部为中空的套筒2,套筒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套筒2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2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6,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可沿套筒2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2。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5的下部为圆柱形。
套筒2为圆套筒,导向部5的上端为圆锥台形,指套在往套筒2上套装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外凸圆弧形,所述顶杆6的端面为内凹圆弧形,顶杆6与导向部5相配合。
所述导向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4上,连接部4为圆柱形,连接部4的直径小于导向部5的直径。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3,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部件。
工作过程:
将手套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然后通过气缸、油缸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顶杆6向下运动,顶杆6插装在套筒2内的过程中将手套的指套压入套筒2内,实现了指套的翻面,用手辅助使手套与顶杆6一起向上运动与套管2脱离,将翻转后的指套从顶杆6上取下,再将其他未翻转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完成类似的翻转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翻转,便可轻松将掌套翻转过来完成整个手套的翻面。
实施例4:如附图4所示,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包括底座1和内部为中空的套筒2,套筒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套筒2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2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6,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可沿套筒2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2。
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5的下部为圆柱形。
套筒2为圆套筒,导向部5的上端为圆锥台形,指套在往套筒2上套装的过程中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顶杆6的下端侧面向外侧倾斜,所述顶杆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开口7,所述导向部5的端面为外凸圆弧形,开口7与与导向部5相配合,顶杆6的下端向外侧倾斜呈梯形,梯形部位扁平板状。
所述导向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4上,连接部4为圆柱形,连接部4的直径小于导向部5的直径。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3,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部件。
工作过程:
将手套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然后通过气缸、油缸或其他动力装置驱动顶杆6向下运动,顶杆6插装在套筒2内的过程中将手套的指套压入套筒2内,实现了指套的翻面,用手辅助使手套与顶杆6一起向上运动与套管2脱离,将翻转后的指套从顶杆6上取下,再将其他未翻转的指套套装在套筒2上完成类似的翻转过程,直至手套的五根指套都完成翻转,便可轻松将掌套翻转过来完成整个手套的翻面。

Claims (10)

1.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中空的套筒(2),所述套筒(2)的上部设置有与套筒(2)相配合的并可上下运动的顶杆(6),所述套筒(2)内设置有可沿套筒(2)纵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的下端与套筒(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导向部件的上端面伸出套筒(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的上部为锥形,所述导向部(5)的下部为圆柱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内凹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的上端面为外凸圆弧形。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连接部(4)上。
7.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的端面为平面。
8.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的端面为内凹圆弧形或外凸圆弧形。
9.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的下端侧面向外侧倾斜,所述顶杆(6)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开口(7)。
10.如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手套翻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3)。
CN201520277980.XU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Active CN204733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7980.XU CN20473395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7980.XU CN20473395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3951U true CN204733951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1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7980.XU Active CN20473395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39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641A (zh) * 2018-10-15 2019-01-22 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翻指机
CN110387731A (zh) * 2019-07-11 2019-10-29 潍坊希诺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厚手套翻面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7641A (zh) * 2018-10-15 2019-01-22 柳州市白莹劳保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手套翻指机
CN110387731A (zh) * 2019-07-11 2019-10-29 潍坊希诺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厚手套翻面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3214U (zh) 木耳自动采摘装置
CN204733951U (zh) 一种手套翻指装置
CN205856802U (zh) 一种鞋舌翻面整平机
CN207331328U (zh) 一种手套翻面装置
CN205510922U (zh) 水果采摘机械手
CN207568532U (zh) 井下落物打捞装置
CN203973163U (zh) 一种销订装配专机
CN204753217U (zh) 一种手套翻面机
CN106725731A (zh) 一种杠杆式医用钳
CN208064568U (zh) 手套翻面工装
CN205018860U (zh) 烹饪机机械臂
CN205294159U (zh) 一种自动翻背带的装置
CN205870585U (zh) 一种反应杯抓取新型机械手
CN204104921U (zh) 一种针织手套翻面整理一体机用前手模
CN106262961B (zh) 一种双头挤压式核桃机
CN205835403U (zh) 一种夹持型机械手
CN104826293B (zh) 简易型协助拾捡羽毛球的器械
CN211109696U (zh) 一种手套翻面机
CN212185335U (zh) 快捷式手套翻指机
CN206046983U (zh) 一种脚踏式拉钉枪
CN109247641A (zh) 一种手套翻指机
CN205232886U (zh) 香菇菌棒刺孔增氧机
CN203807472U (zh) 一种无菌接种实验用接种针
CN204662070U (zh) 一种手套自动翻面整理一体机
CN217412777U (zh) 一种智能化高频逆变点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2

Address after: 261550, Gaomi City, Shan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fang province high tech two middle of the road, on the east side, dragon and Phoenix Street South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Fu Fu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1500 Shandong city of Weifang province Gaomi City Fuquan First Street West

Co-patentee before: Chi Kai

Patentee before: Zhou Chuan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